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3-2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插艾叶、吃咸蛋等,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

  今年的端午节,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这一天,我和妈妈早早地就来到了来到了姥姥家,我看了看门,门上有几簇艾叶,听说是用来辟邪的。“姥姥,我来了!我大声地叫着。姥姥微笑着开了门,并让我照看一下一岁多的表弟。

  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扑鼻的粽子清香,也顾不上表弟,直接奔向厨房。哇!原来姥姥和妈妈都在做粽子,而且都熟了。“姥姥,我可以吃一个吗?”我说道。姥姥说“还是等你姨妈和你表姐来再吃吧!人多热闹嘛。”

  过了好久,才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把门打开一看,果然是姨妈和表姐。我拉着表姐走到餐厅,然后就情不自禁地抓了一个,把粽叶剥开一咬,哇!真好吃!软软的,甜滋滋的,里面还有一颗红枣呢!我便问姥姥:“姥姥,为什么粽子里有一颗红枣呢?”姥姥笑着回答:“粽子里有枣,就是‘早中’,早中,早中,早中状元!”我想:一颗红枣还有这么美好的寓意啊!

  我吃了一个,觉得不饱,还想吃,姥姥说:“别急,别急嘛!”

  这时,姥姥从厨房里端来一碗咸蛋,我急忙拿出一个准备剥,姥姥叫住我,“说:你和表姐把蛋互相碰撞,谁的结实,谁就更健康!”我和表姐马上开始撞起来,“砰砰—”我赢了,开心地笑了,这是表弟也跟着笑起来。

  愉快的一天过去了,端午节这些趣事我久久不能忘怀。其实,端午的趣事还有很多,如:赛龙舟……希望明年的端午我有幸可以观看到塞龙舟。

端午节作文 篇2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影响最大的观点是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端午节作文 篇3

  清晨,打开窗户,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又是一年的端午节的到来。我们一家忙着插艾叶。包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妈妈轻声唱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被两次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听到自己家破人亡的时候,无可奈何。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投入了汨罗江里去了!这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剧吗?当当地的人们听说了之后,悲痛之余,连忙乘小船想把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他们用船一直追到洞庭湖的时候,尸体突然不见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位百姓带着粽子往水里扔,是避免江中的鱼将屈原的尸体给吃了。由此可见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之情。由这个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包粽子,赛龙舟。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也有许多种,如:肉粽子,红豆粽子等等,都别有一般风味,也更加深入人们对屈原沉重的悼念!

  现在端午节,就是热闹的场面了!你瞧,一条条龙舟如同真龙一般,在水上轻轻自如的游来游去。在屈原的故乡还流着“宁荒一年旧,不输一次船”的说法,更说明了赛龙舟的重大意义和它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两岸的人民在比赛的时候,呐喊声,助威声次起比伏,就像是演奏“比赛交响乐”呢。而现在的赛龙舟,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成为了国家性的体育比赛。

  是啊,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端午。屈原不朽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这让我想到5·12大地震后,中国13亿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同命运,就象那竞飞的龙舟,这正不是人们同心协力划动的吗?希望就在人们心中!

端午节作文 篇4

  我们的祖国是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祖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和我的家乡荆州有关的就是端午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日。端午节已经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闻名的节日了。

  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为了富国强兵,与当权者产生了矛盾,被赶出了楚国都城,流放到沅。屈原亲眼看见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心如刀割,自投汨罗河。人们听说屈原投江,纷纷前来凭吊,把包好的饭团投入江中。后来端午节人们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荆州是楚国的都城,也是屈原的第二故乡。屈原在这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今天,我们为了纪念屈原,在荆州古城的东门外立有屈原的雕像。

  我在端午节时最喜欢吃清水粽,蘸白砂糖,好吃极了。我们在吃粽子时不要忘了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英雄,我们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

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节,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早晨,我一大早起床便闻到粽子香喷喷的气味,心想,哈哈,今天又有顿大餐。再看看我的手脚都系上五丝。

  到餐桌上,我拿起一个豆沙的粽子,这可是我最爱吃的粽子。我尝一口,味道确实不错。

  在吃粽子时,我想到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当年屈原含冤而死,老百姓为保护他的尸体不让鱼虾吃掉,所以家家户户都做粽子去喂鱼。可见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何等的重要啊!的那首诗写得好“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

  端午节吃粽子忆屈原,就这样,我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是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的时代已经很盛行。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我们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与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过节,她都为我们包粽子,可这次,因为妈妈太忙,所以奶奶没有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叶子,要包许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希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过节,本应该去泡“龙水”,可妈妈说:“今天是过节,我们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上舞蹈课,我觉得今天既是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个平常的日子。

端午节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雄黄酒,给我嘴上摸唇膏,给我手腕上戴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精品】端午节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端午节作文

2.【精品】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作文

3.【精品】简短端午节祝福语

4.房地产端午节活动方案【2018精品】

5.端午节的作文

6.端午节的作文

7.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记忆中的端午节》

8.端午节作文好词好句

9.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上一篇:走进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