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2021-04-1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端午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问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

  我国有许多有趣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悲痛万分,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江上的渔民纷纷乘舟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用竹筒装上糯米扔进江中。后来,渐渐演变成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阵阵粽香,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熟练地把粽叶卷成三角锥形,放进馅料,再用草绳捆紧,最后放进锅里蒸煮。不一会儿,香味扑鼻的粽子蒸好了。我看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粽子,垂涎三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了粽子,我们去看赛龙舟。河面上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比赛开始了。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的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十二条龙舟像子弹一样向终点冲去。

  观众们热烈地为他们呐喊鼓劲。我也不禁喊道:“加油!加油!”后来,一条条龙舟争先恐后地冲过来终点。 端午节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们要把这个节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又称端阳节,艾节,重午等,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粽子。

  今年端午节,妈妈早早地就去市场买回两束艾草和菖蒲,挂在门的两旁,据说有避邪的作用。而且,这天的艾草还是上好的药材呢。中午,妈妈给我们做了许多美味佳肴,必不可少的一道就是粽子。粽子是糯米做的,用粽叶包着,是四棱形的。做成四棱形,是比喻传说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灵,护佑着屈原大夫平安。我拿起一个腊肉味的粽子大口的吃起来,爸爸妈妈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乐得哈哈大笑。

  享受完美味后,我们一家就来到旌湖岸边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观看比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讲话声,议论声不绝于耳,我们顺着人流,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好一点的位置,认真地看了起来。只听鼓声一响,比赛开始了,几条龙舟很快冲出起点,向终点划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会儿蓝队在前,一会儿红队领先,比赛十分精彩,十分激烈。此时,现场更加热闹,助威声,加油声,划水声,鼓声,号子声,汇成一片热闹的海洋。开心的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快,龙舟比赛结束了,大家恋恋不舍得离开河边,旌湖两岸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过端午节真是太开心了,真希望下一次端午节快点到来呀!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4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可我最喜欢过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的。当时因为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河自缢,人们就纷纷坐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且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还把棕子扔进河里,从此,赛龙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姥姥家包粽子了。小姨和妈妈他们包了许多口味的粽子:有豆沙的,有肉的,还有枣子的。包完粽子,姥爷就给我们煮了一锅。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妈妈又带我们去看赛龙舟比赛。我们到的'时候,比赛刚刚开始,只听“当”的一声,数不清的龙舟争先恐后地向前划去,壮观极了。我和表弟兴奋地一起大喊着“加油!加油!”

  回家的途中,妈妈教我们一首明代边贡写的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当妈妈给我们解释完这首诗的含义时,我觉得端午节更有意义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它们都是我们中国的无价瑰宝!

  三年级:胡译丹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天早上8点~11点,泉州鲤城区文联、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研究会、东南早报在江滨公园,举行祭屈原、古代乐舞、祭祀后与观众现场互动活动。

  端午节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又是诗人节、运动节、卫生节,也有地方叫重五节,我们这个地方叫五月节。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意义。

  早上,我邀一位同学一起,早早的来到活动地点,祭屈原活动刚刚开始。东南方向面向晋江放着一张供桌,桌上放着泉州本地的肉粽、香囊、还有五色丝,香炉上点燃三支贡香。二十位青年男女穿着汉服,正在念着祭文和朗诵屈原的《离骚》。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穿汉服人群的后面,在心里默默为屈原祈祷。

  祭礼完毕,七位穿着古代舞蹈服的大姐姐,为在场的人献上了一段古朴典雅的优美舞蹈,她们翩翩起舞,胜似仙女下凡,婀娜多姿,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活动的高潮是与观众现场互动,(1)系五色丝,以丝线系结祈福;(2)刺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3)投壶;(4)点雄黄:将雄黄酒点涂在群众手上,寓意避邪驱瘟。

  活动一结束,在场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得到了赠送的香囊和五色丝。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更加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6

  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要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端午节又称五月五,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节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

  我还是简单地讲讲爱国诗人屈原吧,相传屈原是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汩名罗江,而使人们尊他为江神,把装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鱼虫争食其身,并且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的诗辞。民间就有了吃粽子和赛龙舟。往年我家的端午节也过得非常快乐,一大早,妈妈就去菜场买艾叶插在门上,这天还要吃粽子。至今,端午节仍然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时,何以为食寄相思。按照中原地区的习俗,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就包粽子、煮鸡蛋、煮大蒜、炸糖糕、燃艾叶。总之要借这个传统节日,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虽然没有过年时的大鱼大肉解馋,但是这些丰富的美食平日里也是不多见的。

  民以食为天。过去的年代,只要是节日,大都与吃有关。即便是清明节、十月初一的鬼节,我们也会为死去的人摆上一些供品。正因如此,有些文艺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研究中国的发展史时,都会发现我们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当吃的内涵丰富时,当吃不再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唯一目标时,这个时代一定是繁荣的时代;当人民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时候,要么是战乱、要么是灾荒。

  当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传承与吃有关的文化。在每个民俗节日的背后,都蕴藏着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如果我们每到一个节日想到的只是吃什么,那么我们先人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我们。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时间享受历史文化、民俗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思考,政府近几年把一些特定的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习俗的儿歌。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重五节,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民间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端午那天,家家户户还要在门上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这一天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会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也都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还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传说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而人们划着船在河中捞救屈原遗体的行为也逐渐演变成端午节最重要的赛龙舟活动。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和防止毒虫孳生。

【【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8篇】相关文章:

1.【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八篇

2.【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6篇

3.【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5篇

4.【精华】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六篇

5.【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4篇

6.【精华】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三篇

7.【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五篇

8.【精华】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4篇

9.【精华】三年级端午节作文3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快乐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