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2021-03-1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一个记载时间的名词,你锁定华人的记忆,把远古的风俗,把火与生存的理想,交给一个个昼与夜的期盼。燃烧,代代不息的龙子龙孙的热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描写端午的诗。五月端阳,粽子飘香。众所周知,粽子的由来和屈原有关,它曾经肩负保护和抢救屈原遗骸的重任。但今天,它已转化为一种大众的小吃。这种历史积淀的泛生活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唯端午,几乎所有传统的节日,舞台中心都是盛大的筵席。不过,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端午之吃,意义还是不同。其他的节日大都因农时而起,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唯有端午由惨烈的故事演变而来。端午的粽子包裹了怀念和景仰,赛龙舟的号子声中透露出对一种精神的虔诚和向往。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包裹着,天天年年的沸腾。沸腾的,是你的苇叶,你的糯米,屈原的忠心,和我们的端午,我的黑发飞舞。手捧滚烫的端午粽子,悬钟馗神像,挂艾叶菖蒲,喝雄黄美酒。在万千龙舟飞翔的瞬间,端午节的风同风俗,蒸发无尽的冷泪,无穷的幽怨。莫名的光与影的传说,霹雳啊,怒吼吧,让我们熔化在端午节的彩虹!”

  我们很容易把这一天和诗歌联系起来。端午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气氛,引导着我们向往诗歌。因为在后世看来,屈原首开个人诗歌创作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诗人。他的名字,就是诗歌的代名词。是不幸,抑或大幸?身为楚国重臣,屈原没有能拯救楚王朝,却于流放之中,独自担负起建立诗歌王国的重任——楚王朝最终灭于秦手,楚辞却从此奇峰突起——和《诗经》一起,成为华夏诗歌的源头。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屈原的筚路蓝缕,后来的诗人,才有路可寻。

  因此,这一天是咱们大中华重要的祭奠之日。然而,最近在我市某中学的一项调查却令我们吃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甚至“情人节”,却只有百分之十的孩子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此节日的真正来历,然而在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用于看电视,近三成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很少有时间外出散步和家长交流谈心。无独有偶,韩国有很多人却建议将和中国一起共同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再一次令我们震惊,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要韩国人帮助申请。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据说是某位教授写的,此所谓教授公开声讨责骂我们传统文化,嘶声力竭。他竭力排斥中医,胡说什么中医是伪科学,要彻底废除。中医学是我们又一种传统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我们去完善,它怎么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此教授又说,西医是科学,西医是人类精华,要保护。中医是糟粕,是垃圾,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哪里是一位中国的教授,简直是一个十足的媚外者。就在我们讨论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时候,韩国人又开口了。韩国人认为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是科学的,是神奇的,是美妙的,是人类的精华,是世界人民的遗产。不仅如此,韩国人还落实在行动上,决定独自把它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再一次给我们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些所谓的教授不觉得脸红,我们这些贫民倒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真得要吐血!

  今年端午节又到了,“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远,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民众,在思考、研究、寻找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子走的更加稳健一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问题提到了政府、学者和民众的面前,在照搬西方经验和哲学思想解决中国问题的试图失败之后,人们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线索。

  我们要为孩子孩子们创造一个他们能与之亲近的文化环境,不要一想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读经。前不久,xx日报联合全国x家媒体共同发出“打好国学基本功底,推进未成年人教育”的倡议。倡议书一发出,便引起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仅就广州而言,便有众多学校、教育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而广州市教育局也透露将推广中小学生“读经”做法,倡导利用双休日在社区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经书确实优秀,但它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很多游戏、儿歌、童谣等等也是民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年九月,上海市曾经实施将上海话、上海童谣等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融入“乡土文化”教育。这项措施让很多人“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但这种做法还远远不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人的魂,一个没根没魂的民族怎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应该确实保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根,责骂我们传统文化的那些教授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我希望我们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等传统佳节能流长悠远,我们的中医理论,我们的古典诗经,我们的民族风情能发扬光大。

