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见闻作文

2021-05-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见闻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1

  每当嫩绿的菖蒲插在家家户户的门上,我过人民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到了。

  端午节不光只要插菖蒲,而且还有精彩的划龙舟比赛哩!

  这一天,在西溪湿地的河道里,一条条龙舟高昂着巨大的龙头,头上鼓着炯炯有神的龙眼,拖着又细又长的船身,样子挺威武。每条船的前面坐着一名鼓手,后面坐了十来个船员,双手紧紧地握着船浆。

  咚咚咚,咚咚咚激烈的鼓声响起。船员们齐心协力,喊着号子,身子前后摆动,使劲地划桨。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河水激起了一串串白白的浪花。一条条龙舟你争我抢,箭一般地向前冲去。鼓手一会儿把鼓敲得飞快,一会儿又把鼓声放慢,船员们也随着节奏有规律地划着,争先恐后地奋力向前,大家都想争夺第一名。

  岸边观看比赛的人们扶老携幼,人声鼎沸,场面热闹极了!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今天,家里的人都回来,有伯伯、干妈妈、哥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桌上有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当然有我最喜欢的粽子,看到它,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我迫不及待的跑到洗手间里,洗洗手就赶快跑到椅子上,开始吃粽子。

  粽子的外形十分独特,有好多种形状有三角形、圆锥形、枕头形、宝塔形、圆棒形等等,各式各样。

  我最喜欢粽叶的颜色,是那种墨绿色的,被煮过之后,就显得格外绿,青翠欲滴。一剥开碧绿的粽叶,里面包裹着黄黄的糯米,黏黏的,让人一看就觉得清清爽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粽子的品种也很多,有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粽子味道也不同,肉粽是咸咸的,豆沙粽是甜甜的,蛋黄粽是香香的,我最喜欢的可是香香的、沙沙的蛋黄棕哟。

  饭桌上,当过老师的爷爷还说起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因为屈原抱石投汨罗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人们为不让鱼儿去吃他,而把粽子投在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所以我们今天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要感谢屈原呢。

  一家人吃饭可真是其乐融融,我最喜欢热闹的大家庭,喜欢过节日,现在的端午节啊,早就变成家人团聚的节日,我家我的家人,更爱那美味可口的棕子。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开始,我们国家把端午节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放假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要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日记。我不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就到网上浏览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内容,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日子。

  传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从此人们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活动,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绵延至今,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节日。在网上我还了解到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天在牛头山旅游时,看到一位阿姨手里拿着手里拿着一碗雄黄酒就和一个刷子,在房间和路边到处洒,我好奇地跑过去问,阿姨告诉我,今天洒雄黄酒是为了祛除毒蛇、蝎子。

  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妈妈特意到超市买来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蜜枣的、豆沙的、排骨的'、红烧肉馅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餐桌,品尝这粽子的味道,我吃了一个蜜枣粽和两个肉粽,肉粽里面的腊肉吃起来香喷喷的,我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又一起欣赏端午节晚会,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晚会的节目真精彩,有歌舞、有演讲,晚会上两位年级较大的老爷爷演讲了关于中国人奋战的精神,接着还播放了四川抗震救灾的人们和灾区小朋友一起庆祝端午节的场景,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今年的这个端午节使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一天,我不但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还真正地体会了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4

  星期一,妈妈带我去外婆家过端午节。一大早,外婆和外公就在门、窗上都插了象草一样的东西。我跑过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回答我说:这是艾草和菖蒲。我又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外婆告诉我:因为要纪念屈原。我哥哥也醒了,他看到艾草和菖蒲,问我这是什么?我作了一一回答。然后,我和哥哥就一起玩起了水枪,比谁射得远。哥哥和我玩含羞草的时候,我看到了蜘蛛网,蜘蛛在上面爬来爬去。哥哥想用水枪射,可是射不到。我发现底下有一根蜘蛛织网的线,让哥哥把那根线弄断,哥哥把线弄断后,蜘蛛的家就少了一半了。

