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2021-06-0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家的端午节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1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2

  陪伴即安康。

  ——题记

  清早,晨曦从窗帘缝隙中溜进来,似乎伴着米粽和菖蒲的清香,和早晨的微风相携,在空气中悠悠飘荡。“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今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者,初也;午者,同五。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晨起,先向父母道一声:“端午安康。”

  我家的端午节,挂菖蒲是少不了的。父母一早就出门买了菖蒲。浅淡的绿色,长长的一把。父亲仰着头,高高举着胳膊,踮起脚,把菖蒲挂在我家门前。菖蒲清凉的味道却早已随着晨风漫溢,也飘进门来。

  我家的端午节,似乎离不开一个“吃”字。而粽子,则是端午节最最必不可少的。古语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以箬叶包裹稻米,即为粽子。刚巧,昨日邻居家奶奶送来新包好的粽子,今早,只需上锅蒸一蒸,就作为我家的早点——先开锅盖,白色的雾气蒸腾,扑面而来。母亲用毛巾裹住盘子端出来,放在桌上。白底蓝纹的.圆盘中,深绿的粽叶包裹着圆鼓鼓的粽子。撕开粽叶,雪白的糯米粽滚出来,立即洒上白糖,亮晶晶的糖粉黏上糯米,还未入口,清香扑面而来。我凑在跟前,不禁回想起,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是这样,白糖配糯米粽,年复一年,镌刻在记忆的深处。咬一口粽子,甜甜糯糯,和父母坐在一起,共享这一份甜蜜,这是端午的味道。相传,古人以端午食粽纪念屈原,如今,我们端午食粽,更多的是那一份流传下来的习俗,那一份与家人相伴的温暖。

  我家的端午节,每年都要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外婆是主厨,在厨房,她就是女王,外公和母亲则帮些小忙,最后的洗碗是父亲的。今天上午十点多,我就早早的到了外婆家。先去厨房里溜一圈。凉菜已经做好了,我凑近闻闻拌黄瓜,又转过去,忍不住拈起一片切好的血粑粑,率先品尝。然后,转过身,笑嘻嘻地对外婆说:“您做的菜真是一如既往地好吃!”正午时分,饭桌上,我们端起酒杯——其实真真喝酒的只有外公和父亲,互道一声“端午安康”,才正式开饭。其实,每年每月每天回到外婆家,外婆外公做的饭菜都是老一样,每次过节,不只是端午节,也都会一家五口相聚。吃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但在我心里,如果我家的端午节少了这一次家宴,就不像端午节了,即使菖蒲再清香,即使粽子再甜蜜,若是没有一家人借节日之时相伴,便也失去了意义。

  “端午安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我们都会向亲朋好友互道一声。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陪伴即安康。只有家人之间在此时此刻相依相伴,共享传统节日的韵味,于我们家而言,才是真正的安康。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3

  我家在农村,农村的端午节大约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那时,我听母亲说,家里的鸭蛋从现在起就不卖了,要留着做包蛋;还要在菜园里种一小块G菜,过端午节好吃。

  从昨晚开始,我家为了过端午节就正式忙碌起来。先是母亲安排父亲,必须在端午节的凌晨起来割艾蒿,说那时的艾蒿才好,有药性。然后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挂在大门的两边,说这样好辟邪。怎么都有说法啊?我好想睡懒觉,现在看来是睡不成了。不过,比父亲半夜起来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按照母亲的安排把艾蒿挂好了,以为可以出去玩了,我还没有走出院门,母亲就大着嗓门把我喊回去了,说是今天事情还很多,要我帮忙,就不准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饭吃了。

  吃过早饭,父亲上街买家里没有的东西去了,我就成了打杂的了。只听母亲说:“快去,把菜园里的G菜拔回来”、“快去,把包蛋洗出来”、“快去,剥几颗蒜出来”、“快去,用白酒兑雄黄,把院子周围洒一圈,一会儿吃饭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个来回,当然,母亲比我更忙,终于把午饭准备齐了。

  看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母亲把这些菜的讲究一一道来:端午节吃G菜“打积”(肚子里一年来积累的不好的东西),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洒雄黄酒是为了保咱家不进蛇和虫虫蚂蚁之类的东西……

