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2020-06-23 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

  这本书的主要结构是相对比较明晰的,前两章作者主要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阐释了一些带来负面影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即“异化的沟通方式”;第三到六章作者更将详细地阐释了四要素的内涵,向我们辨析了一些相似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些模板与练习;第七到八章主要讲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倾听他人;第九到十三章主要讲述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爱自己。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就前言的内容进行一些讨论。需要注意的是,前言提出了“什么样的人应当来看这本书”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内容,而他给出的答案其实是“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和人感到愤怒”的人们。这个说法似乎有点抽象,因为听起来好像每个人都被包涵进来了。但事实上,前言指出了全书,也就是“非暴力沟通”之所以能够完成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化解自己的愤怒。这本书的作者始终以一种相当平和的姿态来叙述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他在教会我们沟通技巧和交流方法之余,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平和的人”。

  前言作者提到的另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很多潜藏着的暴力。我们总是以为暴力以为着肢体冲突,而往往暴力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网络商家已经把各种节日变成了购物节,比如垃圾食品广告和店铺充斥着大街小巷,比如我们打开手机看到的各种形式的推送广告,这些都和言语暴力一样,是一种几乎压制性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非暴力”不是温顺或者听话,而是积极进取,是一种对待生活的选择和一种清醒的态度。

  说完了前言,我们正式开始第一章的内容。作者在一开始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理论基础:作者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而非暴力沟通理论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而像我一样的读者在这里会遇到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面对的现实很可能是,不管我们相信或者不相信人性本善,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让我们感觉很受伤的事情,周围总是有一些不考虑他人想法的人。宿舍中我们可能经常感到愤怒,而当我们想要融入某个团体的时候也不总是受到欢迎。那我们是否还能使用书中的内容和沟通技巧?一个相对个人化的理解是,非暴力沟通,或者是用爱沟通是我们面对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世界本身的样子。就像哲学会同时讨论“世界应当是什么样”和“世界是什么样”,政治学会同时讨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和“我们当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那样,这本书其实也在同时讨论“我们应当如何与人相处”和“现实中我们会遇到哪些与人相处的境况”这两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宗教不再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因此才有了心理学的巨大发展。但我想,心理学和宗教之不同在于心理学对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也就是说,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极端重要的。这比哲学领域的理想和政治学领域的理想实现起来要容易得多了。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的“自知”和“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平时和人沟通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但是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通常觉得自己是对的。比如“熊孩子”的家长们,是真的认为全世界都应该让着自己的孩子。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们没有反思过。这也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想法不自知的表现。

  另一个有意思的内容是,作者说“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也可以让我们得到某种快感,并不是一味地容忍。这和我们一开始说的“非暴力不是软弱”的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和我们所说的圣母心和老好人是非常不同的。我们帮助他人,但并不丧失自身的边界和原则,不以损害自身利益为代价,这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方式。

  第一章中最主要的内容还是作者提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第一个是留意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观察。观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客观的态度。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这两点我们可以结合起来讨论。当咨询师或者沟通者问到“你怎么看?”的时候,我们通常听到这样的回答:“我觉得他做的不对/我觉得他是个让人讨厌的人”;我们也可以这样回答:“我觉得很愤怒、我觉得很受伤。”这两种表述方式虽然很可能说的是同一个负性事件,但前者显然是评价,而后者是相对客观的描述。第三个要素是说出哪些需要导致了这些感受。“说出需要”是我们需要联系的意向技能,在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觉得自己的需要是不值得被满足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就意味着麻烦别人,就意味着会受到责备,因此说出“我需要你的关注与照顾”、“我需要个人空间”这样的话对我们是需要勇气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拒绝的能力,说“不需要”的能力。

  第四个要素是具体的请求。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和对方沟通,但其实我们只是在抱怨,把消极的情绪和我们的愤怒传递给对方。抱怨会激起对方的防御机制,而明确的需求表达和请求则更容易让沟通顺利进行。我们可以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当我产生了愤怒的情绪或者当我想要进行沟通是,想想“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分别是什么。非暴力沟通模式适用于各个领域之中,更具体地说,这其实这是一种站在同时站在双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态度。

