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300字

2021-10-17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作文300字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作文300字 篇1

  重阳节的传说农历9月初9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9月初9,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日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日,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9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9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重阳节作文300字 篇2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元肇始,人们认为重阳节是吉祥的日子。现在,重阳节又有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的意义。

  据记载,古人在九月秋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重阳节始于远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节日。重阳、中元、清明、除夕被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寿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有许多别称:登高节、晒秋节、敬老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

  重阳节象征着天长地久、长久长寿,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可以吃重阳糕、菊花酒,用唱歌跳舞来表示自己愉快的心情。人们会在家里怀念先人,再去慰问老人,饮宴祈寿,亲人们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这个节日从远古就形成了,鼎盛于唐代之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意义,但唯一不变的,是那怀念先人祭天祭祖的重阳节。

重阳节作文300字 篇3

  九月初九重阳节,老人们的节日。这一天里,人们会对老人百般呵护,也会做对老人有利的事。

  在这一天里,有些单位或公司会对敬老院赠送各种保健用品,他们也不管老人们用不用得上,反正也能为公司赚点名誉。这也是一种浮夸,沽名钓誉可不好。

  我们作为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也要为他(她)们做贡献。有时我们为他们的贡献可以是捶捶背,捏捏腿,也可以是一句问候的话,都能表达对他们的尊重。爷爷奶奶们有好吃的都先给我们,她们没有不准时接我们放学的时候,他们把每个月的养老费都给我们买零食,他们宁可自己不买衣服也要把钱给我们。

  有一次,我回奶奶家,一进门,爷爷就嚷嚷着要给我买零食吃,我再三推辞,最后爷爷还是转身下楼买去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我想,我们不能就一天对老人好,要让每一天都像重阳节一样,让老人们生活在快乐幸福的环境里,老人们需要爱,来自我们晚辈的爱。作文

重阳节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我们约了刘刘和奔奔全家一起去天姥山登高。

  下山的时候,路很陡。妈妈在后面提醒我们不要跑太快,这样容易摔倒的。可我们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我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刘刘、奔奔紧跟在后。刘刘想超奔奔的”车“他们两个挤来挤去,奔奔吓得大喊:”刘刘!不要挤我啊!“刘刘不听,终于把奔奔给挤的滑倒了。奔奔差点哭了。刘刘还说:”谁叫你不让我呀。我一听,转过来看怎么回事,谁知脚一打滑我也来了个四脚朝天。刘刘得意的说:“你们真不中用!看我连一跤也不摔,哈哈。”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没注意脚下的小石头。脚一绊,重重的扑倒在地。:“啊!好疼啊!”他眼泪都出来了。

  可是,我们的跌跤还没有结束呢。

  下山后,沿着弯弯的小河边上的小路去停车场时,我和刘刘手拉手,有说有笑地走着,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河沿边上了,刘刘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走在后面的爸爸大喊一声:“啊!”就跳进水里一把把刘刘拉了上来……刘刘站在岸上半天没回过神来。他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站了一会儿然后说:“河水好冷、好冷、”我看了哭笑不得。

  今天真是一个跌跤的日子,好玩吧!

重阳节作文300字 篇5

  重阳佳节在九九,登高祈福为亲友,遥望故乡心默念,亲人安康福永久。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朝。

【【精华】重阳节作文300字五篇】相关文章:

1.【精华】重阳节作文五篇

2.【精华】重阳节作文9篇

3.【精华】重阳节作文8篇

4.【精华】重阳节作文三篇

5.【精华】重阳节作文5篇

6.【精华】重阳节作文6篇

7.【精华】重阳节作文7篇

8.【精华】重阳节作文八篇

9.【精华】重阳节作文六篇

上一篇:小学重阳节作文 下一篇:描写重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