描写端午节作文

2021-06-2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端午节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那天,人们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老人们说过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个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汨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报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希望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可以让后人记住这一天。

  端午节,我一起床便看见外婆在那儿忙上忙下。便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外婆说:“你帮我包粽子吧。”

  我把粽叶放在干净的水里洗了洗,然后拿了两篇放在手心里,做成一个像窝似的东西,然后再向那个里面放糯米,红豆,猪肉,枣子等。用粽叶把它们包好,而后再用绳子捆好。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好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只要你咬上了一口那你就不停下来了。

  吃完了午饭,大家就会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去送粽子,看见他们脸上的笑脸自己也就慢慢的离开了,自己家的孩子来了,他们总是喜欢多吃两个粽子,试试我们的粽子有多好吃。

  看!那边怎么有那么多人呀!哦!原来是大伙儿在那儿划龙舟呀!两队队手都坐在各自的船上,只听到“啪”的一声,他们都一直向前冲。人们也在旁边努力的高声呐喊着:“加油!加油!”时间一到,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端午节,大家都十分高兴,在那儿吃粽子的吃粽子,划龙舟的划龙舟……大家都做着自己的事,都在开开心心地过这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2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这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这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这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这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早晨,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场,买回来一些粽叶、肉、蜜枣、和糯米。妈妈一回到家,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蜜枣、肉和糯米放在一个锅里,再把一些酱油倒入锅里,紧接着把它们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起粽子来。粽子包好了,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只粽子,剥开粽叶,细细地品尝,我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妈妈见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一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戴五股线,划龙舟,割艾,插艾……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爷爷拿着镰刀去河边割艾。割完后回来,爷爷就让爸爸把艾插在门上,说艾能驱蚊子。

  端午节早晨,妈妈找来红、白、黄、黑、绿五种颜色的线,说是要给我和弟弟绑五股线。妈妈让我那着这一头,而她拿着那一头,往一个方向一个劲儿地搓,我不解得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搓呢?”妈妈笑着告诉我:“这是上劲的,上完劲之后戴着好看。”“哦”我说。妈妈还告诉我:五股线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无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能够驱邪迎吉。

  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古代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之洞庭湖时不见踪影。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纪念屈原。接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家乡的端午令我难忘!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团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赛龙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也团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们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而妈妈和姨妈们则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厨房里心得不亦乐乎。

  不过,我们在厨房里也心得挺开心。我和奶奶在比赛包粽子,比谁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够算是真正的赢者。我们先一起将粽叶清洗干净,洗过了粽叶,接着再将糯米清洗,洗干净了之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酱油,和少许的糖和黄酒,这样要等上二小时。

  等酱油、糖和黄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时,再拿来粽叶,先折成一个小船似的样子,一头有边,一头无边。用糯米在“小船”有边的地方铺上一层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将一块五花肉放在糯米上,接着再将糯米辅在肉上,最后再将“小船”无边的地方盖在上面,接着将多余的地方弯折一下用线扎紧。我和奶奶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包着爱心粽。

  终于,我们包完了,我数了数我的,又数了数奶奶的,发现奶奶比我少一个,我顿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加了,如果你赢了也不能够骄傲,只有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奶奶的这番话语,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浅。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佳节——端午节。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端阳节、重午节。此时这个节日主要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学者闻一多还认为,端午节就是龙节,就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就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的来历我不就是个性清楚。端午节的欢乐之时,人们也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此时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又称为重五的原因就是端午的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比如人们用五种颜色的线系在儿童的脖颈,称为长命缕。各家还要插“五端”,南方还要吃五黄。

