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重阳节作文

2021-11-13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重阳节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1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泽东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2

  重阳节快要到了,今天,行走班一颗颗火热的心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洪泽托老院。

  为了让我们托老院之行给爷爷奶奶们带来欢乐,几天前,行走班老师就让我们拿出自己的最擅长的表演本领给爷爷奶奶们看,我们在家里自编自演,练了一遍又一遍,直至练熟了为止。在表演时,有的同学们表演唱歌,有的表演跳舞……我表演的是讲故事——《重阳节的来历》,表演的同学个个神情投入,观看的同学和爷爷奶奶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边静静观看,现场不时传来爷爷奶奶的笑声,想着我们虽小,也能用自己的力量给爷爷奶奶们带来欢声笑语,我们的心也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听说,有两位五年级的哥哥姐姐在看望前夕还自己亲手挑选了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作为我们少先队员,都要以他们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尊敬所有的老人,关爱所有的老人。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3

今天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秦老师让我们回家为老人做三件事。在放学路上,我就绞尽脑汁地在想该为公公和婆婆做些什么。一到家,我的婆婆正在做饭,我先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又帮婆婆洗菜。一会,公公回来了,我给他递上拖鞋,把热腾腾的重阳糕给他端上。做了这些事,虽然感到有点累,但心里却很开心。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4

  这个城市根本没有一点关于这个节日的消息,尽管它并不是属于我们的节,甚至作为节日它显得那么不重要,可是我还是不禁想到了在家乡这个日子的气氛。

  记得我曾经为了能够在这天晚上和同学去登高而和爸爸争执,他很生气很武断地说,如果我敢去他就打断我的腿(这是一句他最常用的威胁语言)。也许在初中那个年纪而且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女孩子最厌恶的就是这样的管教吧!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叛逆的行为,尽管我明白他不让我去是担心我的安全。但是那个时候我对黑夜并不害怕,远远没有现在这种恐惧感! 说远了,说回重阳节吧!在家乡,每到这天晚上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去登南山,每个人手里会拿着一支菊花,很热闹!小孩子会很兴奋,老人也会在中年人的搀扶下去参加活动,给我留下很温馨的感觉。

  在新鲜感觉的渐渐降温后,我看见了文化和生活的差异!我像一只被移栽的植物!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阳节,周老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这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打个电话,向他们祝贺重阳节快乐。

  回到家后,我心里想,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没关系的。打电话就打电话吧。先给姥姥家打吧。“哒哒哒哒”——“喂,是姥姥吗?”姥姥说:“是我啊!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这就是祝福您与姥爷重阳节快乐!”“好!好!好!蕾蕾真孝顺啊!”姥姥高兴的说。

  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爸爸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奶奶去了。“哒哒哒哒”——“喂!是奶奶吗?”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谁呀?”“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蕾蕾?”奶奶问。“今天就是重阳节。我祝福你重阳节快乐!”我自信的说。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奶奶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声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做针线活更加是认真仔细,又美观。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迎来了今年的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晚上,奶奶请全体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顿团圆饭,也顺带着过重阳节。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齐了,晚餐开始了[],奶奶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红烧鸡肉,糖醋昌鱼,阳澄湖大闸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气的先吃起来了。大家边品尝美味的菜肴,边谈着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经,说说笑笑,有多么的亲热又是那么的和谐啊!接着我们举起酒杯,为奶奶庆祝生日。

  大家酒足饭饱后,一起在大厅看起有关重阳节的电视节目,我和哥哥可闲不住了,为了能使爷爷奶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负责给他们捶捶背。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着前,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我把蜡烛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灯点关了,然后由二伯把一个莲花式样的蜡烛点着了中心,“啪!”,那朵莲花奇妙的开放了,大家都被吓了恩平一跳,但紧接着美妙的生日歌音乐响起来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奶奶露出了激动的神情,等蜡烛吹灭,二伯母亲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给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浓的蛋糕,真诱人啊!最后妈妈给奶奶和爷爷各做了一碗长寿面,我抢先祝福一声:“祝爷爷奶奶福如东山,寿比南山”。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慈祥,那么快乐。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7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北京奥运会刚刚闭幕之后,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过重阳最令人遐意的就是食蟹赏菊。古人有诗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赏菊菊花天。"晋代隐士毕卓曾有诗写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螫,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可见前人对在重阳节赏菊食蟹是津津乐道的。

  还在奥运期间,老友张跃就给我打来电话,约我到他那里去吃河蟹。张跃的家乡在渤海湾边的一个小鱼村,有河流从他们那里入海,溪流网布,芦苇丛生,是河蟹孳生的好去处。每到深秋季节,我们几个老友就要如期而至,到他那里去享受几顿生猛海鲜、青虾河蟹。

