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2021-04-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有人说过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饮菊花酒,但我的家乡确不是这样。

  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家乡小河边的芦苇已经长大了,在清清浅浅的小溪里随风摆动,在那里向小朋友不断招手,好像在说:“端午节快到了,你们大家来采芦苇,别忘了来找我。”竹笋顽强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摇摇身子,来凑热闹,顺便带给我们一些竹笋叶,好像在喊叫:“快来罗!多么嫩的叶子呀!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农历五月是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乐乎,拿起小篮和大伙蹦蹦跳跳来到河边,动起手,别看我们小,但打芦苇叶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赛似的,抢着打。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里装得满满的,一眼望去芦苇像被拔去新衣裳。芦苇打好了,我们又来到竹林,竹笋已经长成青竹,身上的叶子也落了下来,我们捡在青竹旁边的落下来的叶子。但我们不会去掰那些新的没有落下来的竹笋叶。因为下面的竹子还没长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会坏掉的。

  收获满满的我们高兴得回家了。妈妈把芦苇叶和竹叶煮了一下再捞出来,把糯米泡好,准备好腊肉和红枣。要开始包了,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在一张竹叶中重叠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脚动起来,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想笑,但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我们把自己的粽子拿着四处跑和别人交换着吃。

  我们的家乡的端午节是这么与众不同,是这么热闹。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祖母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着的祖母笑道:“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棕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祖母快点包。祖母笑呵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祖母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祖母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枕头娃娃”在祖母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祖母,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我学着祖母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棕子就像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枕头娃娃”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枕头娃娃”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着浓浓棕叶清香的棕子,心里愉快极了。在这个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包棕子的乐趣,这香喷喷的棕子中,有我对端午的喜爱,也包含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到了,大家都忙活了起来,我家也一样,妈妈刚刚从超市买粽叶回来,妈妈就把我带到外婆家包粽子去了。 到了外婆家,看到邻居跟外婆凑在一起已经开始包粽子了,她们把糯米放在大缸里旁边放这粽叶,另外的大碗里都放着馅:有肉馅,豆沙馅,蜜枣馅,板栗馅 很多很多。我和妈妈也加入其中,大家包的粽有4角粽,3角粽,还有大有小,只有我妹妹包的粽最特别是 无角 粽她把粽包的圆圆的像个糯米团,在用粽叶包起来就什么也不像了。 我包的都是小粽子大人一口就能吃下,我不知道妹妹是怎么包圆的粽子的,我根本包不起来,包起来了,等一下又散了,真是太难包了。 后来我问妈妈: 为什么要包粽子。

  妈妈说: 这是以前的习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这就是端午。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奶奶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 这是什么呀? 在一旁忙着的奶奶笑道: 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棕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奶奶快点包。奶奶笑呵呵地说: 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奶奶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奶奶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 枕头娃娃 在奶奶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 奶奶,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棕子就像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 枕头娃娃 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 枕头娃娃 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最为热闹了。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将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将米压紧抹平后将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将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传统的象征。

  端午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这里不仅有婀娜多姿的西湖,还有清秀迷人的西溪。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西溪深潭口两岸插满了鲜艳的彩旗,一大早,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龙舟盛会。

  西溪河上卧着七八条龙舟,每一条龙舟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有的是金色的龙身,白色的龙头昂然向上,张着大嘴,像个胜利者在欢呼;有的是红色的龙身,龙头上长着两个大大的角,睁着双眼,犹如真龙在戏水一样;还有的龙舟浑身插满了五彩的旗子,一阵微风吹过,像无数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中午时分,“轰隆隆”的礼炮一响,龙舟竞赛开始了,两岸的人们掂着脚,尖着脑袋站在岸边观看。只见几十条龙舟“鳞光闪闪”,气势如虹,船碰船地向前驶去,穿着红背心的船手们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和口令声使出全身的招数,划出各种各样的花样。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人们不停地喝彩、鼓劲、加油。锣鼓声、欢呼声、划桨的水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忽然岸边一声大叫,有艘金色的龙舟和红色的龙舟碰撞,金色龙舟上的船手们纷纷掉落水中。瞧!他们落水的动作都这么生龙活虎。原来,这也是西溪花样划舟的一种呢!看着这么闹腾的欢呼场面,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上所写的诗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朋友有时间请来我的家乡杭州玩,到时一定要来看看西溪的美景噢,当然如果是端午节来是最好不过了,这样既能欣赏西溪迷人的美景,又能亲身感受到我们家乡的龙舟盛会,我想一定能让你不虚此行。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在西溪不见不散!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6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又要到了,我仿佛回到了去年端午节一家人一齐到巨龟苑的欢乐场景。

  记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随自驾车队向巨龟苑驶去。车窗外的风景很美,我十分兴奋,巨龟苑很快就到了。导游阿姨带领我们坐竹筏顺河而下,来到了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大桌子上摆了几个大盆儿,里面装着红枣、江米;新鲜的粽叶泡在大桶里。导游阿姨兴奋的召集我们:“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子叶,包起了粽子。我也想试试,但不明白怎样包,看着大人们的粽子都整齐地摆在大盘子里,我有点着急了。赶紧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帮忙下,我最终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出锅了。吃着自我包的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太开心了!

  另一项活动是我最喜欢的漂流。来到冶河边,我兴奋地跳上皮筏。爸爸负责摇桨控制方向,我和妈妈一齐卖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险滩,我们的小船还会在河里打转儿,顺流往下冲,我的身上都淋湿了,但一个多小时的漂流让我感到十分尽兴。端午节早就有赛龙舟的习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这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仅吃到了自我亲手包的粽子,还体验了漂流。真期望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有新乐趣!

【【实用】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家乡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2.【实用】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3.【实用】家乡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4.实用的家乡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5.【实用】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6.实用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7.实用的我家乡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8.实用的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上一篇:小学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