  期望端午节能流传下去,到永远。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

  ——端午节。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放纸鸢……但是,最有趣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先要准备馅,蛋黄肉粽馅先要将咸鸭蛋打在一个过滤勺,过滤掉蛋清,留下蛋黄备用,一个个放在大碗里像一个个小金蛋。肉馅就是把五花肉切长约5厘米宽、高约2厘米的肉条,里面加入酱油、盐、糖,把它们腌起来,当然最后还要准备拌了酱油的糯米。咸馅调好了,现在咱们准备甜馅。甜馅很简单,只要准备乌溜溜的蜜枣和拌红糖的糯米就可以了。

  洗净晾干粽叶,我们就可以包粽子来了。先包肉粽子,先把长长的粽叶两手卷变成一个三角形。再把糯米抓一半少一点放在三角形粽叶里,再把蛋黄放进去,接着再把糯米放进去,直到填满为止,最后把粽叶盖上系好花绳,一个三棱锥的肉粽子诞生啦!

  再包一个甜蜜蜜的小甜粽,先把混合了红糖的糯米放进那个重叠的三角形里,加上一个乌溜溜的蜜枣,加上糯米,盖上粽叶,绑好花绳,可爱的小甜蜜粽子就包好了!

  蒸粽子了,先底层放一些筷子,再铺上粽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粽叶上。加点水,要没过粽子,水烧开了还需要再加一些凉水,

  大火烧大概20分钟,再焖5分钟。一锅香喷喷粽子就蒸好了!

  糯糯小小精致的粽子等你来吃哦!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9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我给你们先说一下端午节由来吧!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三个重要中国重要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与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才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重视,屈原在犹豫情景下投汩罗江自尽。

  由于对屈原爱戴,汩罗江畔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汩罗江中,一平息汩罗江中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然后,我再说说我怎么过吧!

  端午节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实包粽子能手——我妈妈,妈妈说,包粽子用芦苇叶包最好吃,妈妈先拿了山片芦苇叶包卷了一个筒,然后放了点米,又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几颗枣,包满了以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几十个。最后放在高压锅里煮40分钟后,放出来后等四个小时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院里许多小朋友都出来玩,他们有打羽毛球、有玩蛇板、有骑赛车,热闹极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准备包粽子,盆里的芦苇叶宽大翠绿,还带着绿茶般的清香。妈妈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还放上几颗蜜枣,再把粽叶沿边卷起来,用一根柔软的带子包扎,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只见它呈金字塔形,三个角尖得像根针,“塔身”饱满结实。妈妈又把粽叶撕成细长条,然后把它交错编织成凉席一样的纹理,最后合拢成一个呈四方形状的粽子。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姥姥也在一旁忙个不停,只见她拿着几根绿色的植物用红毛线包好,插在屋门上,那植物深绿色的茎上重重叠叠簇拥着菊花叶一样的叶子,还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姥姥告诉我这叫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可以辟邪。我好奇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插艾叶呢?”妈妈一边把粽子放入大锅里煮一边告诉我,每年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粽子,饮雄黄酒,戴香草包,用艾叶熏房子,很多地方还进行龙舟竞赛,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被楚怀王流放以后国家沦陷而忧愤交加,在农历五月五日投了汩罗江以身报国。江边人民划舟打捞诗人遗体,又用米和草叶包成粽子投入江中,一方面祭祀他,一方面喂水里的鱼和蛟龙。希望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后人把五月五定为端午。这天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从屈原逝世后沿袭下来,年年纪念,代代相传,两千年来,绵绵不息。

  这时,锅里早已沸声四响,清香四溢。打开锅,粽叶已变成棕黄色,打开粽叶,雪白的糯米像一颗颗珍珠,深红色的枣子映衬着使人更想大快朵颐,咬一口,细腻、黏稠、香甜,我吃着粽子心中想:屈原,你放心吧,我们的祖国现在已经繁荣昌盛,人民早丰衣足食,我们也要更加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永远不受别人欺辱!

【【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1.【必备】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十篇

2.【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十篇

3.【必备】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十篇

4.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十篇

5.【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9篇

6.【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10篇

7.【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8篇

8.【必备】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五篇

上一篇:话说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我家端午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