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2021-05-0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1

  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去采艾蒿挂到门上,我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蒿挂在门上,这样有什么用呢?”妈妈回答道:“这样可以驱邪,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挂上这艾蒿。”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从冰箱里把红豆、花生、糯米和粽叶都拿了出来,然后妈妈把所有材料都放进水里用清水泡上一会儿,等到红豆、花生更饱满了,糯米更白了,粽叶更绿了就开始包粽子。我首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接着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糯米放进刚卷好的漏斗形粽叶里,用粽叶在上面封口之后,再用绳子把粽子层层缠绕起来,终于,我包好了第一个粽子,我非常得意。等我包第二个粽子时,粽子就开始不听话起来,我捏住左边,右边就开了;我捏住右边,左边又开了;我捏住中间,两边都开了。这时我恨不得自己一下子变成章鱼,把逃跑的米粒都抓回来。妈妈走过来帮我把粽子包好了。就这样,我和妈妈一起合作,包了很多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了起来,调皮的我一直在那儿跳来跳去,口水都快流下三千尺了,不一会儿,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端上餐桌吃了起来,糯米既香甜又柔软,让我流连忘返。

  端午节不仅仅让我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满满的爱。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与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与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也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使我受益匪浅!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3

  还没到端午节,妈妈就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小记者通知,说要举办小记者包粽子亲子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都跳了起来。端午节下午,妈妈、姑姑带着我快快乐乐地出发了。到了金瑞银泰商场,老师为我们分发了号牌,我是14号。

  比赛每10人一组,第一组比赛时,老师要求其他选手保持秩序,在休息区排队等候。等待中的我又兴奋又担心,因为我还从来没有包过粽子。趁这个时间,姑姑对我进行快速培训和分工,让我负责捋平粽叶,三个或四个叠在一起放好,她来负责包。

  第二组比赛终于要开始了,上场后,姑姑又教我怎样区分粽叶的正反,又示范了整理粽叶的过程。“三、二、一!”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开始行动。姑姑包得非常快,我刚把粽叶捋好放好,姑姑就拿了过去。只见她右手一绕粽叶就变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又用勺子装进黏米,飞速用绳子绑紧粽子,再打上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我们的粽子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包着包着,预留的绳子用完了,老师立即为我们补充绳子,“人家剩的多着呢,只有你们不够用,你们速度真快呀!”虽然我有些不熟练,但姑姑双手配合得特别默契,动作娴熟,吸引了场外的叔叔阿姨,大家都忍不住一起为我们呐喊加油,妈妈在忙着为我们拍照,一时间赛场成了沸腾的海洋。

  “10、9、8、7……”老师开始倒计时,我们更紧张了,加快了动作。“3、2、1!”老师话音刚落,最后一个粽子在姑姑手里完美收场。商场的评委叔叔过来计数,一共包了23个粽子。

  五组比赛结束,进入最后的评奖和颁奖。当老师念到二等奖,李小桐,我的心怦怦直跳。回家的路上,抱着比赛的纪念品,拎着沉甸甸的粽子,我们三个甭提多开心了。这个端午节,实在是太难忘有趣了!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4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去街上采买节日需用的物品,因为今天姑姑们一家也要回来同我们一起过节,我又可以和表哥一起尽情的玩了。

  我们来到街上,“呀!怎么这么多人?就像过年一样!”我不禁惊叹道。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人们往来川息,一个个家庭主妇在忙碌的采买着所需物品,耳畔是时高时低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大人笑、小孩闹、汽车鸣、喇叭叫的一派热闹、繁忙景象。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都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等着人们的亲睐,真可谓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忙着让妈妈买这又买那。

  我们又挤到卖粽子和油糕的摊点前,只见买粽子和油糕的人,已把摊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得水泄不通,正在妈妈发愁该如何是好时,不知是谁号召了一下,密密麻麻的人才自觉的排起队来,不一会儿街边的队伍就如一条长龙。人们翘首以待,缓慢地向前移动着。我和妈妈排在最后边,看着长龙的身子我心里想:不知几点我们才能买到?经过很长时间的焦急等待,终于轮到了我们,买完后,我回头一看,又是一条新的长龙排在那儿,看来今天这位摊主可赚美了。终于买完了所需物品,我和妈妈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大人们就钻进了厨房忙活起来,快到吃饭的时候,姑姑们一家也来了,他们没坐多久,妈妈就喊:“开饭喽!”我快速冲进饭厅,只见饭桌上已摆满了一桌丰盛的且香喷喷的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粽子,迅速剥去笋壳,把白生生、亮晶晶的粽子放进了面前的碗里,再用勺子在妈妈事先准备好的蜂蜜罐里舀了两勺蜂蜜浇在粽子上,用筷子夹起就大嚼特嚼起来,一个粽子三口就被我“消灭”了;接着我又戳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油糕,继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刚才粘在嘴角的糯米也在我嘴边跳起了舞。见我馋成那样,妈妈忙说:“小馋猫,慢点吃!别噎着了!”我这般吃相,逗得大家是哈哈大笑。

