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节”的作文

2021-02-22 关于春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春节”的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春节”的作文 篇1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民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是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每个地方的春节民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吧,你们是不是也该让我长长见识了呢?

与“春节”的作文 篇2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我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祝福语。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与“春节”的作文 篇3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抛弃了腊月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年味浓,最浓是子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啊!,客厅里早就摆好了另一桌。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严严实实,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节日红装,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

  心思舞动,心潮澎湃,新年的.钟声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着,守岁将迎来春的脚步。春在冬的孕育之中即将来临,大地四方无不荡漾着春的气息!歌星的歌喉里多了一分盼春的急切,笑星的笑容里多了一分春的灿烂。秒针轻盈的步子即将送走疲倦的老虎,一声声清脆的钟声将迎来可爱的玉兔。

  春终于来了,随着时、分、秒针一家的团聚,那爆竹声便如洪水一般挤破浮冰冲击过来了。一朵朵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刹那间,天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瑰丽景象。一声声巨响也飘来了,震得屋顶抖落下阵阵雪宵;一颗颗彩球升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连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姿万态美如画。身影如洪水般阵阵如浪,烟火如丛树中万鸟齐翩翩。此消彼绽、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时时变幻的画,给人梦一般的感受!

  春终于来了,下一个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着我们洒下汗水,书写这一个灿烂的年!

与“春节”的作文 篇4

  我想小朋友们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想到的一定是穿许多漂亮的衣服,吃好多的零食,贴对联,放鞭炮。那么,大人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有事什么反应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他想到的就是可以让一些非常久不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团圆。

  那么,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吗?哈哈,那我就给你说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年”不经常出来,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出来伤及他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她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了一跳,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连忙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非常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了吗?

与“春节”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江苏,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但对家乡过春节的情景可是记忆犹新。

  “酸溜溜,甜丝丝。蘸着饺子真好吃!”照我们那儿的习俗,过春节每家每户都要用上得“醋蒜”。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开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没剥皮的蒜放进坛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和糖,封上,留着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黄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从一放寒假就开始准备。头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带着去买一身新衣服,连袜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孩子总会忍不住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们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响声,响彻云霄,吓得那些胆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过小年,其实就是相当于春节的“彩排”。夜幕一降临,就会有鞭炮声,这便有浓浓的年味。,但家乡有个习俗,就是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财气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几天,每家每户都得大扫除,必须干干净净得迎接春节。

  除夕夜非常热闹,这一天每家每户张灯结彩,走在街市上,就好像在看花灯似的。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屋里贴着年画,鞭炮声不间断。年夜饭也是少不了的,每家每户的都围着大桌子,这时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场了。一打开塞子,一声酸甜味扑鼻而来,一会功夫,几大盆饺子就见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带着一家人的祝福,飞上天空,整个镇子都沉浸在了喜悦的气氛中国。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须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夜迥然不同,每家每户门前堆积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纸片,全镇都休息了。

  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镇子沿河的街道挂上的一排大红灯笼。孩子提着各色的花灯出门了,有兔子灯,龙灯、猴子灯……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比较着谁的花灯漂亮。

  十五一过,这春节就结束了。年轻人们带着新的希望又离开了家乡,老人又翘首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与“春节”的作文 篇6

  又到一年春节时。

  春联已经悄悄贴到门楹,春运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春晚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老人们做了年糕、炖了肉等待孩子们的归来,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和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有的已经回到了家,有的正在奔波,有的正在抢票……所有这些,都说明,年已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

  古代人是如何过年的?王安石在其诗《元日》中描述了一幅中国古代特色的年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放鞭炮、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挂桃符,真是好不热闹。

  再说说小时候对春节的童年记忆。我是80后,出生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小的时候,每年每户都坚守着千百年以来的年俗,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在小年之后开启“过年模式”,如童谣里所唱的那样: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那个时代,过年是一个既定程序,每个家庭都在用这样的程序进行倒计时。

  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是让人最为兴奋的事情。在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里,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只有过年才能有好吃的,只有过年才能连续吃十几天的大鱼大肉,只有过年,才能收到家长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红包,也只有过年,才能不停走亲戚串门,听不尽的夸奖与恭维话让人高兴……以上所有,都可以称之为年味。

  现在,似乎所有的身边人都在吐槽年味变淡的现状。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除了学生和教师,似乎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正常工作,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机器,仍然在开足马力不停地运转。同时,以上那些小时候的过年记忆,也逐渐被新的形式所取代。年俗已经呈现多元化、现代化的趋势——有些落后的年俗已经被禁止,有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年俗已经被抛弃。

  社会文明的发展,决定了风俗的更新换代。鞭炮在许多城市被明令禁止,人们感慨没有了鞭炮的味道与声音,这年过得没滋没味;大年初一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等过年方式,也被如旅游过年、电 话拜年、微 信拜年所取代。近几年,过年风俗更是玩出了新花样——智能手机普及之后,集五福抢红包、看春晚摇红包等形式,成为了新的年俗。

  习俗也好,习惯也罢,只是社会文明的具体形式。任凭过年的风俗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植入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不会变,对于中国年的信仰不会变。每家每户对团聚的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对20xx年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不会变。

  正是有这样的家国情怀,春节才以强大的凝聚力驱动了30亿人次的春运,奔波万里只为短暂的相聚。也正是因为有了春节,中华民族与东方文明才有了区别于其他地区和文明的最为隆重而浩大的群体仪式,我们的灵魂也才有了一个集体归宿。

【与“春节”的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1.与春节有关的作文

2.与春节相关的作文

3.我与春节作文

4.立春与春节作文

5.春节与习俗作文

6.春节与环保作文

7.与“春节”的作文八篇

8.与“春节”的作文9篇

9.与“春节”的作文10篇

上一篇:与“春节”的作文 下一篇:与“春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