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

2021-10-12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重阳节作文1

  金秋时节,重阳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美德,营造关爱老年群体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的构建,210月21日,XX社区开展了以“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为主题“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XX、XX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相关领导、老城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良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东亮、社区老人和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近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首先进行的是“尊老、敬老、爱老、孝老”道德讲堂。通过唱《三德歌》、学习二十年如一日孝敬婆母的道德模范邵天英事迹、诵读《新孝三字经》、XX副部长讲授道德课等环节,道德讲堂洗涤了居民的心灵,传递了“敬老爱老”的文化。

  道德讲堂结束后,老人们参加了“庆国庆、迎重阳”趣味有奖猜谜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老人们你一条我一条猜出了不少,思维敏捷,不输于年轻人,一个个乐乐呵呵地到兑奖处领奖品。

  邻近中午,社区的“居家养老”食堂为老人们端出了一碗碗热腾腾的长寿面,祝愿社区的老人节日快乐、长寿安康。参加活动的老人都非常开心,七十岁的张阿姨对工作人员说:“社区对我们这么关心,还给我们过重阳节,让我们老年人感觉生活很幸福,真是谢谢了!”

  社区开展的重阳节活动,以“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为中心,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让社区老年人感受社区的关怀与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的重视;通过社区互动,提升了服务水平,促进了社区和谐。

关于重阳节作文2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关于重阳节作文3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关于重阳节作文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农历九月初九,我都会想起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这首古诗,想起古人在这天吃糕(高)登高的画面。如今,为了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又被定为了“老人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想知道我家的重阳节是怎么过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大早,妈妈便蒸好了一大盘重阳糕。看着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重阳糕,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刚要伸手去拿,妈妈突然拍开我的手,严肃地说道:“百善孝为先!先给爷爷奶奶送去!”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唰”的一下,就热到了耳根子,急忙赔笑道:“母亲大人教训得是,孩儿遵命就是!”爷爷奶奶吃了我送去的重阳糕,乐得合不拢嘴,“好吃好吃,重阳糕真好吃,乖孙子真孝顺!”他俩一边吃着重阳糕一边开心地说。我默默祝愿:吃了重阳糕,爷爷奶奶寿更高!

  吃了“重阳糕”,再登“德胜岩”!晚饭过后,我们全家总动员,一个都不少,早早地来到了德胜岩山脚下。“哇,山好高啊!好多人啊!”一眼望去,如天梯似的通往山顶的台阶上,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有的三三两两,有的成群结队,更多的是全家老少一起倾巢出动,好不热闹!

  顺着人群,我们爬到了半山腰。这时,奶奶气喘吁吁地说:“哎呦喂,我的老腰不行了,我得先歇歇。”说完,便一屁股坐在了石阶上。爷爷见了笑话道:“你个老太婆,平时叫你多动动,你不肯,现在可好,爬不上去可没人背你!”我见状,连忙跑到奶奶身边,一边帮她捏腿,一边笑着说道:“奶奶,别担心,我扶您上去!”奶奶得意地朝爷爷说道:“听见没?老头子,我有孙子扶,就不信爬不到山顶!”

  就这样,全家老少都抱着“不到山顶不罢休”的信念,一鼓作气地爬上了德胜岩的最高峰。站在山顶上,我们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不久,赏完美景,我们准备打道回府。谁曾想:“上山容易,下山难!”爷爷奶奶说,他们的两条腿像在弹棉花,两个膝盖不停地打颤。他们还自嘲说:“人老了就是不中用啊,弄不好呀,这“重阳节”要变成“重阳劫”咯!”一旁的爸爸妈妈赶紧停下脚步,爸爸扶爷爷,妈妈扶奶奶,边扶边说:“放心吧,有我们这两个现成的拐杖呢!哈哈哈……”最后,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回到山脚,安全“着陆”。

  今天,我们一家用吃糕登高的方式来过这个重阳节,看到爷爷奶奶开心的样子,心里甜滋滋的!

