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节作文

2021-05-1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端午节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了,妈妈要给我编五丝线,还要包粽子呢!

  妈妈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一个结,四根五丝绳做好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命缕”,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别给我戴在手腕和脚脖上。还特意嘱咐我说:“要爱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摘下来扔进雨水里,这样长命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端午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要包粽子了,我见妈妈拿了竹叶,包上糯米,中间还放上两颗大枣。然后又熟练地折叠竹叶包裹糯米,还用五丝线捆扎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十几个。妈妈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蒸上了十五分钟。蒸好的粽子放到盘子里,还没等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过了一会儿,终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剥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极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粽子吃完了,爸爸说:“端午节是有说道的,就这个名称就五花八门,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妈妈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命缕之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这个端午节不仅仅吃到了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2

  五月初五端午节,真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节日,作为中国悠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名字我们记得是无比的熟悉清晰,真的是深入骨髓那般深刻无法淡忘,可现在的节日也是越来越没有以前那般的氛围,现在许多游子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多少次的答应爸妈端午节我们会回去的,却因为工作原因被耽误,对于现在的传统端午节,我们更多的是怀念曾经的那份已经离我们远去却又无比珍贵的回忆。

  还记的之前小时候过端午节时,那时不像现在邻居和邻居之间的那般冷清,各家基本上都是大门敞开,邻居之间也是比较的熟知,小时候比较活泼的我常常在各个邻居家游走,总是会看到每一家的所有成员都会坐在一起比较娴熟的用粽叶包起粽子来,各种陷的都有,比如说有:鸡肉陷、猪肉陷、蜜枣陷、绿豆陷、鸭蛋馅等等各种陷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现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多数游子通常都是听到街上小贩的叫卖,随手买上一两个粽子应付一下今天的端午节,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说完包粽子,无可厚非的会想到赛龙舟,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而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半娱乐性的竞争游戏,记的小时候我家附近离河其实并没有多远,大概只有1公里的样子,但是坐在家里都能隐隐约约的听到一些吼叫声和鞭炮锣鼓声,怀着好奇之心我赶到江边去查看一下,说实话当时的画面现在想起依旧比较震撼,十几余条船并驾齐驱,争先恐后,船上江边的人们吼叫声络绎不绝,岸旁边的锣鼓鞭炮声震耳欲聋,画面真的是难以忘怀,而现在江边端午节依旧会是有赛龙舟、依旧是有鞭炮声、依旧是有锣鼓声,当你沉迷在这种在外面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氛围时,可能旁边说了一句你听不懂的方言会直接击碎你那沉迷的幻想,你依旧是一个外乡人,就算你如何的假装但是你的根不在这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了,传承的文化已经融入血液深入骨髓了不可磨灭,无论我们游子现在身处何地,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重新回归家乡回归家的怀抱,重新感受家乡的氛围洗涤自身,然后重新整装出发。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快到了,这使我想起了在外婆家过的那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在那里农历的五月初三,就有了过节的气氛,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栽上一盆艾草,到了初四,妈妈和舅妈就准备包粽子了,舅妈拿来煮好洗干净了的粽叶,妈妈把洗好的糯米、红豆、大红枣一起拿了过来,一切准备就绪,就包起粽子来,她俩包粽子的手法很熟练,一会儿功夫就把几十个粽子包好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到厨房的大锅里,放满水、架好柴火,开始煮了,我就跟在妈妈的后面围着灶台打转,直到闻到粽叶散发出来的香味,我再也挪不开步了。我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呀!过了好长时间,妈妈说:“粽子煮好了,小馋猫,你要吃甜的还是咸的?我赶忙说:“我要吃甜的!”妈妈就给剥了一个红枣馅的粽子。我大大地咬了一口,说:“妈妈,这个粽子真甜,真好吃呀!”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起来了,因为妈妈说要带我去看赛龙舟。吃完早饭,妈妈、舅妈和我,一起来到了奎湖,远远地望去,湖边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人。

  我急忙跑到湖边去,看到湖面上有十几条龙舟他们个个腰系红丝带,身穿同一色服装。龙舟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每条龙舟上都有十几人,龙头上站着一个敲锣呐喊的人,龙尾上有一个掌舵的人。

