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作文

2021-05-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端午节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1

  农历5月初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非常爱民,深受老百姓的拥护。那个时候,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屈原想联合各个国家一起对抗秦国。可是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见秦国的军队已经快要撞开楚国城门。心想: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在农历5月初5这一天投江自杀。

  屈原死后,老百姓纷纷把用辽叶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兽吃了屈原。为了惊动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好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制造了一种叫“龙舟”的长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赛龙舟。

  一直到现在,我们依旧过着端午节。端午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按规定放假一天。现在过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赛龙舟,有条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没条件的也可以在家乡郊游。

  至今人们仍没忘记屈原这位“爱国诗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志愿,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2

  我心中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节文化。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龙舟节”等二十多个名字,最主要的习俗就是扒龙船,也就是龙舟竞渡。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放纸鸢、游旱龙、打马球、拴五色线等许多风俗呢!

  今年的端午节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还去东区龙子湖观看了一场激烈的龙舟比赛呢。这场比赛真是热闹呀,湖两边彩旗飞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着六艘龙舟,船上的运动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他们在船头摆好大鼓,一个人站在鼓前,双手挥舞着鼓槌,其他几个人两人一排坐在船身,双手握紧船桨,双脚蹬紧船底。只听一声清脆的枪响,六艘龙舟倏地驶过起点,像离弦的箭一样快速向前。敲鼓声震耳欲聋,呐喊声此起彼伏,身穿红色衣服的红队暂时领先,他们的队员动作整齐,身体一起向后仰,再向前倾。手里的船桨上下翻飞,让我看到他们斗志昂扬。但是黄队紧随其后,气势上一点也不差,仿佛拼尽全力也要赶超红队。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不由自主地给他们加油助威。我想,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认为端午节是很有意义的节日,它是我们国家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这个传统节日继承下去和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3

  午节的来历是在战国时期,人们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屈原而出现的习俗。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怀石投汨罗江自尽,以示自己爱国之心。现在,在这一天,人们以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等方式来过端午节,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小时候,我的端午节记忆就是包粽子,赛龙舟。在农村老家陪着爷爷奶奶过端午节是我这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我的端午节记忆是从包粽子开始的。首先,为了在端午节那天既能吃上粽子,又不耽误看赛龙舟,就要提前几天准备好包粽子的食材。所以,细心的婆婆早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早晨上山摘好了粽叶和捆粽子用的粽绳。

  粽叶摘回来后不仅要浸在水里用干净的刷子顺着粽叶的纹路一张一张刷干净,还要挑出有虫眼或发黄的叶子。处理好粽叶后沥干水,放在一旁备用。接着便可以用水来淘洗糯米,在淘洗过程中切忌大力淘洗,因为这样会把糯米表面的一些营养物质洗去,得不偿失。

  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包粽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两张粽叶重叠在一起,然后卷折成漏斗状,再往里面装上适量的糯米,接着用没折完的粽叶盖过来,最后用粽绳捆好,打个结,这个粽子就包完了。

  包完粽子后,只需要静静等待端午节的到来就行了。

  在端午节的这天的早上,婆婆早早地起了床给我们煮粽子。等我们起床时,香喷喷的粽子已经在桌子上诱惑着我去吃了。由于我们包的的是青叶粽,粽子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米香,蘸点白糖送入嘴中,感觉自己朝气蓬勃,精神焕发。

  在吃完粽子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江边,争着抢一个好位置看赛龙舟,可我们还是来晚了,只能站在一个视线不太开阔的地方望着远处的长江。

  一声锣响,便宣告了比赛的开始,接着我们便随着震天的鼓声和富有节奏感和力量的“嘿咗,嘿咗,嘿咗”口号声看见了几艘色彩鲜艳的龙舟。其中红色的龙舟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其余的龙舟紧跟着,也不甘示弱,人们呐喊着,场面异常激烈。随着龙舟船头鼓点声音的减小,龙舟划出了我的视线,远去了。最后得到消息,果不其然,是红色的.龙舟赢了。这个消息的到来,也就宣告了端午节的结束。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记忆。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4

  我的外婆住在乡下。大部分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都去外婆家。

  外婆很爱我们,她每天掰着手指头算是否双休日到了。快到双休日时她会变着花样做各式可口的点心,等我们去吃。在众多的小点心中,最使我回味无穷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虾米、猪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场卖的那种小,但却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飘十里。

  我很小的时候,就曾听说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被迫投汨罗江自杀,当地人民怕他被江里的鱼虾吃掉,就包了许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同时用龙舟和锣鼓驱赶江里的鱼虾,想方设法救屈原。每当吃着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这个故事,在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时也为村民的纯朴和善良所感动。

  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粽子,现在我几乎想什么时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贩吆喝“卖粽子”的声音,小贩的粽子与外婆的粽子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几米花生仁和一小块肥猪肉,没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她对我们无限的爱。

  每当我嚼着外婆包的粽子,总会回味着那浓浓的亲情。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5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xx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人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举行一些隆重的仪式,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官,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辅助君王治理国家,时时刻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当时,秦、楚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昏庸的楚王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听信奸臣的谗言陷害屈原。最后,楚军大败,楚国灭亡了。正直贤良的屈原宁死不屈,纵身跳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们害怕江中的龙鳖鱼虾咬屈原的尸体,于是包好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饱后不咬屈原;有的地方还划龙舟,惊动水中的鱼虾水怪,让它们向四处游散,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还有的地方往水里倒雄黄酒,好让水怪晕倒,也是为了保护屈原……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这也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像一个灿烂无比的瑰宝,根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又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7

  6月16日是端午节,我和爸爸老妈一起骑摩托车到离城很远的山上踏青。一路顺风顺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车后轮胎突然瘪了。我们只好推着泄了气的摩托车打道回府。

  因为这里离市区很远,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地方修理。摩托车本来就比较重,再加上没有气,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过了不大一会儿,我们两个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老妈不但一直给我们鼓劲,而且还积极的寻找修理点。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自己也尽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经过一番拼搏和努力,我们足足走了5公里,但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向当地村民一打听,说再往前走半小时会有一个修车的地方,到那里就会有希望了。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听到这话,我还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来。在这半小时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路上我竭尽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这次特殊的旅行,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相信这次旅行会让我终身难忘,我想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8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将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之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将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由于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将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能够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够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之后扔到水里,据说能够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够去瓜地,说一去就将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9

  端午这天,我们姊妹几个都去外婆家过节。中午吃粽子的时候,6岁的小表妹一定要跟我比谁吃的多,赢的人可以让输的人做一件事。想我比她大好多,当然胜利在握,就随口答应下来。心想:这还不是小菜一碟。

  比赛开始,本来想让着她,并不拿出“实力”,笑眯眯的一点一点吃,哪知道小表妹好厉害,战斗力超强,吃了三个粽子还要吃……果然人不可貌相,我实在是吃不下了,认输了……哎,大意失荆州呀。

  小表妹作为赢家,让我做的事情会是什么呢?大家一定都猜不到!原来她想让我带她去参观我的学校和教室,哈哈,原来小表妹9月要上小学了,她对学校很向往呢~我当然义不容辞的答应带她去学校参观。还真看不出来小表妹花了这么多心思,是想去我们学校呀。她告诉我说,她特别想上学,以后还要当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呢。

【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6篇

2.【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5篇

3.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八篇

4.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5篇

5.【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六篇

6.【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五篇

7.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8篇

8.精选描写端午节作文合集六篇

上一篇:五月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描写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