  端午节的一顿饭居然有这么多的内容,难怪母亲那么重视。等母亲说完,我赶紧拿起筷子吃起了G菜,好打掉我身体里不好的东西,少生病。

  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5

  一想到端午节快要到了,我就又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粽子时,兴奋不已。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家的端午节。

  那天,我正走在沙发上看电视,奶奶和妈妈拿着几样我从见过的东西进了家门。我走到妈妈跟前,好奇地看着妈妈手里的东西。妈妈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便对我说:“孩子,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东西可都是端午节的必需品呀!比如这些粽叶和糯米就是包粽子的材料呀。”哦,原来我们平时吃的粽子是用这些东西包出来的呀。这时,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真儿,你要不要过来一起包呀?”我突然有了兴致,连忙说:“好啊!好啊!”接着,我就学着奶奶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咦,你可别说,在奶奶这么“专业”的指导下,我卷的粽叶还真有模有样的。接着,像奶奶一样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

  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在旁边看了,笑呵呵地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嘿,我也能包粽子啦!可当我把自己的“杰作”和奶奶包的放在一起时,我不好意思了,我的粽子就像一个张着大嘴巴笑着的小丑,而奶奶的包的粽子却像一个漂亮的工艺品,真是天差地别呀!奶奶见了,耐心地对我说:“没关系,这是你第一次包的粽子,只要你认真地,细心地多包几个,熟能生巧嘛!”我按奶奶的话去做,果然,刚才的“小丑”不见了,多了几个“帅气小王子”了。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用大火煮。在这漫长的煮粽子的两个小时中,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地等着我的劳动成果。终于听到妈妈喊道:“粽子出锅了!”我急不可耐地飞奔过去,把自己包的粽子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把外面的粽叶扒开,顿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轻轻咬上一口,在嘴里慢慢地嚼着,真是美味极了!

  转眼,又快到了端午节了,我又可以回到奶奶家,和大人们一起开心地包粽子了。我想今年我包的粽子肯定比去年包的更好!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6

  再过十来天就是农历5月,正当麦子成熟登场、旷野飘来阵阵新麦香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民间的端午节。

  北方的端午节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前一天姥姥就开始煮粽子叶,泡米,洗大红枣。我问姥姥,怎么就包进去了呢?只见姥姥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接着,在空心圆锥形里的最低部放一或两个大红枣,粽叶里放点米,只见姥姥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虽然姥姥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我知道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

  我还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端午节不同,南方一般都有赛龙舟的风俗习惯,竞相划船(赛龙船)并且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当然这都是在书本上看到的。

  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那么热闹,但每年这个时节包粽子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安铺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人们都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

  有一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和我到九洲江边观看人们赛龙舟。到那里观看赛龙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处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呀!江上大桥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旧桥上的人却很少,而且有警察守着。这是因为旧桥比较小,而且有些栏杆也不见了,还有些桥墩也断了。因为人比较多,我和爸爸妈妈花了很长时间才挤到前面去。

  赛龙舟开始了,有黄队和蓝队还有红队,龙舟是长长的,可以坐很多人。随着一声哨响,运动员一起划桨,隆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飞去。这时,两岸的观众大叫起来“加油!加油”。这时鼓声越来越大,运动员越划越起劲,各支队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追赶。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比赛终于结束了,结果是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

  我们随着人流离开了江边。这时街灯已亮了,我越想越觉得龙舟比赛很好看。

  我爱我家乡的龙舟比赛,更爱我的家乡。

  校长给许桂源同学评一评作文:这篇文章写的是真人真事,所以读起来挺亲切,让校长也想起小时候到江边看龙舟赛的情景。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赛龙舟时的某一个激动人心的镜头再进行一番细致的描写,文章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例如,某一条龙舟上擂鼓的或者呐喊的,又或者挥动船桨的,找一个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写下来,那读者肯定也会被感染了。继续努力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会取得进步的!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我家的端午节作文(汇编15篇)

2.我家的端午节的作文(汇编7篇)

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4篇)

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7篇)

5.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13篇)

6.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14篇)

7.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编10篇)

8.我家的端午节作文汇编9篇

9.我家的端午节作文汇编5篇

上一篇:家乡端午节作文400字 下一篇:中国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