  10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了。看,运动员们已停泊在起划线上整装待发。随着一声枪响,十几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渐渐地7号队的龙舟超越了后面的龙舟,划在了最前面,后面几队也不甘示弱,紧紧咬住不放,“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所有龙舟上的运动员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的划着。最后,不负众望7号队以领先半条船的优势获得胜利。

  龙舟赛结束了,我们仍然沉静在大赛的呐喊声中,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4

  很显然,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假日的端午节,它本该是欢乐的;作为“5·12”国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它却是苦涩的;作为适逢千万学子高考赶考的小长假,它又是忙碌而紧张的。

  这样一个多少有些五味杂陈的端午节,它的节日味道似乎被“冲淡”了。毕竟,数万个同胞的生命已随风而去,数百万同胞心中仍缠绕着灾难的阴影;千万个家庭正为高考考场里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怀祈祷,又有十余万灾区考生尚处困顿,只能无奈遥望他乡的考场……

  然而,也许正因如此,这个别样的端午节也给了每个人一个难得的契机,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脚步,认真思索一个问题:端午节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占有何种位置?

  上溯历史——端午之起源,中国人公认的莫过于纪念不愿随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罗的千古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江中投入粽子,一是祭祀,二是喂饱鱼虾,希望它们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至于赛龙舟,也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虾,令其远离屈原的遗体。正因这种对伟大爱国者的朴素情感,让两千多年来的端午节具备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种爱国主义的道德弘扬,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核,并对中华民族起到强大的凝聚作用。

  民爱国、国爱民——透过两千多年对屈原始终如一的深情祭奠,可以窥见我们的祖先对与人民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理想和期盼。然而,在“朕即天下”和“牧民如牧羊”的帝王时代,这种政治理想几千年来从未实现,民为国而抛头洒血者虽众,国(统治者)为民而真正愿意牺牲者却罕见之至。时至现代,这种理想的政治图景终于徐徐显现,从“天下为公”,到“人民万岁”,再到“我是人民的儿子”,直至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赶赴灾难现场、共和国为普通死难者而哀悼三日……现代文明行进的足迹,清晰可见,令人振奋。

  驻足今朝——端午节之所以历千年而不消亡,除其强大的传统内核外,还在于其契合民间的实用性节日形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既有广泛的娱乐性,又包含驱邪辟邪的朴素愿望;尤其是赛龙舟,作为农耕社会的一项常规团体运动,既是一种激情的宣泄,又激发并训练了人们高度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遗憾的是,忙碌的现代生活,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包括端午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即使是在传统节日气氛相对浓厚的广东,亦存在这种趋势。

  “仪式”的举行,需要心境和闲暇。因此,当“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这些“仪式”的复兴,方才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可能——正如我们的春节,国外的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之繁盛,都必以公共假期为前提。在广州的泮塘一带村子,今年端午“龙舟节”的参与者中,“80后”就明显比往年多了很多,原因很简单:今年端午有小长假。可见,只要政府下决心,一个小小的改变,亦可带动传统的复兴和延续。

  在国难伤情和奥运荣光并存的一年,这个端午节,我们感受到别样的情怀。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5

  几千年前,见逐而作《离骚》的屈原先生,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怀抱对祖国沉沦的悲痛,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人们为纪念这位为人敬仰的爱国志士,每年的农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会向江中投掷粽子(叶包饭,饭夹枣)。

  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一个习俗,而这天也被命名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契机,每每打开粽子,眼前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一份流传千古的爱国忠魂……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端午节已不再属于中国,在不久前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的新一批文化遗产中,端午节堂而皇之地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不禁让众多华夏子孙大跌眼镜。我们在得知这条消息之后该做些什么呢?

  抱怨联合国相关机构处事的不严谨?

  批判韩国对历史的歪曲?或是为“粽子”的专利移交而感到惋惜?

  我想都不是,应该反思……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期间,有许多值得沿袭的传统和文化。当然,我们的思维不能一成不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适当的改进。但将它们统统淡忘是万万不可的,有人会说:

  我们每年也都在过端午节,不能算淡忘。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是仔细想想,我们除了在“过”端午节之外我们还做了些什么,还因为节日有过什么样的心灵触动吗?

