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3-1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作文 篇1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而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而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

  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开始比赛了,然后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而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而每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就包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这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和和雄黄酒……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而它也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在很多人眼里是团圆的节日。但今年的端午节我却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拎了个箱子出门了。

  黄山市,古徽州,今属安徽省。自古就有称颂徽州的诗句:“山绕清山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今亲眼一望,只见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铺路,比姑苏水乡多三分画意,较云梦莲塘胜半缕诗情。清晨的徽州古街还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屋檐上的马头做工精细,门当上有卷云一片,青石路虽略有破损,但依旧光滑可见人影。这里的燕子好像格外不怕生,就在人家屋檐下啄泥做巢。这条古街仍然是繁华的,直至凌晨一点以后熙熙攘攘的人群才会渐渐散去。

  三街十九巷的呈坎村落更是壮观。这里有九十九条巷子,四通八达,也就有了“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的俗语。这里有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有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毛豆腐,虽然味道不敢恭维,但也算是品尝了一番当地美食了吧。

  最值得一提的是黄山。就拿上山的路说起吧:有一条公路从山脚开始,一路蜿蜒而上,就好像一条青灰色的蛇缠绕在黄山这位高大的巨人身上。黄山奇石是打小听说的,可只有自己亲眼看见了,才知道何谓壮观。从山脚下往上就是葱芜到荒凉的变化。黄山可谓怪极,有的地方平坦如平地,有的地方又陡峭似直角。黄山上的悬空楼梯可谓是险极,人走在上面总觉得下一秒就要掉下去了。黄山上的玉屏索道是极好玩的,从山脚下一路将人送至九百多米高的半山腰,还可以一路观赏景色。且那景色也是极美的,放眼望去,还真像个翡翠屏风。黄山奇松也是有名的,像迎客松、送客松、伟人松………只是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未看到云海。

  有的时候,端午节没有粽子没有团圆,不也挺好吗?

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游柳湖是平凉的民俗之一,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端午这天,平凉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插柳挂艾,迎接端午。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符,悬艾,带荷包,游百病,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粽子油糕油饼“酒麸子”和时令鲜果,游柳湖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并得到新的发展。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平凉民众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平凉是一座从容闲适、懂得享受的城市,也是一座潜力巨大、文化品位较高的城市,更是一座极具生态魅力、升值空间广阔无边的城市;当然,她还是一座喜欢美食胜过喜欢运动的城市。仅一个端午节从吃开始到游湖结束,就巧妙的将地域文化与美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载体和底蕴两者相得益彰,淋漓尽致。

端午节作文 篇5

  农历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挂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高享 ,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和香袋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

  最后,胡老师给我们包粽子。首先,她拿出做粽子的皮和用开水泡过的米,认真地包着,一粒粒米粒从做粽子的皮里漏了出来。她先把做粽子的皮包成一个圆锥形,把米粒放进圆锥形的粽子皮里,然后把“口”堵住,用线把它包住,粽子就做好了。胡老师的表情从高兴到皱眉头一切都很好玩。

  今天的作文可真有趣,我真高兴!

端午节作文 篇6

  今天一大早我就闻到一股粽子的味道,就从床上爬起来吃粽子。

  餐桌上放了五六个粽子和一碗白糖,我马上去厨房拿了双筷子津津有味的吃着粽子,我边吃边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吃完以后,我立马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在战国时期,秦国想吞楚国,便破坏齐楚两国的关系,削弱楚国,当时楚国有个大夫叫屈原,他主动抗秦,还主动实行政治改革。而秦王很昏庸,听了奸臣的话,不采纳屈原的意见。反而把他留放边疆了。在流放中,屈原把他的爱国思想写成一部伟大的史诗《离骚》。后来他不忍看到祖国灭亡,就跳汨罗江自杀了。楚国人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看到这里我想应该就是端午节要划龙舟的来历吧!我又接着看:人们打捞不到屈原的遗体,又怕鱼鳖虾蟹吃了他,就用米包粽子投入江内喂饱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遗体。以后人们都包粽子纪念他,这就是吃粽子的来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屈原真爱国,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

【【精华】端午节作文6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九篇

2.【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5篇

3.【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0篇

4.【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

5.【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9篇

6.【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五篇

7.【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四篇

8.【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3篇

9.【精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三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