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记事作文

2021-04-0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记事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1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印象中,总是感觉端阳是民族传统人文节日里最为人文的一个。缘何如此呢?未细想,只是知道,无论元宵还是中秋,连同近年来也得到了法定节日身份的清明在内,它们大多起源于特定民间传说、民俗内涵、阴阳概念或者是神话故事。像端阳这样缘起于真实历史掌故,主题在于纪念和缅怀心系苍生、襟怀天下的士大夫,还真是别无二例。

  千百年来,端阳节在延续过程中,其纪念形式及与节日相伴生的活动内容日臻完善并固化,譬如包粽子、做香包、挂菖蒲、悬艾蒿等,黄淮以南的广大地区,还盛行在节日期间举办龙舟竞渡的活动。比较考量起这些内容,也可说明端阳与其它民俗节日的异同,就是在祈愿平顺幸福、顺畅安康的人文主题外,更加突出了生生不息,奋斗向上、拼搏图强的激越情怀。

  我的老家在东北,东北人过端阳的做法没有关内,特别是南方那么丰富多彩和隆重多姿,我想,其中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地缘区位等方面的原因都有。自然,一方水土一方人,在统一奉庆的民俗节日里,各有个规,各遵其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一如农历除夕夜这样的普天共度节日里,北方人讲究守岁、围炉畅欢,天交子时吃饺子,而南方人却是互相走动,打牌搓麻耍社火,在初一早晨吃元宵一样。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了。

  奶奶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让我跟她一起包粽子。奶奶边包边哼着小曲儿:“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哼完小曲后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快包不动粽子了。我还指望你包粽子给奶奶吃呢!所以你一定要学会这个手艺。”我连忙说:“好,好。”一转眼奶奶已经包了十个,而我只包了一个,奶奶包得真快呀。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中午了。远在外地的哥哥终于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大声对奶奶说:“奶奶,端午快乐!”我一听,连忙纠正说:“哥,你应该祝奶奶安康,不是祝快乐。”

  “切,端午是节日,哪有节日不能祝福快乐的?”哥哥一脸不屑地说,“我是你哥,想忽悠我,可没那么容易。”

  t/“哼,是不是忽悠你,你可以上网查啊!”

  我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前不久刚从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帖子上说:不是所有的节日都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和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的。所以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也是个祭祀的日子。说祝福的话当然不能用“快乐”,可以用“祥和”和“安康”等字句。

  “原来如此,还真是我错了。”很快,哥哥就通过手机查到了相关的帖子,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不好意思地冲我做了个鬼脸。

  刚吃完饭哥哥就问我园子在哪里,我刚跟他说完,他就立马飞奔过去。刚进菜园他就随手抓了一个黄瓜,没洗,擦擦就咬了一口。嘴里一个劲的喊着:“好吃,好吃。”临走时,他还带了一大筐园子里面的菜和水果。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3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我看到奶奶抱粽子的速度很快,于是我就提议进行一个包粽子大赛,我们全家人都同意了。

  我来做她们的小裁判,奶奶和妈妈比赛,刚开始妈妈不是很想比赛,因为妈妈是初学者,但是为了能让我当一次小裁判,妈妈就答应了,比赛时间两个小时,妈妈和奶奶拿来了粽子,米,还有线,时间过的真快,1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包了快20个粽子,奶奶呢?我看了一下,不禁叫了起来,“啊!奶奶你包的好快啊!”我数了数1、2、3、4、5……39、40这么多啊!我连忙帮妈妈打气,“妈妈加油,妈妈加油。”

  可是时间过的太快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比赛结束,该我上场了,先从粽子的外观,妈妈包的真是不像样!太丑了!而且数量也少,奶奶呢?我看了一下,又好看,数量又多,我举起奶奶的手,这次比赛,奶奶获胜,妈妈不服气地说:“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当然输了,来年我肯定能赢。

  后来,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非常的开心,而这次的包粽子大赛也让我们非常的开心。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4

  端午节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插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避邪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艾蒿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肾三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用。艾蒿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针灸。据说,野生的艾蒿到了端午节一般就成熟了,端午采艾蒿是最合适的时候。

  家乡端午节吃的东西有两样不能少。粽子和油糕。粽子南北方都可以见到。油糕的做法北方比较常见。

  发好的面,取可以包一个饺子那么多,用手擀开,中间放上面粉白糖拌成的馅,团成圆形,上锅油炸。出锅的油糕酥脆甜香。纯白糖做馅糖多容易溢出,活一些面粉可以避免那样的流失。

  现在,城里的端午节,一样的热闹和有趣。挂艾蒿、吃粽子、 带花花绳、佩戴香囊一样都不少。只是这一切都不像老家那样需要亲自动手了。一切都已经商品化。端午节那天,街上买什么的都有,艾蒿也是附近村里的农民早早用车子运到城里来,两元钱一小把艾蒿。花花绳香囊也是街上买的,现在这些年轻的妈妈们,常常得算计做和买那个更划算。买得划算,只是少了一份动手的乐趣。

  去年端午节那天,我也曾早早起来,乘着外出跑步的机会,想和朋友一块体验一下采艾蒿的乐趣。转了大半个早上,一无所获。不知是现在的艾蒿少了,还是城市的附近没有适合艾蒿生长的环境。总之一棵艾蒿也没找到。也许艾蒿原本只喜欢生长于荒野沟渠,天生与繁华和喧闹无缘了。

