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6-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端午节作文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前一天。妈妈用灵巧的双手织了两个精美蛋袋。端午节当天,妈妈一大早就起来把粽子和鸡蛋放在一个锅里煮,过了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一股浓浓的粽香味,我忍不住想去吃一口了呢。鸡蛋煮熟了,妈妈把鸡蛋拿到了餐桌上。我和妹妹一人挑了一个又大又坚硬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蛋袋中。挂在胸前,像一个装饰品,很特别!

  我和妹妹开始撞蛋了,我们两个都气势汹汹,各不相让。妈妈一挥手说:“3、2、1开始撞。”我和妹妹同时把自己的鸡蛋撞向了对方的鸡蛋。“砰”一声,我的蛋头破裂了。我很气馁,耷拉着脑袋,坐在身旁的爸爸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安慰道:“这只是一个小游戏,只要你和妹妹玩得开心就好,下一次或许你能赢的。”我点点头心里舒服多了。妈妈又一声令下,我们的鸡蛋又撞在了一起,神奇的是,我们俩的鸡蛋居然都没有破碎,我破涕为笑了。

  撞好鸡蛋后,爸爸开始跟我们讲起故事来:“汉族人民在端午节还会有很多的风俗习惯,比如赛龙舟,人们会坐在龙舟上拿着桨嘿呦嘿呦的划,看哪一条龙舟先划到终点,哪一条龙舟就赢得比赛。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喝雄黄酒,因为雄黄酒是辟邪解毒的。还有些大人会做些端午香囊,送给孩子们挂在脖子上,非常别致,身上还会散发着一股清香!”

  端午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每一个蛋袋里都有着我和妹妹成长的足迹,每一个蛋袋里都荡漾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关于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此时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关于端午节作文3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龙节。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五月五那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着石头,投进了汨罗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准备的饭团与鸡蛋等食物:“噗通、噗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风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文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马上要端午节了,今年我要学会用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4

  端午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过。

  上午,我们去买来艾草,把艾草分别插在窗户上、阳台上、门口、花瓶里。每家每户还把艾草晾晒在院子里,房前屋后。整个小区都好像绑上了一条条绿丝带,都好像沉浸在浓浓的艾草香里。艾草代表着驱蚊除虫,驱灾避难。

  中午,大家们都给小孩系上五彩绳。五彩绳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织成,分别代表着水、金、火、木、土。五彩绳在每个地方都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长命绳,避难绳、快乐绳。五彩绳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脚上,有的系在脖颈上,寓意着人们能够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下午两点,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鱼腥草、毛苦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来年不长东西。

  晚饭,桌上的菜十分丰富,但是有几种是必备的。鱼:寓意着年年有鱼。鸡鸭:寓意家畜兴旺……

  吃过晚饭后,去买香包是小孩子们最开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两旁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香包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许多说不出名来的形状。香包大的有脸盘那么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里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装小巧玲珑的玩具,有的装小零食,有的装芬芳扑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特色,令人难忘。

关于端午节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节在六月就开始准备,端午节全国都有,而且好多地方都会在端午这一天划龙舟,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在在战国的时候,吴国打败了楚国,吴王却因为勾践的一点小恩小惠放勾践回国。而屈原不同意,几次上谏无果,于是他认为吴国必亡。果不出屈原所料,几年后,勾践卧薪尝胆,积蓄了力量,带兵消灭了吴国,屈原不愿做亡国奴,便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将粽子投入江里,慢慢就演变成现在的端午节。

  我们广州人过端午节非常热闹的,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赛龙舟,也称“扒龙船”。我就看过一次在佛山汾河举行的龙舟邀请赛。

  记得龙舟赛的那天,比赛还没开始,汾河两岸已经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上午九点二十分,比赛正式开始。黄飞鸿故乡。也叫粤剧之乡的禅城彩龙最先亮相,他们一出来人群立刻沸腾起来。紧随其后的,顺德龙。南海龙。高明龙。三水龙。广州龙依次出场。每条龙都是彩旗招展,号子响亮,所到之处都引发阵阵热烈的叫好声。六条各具特色,华丽多姿的彩龙将观众的热情完全激发起来了。

  看完龙舟赛,我还了解到:原来与紧张激烈的龙舟竞渡不同,彩龙巡演比的是装扮而不是速度,它主要是通过龙舟的盛装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样的巡演对我们来说看多少次都不会厌。端午节龙舟情,我很期待今年的端午龙舟会!

关于端午节作文6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国庆节……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有首端午儿歌是这么唱的: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清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于是,我走进厨房,看到妈妈已经开始包粽子了,我赶紧跑去帮忙。我先拿起两条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接着,我把叠在一起的粽叶卷成一个窝,再放一些糯米,然后放上我喜欢的馅料,放一些糯米紧紧地盖住馅料。最后再用细细的绳子捆起来。好了,经过我和妈妈的一番努力,终于把粽子都包好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妈妈先用大火煮了一小时,再用忙活煮了半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那些粽子真让人眼花缭乱啊!有三角形的、圆形的、正方形的的粽子……馅料也各不一样,有蛋黄馅、豆沙馅、红豆馅、肉馅的……我拿起蛋黄馅的圆形粽子,解开绳子,咬了一小口。哇!好好吃哦!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下午,妈妈带我去看赛龙舟。每一队的龙舟都是不一样的,有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的龙舟队。龙头那里是鼓手,中间是队员。比赛开始了,每队都喊起了雄壮而有气势的口号声。随着鼓手的打鼓节奏越来越快,眼看黄队就要赢了,可是蓝队听着拉拉队的鼓励,可能不想让他们失望,用剩下的最后力气分李超越了黄队,赢得了冠军。我看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今天真是愉快而难忘的一天!

