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节日作文

2021-03-2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节日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1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在这一天里,按照传统习俗,大家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喝雄黄酒等。

  今天一大早,妈妈说要包粽子。我一听,高兴地喊:“妈妈!我也要一起包粽子。”妈妈看看我微笑地点了点头,我兴奋极了。于是妈妈从厨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子叶、糯米、大枣还有线。妈妈告诉我说:“叶子有正、反面,用光滑的一面包糯米。不光滑的一面因为有白毛毛,所以煮熟时米会粘在叶子上面。”我按照妈妈说的,先把叶子折起来,像一个“小漏斗”。然后填进去一半糯米,放几个大枣后把剩余的空间再用糯米填满,最后用细线缠好。这样,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气包了好几个,一个比一个好。妈妈看着我包的粽子,夸我心灵手巧。这时,妈妈拿起一个粽子问我:“端午节为什么大家要吃粽子呢?”我骄傲地说:“我知道,这是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都很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华。”接着我还滔滔不绝地向妈妈讲起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妈妈一边用心的听我讲,一边快速地包着粽子。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的粽子就包完了。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喊着:“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妈妈笑着对我说:“小馋猫,不要急,等到了端午节那天再吃这美味的粽子。”

  我多么盼望端午节快一点点来到啊!我就能吃到由我第一次亲手包的美味的粽子了。我像:那种味道一定比吃了蜂蜜还要甜呢!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青少年儿童就合唱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

  端午又称重午,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脚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各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黄”字,还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们都去看赛龙舟。比赛场上的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发令枪一响,龙船似离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挡。队长一边打鼓,一边为队员们加油,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下,队员们的力气也好像涨了三分。……

  其实,赛龙舟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3

  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民族、地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端午节前后都可以包粽子。每年端午节,妈妈总是事先准备好粽叶和糯米。开始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卷成圆锥体,然后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或花生,一会儿一个绿色的粽子就包成了,妈妈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端午节清晨,妈妈总是一大早就起来去找艾叶和菖蒲。然后把艾叶和菖蒲用红毛线捆好,插在屋门上,据说这样可以辟邪祈福。我们这儿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端午节这天,见草都是药。每逢端午这天,妈妈们总会用艾叶及其它草药烧一大盆热水,给孩子泡澡,据说这样可以让孩子一年都不生疮。这其实是艾草等药材有治疗皮肤病的疗效。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也喜欢我的家乡。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还是我爸爸的生日。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吧:在战国后期有一些位政治才能极高的楚国人叫做屈原,那时正是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屈原意识到,楚国要发展,只有积极在国内进行政治改革才有出路。可是由于楚怀王的昏庸无能,他的正确主张遭到那些腐败守旧的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的主张得不到支持,反而为自己招来了无枉的灾祸,屈原被革职流放到楚国长江以南的荒蛮之地。公元前278年,秦国大举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屈原得到消息伤心地哭了,他不愿意百姓受到欺压和迫害,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抱了块大石头投进汨罗江滚滚的波涛中。

  当地的百姓得到噩耗,很悲痛,就自发组织来到江边争先恐后的打捞屈原,可人们花了很多时间,动用了多条船,也还是一无所获。于是,人们为了不让鱼或水里其它的动物吃屈原的尸体,就用盛在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以祭祀屈原。从这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来祭祀屈原。只是后人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把盛在竹筒里的米改为包粽子。屈原死后留下的一些优秀诗歌被后人整理为《楚辞》。在诗歌中对那些卖国的小人加以痛斥,对那些忧国忧民的国人大力赞扬,所以屈原被称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

  我们家里每年都要包粽子,吃团圆饭。听外婆说,如果把煮粽子的水用来洗脸、擦眼睛,就能让眼睛更明亮,使人更漂亮。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5

  端午,端午

  端午,端午,粽叶飘香;

  端午,端午,张挂菖蒲;

  端午,端午,遍插艾叶;