  节日总归是要过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样消磨一天的时间,只是食谱变换,增加了一道“粽子”,还要被挑三拣四。

  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也许人人都会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为他投入江水时飞溅的爱国情绪所震动?我们正在腐化历史的精髓,压缩古人的情操,折断传统的翅膀。

  反观韩国,不论端午节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们对传统的尊敬:孔子所宣扬的礼仪在很久之前传入韩国之后再也没有中断过,韩国人对礼仪的遵循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对孔子的崇敬也超过了中国人,我们只会死记硬背那论语,而韩国人早就将论语付诸于行动。在10年动乱期间,中国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们却对者这为礼仪之父顶礼膜拜,也真正将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

  我们辨证多年之后,才发现孔子精神需要取舍地保留,而黄海彼岸的国度却将其日益完善。

  近年来韩流之风刮得国产电视剧站不住脚,从他们的电视剧中,很多中国人惊叹那里的礼仪,要去学习,效仿,但那其实是我们的祖先创设的传统啊!

  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批判端午节的归属呢?

  自己不珍惜传统,把传统的归宿交给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应当。

  引用一句论语: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题目中写下“我家乡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传统不能丢,不能全盘否定。因为,端午节永远是我们家乡的节日,是每个中国人懂得节日!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6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是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端五节,又叫端阳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五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了包粽子行动。大人们先把两片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和各种调料,包成各种形状,再用细绳缠紧。粽子的口为很多,有红豆的,有肉馅的,还有蛋黄的……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有椭圆形,有斧头的,还有圆形……让我眼花缭乱。把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蒸上十分钟,一股甜丝丝的清香扑鼻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迫不及待得剥开咬一口。让人吃了还想吃

  过端午节不仅包粽子,而且要赛龙舟。龙舟上一个人擂鼓,八个人划桨,比赛队员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精神抖擞,生龙活虎。一支支龙舟像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拉拉队员们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龙舟似乎划得更快了。

  端午节既能吃上好吃的粽子,有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真是乐趣无穷。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7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眨眼间又到了肉香飘粽的时节了,我也不禁诗兴大发。

  “来来来,你也别闲着,帮我把那些包粽子的材料都准备好。”妈妈今天似乎特别高兴,声音不自觉地高了几个分贝,却也带着无法描摹的轻快。“好嘞!”这正应了我的心意,其实豆沙、红枣、竹叶、糯米这些材料早就提前准备齐全,只要摆放好就行,可我还硬是“忙“了十几分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宣泄出心中的迫切。

  包粽子,这个技术活自然交给了心灵手巧的妈妈,我和爸爸则在一旁“打杂”。妈妈先取两片竹叶煮上十分钟左右,紧接着,折叠、翻转、合拢,几个难以把握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妈妈的手似在花园中盘旋翻飞的两只蝴蝶,这会才有了稍稍的喘息。妈妈向呈圆筒状的竹叶中放进了一些糯米。“加什么?”妈妈向我递来一个询问的眼神。“哦呵呵——”我有点儿小激动,“加上……哦对,红枣!再加点儿花生……哦不!还是绿豆吧……”这么说着,我一面暗暗观察妈妈的脸色,今天妈妈不只是受什么感染,变得格外有耐心,等我觉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妈妈把配料一一加上,第一个粽子就此完工!接下来,又是一阵眼花缭乱……

  “好了没?”等我第101次询问时,总算看到了一个久违的点头。我小心翼翼地从锅里端出粽子,解开缠在粽子上的细绳,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红枣、绿豆,这些花花绿绿不算华丽的点缀,也让人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的浓香夹杂着枣泥的香甜在口中蔓延,竹叶的清香萦绕鼻尖,我拼命地往嘴里塞。“小花猫。”一向严肃的爸爸在一旁打趣道。

  我吐了吐舌头,目光却定格在电视荧幕上无法离开。划龙舟哎!我的心一下子被勾了去。只见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短促为节拍,擂鼓打锣的,坐在船只的中间,为水手调理下浆节拍。偶尔,镜头切换为围观的群众,他们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河,这样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不禁浮想联翩:粽子带着一缕淡淡的思念,随着汨罗河留向下游,送去在那已腐烂上百年的身朽。然后,慢慢祈祷……

初中端午节作文 篇8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个香袋呈“心”字香气迷人……

【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六篇

2.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5篇

3.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九篇

4.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6篇

5.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8篇

6.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10篇

7.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五篇

8.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汇总9篇

上一篇:端午节——粽香四溢作文500字 下一篇:快乐端午节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