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03-0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端午节终于到了,端午节是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家家要包粽子,吃粽子,赶上有眼福,还有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呢!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忙活起来。妈妈将前一天准备的食材都搬出来了:有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糯米,还有我爱吃的葡萄干,蜜枣,花生。

  “妈妈,这么多好吃的呀!”“别急,一会包好了更好吃。”妈妈将粽叶卷成漏斗样,倒进一勺糯米,再加一些葡萄干,蜜枣,再加一勺糯米,然后压紧,压实,再用余出的粽叶一盖一折,我连忙将准备好的小段绳子递给妈妈,妈妈用绳子将粽子扎紧,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粽子终于包完了!妈妈将包好的粽子放进了锅里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啊!”

  妈妈给我讲了屈原的事迹,我也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是怕屈原被江里的鱼吃了,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喂鱼,由此可看出人们对屈原的敬重。

  吃着香甜的粽子,想着古人伟大的爱国情操,我想: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童年,最喜欢的就是过节:喜气洋洋、安定祥和的春节;举家踏青、祭拜先人的清明;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中华节日图”,总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特别神往的是端午节!一想起粽子香喷喷的味道,我便会垂涎三尺。孩提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天天吵着妈妈包粽子,催着她快点包粽子。“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从大老远就能闻见我和伙伴们吟唱的歌谣,大人们都笑我是只“小馋猫”。粽子包好了,我一连可以吃好几颗,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江边那激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总如磁铁一般,把我吸引住了。每每,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闲时,我还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学着大人们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还像模像样地分出谁输谁赢呢!

  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喜欢端午节的情思却从未减退。盼啊,盼啊!五月初五端午节终于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可以进厨房帮妈妈包粽子,享受“粽叶香,香厨房”的乐趣!

  我们先准备材料,这可是关键。我负责淘米,我把雪白剔透的糯米放进水里清洗,洗干净后,浸泡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糯米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颗耀眼的小珍珠。姐姐正在旁边浸泡绿豆,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拣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盆子里的绿豆,哪怕一个小脏物、一个发黑的绿豆,都逃不过姐姐的“火眼金睛”。“调料大师”妈妈正在调理佐料,嘴里轻声念叨着:“鱼露、味精一两,蘑菇半斤,蒜头二两,虾仁八两……”她先拿来几十朵浸泡过的蘑菇均匀地切碎,放进盆子里,接着又切蒜头、葱……手里的刀剁个不停,瞧!她多么专注。在大家的忙活下,材料准备齐全了,并把所有配料和在一起。

  我们开始了包粽子。我们把箬叶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犹如一个下面没有孔隙的漏斗,我们舀了几勺调配好的糯米放进箬叶里,妈妈在一旁嘱咐:“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粽子超大,会漏米!”我们遵照妈妈的嘱咐,放了适量的糯米料,包起了粽子。瞧!妈妈小心翼翼地舀起绿豆、糯米放进箬叶里,全心全意地包裹着,她包的粽子那么精致、小巧。突然,她停了一会儿,眼睛注视着粽子,若有所思,我迷惑不解,“妈妈,你在想什么?”“此时此刻,我想起这粽子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糯米和一些配料呀!”妈妈深情地说道。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是呀,古代的人们为了赶走江中的蛟龙及鱼虾,不去吞食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而家家户户裹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记得唐代文秀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不正表达对屈原的赞颂吗?这粽子里饱含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怀念,及对所有爱国爱民人士的深深崇敬之情!

  我和姐姐更加专注地包着粽子,放好了调料,合上了箬叶,左右对折,把糯米裹得严严实实,包成有尖角的三棱形角黍,每个角酷似菱角。最后系上细绳子,粽子就包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从蒸笼里传出,真让人垂涎欲滴!

  吃过粽子,我兴奋地到江边观看赛龙舟。一幅激烈紧张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双方队员竭尽全力地在比赛,好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甲方队员用力地划动手中的木桨,船在快速地前进。乙方队员不甘示弱,眼看甲方队员快要超过他们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集中注意力,竭尽全力划动水中的木桨,水在木桨的划动下,泛出粼粼波光。队员们身上不知是水还是汗,可他们仍全心全意地划着浆,整齐雄壮的口号从他们的嘴里喊出来:“育杭,育杭……”甲方队员更是精神百倍,手中的桨在有力地挥动着,人们的目光随着龙船的划动而移动,两条船的距离越来越短。观众们在拭目以待着这最紧张的时刻,甲方队员更努力了,他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划动着手中的长桨。果然,他们不负众望,在最后的时刻加倍努力,战胜了乙方。我的心还久久徜徉在刚才那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迈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永不放弃,力争上游的精神难道不正是奥运精神的体现吗?

  传统节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这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作文素材《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今年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3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的作文9篇

2.【精华】端午节的作文8篇

3.【精华】端午节的作文10篇

4.【精华】端午节的作文5篇

5.【精华】端午节的作文五篇

6.【精华】端午节的作文4篇

7.【精华】端午节的作文三篇

8.【精华】端午节的作文6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故事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