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作文 篇1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老人节”当然要给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与老人一起玩一玩儿;为老人洗脚,使老人感到快乐;对老人讲讲故事,让他们心中感到快乐,不再孤独……
“老人节”就是为了老人,在以后,我们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吧!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重阳节作文 篇2
正是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大清早,一股浓浓的酒香夹杂着茱萸的气味扑鼻而来。我一挠头,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我连忙换好衣服,奔出房间。只见奶奶正捧着一把茱萸,要摘叶子呢!我忙跑过去,问道:“奶奶,你在干吗呀?哪来这么多的茱萸?”奶奶笑了:“我正要做几个香包给你戴上呢,你挑几个颜色吧!留些给你爸你妈。”我往茶几上一看:果真有十几个香包袋子,我挑了几个颜色后,忽然眼珠一转,说了句:“等我一下!”然后便跑进房间,从柜子里抱出一个三层的“宝箱”。我从第二层放松紧包的小盒子里挑了一个最大的红色小包,决定动手做一个香包送给奶奶。
我把包放在书桌上,又从外面拿了一大把茱萸,准备好纸、水彩笔等。我先捡了一把上好的茱萸,往小包里一点点、一点点地放,直到放满为止。接着,我又用水彩笔画了一张精美的`卡片,用黑笔写上祝福。我做好以后才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忙跑出去,把袋中的杂物清了一下,又用双面胶在纸上粘了一些茱萸叶,然后拿出一个小瓶子,用小匙盛了些菊花撒进去。我把小瓶子挂在香包上,又从小花园里折了一枝菊花摆在一起,放在一个小盒子中,准备送给奶奶。
我把小盒子放在茶几上,又在盒子两边各放了一块九层、上面有两只小羊的重阳糕,万事倶备,只等奶奶了。奶奶来了,一看这装饰,笑得开心极了,我和奶奶一边吃着重阳糕,一边闻着香气,度过了一个开心的重阳节。
重阳节作文 篇3
祝老人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祝老人,那我就实话告诉你吧!因为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我来到红绿灯路口时,看见以为老奶奶跌跌撞撞地想过红绿灯。我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我说:“老奶奶我扶你过去吧,你看红绿灯,车来车往,人来人去,一不小心,可能会出事,你说可以吗?”“小朋友谢谢你,那我们过去吧,可是绿灯没电了,你一定要小心。”老奶奶慎重地回答。“好。”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开始过马路了,心里又惊又喜,我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突然,一辆车开来,里面出来一个人,说:“我扶你过车吧!”那位老人被夫走了。朝我挥一挥手。我沮丧地回到家中,看见爷爷,我问:“爷爷,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吗?”“有啊,小鹏去房间给爷爷把药拿来,再去客厅来一杯水来。”爷爷说。“好的,爷爷,我马上就回来。”我说。“小心一点。”爷爷说。“知道了。”我说。
我来到爷爷的房间,看一下床头柜,一瓶又一瓶的花,终于找到了,我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放在了爷爷的身上。
接着,我来到了客厅,发现了热水瓶,我小心地拿了一下,倒了一杯水到杯里,谨慎地拿给爷爷。
今天,真是一个美好的重阳,让我感受到帮助老爷爷老奶奶的快乐与幸福。
重阳节作文 篇4
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二天,正值重阳节,我们一家人决定去梁金山公园登高。
我们乘车去梁金山,不大一会儿就到了。我们一下车,就看到停着的车排成了一条长龙。抬头仰望,天空湛蓝深远,万里无云,正是登高的好日子。我们整装待发。我们走在前往公园的路上,就被这景象震叹了:路上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大人、小孩脸上都面带灿烂的笑容,路的两旁有许多卖风车的摊点,风车各种各样,色彩缤纷:有七色花、小蜜蜂和乌龟骑车让人眼花缭乱。我和妹妹拿着风车在林间小路上跑着,风车随着风转得是那么快啊!跑累了,我停下来,放目远眺,哇,山峦起伏,树木葱茂,马上让人心旷神怡。深吸一口气,空气清新,顿时身心愉悦,果然是名不虚传的自然氧吧啊!小鸟的歌声与游客们的笑声融为一体,彰显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欢快的登高结束了,我带着满满的回忆回家了。
重阳节作文 篇5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重阳节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妈妈格外的重视今天的节日,早就决定一起去看望奶奶。
还没到奶奶家,奶奶就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的到来了。我们带了奶奶最喜欢吃的桔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奶奶见到我们十分的高兴,拉着我的手不停的说:“长高了。”我们帮助奶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了下,也整理了房间,随后一家人出去吃饭。但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奶奶十分的不舍。
今年的重阳节真的十分的难忘,我也认识到自己平时应该多去看望奶奶。
重阳节作文 篇7
老人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老人,今天九九重阳节,让我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吧!
