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2021-05-0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有很多节日,我尤其喜欢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今年的端午这天节,我们全家人一起抢着吃老妈刚刚包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了一口,说:“哇!老妈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老妈笑着说:“你这个小馋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样式繁多。如果按照馅料来分,可分为猪肉粽,黄豆粽,蜜枣粽,蛋黄粽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说:“还是老妈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个。香喷喷的,里面的肉馅更是鲜嫩。吃了一口还想再咬一口。

  我们一家人吃好粽子后,又开车赶去观看赛龙舟。

  到那时,岸上的观众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龙舟活灵活现,两侧做工十分精美。赛龙舟的叔叔们,穿着红背心,头上用手巾盘着英雄结。他们可谓信心满满,蓄势待发。一声枪响后,各位叔叔们用力划着龙舟,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非一般地前进。刚开始,旗鼓相当,不分上下,最后红色的龙舟胜利了,红色龙舟上的人们欢呼起来,我们也欢呼起来。

  今天端午节过的真开心啊!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在咱们那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在我的记忆中,咱们那里没有庆祝过所谓的端午节。没有其他地方举行的什么赛龙舟等活动!只不过到那一天的时候,家家都忙着包粽子,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了。

  小时候,对端午节没有太多的记忆。也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说。只不过在最近几年咱们村有不少人开始重视端午节。

  到那一天,家家都以挂艾叶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刀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当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大多家庭都自己包粽子。一家人忙忙糊糊的,忙着过节,感觉很幸福。

  自从出来上学工作之后就很少回家了,也没有在家过过端午节,所以现在咱们家里有什么风俗习惯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过总之赛龙舟和吃粽子及插艾,是绝对不可能少的。

  以上就是咱们家乡的端午节,没有什么太大的活动,所以在我的记忆中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想可给大家说的。也许咱们的家乡太落后了吧!这个也不清楚,在加上农村的人不太重视这个节日,所以大家有时候都淡忘了。所以请其他朋友把自己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习惯说出来让大家来参考,说不定你们的风俗习惯咱们也会延用的哟!呵呵!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儿歌。

  还没到端午节时,爷爷就从市场上买了艾叶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厨房里和正屋的条桌上,我看见了,便好奇地问爷爷:“爷爷,你为什么要插这些?”爷爷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叫艾叶,那叫菖蒲,把它们插在家里会驱虫、避邪,你闻闻看,它们还有一种刺鼻的气味。”我凑上去闻了闻,果真有一种浓浓的药味儿,怪不得连虫子也怕它呢!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阵粽叶的香味?我飞快地往楼下跑去,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奶奶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起来,做成了一个窝,然后再把糯米和馅儿轻轻地倒进窝里,最后包出棱角,再用线紧紧地扎起来。粽子的馅儿有好多种,有豆瓣、有蜜枣、有红豆,还有咸肉……奶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问我:“你最喜爱吃哪种馅儿的粽子?”我仰起小脸,大声地说:“咸肉粽子。”“好,我这就给你包。”粽子包好了后,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拎起一个咸肉粽子,小心翼翼地剥开箬叶,咬上一口,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极了。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中午连饭都吃不下了。听妈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去吃屈原的遗体,周围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复一年,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了。

  吃完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围着那么多孩子?我挤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叔叔正在卖香囊。只见他手举一根竹竿,上面挂着许多用丝布和五色线缝制的小袋子,长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爱哦!“妈妈,给我也买一个吧!”“好,咱们也买一个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妈妈付了钱,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颈上。我捧起香囊,闻了闻,真有一阵清香!

  端午节是粽叶飘香的节日,是家乡孩子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过早饭,就见奶奶在客厅整理那一大堆的粽叶,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余的边叶……忙得有条不紊.我凑过去,这时妈妈已把洗净糯米端来,只见奶奶先拿来粽叶然后把它折成喇叭状,把米放进去,又在中间放一粒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左绕右绕的,最后拿一根线沿着对角扎起来.嗬!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谁第一个包粽子的?”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这里有关于粽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我连忙央求奶奶,说:“想听!奶奶你给我讲讲吧!”奶奶说:“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原来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里以死来抗争.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于是就让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屈原已经跳江有两三个钟头了,怎么捞得到呢?而且水里又有许多蛟龙.当地的农民怕屈原的肉体在水里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便把饭团、鸡蛋等东西投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努力的修改,就变成现在的粽子.”

