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2021-04-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所唱的就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到了端午节,奶奶会拿出预先采来的粽叶,用水煮过,里面裹上糯米、肉、花生、红豆等,把它们包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并有着各式各样的口味。我总爱蹲在边上,看着那一张张碧绿的狭长粽叶,在奶奶手里翻飞,一会儿,盆里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带有粽叶清香的粽子。

  晚上,把粽子放进锅里,倒上水,煮上个把小时,再焖上一晚。粽子煮熟后,剥开它那碧绿的“外衣”,蘸上点白糖,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真可谓色香味俱全。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习俗,如吃咸蛋,给小孩织鸭蛋袋等。

  我多么盼望端午节快点到来呀!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啦!在端午节可以包种子和看赛龙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种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叶、糯米和包种子的材料。我们开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叶上,然后就包起来,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种子捆起来,种子就包好了!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孩子一开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会包的好的。”我边包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种子呢。妈妈说:“因为古时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有一天这位仙人报告人间的事情,玉皇大帝不听他的话,便把他掉职位。这位神仙决定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里做一些糯米饭给鱼们吃希望不要把这位神仙吃掉。糯米饭就被称为种子,所以端午节要包种子。”不一会儿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种子我们到珠江两岸看赛龙舟。珠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看赛龙舟。只看一条条龙船在飞快地驶过江面。我看中了一条龙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节就过了。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饭桌前吃粽子。这些粽子都是父亲、母亲的朋友和同事送过来的。

  粽子有长方形的,也有三角形的,里面是雪白的糯米,糯米里面会放些红枣、鸡肉、红豆和其它好吃的`东西。

  我突然想到: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问父亲,父亲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当时,秦国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屈原他很爱国,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跳江自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当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人们就会把手中的粽子扔到江中,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让它们吃粽子。”父亲还说,到了端午节,人们还会举行赛龙船等其它活动。

  “哦!是这么回事,那我们现在吃粽子就是在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吧。”我想。

  到了晚上,叔叔还请我们去吃宵夜。还没等我说要吃什么,父亲就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就吃粽子吧!”今天吃了那么多的粽子,我都吃烦了。

  不过,今天我还是过得很开心的。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先传来阵阵响彻云霄的吆喝声,后飘来丝丝令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的气息,不禁使整个城市,都浸泡在端阳之中……古城温州,也恰似如此。

  ——题记

  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端午,虽没有过年那般热闹光景,但是,那别有一番的情趣,也不得不让人留恋与盼望。

  故乡的端午,也亦是如此。在故乡,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必然会准备一些箬叶,还有那泡过的白白的糯米,来包粽子。每家每户的孩子们都喜欢吃粽子,大人们也总会多做些,来解解我们的馋。包粽子,当然也是一个相当细致的活儿,不然,又怎的会这么麻烦!往往在包粽子之前,大人们会先选材,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糯米有两种,长糯米不适合包粽子,因为没有圆糯米粘性足,口感糯,所以,常常会选些圆糯米来。粽子,外加些自己的口味,大部分人都是喜欢蛋黄肉馅的粽子,所以,大人们把鸭蛋中的蛋清取出,留下蛋黄,放在一个碗里,然后在分一个碗,里面放一些搅拌过的不是很松散的小肉块,选材就算好了。但最麻烦的步骤还在下面,是包粽子,这也是最重要的。先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接着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一个蛋黄,附加着一些肉块,然后再放点糯米把这些盖住。糯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太少了粽子很瘪,太多了包不住。最后,折叠粽叶使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4―5圈,系上活扣,吃粽子的时候方便解开。粽子也就算是包好了,放在锅里蒸一下,马上,一股清香便随之飘然,弥漫在空气之中。

  端午,也不仅仅是包粽子一种活动,它还有一个更振奋人心的比赛,那就是赛龙舟了!

