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04-1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有关童年里夏天的记忆,是从端午节开始。

  小时侯,最期盼的是过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母亲格外忙碌。

  清晨母亲她先要上街买几把粽叶和白糖,回家后还要把先几天泡的糯米端出来,用清水漂几遍,再把粽叶用水泡一个时辰,拿出来后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跟着包扎。

  包完粽子后,剩下来的就是用锅去煮了,最后还要吩咐我到院后赶紧扯几把艾蒿回来,拿出几支分插在门楣二边。说这是辟邪的风俗。晚上还会泡一盆子放有艾蒿叶的热水,要我们洗澡。据说用这艾蒿水洗澡,身体健康,不长疙瘩。

  端午一过,就是署假了。两个月的假期里我常常和生产队里的秋生、成子他们一起去傅家冲水库边捞鱼摸虾。在堤上面玩警察抓小偷、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有时还到大队林场去偷梨子吃。

  最有趣的是找来几个小伙伴分成两队排在水库边打泥巴仗,那可是真正的干泥巴,每次都绝对会有人被打得涕泗横流,浑身脏兮兮的。那时小孩子是什么都不怕。家长们也放任孩子自己玩耍,不像现在家长严禁孩子野玩,认为没出息。

  夜色降临,生产队的前湾后村的老少爷们,大姑大婶们,都带着小板凳已经团团的围在小院子里等候着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开播。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这场景现在也很少看到了。

  年华飞逝,儿时的记忆也在逐渐的消失,那些单纯的笑容,那些懵懂的烦恼,似乎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模糊。如今生活好了,却找不回儿时的天真。人到中年的我,常一个人傻傻的走在大街上,看着夕阳,听着晚风,落寞如斯。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都是要在水汽氤氲中划一划龙舟的。

  听父辈人说,每年端午节划龙舟是很隆重的事,远比城市里的空旷来得应景,有浓重的端午味儿。听说姥姥的村里保留着划龙舟的习俗,我便兴致勃勃地去感受这独特的节日气氛。

  河边的村庄有一条传统的划龙舟路线。这里的村庄都是依水而建,而沿着一条河自上而下建的村庄,少说也有十余个。每至端午,便有相邻村子的几支龙舟队顺流而下,一处一处划經这些村庄,每经过一个村子,定有鞭炮助威,村民呐喊,到了饭点,自有村庄布下酒席。这样的龙舟看得最为尽兴,不急迫,反正有的是工夫。

  姥姥的村子龙港镇巴曹社区芦头村位于河的下游,观龙舟之时偏晚,河面上的水汽也渐渐多了。出门时,已见晚霞透过山边的空隙缓缓下沉,河道上是粼粼的微波,一闪一闪折射着金色的余晖,水雾已经渐渐罩住了河岸,东边泛蓝的天和余晖遥遥相对。

  龙舟还没有来,河堤上却已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就连离岸甚远的长椅上也站满了小孩子。人们一家一家地各占了一块地儿,大人拖着十岁上下正顽皮的大孩子,不让他们乱跑,而小的便上了肩,双手搭棚向远处望。村中的人都相熟,几个人围成一圈聊着天。我等得有点急躁了,又想起还没有吃晚饭便欲回去。这时,本家一个略比我年长的人传过来一个粽子。粽子不大,没那么精致,味道却不同于平日所买的,想来应是自家所制。正吃着,身后传来一阵喧闹声,回头一看,却见几个人上了树,有人从树上落下来,引起一阵哄笑声。远方飘来一阵砧板与刀碰撞的声音,一个大帐篷摇摇晃晃地立起——村中布下的酒席开工了,如此算来,龙舟也应该快到了。

  远处终于飘来一片虚影,龙舟来了!未见其舟,先闻其声。鼓声齐得像惊雷,一声声砸向河面。几十支桨一齐以同样的频率划动,几条龙舟并驾齐驱,拖出几道长长的水痕,非常漂亮。

  龙舟行到我眼前时天已黑,河道旁和堤外的路灯把浓浓的水汽渲染成了一片片柠檬黄的屏障。龙舟在不断向前,喊声、鼓声、喝彩声在河面上鼓荡着,混合着层层水雾,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

  龙舟就这样往返数次,众人的喝彩声渐渐弱了。黑夜已至,水汽凝成了一堵墙,橙黄的灯光一圈圈地扩大。龙舟到岸了,众人却未散,你家事我家事,一起聊着去了一处宴席。因人影移动而闪烁的柔和灯光,为人们的欢笑添上了几分暖意……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端午节终于到了,端午节是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家家要包粽子,吃粽子,赶上有眼福的,还能看到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呢!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忙活起来。妈妈把前一天准备的食材都搬出来了:有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糯米,还有我爱吃的葡萄干,蜜枣,花生。

  “妈妈,这么多好吃的呀!”我对妈妈说。“别急,一会包好了更好吃。”妈妈把粽叶卷成漏斗样,倒进一勺糯米,再加一些葡萄干,蜜枣,再加一勺糯米,然后压紧,压实,再用余出的粽叶一盖一折,我连忙把准备好的小段绳子递给妈妈,妈妈用绳子将粽子扎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粽子终于包完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了锅里煮。

  “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人们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啊!”

