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我们老家又称娃娃节。现在端午节的从多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家家的门上都会挂上采来的艾叶,据说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家庭都会给小朋友买身新衣服,给小孩子的手上和脚踝上系上五彩的丝线,也有小朋友会花钱买上香荷包带在身上,老人们都说这样是可以病除去邪。
手上的丝线一直会带到农历七月初七再剪掉。那一天喜鹊会收集小朋友带过的那些丝线,给牛郎和织女搭桥用。在端午的前一天,家家都会包粽子,粽子里放着蜜枣,还有蚕豆啊,还有肉的馅;妈妈会为了好区分,通常是有的包成三棱形的,有的是包成扁扁。吃的时候就能一眼明了,这个是什么馅的。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的浓,这就是我们老家的端午节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一提到端午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每年这个时候,奶奶就准备好上好的食材,准备包粽子给我吃啦!绿绿的蒲叶里裹着红豆的、肉的、花生的馅,和着白白的糯米,等到煮熟的时候,那清香弥漫了整个厨房!想起来都让我直流口水。端午节早晨起床后,妈妈就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妈妈还给我系上五彩绳编织的蛋网,装上咸鸭蛋挂在我的身上,用艾叶草洗脸,吃黄鱼、、、、、、一开始我就觉得好玩,现在我长大了,从书中知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这一天里也寄托了人们消灾辟邪的美好愿望!
我还知道端午节里会有龙舟比赛,不过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今年我可大饱了眼福,在家乡的金山湖上看到了一场现场直播,精彩极了!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就来到金山湖边,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只见金山湖两岸彩旗飘飘,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湖边泊着两条龙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它们龙头翘起,蓄势待发。比赛就要开始了,我和妹妹一起挤到湖岸边,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响起,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船上鼓声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两侧,每人手中紧握划板,一鼓作气。河岸上,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起来:“黄龙加油!”“青龙加油!”我也扯开嗓子大声的喊起来,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湖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向着湖对岸飞驰。一场比赛下来,双方几乎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我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这是我和妹妹一起编的儿歌,怎么样很好听吧!吃着奶奶包的粽子,看着家乡的龙舟比赛,我觉得端午节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3
一年有很多的节日,但是在人们心中觉得很重要的节日没有几个,端午节就是其中一个,在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姥姥说,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年把粽子扔下水,是为了让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那赛龙舟呢?”我迫不及待的问。“那当然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龙、虾、鱼,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姥姥回答说。
不一会儿,姨妈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粽子。我接过粽子,剥开皮,只见里面的馅儿黑黑的颜色,姨妈告诉我,这是黑米做的,里面还有蜜枣呢!我赶紧把粽子递到姥姥手中,并笑着说:“祝愿姥姥端午节快乐!”
姨妈说:“端午节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世宇,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我惭愧的说:“还真不知道呢。”姨妈接着说“‘端五节’又叫‘重五’、‘夏节’、‘女儿节’、‘玉兰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
姨妈还说“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我抢着说:“这个我知道,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五丝线、香包等。”我一边说一边又拿起一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连吃了好几个,没想到我自己竟变成了一只大脸猫。
这个端午过得真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5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端午节的描绘。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0xx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非常喜爱家乡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前艾蒲青翠,我们小山村里到处弥漫着节日芬芳。我们小孩子人人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走东家,串西家,不只是为了炫耀自己漂亮的穿着,还是为了“考查”各家准备的中午美食。孩子们总是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
这一天,出嫁的姑娘都要带着自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过端午节,他们满篮子装着的是油条,是鸡蛋,更是喜悦。
做馒头、蒸饱子、包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的习俗。我妈妈做馒头、蒸饱子,总是要先将荷叶平铺在蒸笼里,妈妈告诉我,荷叶可心清热败火,有益身心。说实话,用荷叶蒸熟后的馒头,那清香的味儿可真是美极了,不信你闻闻!吃鳝鱼也端午节这天最“高档”的菜肴之一。一大清早,爸爸就开始杀鳝鱼了,你瞧他,先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鳝鱼“狠心”的敲死,然而“开肠破肚”,一双沾满鳝鱼血的手红鲜鲜的。
左盼右盼,好容易盼到中午开饭了。忙活了半天的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满桌子的鸡鸭鱼肉,满屋的欢声笑语。我抢先拿起酒瓶,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回到娘家的姐姐、姐夫每人满满的倒上一杯酒,我自己也倒上了一杯“可乐”,我高高举起杯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姐夫,祝您端午节快乐!”欢乐的笑声伴随宴席的香味,构成了和谐幸福的家庭欢乐曲。
不知不觉,夜幕开始降临,一弯新高悬在西边的天空。整个小山村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6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虽说现在大超市里粽子的花样多得不得了,一年到头都有的吃,小朋友们也已经不稀奇了,但是,每年过这个节的时候,我还是很开心。在端午节前的前个把月,很多人家上街都买了很宽的粽叶挂在家前屋后,听老人们说这样被晒出来的粽叶通过开水煮过之后会更清香,我问妈妈为什么每年要吃粽子,妈妈跟我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因为屈原爱国而投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把捏好的团扔进江里,才有了粽子的由说。
每到这个时候,最让我高兴的就是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洗的干干净净,一片片整整齐齐叠在一起,左手托着粽叶,右手再把糯米舀进去,我喜欢吃咸肉棕,买肉也有讲究,要买一层精,一层肥的五花肉,切成肉丁,放黄酒、红酱油、盐、味精泡制而成,这样裹出来的咸肉棕,肉质鲜嫩、米粒松酥,好吃极了!
