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2021-04-2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家的端午节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1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在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里,我特别喜欢这个节日里的习俗:“吃粽子、挂艾蒿、戴香包。”

  这天早晨,最忙碌的是爸爸,妈妈也很忙碌。爸爸把艾蒿挂在门的左右。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挂这种很香的草?”爸爸说:“艾蒿可以祛邪,保家人的平安,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艾蒿。”

  爸爸买回粽叶糯米、红枣、花生。爸爸把这些东西放在清水里泡了几个小时之后开始包粽子。一片片粽叶在爸爸手里左折右叠,再用细绳把它一层层的缠绕,很快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美的粽子。没有多大功夫,粽子就包完了。而我在爸爸旁边走边跳的说:“什么时候能吃到粽子?”爸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包好了还要放在锅里煮。”煮了几个小时,粽子煮熟了,我一打开锅盖,一阵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吃着粽子,我感受到爸爸对家人的关爱,真幸福啊!

  我喜欢端午节,喜欢爸爸包的粽子。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2

  端午节一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粽子,那么这美味香甜的粽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又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呢?

  请听我说来。大家可别小看这粽子,它可有着不同寻常有来历。据说,楚国有个叫屈原一位忠良,眼看着自己的国家一天天灭亡,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江而死,当地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便用苇叶把糯米、豆沙等多样东西包成一个三角形,投进河里给小鱼、小虾们吃,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一个端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包粽子,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在农历的四月底妈妈都会忙着到处找苇叶,然后精心挑选,之后把挑好的苇叶泡在水中,洗干净之后方才可以准备粽子馅。这粽子馅可难做了,首先要把糯米浸泡在水中等米芯开了,这时候才能把准备好的红豆、桃仁、豆沙、等坚果(也要少浸泡片刻)和糯米拌在一起,最后再放些糖,用苇叶一包,放在锅里大火蒸一小时左右,看到米粒发黄可口的粽子便好了。出锅了,拿上一个粽子,剥开苇叶,一阵诱人的米香扑鼻而来,咬上一口,细细品味,黏黏的、松软的,真是好吃!每每吃完粽子,我就会弄得满脸米粒,全家人看见后都会哈哈大笑,说我是个“大花猫”。我们还会把粽子给邻居们尝尝,他们同时也会拿出自己家的给我们尝尝,就这样互相交换着,品尝着,咀嚼着里面的情。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3

  我家在农村,农村的端午节大约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那时,我听妈妈说,家里的鸭蛋从现在起就不卖了,要留着做包蛋;还要在菜园里种一小块蔊菜,过端午节好吃。

  从昨晚开始,我家为了过端午节就正式忙碌起来。先是妈妈安排爸爸,必须在端午节的凌晨起来割艾蒿,说那时的艾蒿才好,有药性。然后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挂在大门的两边,说这样好辟邪。怎么都有说法啊?我好想睡懒觉,现在看来是睡不成了。不过,比爸爸半夜起来割艾蒿好些。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按照妈妈的安排把艾蒿挂好了,以为可以出去玩了,我还没有走出院门,妈妈就大着嗓门把我喊回去了,说是今天事情还很多,要我帮忙,就不准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饭吃了。

  吃过早饭,爸爸上街买家里没有的东西去了,我就成了打杂的了。只听妈妈说:快去,把菜园里的蔊菜拔回来、快去,把包蛋洗出来、快去,剥几颗蒜出来、快去,用白酒兑雄黄,把院子周围洒一圈,一会儿吃饭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个来回,当然,妈妈比我更忙,终于把午饭准备齐了。

  看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妈妈把这些菜的讲究一一道来:端午节吃蔊菜打积(肚子里一年来积累的'不好的东西),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洒雄黄酒是为了保咱家不进蛇和虫虫蚂蚁之类的东西……

  端午节的一顿饭居然有这么多的内容,难怪妈妈那么重视。等妈妈说完,我赶紧拿起筷子吃起了蔊菜,好打掉我身体里不好的东西,少生病。不知是不是真的?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4

  端午踏来,闲翻《风》《骚》,感受传统佳节如酽酽暖光,催开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民风民俗遍地多彩,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声中归来?我怀念起屈原。想汩罗江畔,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长啸又在拍打江岸。他用自己生命的毁灭,铺开了一条能让人们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他似乎告诉我们,浇灌生命,要会寻找水源;浇灌生命,要有利用水资源的智慧;浇灌生命,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样需要辛勤抚育。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奠基了一个端午,千年万年,我们快乐地过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是为了避邪。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诗人秋瑾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与祭有关。我想,清明是春祭,进入初夏,迎来夏祭中的端午,其后是中元鬼节,夏祭中最隆重的节日,之后的中秋、寒衣是发生在秋天的两大秋祭,大年是冬祭,把祭与节推向一年的高潮,做一个盛大的总结。

  古代的祭祀,必须用乐。其实祭的背后,已经拱出了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中国人玩人生,玩出的是大幽默,大安详,大智慧。如此看来,端午祭祀屈原,其实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在阴阳两界展开,让死者芳菲,让生者芬芳,中国生命就在这样的大戏里一代一代演下来,生生不息。

  端午的重头戏,以竞龙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我想,这是对端午之前的清明节的一种补充。有水滋润山才“清”,日月同在才“明”,这种山水日月关系,诠释了天地秘密。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构筑了一种和谐,一种大同。所以龙舟靠岸了,还要登山夺旗抢头彩,只有这样,端午节的人文大戏才算圆满。

  端午节日,我们在家门口挂上艾蒿,家家户户弥漫屈原人格的芳香。我们吃下粽子,就是咬去人间邪恶,真解恨;我们喝雄黄酒,酒力让我们长了见识;我们去看赛龙舟,仿佛听见屈原长发飘飘站在碧波之上,高声向天宇发出声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起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X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是一种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乐悟慈,借死之祭悟悲,从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万物有情。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端午文化遗产尽管小国富邦可以抢先从联合国注册,但她永远属于华夏儿女。

  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炎黄子孙记住了屈原!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篇5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20xx年的端午节是:20xx年6月6日。端午也称端五。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我们的家乡杭州每逢端午节到来,在家门上挂艾叶用来驱虫辟邪,每年这一天餐桌上要有五黄——黄酒、咸蛋、黄鳝、黄瓜、黄鱼,吃粽子。

  我的家乡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拱墅区是一个历史积淀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城区,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人文璀璨的商家重镇,有“十里银湖墅”之美誉。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近几年,运河上每年都进行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名观众竞相观看,好评如潮,不仅使得拱墅区名声大振,更使千年运河蜚声中外。20xx年京杭大运河全国龙舟邀请赛以“千年运河,秀美拱墅”为主题,力图通过全国性龙舟赛事彰显民族文化,充分展示拱墅区围绕“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山水健身”品牌建设和城区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百名英豪竞渡的壮观场面,也对进一步推进全民建身活动,全力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爱我的家乡——杭州,我也爱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三篇

2.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9篇

3.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九篇

4.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4篇

5.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六篇

6.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五篇

7.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八篇

8.关于我家的端午节作文锦集7篇

上一篇:难忘的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中国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