  端午,端午,共赛龙舟;——题记

  “五月五,是端午。”青翠欲滴的菖蒲和艾叶舒展着身体,咧着嘴微笑,不禁“垂延三尺”,陷入其中。

  传说,诗人屈原为国殉情,投江自杀。老百姓岂能舍得大诗人离开美好的世界呢?于是,大家就划着龙舟,费尽心思地找了起来。有一天,雨下得很大,人们找到洞庭湖,湖边的居民一听也加入了这个行动,赶着时间找啊找,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划船行动就演变成赛龙舟。

  既然屈原大诗人的遗体无处可寻,那我们也不能让鱼儿侵蚀他的肉体啊!人们思念屈原,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就用粽叶包米,彩绳打结,裹三棱状,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端午的即兴小吃————粽子。

  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粽叶的清新缠绵着糯米,无一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情真意切,念古怀旧。

  五月,是一个毒月;五日呢,是恶日。在恶日,将有五毒入侵,迷信的人们把艾叶,菖蒲插挂门前,用雄黄在额头写“王”字,并改动节日名:“端五”化“端午”,以避不吉利的“五”,祈求平平安安。

  端午,端午。五湖四海,有我们的端午;烈日炎炎,有我们的端午;青青粽叶,有我们的端午;把把菖蒲“剑”,离不开我们的端午!

  端午,端午,光耀大地;

  端午,端午,盛夏满园;

  端午,端午,糯香四溢;

  端午,端午,欢度佳节!

  —— 后记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6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例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端午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回到外婆的老家上虞看赛龙舟。只见岸上人山人海,河里也有秩序地停着数十只龙舟,不仅每条龙舟的装扮各有特色,而且龙舟上的人穿的衣服颜色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十足。

  “啪“的一声枪响,龙舟就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龙舟比赛开始了。

  只见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时快有时慢,而划船的人听踩着鼓点跟着节奏划着浆,河面的水随着桨的划动而频频跳动,另有一把舵者坐在船尾把持方向,龙舟在众人的配合下飞速地前进着。大家你追我赶划向终点。岸上的人也为他们助兴,高呼“加油,加油!”并用照相机拍下这精彩的瞬间。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大声喊着:”加油,加油!”这时一条大红色的龙舟在快要到终点时突然加速,一下超过了其他龙舟。其他龙舟见了纷纷加速追赶。我的心也随着一下提到嗓子口,双手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担心大红色的龙舟被别人赶上。“哦”一声欢呼,大红色的龙舟冲过了终点,夺得了第一名。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在人们此起彼伏的欢呼雀跃声中,龙舟比赛结束了。

  赛龙舟比赛真是有趣极了。端午节这一个传统的节日,因为有了这些活动而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7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节日,本是古人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我们现在,只记得端午可以休闲,可以吃喝玩乐。。。。。。因而忘记了设立端午节的本质。就算有人记得端午节的本质,那人数据多还是据少呢?

  屈原——一代爱国词人,中华历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为文坛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识渊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怀王听从了上官大夫和子兰的一面之词,而错过了这个人才,最后也导致国家的衰败。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屈原创作了《离骚》、《国殇》、《九章》、《九歌》、《天问》等大作。抒发了自己的一番爱国情怀,与一番对国君无能的悲叹。终,他看见国家日益的衰败,国君的无能,自己的一番爱国情怀无法抒发等等原因,最后导致他无奈,投江自杀。

  这样一个爱国,杰出,深受人民喜爱的大词人,人们怎能忘记他呢?因此设立了端午节。

  而就在这样一端庄严肃,富有意义的节日里,我们一心只想着要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应该吗?不应该。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我们的行为感到羞愧吗?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节的真正意义,请赶快觉醒,你说是么?

【【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7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六篇

2.【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五篇

3.【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6篇

4.【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九篇

5.【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3篇

6.【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八篇

7.【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四篇

8.【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三篇

上一篇:端午节见闻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