花了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奶奶裹出了几种不同口味的粽子,有赤豆棕、红枣棕、白米粽,看着一大堆像小脚一样的粽子,我开心极了,直叫着奶奶快点煮出来,奶奶笑呵呵的说:“等着我还要放几个咸鸭蛋进去煮煮,那样煮出来的鸭蛋浓香四溢,更加好吃。粽子在铁锅下小半天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让你直流口水。奶奶还要在自家门口放上菖蒲、艾叶,说是这样可以驱邪避疫。
终于到开饭的时候了,全家团圆的坐在一起,吃着各种口味的粽子,品尝美味的菜肴,谈笑风生,好开心,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其乐融融的笑声中慢慢的拉了圆幕。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五月节。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那么,端午节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来为你一一解答吧!
首先是吃粽子。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屡次向昏庸的楚倾襄王请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损害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谗臣的污蔑,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国入侵楚国,楚国的全部土地被秦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并为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于是他写下了《怀沙》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周边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驾着渔船到汨罗江打捞屈原,却都无功而返。后来,人们怕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煮熟的糯米团丢进江中喂鱼虾以保屈原躯体。
挂艾草、菖蒲,则是人们为了驱瘟辟邪而形成的习俗。在古代,五月也称为“恶月”,瘟疫盛行,人们会把艾草、菖蒲挂在大门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也有人把艾草晒干,用火点燃后,用来驱除家中的蚊虫等害虫。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为香囊里的材料,利用其气味使自己免受蚊虫叮咬。当然,这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在这一天,有的人还会喝雄黄酒来驱邪扶正,这是因为端午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圣日”,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喝药酒更有效。这时,你应该会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把雄黄酒摩擦在手脚,达到驱除蚊虫的效果。也可以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个“王”字,这个字并不是代表着长辈想让他的子孙成为大王,而是希望邪恶之物远离子孙,祈求他们将来平安幸福。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些习俗,我们家乡年年都有。如果想切身体验一番,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8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但是,除了“泼水节”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去年的端午节是在我的家乡云南过的,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快乐,很有意义。我的家乡是在云南省元阳县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排沙村”,它紧紧依靠在红河边上,距离世界著名的元阳哈尼梯田只有39公里,那里是一个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他们过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屈原而过的节日,同样也是包粽子。但是,他们包的粽子和汉族的不一样。
首先,端午节的头一天,外公、外婆就开始笸米,洗好大香粽叶,包大香粽的糯米只要加入炒好的腊肉丁,放入各种香料搅拌均匀。包大香粽的叶子是一种被当地人称做“大香棕树”的叶子,叶子本身散发出一种浓郁的糯米香味,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赐予傣家的礼物。另外,傣族人民包的粽子是长长的,像一个圆柱体,而且糯米的颜色很多,有黄色、紫色、蓝色等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都是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染出来的,漂亮极了。而汉族的包的粽子像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只有一种颜色。
第二天,外婆把粽子煮熟后要把两个粽子用芭蕉树叶系在一起挂在我和其他小孩子的脖子上,我和朋友们带着粽子跑去田地里一起玩耍,饿了的时候就拿出一个粽子来吃,就这样一直开开心心地玩到吃晚饭的时间。外婆跟我说这种风俗是为了小孩出去放牛时中午不回家而准备的午餐,这种风俗和汉族的真是不一样。端午节的习俗传承了数千年,同样它将永远被傣族人民深深记在脑海中,并且代代相传,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9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0
端午到了,大家都忙活了起来,我家也一样,妈妈刚刚从超市买粽叶回来,妈妈就把我带到外婆家包粽子去了。
到了外婆家,看到邻居跟外婆凑在一齐已经开始包粽子了,她们把糯米放在大缸里旁边放这粽叶,另外的大碗里都放着馅:有肉馅,豆沙馅,蜜枣馅,板栗馅······很多很多。我和妈妈也加入其中,大家包的粽有4角粽,3角粽,还有大有小,仅有我妹妹包的粽最异常是“无角”粽她把粽包的圆圆的像个糯米团,在用粽叶包起来就什么也不像了。
我包的都是小粽子大人一口就能吃下,我不明白妹妹是怎样包圆的粽子的,我根本包不起来,包起来了,等一下又散了,真是太难包了。
之后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妈妈说:“这是以前的习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之后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这就是端午。
【【精品】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