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400字

2021-11-04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作文400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1

  我家乡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但是,除了春节之外,家乡最热闹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重阳节了。

  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此节怀有特殊的感情。插茱萸和簪菊花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大诗人王唯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旧俗。

  不过我家乡的重阳节略有不同。每年到了农历九月九日,除了登高以外还有每年一度的庙会,庙会从初八到初十,三天都要搭起戏台唱大戏,那个时间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戏台上,有咿咿呀呀唱的,有闭目专心拉弦的,有手脚不停敲鼓打罗的。戏台下,有乐呵呵摇头晃脑看戏的老爷爷老奶奶,有东钻西跑嬉戏的小孩子,当然还有穿红戴绿的大姐姐;戏台远处,卖东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包子,热腾腾的包子”,“豌豆馅,又香又甜的豌豆馅”,让人听着就馋馋的,那么多小吃让人目不暇给,香味直往心里钻;当然还有玩的,有捏泥人的,摊子边围着一圈的小孩子,紧紧盯着捏泥人的手,看黄巴巴的泥变成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变成可爱的小狗,手心都是汗;还有套圈的,打桌球的,劈甘蔗的,吹气球的,好玩的太多了。我和伙伴们东瞅瞅西看看,有看不完的新鲜,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快活。

  朋友们,我家乡的重阳节怎么样?喜不喜欢跟我一起过这样的节日呢?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2

  一、赏秋

  重阳节是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四、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五、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读到-王唯的诗句脑中就会不自觉的想起九月九日《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

  其实对于这些传统节日我还真的有点陌生,翻阅资料后才知道是:老人节、重九节、那既然是老人节,我在想是不是应该会爸爸妈妈做点事,尽点孝心呢!做什么好呢?这可让我绞尽脑汁呢,在家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懒虫”。啊有了,我可以帮妈妈捶捶背缓解疲劳。

  放学到家后放下书包,我兴奋的对妈妈说:“妈妈,今天可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来帮您捶捶背吧!”她笑了笑说:“呵,你还会捶背?”她肯定是半个字都不相信的,于是我要用实际行动来给她看。

  我让妈妈先坐下,我像模像样的把双手放在空中握成两个小拳头在妈妈的背上有节奏的轻轻捶了起来。我亲切的问妈妈:“妈妈,您要是觉得轻或者重要和我说哦!”她举起了手做了一个OK的手势。

  虽然事小,但是也能表达我们的孝心,你们说是吗?比尔盖茨说过:“时间能等孝顺不能等”在这里要祝愿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4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活动。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们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外婆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外婆太罗里吧嗦!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但重阳节那天,天气很冷,我知道外婆最怕冷,于是就想用几句亲切的问候,我相信这样温和的话语,一定会使外婆忘记寒冷的,她心里感到的一定是暖洋洋的。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5

  同学们,你们了解重阳节吗?如果不了解的话,那就我帮你们讲解一番吧。

  重阳节又称“重九”“敬老节”“登高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上一小红旗,点上蜡烛灯。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歌谣也不少呢!陕北有首民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啊,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唐代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时,我和一起弹古筝的好朋友在花区表演,献给老人们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曲子“渔舟唱晚”,赢得了爷爷奶奶的热烈掌声。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6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一天也是敬老节。不仅仅在这一天里要尊敬老人,在其他的日子里也要尊敬老人。这一天有着许多习俗,比如说:陪老人赏菊花、登高处遥望远处、遍插茱萸。这些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就提到过。

  在这天里,我陪着外公外婆赏菊花,陪着他们一起去玩。在这天下午,我正在朗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我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公回了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对吧。”

  我‘’嗯‘’了一声,问外公:“外公,您怎么知道的呢?”外公说:“我听你回家时背古诗时记下来的。”“哦。”我说。我刚说完,外公就咳嗽了起来,我连忙去给外公倒热水喝。外公喝完以后,已经不咳嗽了。外公说:“乖孙子。”外公说这句话的同时就笑了,脸上的皱纹慢慢的舒展开来,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在这天里,我体会到了很多,重阳节不一定要做出动人的敬老事情,只用让自己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开心就行了。

重阳节作文400字 篇7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实用】重阳节作文400字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重阳节作文七篇

2.【实用】重阳节的作文600字集锦七篇

3.【实用】重阳节作文合集七篇

4.实用的重阳节作文七篇

5.实用的重阳节的作文300字集锦七篇

6.【实用】重阳节作文汇编七篇

7.【实用】重阳节作文汇总七篇

8.重阳节作文600字集锦七篇

上一篇:难忘的重阳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写重阳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