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4-0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节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过早饭,就见奶奶在客厅整理那一大堆的粽叶,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余的边叶······忙得有条不紊。我凑过去,这时妈妈已把洗净糯米端来,只见奶奶先拿来粽叶然后把它折成喇叭状,把米放进去,又在中间放一粒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左绕右绕的,最后拿一根线沿着对角扎起来。嗬!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谁第一个包粽子的?”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这里有关于粽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我连忙央求奶奶,说:“想听!奶奶你给我讲讲吧!”奶奶说:“传说过端午节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原来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里以死来抗争。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于是就让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屈原已经跳江有两三个钟头了,怎么捞得到呢?而且水里又有许多蛟龙。当地的农民怕屈原的肉体在水里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便把饭团、鸡蛋等东西投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努力的修改,就变成现在的粽子。”

  我看着箩筐里一个个粽子,似乎看到爱国的屈原抱起石头正往汨罗江跳······

端午节作文 篇2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必须慎用。

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节,我家门上都会挂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我的妈妈买的,门口就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就去问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草呢?”我的妈妈摸摸我的头说:“端午节有许多的传说,其中就有说这一天是个恶日,有各种蚊虫妖邪出现。艾草是用来除虫的,它的香味能驱赶蚊虫,菖蒲是用来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叶用来给你们洗澡可以保护皮肤哦。”听了我的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它们都是好东西呀。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我家的菜会特别丰富,我的妈妈总会按照外婆家的风俗,给我找与“黄”字有关的菜:红烧黄鱼,凉拌黄瓜,蒸咸蛋黄……而爸爸也会亲自下厨烧一盘大肉,里面有整个鸡蛋和大蒜。不管我们爱不爱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样都吃一点。要是在老家过节,奶奶还会给我们的脖子上和手上绑上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彩线。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过起了端午节,韩国已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了端午节。希望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端午节作文 篇4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然后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节作文 篇5

  又是一年端午时。艾草的幽香在小城里缭绕着,沁人心脾。家家户户忙着洗粽叶,淘米包粽子,然后把端午的味道放在锅里蒸得透熟,米粒牢牢地粘在一起,像是一个个可爱的娃娃在抱团取暖。或是枣子或是肉粒,点缀般地镶嵌在洁白如玉的米团里。绿,白,红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美丽动人。

  和往年一样,奶奶又煮了粽叶蛋,从一开始它就是端午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粽子沥出的汁水里煮出来,让原本无味的蛋白部分被染上了浓浓的棕色,味道也变香了。这时,宴席里压轴出场的主角——香喷喷的粽子被端上了桌,一家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开始美味的端午宴。

  端午节吃粽子,是个传统的习俗,之所以这个习俗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吃粽子时,总是一大家子坐在一个大大的庭院里一边聊天一边吃粽子。吃粽子时大家并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帮别人剥了让别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给孩子剥,妻子给丈夫剥……这就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谦让精神。你帮我剥,我帮你剥,我推给你,你推给我,就这样整个餐厅就被你一言,我一语,给闹热闹了。吃粽子时大家都笑着。笑声洋溢着整个餐厅。

  随后端上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小菜。辣炒蛤蜊、麻辣小龙虾、醉蟹……一道比一道丰盛,一道比一道美味。酸,甜,苦,辣,咸,样样齐全,面面俱到。待全家人酒饱饭足了,大家一起看龙舟比赛,加油助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好不激烈。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又悄然离去。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棕叶的青绿。端午节里,那种氛围,那种乐趣,都让我们回味无穷。

端午节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带我去玩。

  上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奶奶家玩,这车风风火火地向奶奶家驶去。不一会儿,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车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来一件外套为我穿上,穿上后果然暖和多了。我问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说:“别理她!”我又问:“那我跟谁玩呢?”奶奶又回答说:“这不是现成的小宝宝陪你玩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跟玮佳(两岁的小妹妹)玩了,不过,还是玩得挺开心的'!

  吃完午饭,我与爸爸在奶奶门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发球,把球打到了线那边,爸爸第一次打时,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来了,他才慌忙跑过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输了一分!我鼓励他说:“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励,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赛让我们大汗淋漓,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运动之后吃根冰棒解解热真的很爽。我们又去了体育场,没一会儿,我来了个猴子爬树,哥哥来了个倒挂金钩,爸爸在打篮球。原来我们在体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长项目。

  啊!今天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体育场表演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绝招,可真是爽快极了。

端午节作文 篇7

  粽子煮熟了,大约1小时后,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然后把陷放在米里,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在他的努力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就可以开工了。

  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我就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馋得我直流口水。

  早晨,流放期间,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围拢来,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包出棱角,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

  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来了,是不是有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心如刀割,做了粽子投入江中,便抱石投江身死,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在热水中泡软,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 麦顶三年级:俞高蕾 ,屈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做成一个窝,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妈妈告诉我包粽子,。

  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因此。

端午节作文 篇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一来到街上就可以闻到浓而香的粽子味,不时地还会听到卖粽子的小伙子喊出的吆喝声,“卖粽子了——有咸的、有甜的、有红枣馅的······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那么热情、那么粗犷,向那初夏的天气,温暖而又会有一些亲切。逛街的人们,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粽子,看的我的口水都要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有的大人在小孩子的胸前挂着彩色丝线编织成的鸭蛋网,白色的咸鸭蛋调皮地在胸前跳来跳去。每家的门前都插着一把艾叶和菖蒲。这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还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端午节又称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而且这一天要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拈在一起系在小孩子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而且我们南方还要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鱼、咸鸭蛋黄及雄黄酒。和“五红”——龙虾、红樱桃、苋菜、烤鸭、红烧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这些习俗都流传至今。

  哇! 真没想到端午节也有那么多习俗,那么热闹呀!嗨!同学们可要好好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加油吧!相信你们会比我更厉害!

【【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三篇

2.【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3篇

3.【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4篇

4.【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10篇

5.【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四篇

6.【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6篇

7.【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7篇

8.【热门】端午节作文汇总五篇

上一篇:吃粽子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快乐的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