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03-1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母亲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母亲,硬是要学包粽子。母亲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和母亲学包粽子。母亲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母亲见了,就在一旁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母亲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母亲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母亲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母亲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看见母亲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够把本领学好。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大家是不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我就告诉大家吧!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这样的。我过端午节那天,南方会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比赛……北方则会去踏青。

  请大家记住这个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先辈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前夕,下午放学了,我看见妈妈拿着一大包粽子。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今天吃粽子吗?”妈妈说:“是啊,明天是端午节呢!你想不想吃呀?”我说:“那是一定要吃的!”

  回到家里,做完作业,我就跑向厨房,看见了奶奶蒸好的香喷喷的粽子。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口水落九天!”

  我拿起一个粽子,仔细“观赏”。发现它是立体三角形的,看起来像一座城堡。有几粒米冲出了绿色城堡,它们一定是想呼吸清新空气了。可不知道,它们是我最先下肚的美食。哈哈!“信号兵”被我吃了,看他们怎么守“城”!好!实行B计划,攻城!我先把护城河(绑粽子的线)给拆了,耶!攻“城”计划完成,开始大动干戈呀!手指同志们!冲啊!打败绿色城堡!

  因为那些“信号兵”的缘故,粽子剥起来黏黏的,但是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仔细瞧瞧,里面有豌豆、玉米、花生、红豆、糯米、莲子……哇,它可真好吃呀!

  我问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妈妈要我自己上网查。我搜索了有关端午节的网页,查到了端午节的由来,原来是要纪念屈原。在楚国,屈原是有名的爱国诗人,写了许多杰作。但是,屈原听到秦国已侵略到楚国时,泪流满面,写了一本《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来,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我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还有几种:有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纪念伍子胥的说法等等。

  这个端午节,我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了解到了知识。今天,我过得真快乐。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屈原投江》的文章,读完以后我有很大的感想。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合齐国反抗秦国。足见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江的一幕。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都是属于华夏中国,那后世效忠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回来看看屈原离骚之所以成为后世的榜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爱国投江的影响使人们衍生的了解并爱好,其实同时代的宋玉等人写的也很好,为什么就比屈原名气小呢?政治跟文学结合起来了啊。还有一个就是气质问题了,屈原爱国,所以写成离骚,如果他不爱国,或者说不爱的那么强烈,不去投江,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灭亡的最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较强硬,现在的楚地有人说土话“不知周,大概那时候流传下的。我觉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个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灭的也那么快,败也由楚。

  有些人没事就说什么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杀的人,不管出与什么样的原因,都很难联想到伟大,就算他爱国。

  当你看到有这样一个节日,一定非常惊讶。是啊,那么多的节日:“儿童节”、“劳动节”、“圣诞节”、“妇女节”、“国庆节”、“端午节”……应有尽有,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泡泡节”呢?想知道吗?请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我们学校,你总会看见有一些孩子,在廊子上吹泡泡,他们把泡泡“呼哧呼哧”地吹上天,泡泡便随着风儿飘动。于是,许多泡泡缓缓地升上天空,然后又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在泡泡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时,“啪”地一声,尽管声音极小,泡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然后,许多新的泡泡又从我们的“嘴里”诞生了,在孩子们欢快地 “吹促”下,它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飞上了天……下课时,我们就会看见满天的泡泡飘浮在空中。那泡泡总是一群群的,还有各种怪异的形状:有爱心形的`,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无限的遐想……可是,老师却把吹泡泡当作违纪的事情,从我们课桌里没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宝宝的 “母亲”,让我们无比难过与遗憾。我觉得,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泡泡,是校园里一处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缕彩虹,尽管它们的生命短暂,却充满无比的活力。

  “泡泡节”又是什么意思呢?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好像是一个吹泡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节即将来临,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那天,老师为我们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

  记得端午节的前两天,老师说,端午节当天,请家长来包粽子,一起过端午节。听了这个消息,我十分开心,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经过两个不眠之夜,我终于盼来了这个学期最期望的日子——端午节。上午,我们上完课之后,取出了特殊的“学习工具”,有电饭锅、粽叶、糯米馅儿的,我们还别出心裁地带了50个花绳的线。

  等家长到齐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班主任武菁老师宣布活动开始,我们16个小组开始包粽子,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包粽子,不是掉米粒就是不会绑绳子,过了一会儿,连馅儿也掉了出来,我在思考:为什么?why,What?不过,没一会儿,我们就都会了,因为有妈妈呀,妈妈手把手地教我,我由刚开始的手脑不协调,也能熟练地包了,而且,我还连包了五个呢!

