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位于市区后街宰府遗址北侧。下面我们来看看家乡的六尺巷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家乡的六尺巷作文1
旅外多年,前些天到家乡桐城一游,感触颇多,诉诸于笔端。
到桐城北门,北门矗立一个偌大的广告牌“黄梅飘香酒”,我感觉似乎多了一条向西延伸的路,按照指示牌,选择了直行。
凭着感觉,找到了梦萦多年的故居六尺巷,亲切之余多了几分遗憾,政府将巷子进行了整修,这让人亲切,故居已非,让人遗憾。
拍了几张相片,在巷一角,看到了“六尺巷酒”的招牌,真在打量着,随行的同志讲解到“桐城人民为了弘扬六尺巷和谐、礼让文化,打造出了六尺巷酒品牌,是政府招待指定用酒呢!”
我提议到龙眠河去看看,随行同志提醒道“张教授,我们吃饭后再去嘛”。盛情难却,一起吃饭,上的是六尺巷酒,厂方送过来的,我摩挲酒许久,白盒黑屋檐的包装,地道得亲切。相互介绍坐定后,大家开始敬酒,边喝边介绍边聊天,酒还可以,醇香绵柔,这让我有了去参观六尺巷酒厂的意愿,把这个意愿刚说出口,司机小吴就拿出一张纸说“张教授,有参观六尺巷酒厂的行程安排”。都说我是个老顽童,午饭在我的倡议下很快就结束了,小吴没喝酒,驱车跟随着到了大关镇。
刚下车就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还没有等酒厂解说人开口,我就问“怎么酒厂搬到这里来,应该在六尺巷旁边嘛”。讲解员是个四川的,急着说“大关的水好噻,大关水碗出名也有水好的原因嘛,水是酒的神”。“哦,原来如此,是呀,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的水环境受到了恶化,内地算是保护好的了”。参观了酒厂的原粮、窖池,还聆听了六尺巷酿酒师全国劳模、评酒大师邓明对酿酒的讲解“选料、碎料、蒸煮、发酵、蒸酒”。
在酒厂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茶话会,会上,六尺巷酒营销部咨询“张教授是研究文字的,对营销上也有独到的见解,能否请教桐城有了一个六尺巷地产酒之外又有了一个黄梅飘香酒酒我们该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呢,因为黄梅飘香酒广告力度好像比较大”。
我潜思解答:六尺巷应该从桐城特产上下功夫,酒质要保证好,要联系上大关的水,中午喝过的白盒的酒就不错,要把全国劳模、评酒大师宣传出去,要多宣传六尺巷的典故。黄梅飘香,我不了解,北门的广告我见到了,但从营销和名称的角度出发有点可以提示,黄梅飘香的寓意不及六尺巷,六尺巷和谐、礼让,黄梅飘香四个字,去掉修饰语后有“梅香”二字,梅香苦寒来,寓意没有六尺巷吉祥。如果单单从字面理解,“梅”这个字让吉庆时刻难被接受。若从黄梅戏角度出发,黄梅飘香酒也有他的优势。让他三尺又何妨,都是桐城酒嘛!互相学习,互相发展,走出桐城。
茶话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茶是绿茶,是小花茶,蛮好的。茶话会结束后,到了龙眠河,龙眠河正在改造,这说明了人民政府对环保的重视。旅外多年还改变不了桐城心,沿着水库车行几里,我执意下车到祖坟上去拜拜,一拜,祝福桐城人民多文采,二拜,祝福家乡人民多安康,三拜,祝福六尺巷人永兴旺!
家乡的六尺巷作文2
“千里来信只为墙,退后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首书信诗。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写信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立马回了此封信。家人收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居人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在民间,“六尺巷”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成为桐城人张英以礼待人,巧解家人与邻居纠纷的千古佳话。
礼让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人生大智慧;礼让的'前提,关键在于宽容。六尺巷虽然狭小,但人的胸怀之大。故事教益人们:凡事均需谦让、退让,与人相处要和睦、和谐。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千百年来倍受尊崇,影响深远。
在我识字不多的时候,就能背诵“千里书来只为墙”这首具有歌谣风味,朗朗上口的诗,对写诗人的“本事”也十分好奇。村老只是告诉我这首诗歌叫让墙诗,并不知道其故事的来龙去脉。只知道做人做事要讲仁义,要看得开、看得穿。
“诗书乃立身之本,孝悌为制行之原”。在我教书的年月,家里分得几亩责任田,由于自己对种田不在行,每年的收成比不上其他农户。和我田块相邻的农户,每当庄稼收割完后在耕整田块时,总要耕过界一犁,我家里人先是理论,有时发展到吵架,但我能“摆平”争吵为和谐,不与别人一般见识。后来,相邻的农户再也不耕过界了。看来,做人要学会委曲求全,善待别人,狭窄之处让人一步才是根本。
我张氏家族堂号叫“百忍堂”,缘于张公百忍出金人之典故。老祠堂曾有这样一幅对联:“做人无他,宜忠宜孝须宜忍;持家有道,在耕在读还在勤。”也对我教育至深。回忆自己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别人功成名就,自己却一事无成,有时也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来才醒悟,人生许多烦恼是因为自己太计较,在世一生,不过一瞬,只有化烦恼为快乐,才能活得潇洒,活得开心!
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生动感人,主要反映的就是以德治家的思想。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等方面。以德治家它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门第,也有可能改换一个家庭的家风。以德治家就是要教育后代,踏上读书成材的正道。
在社会飞速变化发展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仍值得借鉴。它告诫我们,人生之道,贵在舍得,利人实则利己。
【家乡的六尺巷作文】相关文章:
雨巷的作文06-26
雨巷的春作文09-25
雨巷的味道作文08-23
梦中的雨巷作文07-18
关于雨巷的作文07-01
朦胧雨巷作文07-16
雨巷的作文8篇08-06
中考优秀作文:老巷的距离03-09
雨巷不忧伤作文07-11
时光旧巷的少女作文600字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