关于重阳节作文5

  秋,如期而至。阴霾的天似乎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晌午的冷风吹打着路边的树,泛出淡黄色的树叶轻轻地打着旋儿飘落在地,铺成一张如繁星点缀般的地毯。而我正走在这条冷清的乡间小路上,不亦乐乎地踩着枯黄的树叶,树叶像被踩疼了一般发出簌簌的声音。

  9月初9也悄无声息地来临了,村子里的敬老院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好不热闹!

  我的爷爷是老人协会的会长,他安详地坐在藤椅上,歪着脑袋,看着工人忙忙碌碌地搬着桌椅。快点儿!快点儿!摆得整齐点儿,时间快到了,时间快到了!绝不能出点儿什么差错!爷爷指了指手表,对他们指手画脚。在爷爷的催促下,这么大一个场地,不一会儿就全都布置好了。一些老人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从敬老院里走出来。他们在桌前坐下,等一桌里最年长的动口,他们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也坐下,与他们谈天说地。他们满足地笑了,我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每个人将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会成为年过半百的老人。然而有那么一群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历经沧桑的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我们这一辈精神上的慰问。其实,哪怕我们能陪陪他们,他们也会露出惊讶而慈祥的笑容。

关于重阳节作文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是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到来了!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从爸爸妈妈的身上,我感受到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登高远眺、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别的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吃喝都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爸妈穿旧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却总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有时还来不及听奶奶说完一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今天我决心要听爸妈的话:就是要慢慢学会理解老人,尊敬老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所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关于重阳节作文7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关于重阳节作文8

  地球妈妈哭了!

  九月九重阳节那天,在宇宙中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星球又欢聚在一起。唯独缺少了地球。因为她生病了。知道这事后,大家都来看望她。只见曾经最美的地球妈妈,如今面色灰暗,毫无精神,原来是被疾病折磨之故。太阳公公替地球妈妈量体温、测血压、做ct,然后皱着眉头说:“地球妈妈的病,我治不了。”“为什么?”其他星球异口同声地说。这时地球妈妈说:“是人类在破坏环境。你瞧,小河原来唱着动听的歌,因为被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所以它的嗓子也哑了。人类不停地砍伐树木,害得小鸟没了家……”其他星球听了,说:“人类不爱惜自己的家园,不珍惜仅有的资源,使得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连人们的母亲河也衣不蔽体。”听不到地球妈妈的欢笑声,看不到地球妈妈的笑容,各个星球间关于环境的话题讨论得十分激烈。他们决定把信息发给人们。让人们感到眼前面临的问题多么严重,可怕。

  人们接到了这条信息,会有什么行动呢?各个星球正拭目以待……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关于重阳节作文9

  九九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25;220)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工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方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构相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关于重阳节作文10

  伴着今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上周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代代相传。孔子认为,作子女的,如果仅仅是赡养父母,但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要关心、爱护其他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

  同学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年纪一定都大了,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己的子女奉献了全部的心血。我们应该尊重和爱戴他们,更要关爱他们的身体健康。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我想,这也是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意义所在吧。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地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报福中学成为“孝亲敬老”的模范校园!

  那么,就让我们和更多老人共度重阳节吧!乘车时,主动起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岁月的尊重,对崇高品质的尊重。

  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幸福永在!

关于重阳节作文11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登高与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2003年重阳节记录下的母亲的一组图片,当时89岁的母亲身体尚好,重阳节那天恰逢“国庆”长假期间,我与家人用轮椅推着母亲去登高与赏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烈士山公园是城区中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有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北坡是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与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上山难下山更难,为防止轮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顶的办法,顺原路下山后又推着母亲经胜利广场去公园赏菊,时逢国庆期间,灿烂的鲜花与游人的笑脸把广场与公园装扮得格外美丽。各式花坛营造出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亲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又是一年重阳节,景色依旧,物是人非。今年国庆10点钟,93岁的老母亲安详地走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她还会赏菊登高吗?早晨,我独自登上山顶,一路上寻觅着回忆着,在登山晨练的老人中间寻找母亲的身影,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远健康快乐。