  我看着箩筐里一个个粽子,似乎看到爱国的屈原抱起石头正往汨罗江跳……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的时候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许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你听,你听,花开的声音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今天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人民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

  五月五的中午,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两束艾草,意味着驱虫避邪。午餐吃粽子蘸白糖,咸鸭蛋。午餐结束后,一家人结伴去看赛龙舟。老妈说她小时候在农村时,每到端午节外婆就会用毛线给她编个袋子装了雄黄蛋挂在胸前,耳后与手脚都涂上雄黄。但是现在城里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偏远的农村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我想这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一定有关系。我最喜欢去看赛龙舟了,这是端午节最精彩、最让人期待与振奋人心的一项主要活动。

  端午节的各项活动,主要都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我们是龙的传人,所以在龙节里有赛龙舟,夺龙珠的'项目。不管是哪种解释,我们对年、节都特别感兴趣,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大人们还都与与气气的,这样真好!

  听了我的介绍,你现在了解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了吗?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又到了端午节,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的粽子。家乡的端午节是在龙舟竞渡中拉开序幕的。端午节前几天,他们就摆开了阵势。赣江两岸,红旗飘飘,彩旗猎猎。比赛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千里赣江,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江边泊着两条龙舟——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它们龙头翘一起,蓄势待发。随着一声震天的锣鼓响起,两条龙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秒钟,向着同一的目标进发。船上鼓声震天,船中坐着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两侧,每人手中紧一握划板,一鼓作气。

  河岸上,观战的人群高声呐喊起来:“黄龙加油!”“青龙加油!”划船的勇士听着这激*情的呐喊声,个个憋足了气力,挥舞着划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溅起一道道波澜。宽阔的河面上,波涛滚滚,两条龙舟劈江斩浪向着河对岸疾驰。一条百十米宽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钟的时间就横渡过江。

  一场比赛下来,双方不分彼此。那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竞渡场面,令人们叹为观止。比赛结束后,谁都不愿离开,大家站在岸边回味着赛船的无穷乐趣……至于那些村姑、村妇们,几天前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箬叶、糯米,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一湿,洗干净,然后把一张桌子搬到院子里包粽子。

  她们拿起一片箬叶,叠成一个锥形,随后抓起一把糯米,放进叠好的箬叶里,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粽子包完后,她们就提着粽子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烧起文火,让它蒸煮。

  大约煮到一个时辰,厨房里就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时,馋嘴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抓起一个粽子,不管它是否煮熟,也不管它炙热一烫手,就解一开线一团一,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一烫的粽子在嘴巴里跳起了芭蕾舞剧,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肯吐出来,直到它冷却后就咕噜一声吞尽了肚子里。那种馋劲常常被大人们拿来当作笑料的话题。至今想来还忍俊不禁呢! 家乡的粽子品名多,式样也不相同,三角形的,圆形的,尖嘴形的,五花八门,有肉馅的,蜜枣的,青豆的,比较常见的是清纯的粽子,什么作料也没有,尽是糯米煮的,随你吃哪一种,味道都是很好。

  吃一个不够瘾,你还会想吃,直到你肚子装不下了,方才罢休。端午节这天,一家人坐在桌前,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听着老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战国时,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

  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至今,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的粽子啊,你时时勾起我儿时的回忆。

【【推荐】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1.【推荐】家乡端午节的作文汇总七篇

2.【推荐】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汇总七篇

3.【推荐】家乡端午节作文汇总七篇

4.【推荐】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七篇

5.【推荐】家乡端午节的作文七篇

6.【推荐】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七篇

7.【推荐】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汇总七篇

8.【推荐】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汇总七篇

上一篇:快乐的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描写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