  二十分钟后,放眼望去,每个小组已经包了不少粽子了,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粽叶的味道。老师下令:“开火,蒸粽子。”我们挨个把粽子放进11个蒸锅中,现在,我们就等着粽子熟了,大饱口福呢!

  这时候,我们开始搓花绳,老师先为我们演示,用五根颜色不同的绳放在一起搓,搓好再打个结即可。然后,一个个“手工艺人”上岗了。

  刚搓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哇,真香!是粽子熟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两个粽子,粽子的香气直往我鼻子钻,再浇上一勺蜂蜜,我咬了一口,糯米又香又甜,真是太好吃了。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端午节吃粽子,春节放鞭炮,元宵节吃饺子,清明节上坟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异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买来了一大堆竹叶,把它泡在水盆里,准备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闻见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馋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厨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别把它摆成立体的三角形,中间放上一个大蛋黄,还在每一个角上各摆了一块肉,然后在水盆里拿出竹叶,把它们包起来,再用绳子捆紧,可我怎么也捆不紧,而外婆却熟练地包好了。

  捆到后来,我有点不耐烦了,就问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后,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大家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捞了好久,也不见他的尸体,最后大家纷纷拿米团往江里扔,不让江里的鱼、虾、蟹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于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成功了。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敬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舟将被叶子包起来的米饭,运入江中,不让鱼儿吃他的尸体。因此,有了端午节,也有了“赛龙舟”、“吃粽子”这两个大习俗。而我,作为小男孩,却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自觉惭愧。

  于是,我决定在这次端午节向妈妈学习包粽子,做一回中华传统美食——粽子。早上,妈妈开开心心去菜市场买来了新鲜的粽叶,因为我很期待,所以在我的催促下,妈妈急急忙忙赶回家,进厨房开始准备工作。

  首先看妈妈把粽叶刷洗干净,接着就把洗好的粽叶放在锅里煮。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放在锅煮?妈妈开心地说道:“因为煮过的粽叶更有韧性包粽子不容易破!”我似懂非懂点点头。然后妈妈把泡好的糯米放在桌面上。开始前,妈妈对我说:“要包好一个结实的粽子非常不容易,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新鲜的粽子食材:咸蛋黄、红枣、花生米、绿豆、红豆和新鲜的五花肉。最后外婆拿起粽叶左扭扭,右扭扭,一叠,一裹,装上一层雪白的糯米和其他的食材,轻轻压一压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看着妈妈把一个个裹好的粽子放进大盘子里。

  我也开始学裹粽子啦。首先,我照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卷成带柄的漏斗状,然后用大勺子舀一勺糯米放进去。“注意别塞太多”妈妈开心地说道。再放一颗大大的枣子进去,用多出来的粽叶盖住,再把两边,多出来的粽叶折下来,最后用白线捆好,就大功告成了。哈哈!我包出了一个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

  怎样可以包裹得好看一些呢?我观察了一下妈妈包好的粽子,一个个非常美观,小巧玲珑,粽子有四个小角,像一个个小香包。我不甘心,下决心自己也要包一个像妈妈包的那样小巧玲珑的粽子。妈妈再次教我方法,一边包粽子示范,一边告诉我她小时候用沙子和芦叶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的经历。我听了后,表扬妈妈,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多试几次,不怕苦,熟能生巧嘛!听完这些,我也是充满了信心,一遍遍地试验,最终还是被我裹出了两条特别好看地粽子,虽然不多,但也已经满头大汗了,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我也是对着妈妈笑了。哇!加上妈妈裹的,满满一小桶粽子呢。

  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上一个小时,就熟了。打开粽子香喷喷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嘴里香,心里也是香香甜甜。快乐端午节,忘不了的情!

【端午节的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5篇)

2.端午节的作文(汇编10篇)

3.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汇编7篇

4.实用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汇编六篇

5.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汇编5篇

6.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汇编9篇

7.实用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汇编8篇

8.实用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汇编5篇

9.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汇编八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