  赴约之前,我从县城购来几瓶山庄老酒,以体会苏轼诗云“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樽前第一流”的风趣雅兴。聚会那天,我们登上了当地号称“小檀香”的月坨岛。来到岛上,一幅“万顷碧波澄澈,百鸟飞翔讴歌,芳草野花接疏林,小桥曲径连木阁”的风景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落坐在苇庐水榭之中,桌上,团尖彤红;窗前,菊黄怒放;窗外,碧浪清波。好友王彬在我们圈内是有名的.馋嘴。他不等大家寒喧几句,抄起螃蟹就大嚼起来。好友赵枫是个有学问的老夫子,他一把将张跃手中的残蟹夺下,对大家说:“我们虽非文人雅士,但也不能见蟹滴涎,急不可待。何不效法红楼梦中史湘云藕香榭大摆螃蟹宴,众姐妹以蟹吟诗行酒令呢。”我立即表示赞同,笑着对张跃说:““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你要吃蟹,先拿诗来换。”张跃不服气说:“别看你们都能之、乎、者、也,难道我怕你们不成,作就作。”他停顿半刻,张嘴说道:“张牙舞爪谁人惧,看你横行到几时。”说完,拿起螃蟹龃嚼起来。接着,赵枫以“菊.蟹”为题,作了一首“醉花吟”。“飒爽金风拂卉秀,叶翠黄花瘦。肥蟹伴琼浆,聚友相酌,醉把私情透。今又重阳思旧友,缘孽源秋后。秋菊做兰花,心赠伊人,伴月龙须诱。”赵枫刚将词吟完,张跃马上调侃:你又姘上哪个小密了呀。赵枫笑而不答,督促我披挂上阵。我并非攀风附雅之人,不熟韵那种老八股的东西。但不作诗就不能食蟹,为了一饱口福,也只能滥芋充数了。我思索良久,免强凑合了一首七绝:“金樽泛起菊花酒,玉碗飘来蟹籽香。群芳赋螯行酒令,众友效娉啮肥螃。”就是这样,诗行三首,采过五味,桌上已是蟹碎瓶空,杯盘狼藉。

  饭后,我们驱车来到当地一处有名的植物园去赏菊。重阳观菊乃一雅事,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历代文人墨客咏菊抒怀的名篇佳作连篇累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杜甫于风烛残年,赏菊兴致不减,最后一次重阳赏菊,一连赋诗五首,写下的《登高》一诗。还有黄巢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气概冲天。

  我们来到赏菊廊,但见百菊锦蔟,游人如炽。那菊花有紫色、墨色、酱色、橙色、*、白色之分,可以说是缤琅满目,五彩纷呈。那*如黄龙探爪,白色如玉蛟张须。墨色如黑蝶分翅,橙色如剥壳嫩橘。我们那位老夫子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当众吟出七律一首,题为“咏菊。”“陶令采菊东篱下,黄巢作赋百花杀。吴生妙笔涂龙爪,苏轼荆襄见落花。墨客文人多菊颂,攀风附雅意风发。唯有毛氏添新意,战地重阳赞黄葩。”并以此诗结束了我们的这次聚会。

小学重阳节作文 篇8

  今年的国庆假期,10月2日恰好又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们的重阳节,这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听爸爸说已有20xx多年历史了。

  重阳节当天,爸爸妈妈决定带上我和姐姐回老家看一下年迈的奶奶。快到中午时分,我们才赶到奶奶家,奶奶已经做好了丰盛的午餐。吃饭时,我剩了半碗饭不想吃了,就起身把它倒掉。这时,一向和蔼可亲的奶奶好像生气了,她就给我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情形了。

  奶奶出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她说和我这么大的时候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地里蝗虫遍地,桩稼绝收。那时候别说现在一样:吃香的,喝辣的,就连野菜树根都吃不饱,所有的树叶,树皮都被剥光,连草根,河里的小草都被挖出来吃掉,但是仍是填不饱饥饿的肚子。有的人甚至无奈的吃起了所谓的“观音土”,最后出现水肿,最终死掉了。最残忍的还有把死人的肉煮了来吃,真不敢想象啊!”据说当时死亡千万人之多,说着说着,奶奶的眼眶湿润了,因为她的亲人也有几位死于当时。

  听了奶奶的一番话,大家都沉默了,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凝重起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时我才真正意义的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上学我们就要学《悯农》这首诗。虽然现在每一个小孩都能朗朗上口,可是生活在物质极度丰盈的新社会的孩子们,有几个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我为我以前鄙视奶奶每次把剩饭都热了吃的行为而感到羞愧万分!

  我们应该在节假日的时候,多抽出时间去看望看望老人,听听他们曾经的故事,也许你会有另一种的收获!

【关于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九篇

2.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6篇

3.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7篇

4.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10篇

5.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9篇

6.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

7.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六篇

8.关于重阳节作文锦集四篇

上一篇:小学重阳节作文 下一篇:重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