  希望大家一起救救我们的魂,救救我们的根——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文 篇2

  你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没错,就是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小粽子还有许多的谜语:“四角六边斜,掉入锅中间。锅底翻跟斗,起来脱棉袄;四角六边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解衣裳。”对了,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传千里。家里也是粽飘香。

  我也很想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红豆,糯米做馅,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糯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了一团球。

  奶奶不只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再开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待的要揭开盖子查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粽子那香气,让我唇唇欲动。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解开,就能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棕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作文 篇3

  我一睡醒,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马上想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穿好衣服,起床吃早饭。我迅速地把牙齿刷好,脸洗好,兴奋地跑向餐桌,只见:一桌子上满是粽子,大大小小,有我最喜欢的肉粽、红枣粽……还有其他像白米粽、豆沙粽……我高兴极了,立刻叫姥姥帮我煮三个小粽子、一个大粽子。我一说完,姥姥就拿着粽子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粽子就煮好了,姥姥把粽子慢慢地端出来,我马上跟了上去,先从盘子里拿了一个小粽子,迅速拨开粽子皮,一口气把一个粽子吃了下去。

  吃完早餐,爸爸妈妈一起带我去常熟看赛龙舟。一到常熟,运动员们已经准备好了,只听见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奋力向前划,般头的运动员在奋力击鼓。“一、二、三,比赛结束”。最后一条船也到达了终点。我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爸爸妈妈拉着我回了家。

  这真是个美好又精彩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即使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懂得端午节的来历吗?!不懂得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身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节,第一次被列为国家法定休假日。照例过节可以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本应非常愉快,然而今年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也就没有好心情去细细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我们特别思念四川地震灾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伙伴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朋友一起举行“情系灾区、共过端午”的特殊的主题队会。对于灾区的伙伴,我们有几多思念几多担心:废墟里长眠的朋友,天堂里怎样过端节?失去父母的伙伴,现在学习生活怎么样?身体受伤的伙伴,你们的伤情好些吗?┅┅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飞上灾区去看望受苦受难的伙伴,安慰伙伴受伤的心。

  队活动中我们观看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一张张图片,讲述动人心弦的'一个个故事。我永远忘不九岁男孩林浩逃离教学楼,又返回去救别的同学的动人事迹,也忘不三岁男孩朗铮被救出后躺在担架上给救援队的叔叔阿姨敬礼的感人场面。你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后懂得感恩,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地震震垮灾区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队员们纷纷慷慨地捐出自己积攒的钱表达爱心,为救灾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活动最后,我们手捧点燃的蜡烛,齐唱“明天会更好”,遥祝远方的灾区朋友,在全国人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尽早脱离灾难,早日重建家园,恢复健康,投入学习。衷心祈祷天堂的伙伴们安息!祈盼灾区的伙伴们更加坚强,永远幸福!

端午节作文 篇6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我们村一年一度的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块白布,上面写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队一样威风。比赛到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节作文 篇7

  又是五月,又是端午。

  每每端午的来临,我就会想起以前吃粽子的情形······

  又是五月,又是端午。

  每当端午的来临,母亲就会给门上插上艾蒿,洒上雄黄酒······

  我虽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母亲做完这些后,我们就开始吃粽子······

  祝每个会员端午节快乐,祝小荷作文库越办越好!

  快要期末考试了,我要抓紧复习,考个好成绩!我不能贪玩了.

  祝大家节日快乐!

  我们不能贪玩,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哦!

【【实用】端午节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七篇

2.【实用】描写端午节作文七篇

3.【实用】端午节习俗作文七篇

4.【实用】端午节的作文七篇

5.实用的端午节作文七篇

6.【实用】端午节粽子作文七篇

7.【实用】端午节快乐作文七篇

8.【实用】端午节小学作文七篇

上一篇:难忘的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小学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