  赛龙舟的场地也不止一个,但是,人们往往会聚在南塘河一带。每逢此时,大人们抱上孩子,匆匆跑到那儿,来准备观看。坐在龙舟上的23个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个个都精神焕发,气势足足的。开始了,开始了!每一只船都向箭一般的冲了出去,站着岸上的人,纷纷加油助兴;船上的人也十分团结,一个个队员动作一致,又快捷,船中打鼓的人,奋进全身力气,边打鼓,边“一二一二”地吆喝着。这声音,响彻云霄,迎来了许多路人的驻足观望。渐渐的,渐渐的,人越来越大,声也越来越大,愈传愈远。大家在欢笑,吆喝声中,欢乐度过。

  故乡的端阳,是那么的令人留恋,每每想起,总是那么的美好。端阳,盼你早点来到……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熟悉的童谣,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端午节的热闹,似乎已经闻到了艾叶的清香。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人们要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总会早早用五彩缤纷的丝线编成漂亮的手链,还串上小铃铛系在我的手腕上,编成网兜挂在我胸前,里面还装着一只熟鸡蛋。这一天,姥姥总是坐在家门口的小椅子上,面前的一只盆里浸着碧绿的粽叶,一只盆里装着白胖的糯米,还有让我垂涎欲滴的蜜枣、红豆,只见姥姥的手灵巧翻飞,不一会,一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端午节的早餐是最丰盛的,姥姥说“吃五黄,不生疮。”我却撅着小嘴无可奈何的吞下本不喜欢吃的咸鸭蛋黄。

  现在,我们住在城市里,过节了,妈妈带我来到超市,只见冰柜里的粽子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三角形的、六角形的,有水果味的、火腿馅的。但是,我总觉得吃不出记忆里的那份清香。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都要吃粽子,我们家乡粽子的品种可多了,有红豆粽、绿豆粽、鲜肉粽、蛋黄粽、香肠粽……说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你呢?端午节这天我们早上吃美味粽子,中午吃“五红”,红烧肉、红烧鱼、红萝卜、苋菜、虾子。多红火的一顿午餐呀!这一天不仅有的吃,还有的玩。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样你会大饱口福和眼福哟!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习俗的儿歌。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重五节,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民间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端午那天,家家户户还要在门上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这一天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会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也都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还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传说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而人们划着船在河中捞救屈原遗体的行为也逐渐演变成端午节最重要的赛龙舟活动。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和防止毒虫孳生。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8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和哥哥、母亲约好郑龙和他母亲去华信游泳馆游泳。

  早上九点左右,我们大家一起出发去游泳馆。到了那里,我们各自换好泳衣、泳帽。然后就开始游泳了,最开始郑龙不会游泳,我母亲就给他租了个救生圈,让他跟我们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练习了几次才敢往水里下了。可是他还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母亲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桶泡面。我们吃饱喝足了,就又开始下水玩了,我们看别人都拿着一个球,我们也想租一个球,于是,我就让我母亲去租。球来了,我们就争先恐后的抢了起来,哥哥先抢到球,然后传给了我,我在那时候正在发呆,居然被郑龙抢走了球,他又使劲一扔,扔到了他母亲那里,接着他母亲便传给了我。就这样我们渐渐的成了一个菱形,互相传球。

  到了晚上,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游泳馆,我们坐上了19路公交车,半路上公交车发动机还停火了,收费员还让几个男生和我母亲、郑龙母亲下去推车,车开动了,母亲们赶紧上车。到了四平宾馆我们下车,我觉得肚子很疼,就让母亲牵着我走,吃了过桥米线后,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让母亲背着我走。

  这次我们上游泳馆,玩的都很高兴。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9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来说说端午节吧。

  每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

  每当端午节时,奶奶就手忙脚乱地开始包粽子,奶奶从市场里买回粽叶,然后,放在水池里泡几个小时,再用热水泡一下,然后,拿来小凳子和擦布,坐下来慢慢地一张张地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洗完了以后,奶奶把糯米放在脸盆里,放上温水,也要泡几个小时。奶奶知道我和妈妈喜欢吃赤豆粽,奶奶早就准备好了小红豆。

  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很听话地在奶奶手中使过来,使过去,奶奶拿着粽叶一裹就好像畚斗一样,一手托住粽叶,一手把糯米放在“畚斗”里,再用力按一按,然后把粽叶盖住畚斗,成了一个四角形的,上面尖尖的有三个角,然后,奶奶捏住粽子,用一根绳子一头咬在嘴里,一手绕着粽子,在上面打一个结,就完成了。我也在凑着热闹,帮奶奶五个一串是白米粽,六个一串是赤豆粽,系在一起,在再轻轻地放在箩里。

  时间过得真快,奶奶裹完了粽子,接着,爷爷把奶奶裹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烧。

  不一会儿,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粽香。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真香啊!

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门楣中央或带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精选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精选】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十篇

2.精选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十篇

3.精选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十篇

4.【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十篇

5.【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十篇

6.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十篇

7.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十篇

8.【精选】端午节的作文十篇

上一篇:家乡端午节作文6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