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节作文

2021-06-0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端午节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1

  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中学生作文《初中写端午节的作文》。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オコ跛囊辉纾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灿烂,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呐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齐心协力,溯流奋进。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摆尾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自豪…… オダ肟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妻子和我都 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民,简单而古朴,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端午节!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3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今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今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今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汨罗江畔,一位老者步履蹒跚,面容憔悴,国破,家何在?君亡,依何主?那就让我的身躯随江水逝去,冲刷世俗的污秽,令我高洁的品质在江水中永存,使我那颗拳拳爱国之心得以在江水中落定,不再哀,不再痛,不再累……

  两岸的百姓听闻屈子投江的噩耗,痛,不能自已,泪,不能制止,电闪雷鸣的天幕,滂沱的骤雨,满是泥泞的道路也留不住百姓凌乱的步伐,汨罗江畔,木石碑前,人们怀揣着一丝期望,一丝屈大夫还在的期望,打捞的渔船在狂风骤雨下漂泊不定,百姓们心碎的呼唤声充斥整条汨罗江,最终也埋没在滚滚而来的江水里,散落在骤雨中……

  骤雨初歇,日落西山的美丽似乎要给早已灰心丧气的百姓们一丝慰藉,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屈大夫随着破灭的国家远去,从此天下少了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国家失去了一位爱国恤民的忠臣,异国他乡的道路上,也将消逝这么一位失心的人,而历史上的素稿上,他将成为最浓墨重彩的点缀!

  年迈的老妪们,纷纷把自家才煮好的米饭、糯米、面食投入碧江中,她们单纯的希望江里的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食屈大夫的尸首,在碧江里沉睡的灵魂是否感知他的离去促使多少人悲痛欲绝,日日心心念呢?我只知,百姓们怀揣着一颗感激涕零的心,为了不忘他,为了绵延无尽的子孙们勿忘他,一代又一代的传颂他的心、他的志、他的德……

  人们在插艾叶,吃粽子时,无不想到汨罗江下沉睡的灵魂,他没有别我们而去,对,只是在睡,在沉睡……

  高一:朱颜

  点评: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很好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端午进行。

  美中不足的是:语言有些晦涩,感情表达的不够直白。

  作者以平常心描写文章表达感情即可,无需刻意卖弄,反而显得感情不真实。

  点评老师:苏璐璐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的时间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或DoubleFifth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

  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为法定放假日子。6月16日为端午节。

  名字的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各种名字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

  传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五篇

2.【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4篇

3.【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10篇

4.【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9篇

5.【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八篇

6.【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7篇

7.【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六篇

8.【必备】初中端午节作文合集6篇

上一篇:我爱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传统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