  到了中午,我们一起吃粽子,可好吃啦!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5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处处充满了民族、民俗的文化,在此,我们借助这个契机进行家园共育。

  端午节这个民俗的节日中蕴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在这个隆重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包粽子》,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此之前,我们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主要以奶奶爷爷为主,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同时,在活动当天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包粽子的材料,如:粽叶、糯米、蜜枣、花生等等,活动在小朋友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大家围坐一起,爷爷奶奶们首先和小朋友们分享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小朋友先说,爷爷奶奶来补充,如:赛龙舟、食棕、带香囊、端午插艾等等,接着爷爷奶奶很细致很认真的给小朋友们讲解并实践了包粽子的方法,从小朋友的表情中看到了满脸的崇拜,眼神中透出了迫不及待,终于轮到小朋友开始,一个个小家伙带着大胆尝试不服输的精神,小手不断摆弄着,一次不成功再来,有的小朋友直接走到奶奶的身旁举起自己的小粽子说:“奶奶这样对不对,奶奶再怎么做?”当奶奶对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竖起大拇哥时,孩子和家长的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同时这里面还有幸福的音符,整个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着,开心、有序。大家齐动手,满满一桶粽子完成了,看到自己亲手所做的成果,无比的开心。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家长对端午节的讲述,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了端午的由来及习俗,让孩子在看、听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端午节。

  活动到此并没有结束,下午我们活动继续进行——《品粽》,吃着自己所包的粽子,流露出了浓浓的香味,不仅包的过程开心,吃的过程更是温馨。

  通过这次家长参与让孩子们收获颇多,不仅知道了包粽子的方法,增加了对民俗的了解,同时,亲身体验了生活,总之,本次活动快乐多多,幸福多多,温暖多多,期待下一次家长的参与,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6

  无论赛龙舟的号子喊得有多响,无论糯米粽的清香飘得有多远,想来,大凡有点诗心、诗情和诗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辟一块静地,面对清风明月,在意念中燃一炷祈愿的线香、把一盏惜别的薄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北川那50位被震灾夺去生命的诗人,企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寻到魂灵的归依。都说时间是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可一年时间过去了,对逝去诗人们的痛惋和怀恋之情,在诗歌发烧友的心中,依然未有丝毫缓减。

  不是因为小小县城竟然拥有一个诗社所带来的惊撼,也不是因为心存诗性者的情感都太过脆弱,而是由于,逝去的北川诗人们用他们的生命,吹皱了泛娱乐化时代日渐落寞诗坛的一泓春水,让诗歌悄然滑向边缘的尴尬处境发生了微妙改观。

  正因为此,北川诗人们的离去才让人尤感不忍,他们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片断才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至今还不知晓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然而,在爱诗写诗人的心中,却早已为这些对诗歌持有拳拳之心的无名氏,树起了一座无形碑碣,并镌刻上“北川诗人”这四个蕴有特定含义的铭文。

  过去的北川县城没有了,伤碎得再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原样;昔日的北川诗人也飘逝了,匆忙得没来得及留下一点声息。尽管物非人非,但我们相信,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不会再来,当北川的新城既起,当北川的幸存者重踏上如常生活的节拍,在这片富有灵性和激情的土地上,很快会成长起一批诗歌的唱和者。

  因为,震灾可以摧毁山川地貌,吞噬生灵性命,但却切割不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一个强劲符号和载体,一样已经潜浸在了新北川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或许,只有等到同乡们恢复了作诗、吟诗、赏诗习惯的那一天,甚或只有到了新诗社成立、新社员们续写上复苏和振兴诗歌梦想的那一日,被无情自然力夺去生命的北川诗人飘逝的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和告慰。我以为,这一天依稀可见,不会太远。

【【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6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五篇

2.【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5篇

3.【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3篇

4.【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7篇

5.【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9篇

6.【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10篇

7.【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8篇

8.【精华】端午节见闻作文4篇

上一篇: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