  妈妈给我讲了屈原的事迹,我也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是怕屈原被江里的鱼吃了,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喂鱼,由此可看出人们对屈原的敬重。

  吃着香甜的粽子,想着古人伟大的爱国情操,我想: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到那天,人们都在忙着过端午节。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包粽子吃,听说还有一个故事。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一个爱国的大诗人,他叫做屈原,当时他已经国破家亡,抱着石头投泪罗江里了,人们都知道了,怕鱼将他的尸体给吃了,就往泪罗江里扔了很多粽子,希望鱼不吃他的尸体。

  人们为的纪念屈原,将这天定为了端午节,以示悼念。现在人们包粽子用的是糯米、绿豆、红枣、葡萄干、花生。包出来的粽子实在太香,叫人不得不多吃几个。一顿午饭后,人们带着家人去看龙舟比赛,一条龙像剑一样冲了出去,两岸的人们高喊:“加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清晨,开门准备去上学,一阵清香扑面而来。门口多了一束新鲜的艾蒿,笔直的茎杆,黄绿相间的片状似菊花叶。不知道是哪位热情的邻居送来的,怀着感激,弯腰拾起艾叶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在南京自古就有端午节插艾叶驱邪的习俗。端午节就在眼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艾叶、粽子的清香味,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几口这种来自节日的特有气味。

  我的妈妈很会包粽子,先在盆中放上烫洗好的粽叶,一脸盆浸泡好的糯米伴红枣放在旁边,只见她顺手拿起两片粽叶,双手一挽,叶子变成为了开口朝上的圆锥体,一些糯米红枣迅速放入棕叶中,右手用粽叶裹住糯米,再拿一个粽叶封住口,最后一根绳便将粽子扎紧,大约两分钟左右,一只碧绿如翠,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并放入水淹没粽子,煮粽子一般用大火,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粽子的香气便弥漫了整间子,闻着粽子的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非常喜欢吃粽子。糯米、红枣浸着粽叶的清香,爽口开胃,百吃不厌。妈妈说我是小馋猫,不管粽子煮的有多迟我都会等它熟了,美美的吃上一个才会去睡觉。

  吃粽子、吃绿豆糕、挂艾叶、用艾叶水洗澡这些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农历5月初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非常爱民,深受老百姓的拥护。那个时候,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屈原想联合各个国家一起对抗秦国。可是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见秦国的队伍已经快要撞开楚国城门。心想: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在农历5月初5这一天投江自杀。

  屈原死后,老百姓纷纷把用辽叶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兽吃了屈原。为了惊动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好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制造了一种叫“龙舟”的长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赛龙舟。

  一直到现在,咱们依旧过着端午节。端午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按规定放假一天。现在过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赛龙舟,有条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没条件的也可以在家乡郊游。

  至今人们仍没忘记屈原这位“爱国诗人”。咱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志愿,更好的建设咱们的祖国。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以身殉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端午节到了。爸爸出差还没有回来。妈妈说:“咱去姥姥家吧,姥姥家人多而且很热闹。”我听了以后就别提多开心了,太好了!去姥姥家喽!

  到了姥姥家门口,抬头就看见门上插了一株草,叶子的形状有点像菊花叶,颜色发白。我很好奇,凑上去闻一闻,嗯!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说:“姥姥,你们家门上插的是什么草呀?”姥姥说:“这个呀,是艾草,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艾叶还有大蒜什么的,象征着驱蚊驱虫的。”

  一进门满屋弥漫着清香的粽子味道。我跑到厨房一看,啊!一大锅煮好的粽子,静静的躺在那里,好像就等我品尝呢!

  我看这一锅粽子有点与众不同,便问:“姥姥,你家的粽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啊?”

  姥姥说:“当然了,这是你舅妈自己包的,超市里买的可无法相比!你舅妈昨天包的一下午,我又煮了半晚上,熟了以后就闷在锅里,现在温温得吃正好呢!就等妮妮宝贝儿来吃呢!”说着,姥姥从锅里拿了一个剥开递给我,粽子很软,糯米、蜜枣、花生融为一体,白白的糯米已被蜜枣染成了糖色。我迫不及待的就是一大口。蜜枣的甜,花生的香,糯米的粘软,在我的嘴里直打架,仿佛是在说:“是我的味道好,是我的味道好。”

  我满嘴粽子含混不清的问:“姥姥,为什么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呀?”

  姥爷赶紧说:“过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因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感到绝望,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了汨罗江。人们热爱这位诗人,怕河里的鱼虾吃屈原的遗体,就煮米饭撒在江水里,赶快划着舟打捞屈原的遗体。因此,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所以就有了 端午节。”原来如此。

  我在姥姥家玩得好开心呀!和侯腾哥哥打羽毛球,和舅妈斗嘴,在姥姥床上撒娇,听姥爷讲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晚上9点半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姥姥的家。临上车的时候,姥姥还从窗户里探出身子说:“到家给我来个电话啊!”

  回家的路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面前闪耀。透过车窗我看到街道两旁,到处是人流涌动,卖小吃的,卖瓜果的,真热闹!我在想,今天过得真开心,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插艾叶,赛龙舟,包粽子,真有趣!

【【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5篇

2.【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五篇

3.【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4篇

4.【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六篇

5.【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7篇

6.【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10篇

7.【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6篇

8.【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锦集九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