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3-1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节到了,按照传统民俗,端午节既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也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寓意。可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人们是否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是否能非常好地延续并尊重这些传统习俗呢?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今年端午节应有所不同,国家将其列入法定假日,这使得大部分国人都能在假期中享受端午节的快乐和风光。

  可如今端午节似乎被异化为粽子节,或者屈原节。端午节人们过多的想到粽子,于是总要在粽子上大做文章,商家就会推出高价粽子,还要将粽子包装地精致异常,从而吸引吃食者的注意力。当然一些地方更借助于屈原,还要进行了各种祭祀活动。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魏晋时代粽子非常盛行。到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如今,咱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象征和代表。

  在端午节,咱们更忘记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此人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事件,魏晋时期,周处撰《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忘记,国家将端午节列入法定节日,就是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万古长青,似水长流。

端午节作文 篇2

  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年一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作文 篇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和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在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接着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馅和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是感觉怎么也不好像一个粽子。但是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在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端午节作文 篇4

  难忘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插艾叶、挂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你们一定想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吧!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的时期,实力极强的秦国常对六国发起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在当时,屈原主张,要结合齐楚之力,来打败秦国,但怀王听尽谗言,把屈原送到了汉北,楚王也被骗到了秦国,当了三年的阶下囚,最后死在了秦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时,非常气愤,他坚决反抗向秦国屈服投降。楚襄王即位后,把屈原送到了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公元278年,秦国攻打楚国,屈原因没有能力保护国家,就一直自责,最后来到汨罗江畔,纵身一跃,构成最美丽的弧线。

  后来,人们在水里打捞他的尸体,可是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人们就往水里丢粽子,为的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把这一天命名为“端午节”。

  所以,每当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屈原,想起这位爱国诗人。

端午节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的儿歌吗?告诉你们吧,这是大家都喜爱的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

  有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黄、红、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瑞”,菖蒲、艾草、蒜头、石榴花、龙船花。而且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端午节和这两个习俗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心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便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丢进江里,让鱼虾,不去吃屈原的身体,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要药晕蛟龙水兽。后来人民用箬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吗?我们一定要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

端午节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最具特色的要数端午节。浓浓的粽香,欢乐的'加油声从龙舟上飘来。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最令人兴奋的是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们全家都来包粽子,可热闹了!第一个出场的,便是我们家的主力骨——妈妈。只见她手拿三片棕叶,把它转成一个圆锥形,再拿一个勺子添上生米,嘿!还别说,可真有种端午节的气氛呢!妈妈熟练地把粽叶多余的部分折起来,再缠上粽线,瞧!一个小小的“特种兵”,多么可爱!我们也迫不及待的模仿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几个粽子。当妈妈看到我们给她包的“惊喜”时,简直笑到直捂着肚子,可不是嘛!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个方盒子,有的像个“金字塔”,有的像小鸡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个“粽子”,足足用了六片棕叶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满了棕叶,并用线密密麻麻的缠满了,虽然看起来不大不小,刚刚好,可里面却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外强中干”呀!

  当妈妈在蒸粽子时,我和弟弟等着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粽子的来历。原来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当时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并不和谐,不久,秦国攻占了楚国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议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阴谋,告诉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后来楚王因为不听,却死在了秦国。屈原知道楚国将要灭亡时,万念俱灰,跳入了汨罗江。人们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还有的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体免遭动物的伤害。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称之为“端午节”。其实,端午节就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我们刚听完这个故事,忽听外面不停的“加油”声,原来是龙门村,魏高村在举行端午节划龙舟比赛。只见龙舟上坐满了人,大家头戴官帽,身穿运动装,手持木浆,兴奋无比。只听一阵鼓鸣,几条龙舟齐头并进,加油声此起彼伏,个个眼睛瞪得溜圆,鼓起腮帮,使劲地划。村民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粽子,迎接胜利的一方。其实,赛龙舟也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家乡的端午节多么有趣啊!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武穴尝尝这美味的粽子,观赏赛龙舟吧!

【精选端午节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三篇

2.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

3.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5篇

4.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8篇

5.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四篇

6.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九篇

7.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4篇

8.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9篇

9.【精选】端午节端午节作文3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