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2021-06-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佳节,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佳节,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我故乡的端午节!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有包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但在我的记忆里,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龙舟水。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表妹。弟弟。还有我一起去洗龙舟水。我们带上一些干净的衣服去换。拿几条粽子。几个熟鸡蛋。我们来到洗龙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里不停地嬉戏。打水仗,我用水泼一下你,你用水泼一下我,大家互相泼水。互相玩乐,彼此之间毫不介意地弄湿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边非常自傲地说:“你们快来看我学运动员跳水?,我学得还差不多吧。”妈妈在一边说:“小心一点”。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我立刻往水里跳,谁知却被灌了几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随后,妈妈就说:“别玩了,快天黑了,快上来吃个鸡蛋吧,吃了个鸡蛋就岁岁平安了。”

  家乡的风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样,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节的那一天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映入眼帘,有咸的。甜的。辣的……家乡的粽子别具风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乡粽子呀,我到中山吃过粽子,觉得它根本就不是什么粽子嘛,哪里有家乡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乡明”家乡的粽子令我回味无穷,久久忘怀。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在教室里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包粽子。

  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你瞧:啪!粽叶“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一个粽子,却像个“歪嘴老头”。它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个立脚点站下,却又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孙老师瞥了瞥那极不像样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说拿过粽叶,就耐心地教导起来:“包粽子时,要专心致志,不能分心。包粽子还要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正反…”我听了,很奇怪,心里想: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看来有名堂,还是乖乖学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样。

  照老师说的,我仔细地选了两片大小不一的粽叶。粽叶绿油油的,就像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禾苗一样,绿得发亮。我把它从中间卷曲,做成漏斗形状,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细小的糯米。没过一会儿,一位大肚的“绅士”出现在我面前,再给它系上“皮带”,它就是个神气的家伙了。

  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时,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的时候,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5

  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故乡的端午节。我们故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节日,在我的记忆中,它也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家里的大扫除在年二十三就开始了。对于我们来说,大扫除时扫帚、拖把、鸡毛毯子等打扫用具一样也不能少,年底大扫除是让家居焕然一新、呵护家人的好时机!一个清新、干净的家庭环境无疑会让全家人新年过得更放心、更舒心!它也代表了除旧迎新。

  在年二十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打扫得一干二净,从年二十八开始,就去购年货。过新年要用的东西有很多,例如:各色各样的糖果饼干、开心果、瓜子……在年二十八这天,超市、商场里人上人海,货柜里的物品在眨眼间也被抢购一空。晚上,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着手做糕点了,在我们广东,就有马 蹄糕、萝卜糕、芋头糕等著名的美味糕点。到九点时,每家每户就将新春联贴到门边上,准备过年。

  年三十是一家团聚的大好日子。人们总是一大早就起床,买好菜,就开始准备晚上丰盛的年夜饭了,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吃完饭后,就到花市逛花街,这时,街上的花既多又美,令人心旷神怡。到了夜晚,大人们就坐在里屋“守岁”,淘气的小孩子便在屋外烧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真热闹啊!

  正月初一 的光景也与众不同。晚辈们都会提着油、米,以及各种水果到长辈家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到正月十五,春节就将要结束了,但人们的喜庆还在高潮,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时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1.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8篇

2.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九篇

3.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八篇

4.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六篇

5.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0篇

6.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6篇

7.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9篇

8.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五篇

9.有关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5篇

上一篇:最爱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话说端午节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