  我快速“扫荡”了一番后,摸着填饱的肚子,便问坐在旁边的爸爸:“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呢?”爸爸略微想了想说:“这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啊!据说屈原跳江后,人们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可无数次努力都没有结果,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人们就把饭团、饼子等扔进江里去喂鱼,久而久之就在屈原投江的这一日流传过端午节。”“噢!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个来历呢!”我恍然大悟的道。姑父接着说:“各地过端午的风俗还不一样呢。我们这边端午节时吃粽子、挂香囊、门口插艾叶;南方有些地方还要吃五黄,赛龙舟。”这时奶奶说:“岩岩,过来,我给你额头上画个圆。”说着便端起一碗看起来黄黄的,闻到又有些酒味的稀糊糊的东西。我连忙问:“奶奶,这是啥?为啥要用这种东西在我额头上画个圆?”奶奶说:“听老辈人讲,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用雄黄拌酒在小孩的'额头或耳背上画个圆能辟邪驱瘟,也能防止蚊虫叮咬,好处可多着呢!”姑姑说:“这可也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哟。”看来过端午节可不单单是吃顿饭这么简单。

  饭后,一家人谈笑风生,互说着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互诉着对彼此的牵挂和关心,一派祥和;而我们孩子们呢,则顶着奶奶给画的圈,在家门外相互追逐、嬉闹,好不快乐!

  今天,我不但品尝了很多的美食,而且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真是其乐融融!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更应该世代相传。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啊!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听老师讲其实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的认为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有的认为是古越民族的图腾祭,有的认为是龙的节日,有的认为是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个恶日,人们为了去恶毒,辟邪免灾而形成的节日,还有的认为与夏至有关。

  端午节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是吃粽子,看大人们划龙舟。记得每年的端午节前,奶奶总忙着去池塘边采摘一些新鲜的芦苇叶,然后用开水烫一烫,浸泡在水中。奶奶从柜子中的坛坛罐罐里倒出红豆、红枣、花生、蚕豆等把它们也浸泡在水中,然后把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奶奶的手真巧,能包各种花样的棕子,只见芦苇叶在她的指尖间翻舞,不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有棱有角、漂漂亮亮的粽子,有时我也跟奶奶学包棕子,芦苇叶在我的手中就是不听使唤,包着包着棕叶就散开了,奶奶就手把手教我,经过几次尝试,我也能包好一个粽子,但跟奶奶的相比就是一个大草把,一点也不像个粽子。

  端午节这天除了吃棕子,家家门前还要挂上菖蒲、艾草,吃“五红”,用艾叶洗澡,如有痒疮这类皮肤病,早晨就早早起来采集一些花草上的露水涂在患处,据说很灵验。中午人们早早吃完中饭,聚到河边看划龙舟比赛,当时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掌声、“加油”声响成一片。

  端午节的到来,意味着盛夏的来临,对于农村的人们来说就是“三夏”大忙的来临,过去爷爷、奶奶要顶着烈日割麦子、插秧,现在好了,收割麦子有收割机,插秧有插秧机,村子里里组织了农业合作社,农民卖粮、卖棉、卖菜等不用愁,同样端午节过得很开心。

  令我最难忘的是去年的端午节,爷爷生病了,奶奶既要照顾爷爷又要干农活,忙里忙外,端午节就不打算包棕子,让我去超市买一些粽子回来,但我想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奶奶分忧,趁放端午节假我忙着采棕叶,包棕子,煮棕子,虽然没有奶奶包的棕子好,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棕子心中美滋滋的。邻居家小刚,他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远嫁他乡,爸爸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奶奶过世后,他就与爷爷相依为命,端午节时他爷爷不会包棕子,只能眼巴巴望人家吃粽子。“小丽,送些粽子给隔壁的小刚家。”我端着自己包的粽子飞快地朝小刚家走去。

  端午节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今年的端午节快要到了,我要和我的家人一起欢度这个佳节。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还要在门上插艾蒿挂菖蒲宝剑,再洒点雄黄酒,这样能够驱邪保平安。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阿婆家过的。早上,阿婆带我一齐去菜场买菜,买来了艾蒿和菖蒲。回到家我们就一齐动手,很快就做好了两把宝剑。我们用胶布把它粘在大门上,看,两把宝剑多么像两位威武的大将军啊!

  粽子的种类很多有豆沙粽子,鲜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的。我喜欢吃豆沙粽子。豆沙粽子又香又甜,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津津有味。

  今日,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篇7

  一阵骤雨,带来初夏湿热纷乱的躁动。农历的五月,雨后潮湿沉闷的空气里,总是带着薄薄的竹叶香气。端午节的粽子在异乡的街头重又出现,一种许久不经触碰的感伤,默默涌上心头。祖母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在脑海中的印记依然清晰,她小而轻健的身影却仿佛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而遥远。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会有阳光,葡萄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关于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1.关于难忘的的端午节作文合集六篇

2.关于难忘的端午节作文

3.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2篇)

4.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0篇

5.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0篇)

6.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5篇

7.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1篇

8.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15篇)

9.难忘的端午节作文合集5篇

上一篇:快乐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家乡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