关于重阳节作文12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这首诗写出了让我们孝敬长辈、敬爱长辈。九九重阳结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但同时也是我外婆的生日。

  一早我们一家就去外婆家,外婆今天格外的开心,大家欢聚一堂,她坐在椅子上,似乎等着我们几个小的去给她按摩,我马上凑合上去给外婆按摩,外婆不但夸赞了我,还奖励我一块大肉,哈哈,开心极了,接下来外公看到我给外婆按摩,羡慕的不得了,让外婆休息,现在轮到他啦,哈哈,我说外公别急,今天也是你的节日,等会帮你按,外公立马躺上来把背露出来,想应该是让我给他捶背吧,我拿出那麻利的双手扑通扑通扑通捶捶捶捶捶捶,外公享受的差不多睡着时,舅舅也要来,那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我的手都有酸,被大人夸得心里美滋滋滴。之后我带着外公外婆到楼下小区散散步,外公跟他那帮朋友在那打太极,还说你要不要过来试试?我马上跑的远远的,我怕外公一不留神,一踢腿把我给踢飞啊!

  我还是牵着外婆的手,在小区里逛一圈,外婆家的小区美景还是不错的,满满的闻着桂花香,铺面而来,感觉心情舒畅,我还看到很多老人坐在花坛里聊天。

  逛了一会儿,我们就去酒店吃餐,帮外婆外公庆祝,酒店门口大屏幕上都播放着重阳节的祝福语,外婆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包厢,里面摆满了好吃的菜,我忍不住留口水啦,但是老师教过我们,上桌前要长辈先动筷,小孩才能动,外婆他们动了筷子,我们马上开动啦,哈哈,很快服务员阿姨进来了,推着一个大大的蛋糕,唱着生日歌,祝福外婆生日快乐,同时我们大家一起给外婆唱了生日歌,外婆今天说了一句非常高兴的话,她说一年我的生日只有一次,但每一次都是最开心的,有这么多人帮她庆祝,这句话让很多亲戚朋友都感动,虽然我还小,不太懂,但是我也开心,因为我能看出长辈们有感而发,外婆看我们笑得这么开心,从包里拿出了几个布娃娃,送给我们,可开心我们啦。

  到家后,妈妈告诉我,外公给我们发了个大红包,真不知道今天是我生日,还是外婆生日,为什么我比外婆还要开心呢?外婆:生日快乐!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也祝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

关于重阳节作文13

  今天早晨,当我揉着惺松的睡眼,被妈妈从床上拖起来时,不禁嘀嘀咕咕地埋怨:“星期天也不让人睡个好觉,真烦!”只听妈妈不高兴地说:“什么话?决起来,今天还要到你外婆家去呢!怎么连重阳节都忘了?”我被这么一说,才想起来,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唉,这些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什么节呀日的,早忘得精光了,幸亏妈妈提醒。

  吃过早饭,我们带了礼物,就出发了。以往重阳节,我们都要送花的,这次也不例外。下了楼梯,我正盘算着该去哪家花店,却碰见了四楼的王阿姨,她笑着问妈妈去哪儿。

  妈妈告诉她是去外婆家,阿姨奇怪地问:“好好的,干什么去呀?”妈妈也有点莫名其妙了,说:“今天是重阳节呀,看看老人也是应该的!”“什么?重阳节?是今天?”阿姨吃了一惊,既而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整天忙着工作,早就忘了!”