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今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不,小伙伴们一大早就来了。我们走进敬老院。看见好多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大多数在敬老院老人都没有儿女。
首先,我们去到了一个老奶奶房间,看见老奶奶正行动缓慢梳头,我赶快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让我帮您吧!”给老奶奶梳好头发,整理完房间后,我们便把老奶奶扶出去晒太阳了。
在院子里,我看见老爷爷、老奶奶们都不怎么活动,我们便把老爷爷、老奶奶们聚集起来,放起音乐,教他们做起广播体操来。做完后,我们又要陪他们聊了会天,知道了他们许多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叫——李尹珍奶奶。
李尹珍奶奶虽然已经75岁高龄了,可她却非常活泼呢!
李尹珍奶奶又一双大大、水灵灵眼睛非常漂亮,有一个高挑鼻梁,还有……对了,李尹珍奶奶标志就是她笑容,她说,她年轻时候非常爱笑,她认为笑可以打败烦恼,她座右铭是:不开心要过一天,开心也要过一天,那何不如开开心心笑着过一天呢?
回到家后,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世上最美、最好是老人,让我们对老人好些。你说是不是?
重阳节作文 篇8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重阳节前后,北京西山的几十万棵黄栌变成一片徘红,将西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别有风情。漫山遍野,犹似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盛装。几个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同登西山看红叶已成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赏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饮菊花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重阳节阖家团圆的愿望。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现在这一风俗已很少见了。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高
重阳节作文 篇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就是重阳节,我非常的高兴,因为可以不用补课,而去登山!
可是到了山脚,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山不算高,但是好像挺陡的。以我的胆量,能不能爬上去再下来还不一定呢!我畏畏缩缩的看了一眼,连小弟都说要上了。我这个大姐,可不能这么丢面子吧?害怕是害怕,面子我可想要。怎么办呢?凉拌!我勇敢的迈开步子,像出征的战士一样跟着大家走去,可心还砰砰跳呢。
刚刚上山,树叶和树枝就送我一件小“礼物”:疯狂的刮着我的脸,好像要告诉我别上山了,我才不会动摇呢。又走了几步,一个陡峭的斜坡向我伸出了手,表示热情,不要啊……我最怕上斜坡了,当我看到小妹小弟都上去时,我也三步并作两步,差点没用上手了,诶呀,太难过了!我几乎是蹲在地上,不敢迈开一步。大家催我,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这时候,爷爷拉了我一把,这才爬过去。
又往里走了,一路坎坎坷坷,好在没有太难过的坡啊。终于,走近了一点。可是,又是一个斜坡向我表示热烈的欢迎来啦!诶,平时我可没这么有人气吧?手脚并用,我如同一只小狗般上坡着,啊!好险呀,要不是我赶忙抓住身边的树枝,说不定就掉下去了。心中骂着:苏鑫,你这个大傻瓜,连一个小小的坡也上不去了吗?
终于上来了,可是,大家又要往下走了。啥?我这么累爬上来,这就走啦?诶!等等我呀……
【【必备】重阳节作文汇总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