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4-0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作文 篇1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母亲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了。

  姥姥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姥姥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姥姥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姥姥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母亲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姥姥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姥姥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姥姥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作文 篇2

  5月27日上午,我们三实小学生在道德大讲堂观赏了四(5)中队的主题队会课——粽叶飘香。

  队会课上,四(5)中队的同学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给我感触很大的还是端午节的传说和主持人朗诵的屈原的爱国之诗。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屈原投江的传说。四(5)中队的故事大王为我们讲了这个传说:“屈原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诗人,他向楚王提出了一些建议,遭到权贵们的不满,楚王听权贵们的谗言,将屈原流放到南方,不久,屈原得知了楚王被软禁在秦国,并且楚国的都城被攻下,就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江中。人们每年就在屈原投江那一天——五月初五,将粽子扔进江里,希望鱼吃了粽子,不去吃屈原的尸体。”

  更能体现屈原的爱国情怀的是他写的一首诗,从诗句中可以体现屈原队楚王昏庸的悲痛和怨恨,随着主持人的朗读,同学写的字和画的赛龙周也都完成。后来家长还包了一些粽子现场煮,引来不少小记者来品尝。

  这次队会真是丰富了我对端午节的理解,可谓受益匪浅。

端午节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终于到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被普遍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向汨罗江里投粽子、鸡蛋、鸭蛋、大蒜,为了让鱼不吞吃屈原的尸体。从此,端午节吃粽子、鸡蛋、鸭蛋、大蒜的习俗就产生了。

  昨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们先把糯米、花生、红豆各取一些,淘洗完毕,把粽叶洗净,折成漏斗型,把糯米、花生、红豆装进去,再把粽叶折上,一层层地包裹好,缠上线,打个结,一个个粽子就包成了,一会儿我们一起把粽子放进锅里,煮熟后装进袋子。

  今天早上,我们把粽子加热后打开,吃掉。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吃过饭,妈妈把红、黄、蓝、绿、橙五种颜色的线拧起来,为我系上,还给我戴了一个香囊。

  这端午节可真高兴呀!

端午节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妈妈说:这一天要吃粽子和鸡蛋、插艾叶。晚上爸爸的员工聚餐,爸爸请我们吃的.是海鲜,我不喜欢吃海鲜,觉得不好吃,有只龙虾可大了,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龙虾。

  我妈妈还给这个大龙虾拍了照,大人们喝着酒,我们小孩子喝着果汁,在边上开心的打闹着。

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我写完作业去找妈妈陪我玩,只见妈妈在厨房里用一种长长的草做着什么,我起了好奇心就走上前去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妈妈回答道:“包粽子”。我又问:“为什么今天要包粽子呢?”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 ,古代有包好粽子扔进河里的习俗,据说是让鱼虾蟹吃饱,而不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具体的来历你可以去网上查阅”。

  于是我打开电脑,百度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合齐国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沅,湘等地。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河》,《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百姓受苦受难,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他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位渔夫还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有位医师还拿出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粽子。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想:屈原好伟大,不仅受到那个时代的人尊敬,而且现代人一样尊敬他。

端午节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们都很开心。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至今,大家都还是能耳熟能详。而我也因为内心有期待,迫不及待的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屈原投江的故事,据说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屈原,而其中有一个大臣忌妒他,那一个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说屈原的坏话,让皇帝把屈原开除,屈原因此过度伤心,农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古自今流传着,这个故事在我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四日,我和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亲戚朋友全都到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天伦之乐。玩累了,大家就决定留下来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天的行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个结论了,中午先去看龙舟比赛、下午去溪边玩水、晚上再去吃当地小吃。爸爸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二话不说,快走吧!”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我们开了一小时的车才到湖边,到的时候刚好中午十二点,我们就坐在湖边看龙舟比赛,我听到划龙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卖力。我要感谢划龙舟的人给我们看这么精彩、好看的龙舟比赛。接下来,该去一探究竟,溪边的景物到底长的怎么样子?到了溪边,果然是景观优美、碧水萦回。这里让我们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姐姐用石头打起“水漂儿”,有趣极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我们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的叫着。当一桌丰盛 好吃的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后,我们一起逛夜市、买东西,最后一起拍照,为今天,今年的端午节留下一个美好的句点。

  这次的端午节,让我非常开心,希望下次也能像这次端午节一样快乐。

端午节作文 篇8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有一次,她想改善国家的秩序,想变法改革,但这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们都很生气,为了阻止屈原变法,他们屡次劝说楚王,不要变法改革。屈原知道后伤心极了,说:“我为国家效力,你们却要为难我,阻止我,我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劝说楚王继续变法,但楚王是个老糊涂,他相信了贵族不再进行变法。

  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气十分暖和,屈原因贵族的打压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伤心,他来到了江边,在愁苦无出路的时候,跳水自杀了。屈原虽然被贵族痛恨着,但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知道后非常的伤心,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五月初五这一天用一种又宽又大的叶子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让鱼儿们能够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体。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锦集7篇

2.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锦集8篇

3.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锦集五篇

4.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锦集5篇

5.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锦集六篇

6.【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3篇

7.【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三篇

8.【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九篇

9.【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六篇

上一篇:小学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