关于端午节作文7

  农历五月初五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传统节日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我们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和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过节,她都为我们包粽子,可这次,因为妈妈太忙,所以奶奶没有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叶子,要包许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希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过节,本应该去泡“龙水”,可妈妈说:“今天是过节,我们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上舞蹈课,我觉得今天既是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个平常的日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8

  端午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渐渐发展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原因。

  端午有许多习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因为相传端午是恶日。所以,端午那天,家门口都要挂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将这些东西绑成一束,然后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国的文化真奇妙、丰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国人关注啊!

关于端午节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午刚吃完饭,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包粽子。

  妈妈的食材准备好了,我们也开始包粽子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排着队地跳出来。妈妈见了,连忙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重重困难,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我接过棕绳,突发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然后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哈哈~大功告成了,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晶莹剔透的糯米们好像掉了线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了。

  恩,我们大功告成,现在该煮了。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压锅发出“磁磁”响声时,然后关成小火再煮,过一个小时妈妈就把火关了。我迫不及待的看着秒针一圈一圈的转着。三、二、一,高压锅里果然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妈妈说,要等高压锅的气漏完了才能拿出来。又过了十分钟,香喷喷的粽子总算出笼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在端午节里,我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天空中都弥漫着我们大家的笑声!

关于端午节作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端午节作文11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关于端午节作文12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作文13

  前两天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提前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我们每个同学都带了粽子,大家一起分享,很开心。粽子各不相同,什么味道的都有,有蜜枣味的、山药味的、板栗味的、肉粽子、紫薯味,还有水果味的等等,香味扑鼻而来,很是诱人!

  老师还给我们看了有趣的沙画影视片。它告诉我们有关端午节的由来,楚国一个爱国诗人叫屈原,深受楚王的宠爱,有几个大臣非常的嫉妒,就背地里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不是。终于,楚王不再相信屈原,并且把他流放到其他地方。不久楚国灭亡了,屈原还是很爱自己的国家,最终在五月初五那天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苇叶包着的饭团,也就是我们说的粽子来纪念他。看完这个影片,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塔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

  今天,我还在家里过了端午节。我们一家相聚在奶奶家,一起包粽子、做糖包、包菜角、做油条……我参与了包菜角,做糖包的工作。一开始,我包的菜角很歪,装的馅儿还少,还有裂开的,妈妈还做了特制的补丁给补上了。我们有说有笑,可有意思了!

  下午,我还去了科技馆参加了端午节活动,因为我抢答问题正确,获得了手工制作香囊DIY的活动名额。现场给我们发了一个三角形的硬纸片,让我们自己往上面画自己喜欢的作品,我画了爱心、茶杯、鲜花等,然后主持人发给我们胶条,把硬纸片的几条边相互都粘在一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角形。最后由下而上串过一根五彩丝线,最下面有个线坠子,漂亮的五彩香包就做好了。我们还一起合了影留念,很开心!

关于端午节作文14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但,屈原的主张遭到奸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

  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作文15

  “小懒虫,快起床了,今天是端午节,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呀!”我在睡梦中被妈妈叫醒。妈妈还说:“包粽子是为了爱国诗人屈原而发明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听了妈妈的话,我一骨碌爬了起来,因为我早就想亲手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了。

  刚走进厨房,便看见一个大盆子里放着一大堆碧绿的叶子,还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妈妈说这是粽叶。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一片粽叶,并把它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体,这倒不难,我也学着卷了一个,下一步可就非同小可了。妈妈熟练地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和陷放进去,包好。而我却不是上面漏,就是下面漏。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好不容易闯过了这一关,接二连三的麻烦又来了。要穿棕针,妈妈先把棕针穿进粽子,再把棕叶尖子插进棕针孔,然后轻轻一拽就把粽子收得紧急的,一个漂漂亮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棕针插进粽子,可不是把粽叶戳破,就是把粽叶拽段,就这样连续包坏好几个,好不容易才包好了一个。可累死我了。但我心里却乐滋滋的—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先在锅里放一些水,再放入粽子,然后开始煮,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开了,我迫不及待地就想拿粽子吃。妈妈说:“粽子还没有煮透呢”。我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等着。这时,锅里热气腾腾,整个家里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终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了。”那种喜悦和兴奋真是无法形容。

【【荐】关于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作文【荐】

2.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荐】

3.【荐】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4.关于端午节的小学作文【荐】

5.【荐】关于端午节的小学作文

6.端午节作文【荐】

7.【荐】端午节作文

8.【荐】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篇

上一篇:介绍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风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