  端午节一切活动,都是体现一个中心。那就避邪驱瘟。我们西北没有喝雄黄酒的习惯。据说喝了酒、带了花花绳和香囊,五毒不能近身。《白蛇传》里的许仙,就是因为一杯雄黄酒,断送了一世仙缘。想来白娘子也是没有眼力,千年就修来那么一个糊涂软弱对她还疑神疑鬼的许官人……

  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明年的香囊为谁香,明年的雄黄酒何人送……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5

  知道父亲的生日是端午节,应该很久了。多年来,一直没有张罗过给他庆祝回生日。昔时每逢祖父生日,家人和姑姑等亲朋便小小聚下。祖父去世,望九之年的祖母生日就成了大家聚合的日子。有高堂在上,父亲不愿考虑自己,可逢女儿或其他孙儿的生日,他总惦着。

  记得小时候,逢农历六月初九,不是祖母准备就是母亲操心,我总能享受到煮鸡蛋和特制的环型烙饼待遇。渐长,外出求学或工作,如果错过那日,过后长辈们还要唠叨一番,说专门准备了生日的美味,我却没有回来。

  今年端午节,陽历是6月8日,正值高考。刚刚过去的5.12震灾,影响巨大,对我心灵的震撼也非比寻常。我写了不少诗文抒写我的激昂与感伤。端午临近,我在主持的文学论坛发起了端午节笔会征文,我的应征诗歌是:

  想起屈原

  我是你两千年后的虔诚子裔

  不仅仅节日来临

  才深深地想你

  两天后是父亲的生日

  ——感谢父亲的降生

  与你的纪念日默契

  父亲托母亲捎来粽子

  我知道

  你也在时空的彼端

  和我致意

  想念屈原

  于是想抚一摸国家的.伤痛

  于是负载起民族的忧患

  我孱弱的肩头

  柔似汨罗

  你跃上我的肩

  沉入我的心

  从此昂扬的龙舟有了故事

  我的生命里

  满是关于你的述说……

  诗歌写毕,蓦然发现,自己浓重的文学情怀,和端午节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渊源。赐我以血脉和精魂的,除了父亲,还有那位两千多年前在父亲降生日投江的诗人屈原。不是攀龙附凤的牵强,昨天的历史不能复制,一如我今天的人生选择定然要向明天延续。

  和妻女偕行返乡,定制的蛋糕一路颠簸,包装有些走形。进村,妻小心翼翼地捧行,在家门口,遇伛偻着背从北边过来的父亲。母亲闻声出来,接过蛋糕,一家人欢欢和和进家。

  院里小狗黑黑,被链着,束缚了它的过于热烈的欢迎。与小妹同龄的椿树系祖父手植,树荫正好满满佑蔽了小院。祖母勉力从小屋挪出,尽管听力不济,但她慈爱的目光努力在家人的身影上摩娑。祖母近来说话少用气力,声音微弱。我尽量调皮地和老人家说些趣话,逗出她满脸的笑意。她的应答声无论怎么调动,依然全无了幼年饭时,在街巷喊着我-乳-名回家的嘹亮。

  父亲一旁静静地坐着,一抽一烟。在茶几上,我带回的生日蛋糕默默注视着温馨的场景:耄耋之年的祖母,过了花甲的父亲,在这个个特殊的日子,母子相守。晚辈精心的祝福,在小女的喧嚷里,多了喜庆。她急切地要取蛋糕上的阿尔卑斯棒一棒糖,怕别人抢。

  午饭是母亲赶着做出的韭菜包子,味道一如记忆里的鲜美。临行,母亲又让带上些粽子。告别时,和祖母相拥,父亲去摊晒麦子没有回来。归途忽然想起忘了叮嘱母亲,蛋糕不宜久放,天热。

  有生以来的四十年,我第一次给父亲过了个有蛋糕的生日,可患糖尿病的他已并不能多吃。心间默想:有人以纪念屈原的缘故而提议端午节为诗人节,我这个不能算作诗人的儿子,宁愿奉端午节为我一生最隆重的节日——父亲节!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坐在圆桌旁,讨论着怎样过端午节,忽然,我想到一个主意,就说:“我们自己包粽子,自己吃,怎么样啊?”“好!”爸妈齐声回答。

  我们把包粽子的外壳,去买来,就开始包粽子了,先把洗净的糯米放入盘中,再加上辅助材料,进行搅拌,等白色的糯米变成黄色就行,再把壳包成一个造型,把糯米放进里面,压一压,再把另一个角上多出来的一点壳把它包到里面去,就可以了,一个粽子完成了,最后,告诉大家包粽子可难包了,包的不好就要露馅,而且要掌握技巧,我可不会包,妈妈会包,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包来包去,(停,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是乱包,但是我还是通过了这关。)根本就不会包,但是,还是混进了锅中,盖上了锅盖,就开始煮了,一分钟、二分钟、十分钟、四十分钟……,哎,终于煮好了,没等妈妈拿上来,一阵香气已经不由自主地向我扑过来了,妈妈把粽子端了上来,我连忙抓了一个,就开始吃,吃一个,两个,这是,爸、妈突然大笑起来,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笑,爸爸说:“你自己看看镜子。”我走到镜子面前一看,呀!我变成了一个小花猫。

  希望端午节永远留在我身边,这样天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端午节记事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记事_高中记事作文

2.端午节记事作文

3.端午节记事

4.端午节记事优秀作文

5.关于端午节记事作文

6.端午节_高中记事作文

7.过端午节记事作文

8.【荐】端午节记事作文

9.端午节记事小学作文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