  “为什么‘儿童节’、‘妇女节’、女儿生日、自己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的人,会因为工作,忘了自己的父母的节日呢?”我小声嘀咕。不管怎么说,先买花才是真的。

  我和妈妈来到一个花店门口,这儿门面很大,装磺也挺雅致的。店里只有两个二十来岁的女青年,一看见我们进来,便热情地迎上来,问:“你们要买什么?是赠送亲友的还是祝贺亲人结婚?”“送给老人的。”妈妈说。“那是老人生病了吗?”妈妈笑着说:“今天是重阳节,送花给老人表示慰问。”“啊?今天是重阳节呀!光顾着赚钱了,都忘了回去看看。”一个短头发的女青年遗憾地边插花边说。

  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今天怎么了,怎么全碰到这些忘了重阳节的人呢?我想,他们一定都是受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为了钱和工作,早忘了为自己操碎了心的父母。你看现在的年青人,生日过得有滋有味,可有谁记得自己生日这一天,又叫“母难日”呢?又有谁在这一天向父母表示感谢呢?再看,公共汽车上的老年人专座和医院里老人优先的窗口,不是经常看到年青人因占了先而喜滋滋的面孔吗?

  走在往外婆家去的路上,我的心情已很沉重。在经济、科学发展的今天,如果不重视年青人道德品质的培养,那将是社会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人们啊,请理解:朝阳灿烂,夕阳也绚丽,让灿烂的朝阳和绚丽的夕阳共同装点我们的每一天吧!

关于重阳节作文14

  今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也是老人节。乐从镇各村居都有活动,到处锣鼓喧天,我的老家沙边也不例外,而且还有舞狮表演,?狗疟夼冢??淼氖焙蚧骨肜先思页苑鼓兀∥业?爷爷和奶奶也可以去。

  下午5点钟,奶奶就从乐从坐车回沙边去。等奶奶出门之后,我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说:“不如我们把家里收拾好,打扫干净,让奶奶回来的时候高兴一下?”爸爸妈妈都说好。我们把茶几上的书收拾好,把茶几面擦干净,把床上的衣服放好,把被子叠好,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家里一切都整整齐齐。

  奶奶回来看到家里这么整齐,笑着说:“呵呵,你们真乖。”我跑过去抱着奶奶说:“奶奶,祝你重阳节快乐!”

  今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也是老人节。乐从镇各村居都有活动,到处锣鼓喧天,我的老家沙边也不例外,而且还有舞狮表演,?狗疟夼冢??淼氖焙蚧骨肜先思页苑鼓兀∥业?爷爷和奶奶也可以去。

  下午5点钟,奶奶就从乐从坐车回沙边去。等奶奶出门之后,我就跟爸爸、妈妈商量说:“不如我们把家里收拾好,打扫干净,让奶奶回来的时候高兴一下?”爸爸妈妈都说好。我们把茶几上的书收拾好,把茶几面擦干净,把床上的衣服放好,把被子叠好,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家里一切都整整齐齐。

  奶奶回来看到家里这么整齐,笑着说:“呵呵,你们真乖。”我跑过去抱着奶奶说:“奶奶,祝你重阳节快乐!”

关于重阳节作文15

  在许多人的眼里,重阳节,既没有太多意思,又不需要做些什么,只是一个书面上的节日罢了。刚开始,我也这样认为,重阳节,根本没什么好过的。可是,现实总与想象对着干,这次的晚报作文,就是重阳节!

  为写这次作文,我好好地功课了一番,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咳,好像国庆只有七天啊),终于知道了这个节日的那些事情了。

  事情一: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两个九相重,称为重九。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

  事情二:重阳节有什么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单数,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这个节日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事情三:重阳节还叫什么节?要做什么?

  重阳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老人节。

  因为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能是身心健康,于是叫登高节。在以前,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所以重阳又叫做茱萸节。近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使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的含意。

  事情四:重阳节吃什么?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吃法较为随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了解了重阳节,相信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呵呵,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正经的重阳节,恭祝各位重阳节快乐!

【关于重阳节作文(通用15篇)】相关文章:

1.关于重阳节作文(通用8篇)

2.关于重阳节作文通用15篇

3.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通用3篇)

4.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通用5篇)

5.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通用15篇)

6.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通用10篇)

7.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通用10篇

8.关于重阳节登高作文(通用10篇)

上一篇:小学重阳节作文 下一篇:描写重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