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重阳节的作文

2021-12-26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重阳节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1

  在金色的秋天里,我们不仅迎来了中秋节、国庆节,而且还迎来了重阳节。

  早在几千年时,就已经有尊敬老人的美德。在现代,我们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见尊敬老人的,比如说“扶老人过马路,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人就给他让座……政府为了让老年人度过美好的晚年生活,特别为老人开办了老年大学,这种大学是免费的。这种学校开办的科目可真多呀!有美术、舞蹈、戏曲、武术、乐器……他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抱着不服老、不服输的心,像个小学生一样,品味着书中的“绝世美味”。

  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老爷爷奶奶成群结队的去爬山、饮菊花酒、佩带茱萸。

  重阳节还有一个名称叫老人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希望重阳节这天大家玩的开心,记得替家里的老人祈福!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2

  这天是重阳节,早上我们学校进行了重阳节的专题广播,广播里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等等,搞笑极了。

  一天的学习很快过去了。放学时,我在楼梯上看见了沈老师,心想,这天是个节日,那得有礼貌地祝福老师。于是,我连忙说:“沈老师,节日快乐!”我心里想沈老师必须会说“多谢”。

  谁明白,沈老师奇怪地看着我。她怎样没像往常一样说多谢呢?我有些纳闷。正在这时,沈老师笑呵呵地说:“我又不老,跟我说节日快乐干什么?”到底怎样回事呢?我感到十分不解。

  回到了家,我连忙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奶奶,问奶奶是怎样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难道沈老师老吗?”

  听到那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为凡是遇到节日总要相互道“快乐”的呀!却忘了这天是个特殊的节日,都怪我听广播不仔细,闹出个“张冠李戴”的大笑话。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是重阳节,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外面吃饭,爸爸带我去吃吃我最喜欢的秦宝肥牛,我很开心!

  我觉得比我妈昨天做的红烧肉还好吃。下午我又上了跆拳道,晚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带我去吃了海鲜,吃饭的有叔叔阿姨,我还认识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看了龙虾还有螃蟹还有好多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中游。我们一起玩的很高兴。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4

  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已长大,可是您已不在!亲爱的太爷爷,我好想您!

  不知不觉,又到了重阳节,这可是您最喜欢的节日。记得原来重阳节,您总是最开心的,“忙上忙下”,虽然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却“不亦说乎”!您喜欢坐在菊花丛中,微微摇着躺椅,让我坐在您的腿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我讲着重阳节的来历。您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尽管如此,您却总是尽自己的全力,用最生动,最有趣,最幽默地语言来装饰您的故事,每次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惊喜。可现在您又在哪里呢?望着远方那一轮残月,又开始想您。您那慈祥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遥望蓝色的天空,渐渐的,天空中,映出了您的面容……

  如今重阳,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沉迷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

  您爱菊,种了满满一院子的菊花,我认为菊花“不吉利”,而您却笑着说:“我和你太奶奶是在重阳节认识的,菊花是我们的爱情之花,对我来说是最吉利的了!”您是多么珍爱那一院子菊花呀,甚至有时疼爱花比疼爱我的程度还深,小时候,懵懂的我摘下几朵来把玩,都会被您严厉斥责一番。

  如今,菊花依旧盛开,只是人不在,我也终于懂得了“物是人非”的道理。路过的邻居们每逢见了都会称赞:“啊呀,你们的菊花开得可真好!”是啊,花开得是好,但只有我知道其中的原因,这花,是用爱浇灌的,它里面溢满了浓浓的爱呀。

  看着满园的菊花,我的心充盈着浓浓的爱,我忘不了您,忘不了那菊花,更让我永远忘不了的,是在这个菊花飘香的重阳,去告诉人们,及时行孝,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追悔莫及!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5

  听妈妈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古人在这天有登高的习惯。

  于是,在重阳节那天,我陪着爷爷、奶奶、二姨奶奶他们一起去爬紫金山,还参观了天文台,回来后又到了中华门城堡。

  这天过得真有意义,在重阳节陪老人登高,也是咱们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吧?

  不过老人节和孝敬日会不会是同一天呢,我不知道。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6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跟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的形成已经不易考察明确,但民间流传着众多关于重阳节起源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认为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一种仪式。

  “大火”即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是古代用作确定季节的标志。“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故而《夏小正》有“九月内火”之说。大火星的隐退,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这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内心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因此,在“内火”时节,正如其出现时需要迎火仪式那样,人们也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现在虽然很难知晓古人的祭拜仪式,但从后世重阳节仪俗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有些地区重阳节有祭灶神的习俗,灶神就是家居的火神,这便是古代九月九祭祀“大火”的遗俗。

  汉刘歆在《西京杂记》中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古人是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相对应的春秋大节,而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便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代代传承。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7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写重阳节的作文 篇8

  在此次调查中,5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写重阳节的作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写重阳节的作文汇总7篇12-19

实用的写重阳节作文汇总7篇12-10

【精华】写重阳节作文汇总8篇12-22

【精华】写重阳节作文汇总9篇11-30

关于写重阳节作文汇总七篇11-28

写重阳节的作文六篇12-16

写重阳节的作文13篇12-13

关于写重阳节作文12-13

写重阳节的作文300字12-18

写重阳节的作文四篇12-11

三年级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