  另外我想补充的一种个人经验是,当我们学会了沟通技巧想要学以致用的时候,我们要做好时常遇到阻碍而导致沟通失败的准备。除了技巧运用不够熟练的原因之外,当我们面对特定类型的人群,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等时,与心理健康人群沟通的方式往往不能奏效。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行业还不完善,选择接受咨询的人相对较少,有大量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往往对于自身状况没有自知,并伴随强有力的防御机制。我有一个朋友,自身性格兼具骄傲和自卑,和她聊天的时候你经常能感觉她在否定你。我和她的沟通经常是无效的,我和她说“我因为你的某种行为而感到很难过”,她会回答“我都是逗你玩的呀”或者“我没有这样做过呀”。那面对这样的人,非暴力沟通其实也是有效的——是内部有效。掌握非暴力的沟通方式会让你对双方的行为、心理都有相对明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即使沟通无效,你也不会因此而生气。这也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提到,在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这大多是我们下意识的自我防御行为,且往往伴随着愤怒。而当你接受了来自他人的攻击和痛苦表达,因为深刻理解对方而完全不觉得愤怒的时候,你就已经消解对方的情绪并开始为进行有效沟通做准备了。

  在第二章中,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几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异化了的沟通方式也就是指看起来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经常遇到的沟通方式,可实际上这些语言不是沟通,而是暴力,是阻碍沟通进一步展开的原因。第一个异化的沟通方式是道德评判。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我们在评判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道德框架,我们评价那些出了我们心里道德框架的人。而这些道德框架多数从成见中来。成见也可以叫做常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关于所谓“社会规范”的知识。成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其好处,它可以使我们远离生存危险,但成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非常可疑的。比如八九十年代,我们管穿喇叭牛仔裤的人叫臭流氓,这就是一种成见。如果多说一点,我们在哲学层面讲非常善于基于感受然后跳过感受,直接形成意见,这种意见就是成见的来源。我们通常不会说“咖啡是苦的”,而是直接说“这个咖啡太难喝了”,其实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对你个人是成立的。所以其他的道德判断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大家或许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或许经常被父母念叨“别人家的小孩怎样怎样”,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经常会面对的关于比较的场景。另一个而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近的语言暴力是来自老师、家长甚至自己的“别人都可以,怎么就你不行。”活在朋友圈中的我们甚至经常会对自己进行比较然后对自己说“别人活得都那么好,怎么就自己不行”,这也是一种比较。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比如我“不得不”、“你让我”难过/操心、“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丈夫说“不是我不做家务,是我太忙了”这些表达都属于这类。书中对这一部分有比较详尽的举例,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不少犯罪案例中,杀人犯都会说“都是他们逼我的”,这算是程度最严重的回避责任了吧。选择承担责任,面对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逃避,这也是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一步。第四种是强人所难。我们有时使用威胁的方式与人沟通。或者试图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控制他人的行为。在恋人之间女生有时候会用这样的句式:“你要是爱我就应该…”这就是一种强人所难。对方不是万能的,这个句式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另外需要注意和反复申明的是,作者认为异化的基础是性恶论。个人认为即使对于性本善的观点保持怀疑,这些方式也不应当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方式。毕竟没有对人性加以明确定义的孔子也教会了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章的内容是区分观察和评论。关于观察和评论的辨析我们已经讨论得比较详细了所以这部分我们可以比较简略地讨论。作者在这里举例说明了几种混淆的方式,其中比较吸引我的是“把推测当做事实”,我自己受到过这样的语言暴力。大家也可以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对别人做出的评价或者受到过的由于混淆了观察和评价所遭到的语言暴力,看看有没有哪一条比较让你印象深刻。

  另外一个想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总是”和“从不”的句式,这在心理咨询中也叫“绝对化”。当我们自己说出绝对化的语言,或者面对他人对自己说出的绝对化语言的时候,可以试着从这里出发进行分析。当妻子说“你从来不做家务”的时候,我相信并不是丈夫一次家务也没有做过,妻子想表达的内容是“我经常一个人做家务,这让我感觉很累。我希望你能增加做家务的频率表,以帮助我减轻负担。”作者在这一章结尾也列出了一些可以进行练习的语句,大家可以试着完成并进行拓展。

  第四章的内容是体会和表达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善于压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被教育认为集体更重要,个人不重要。事实上在前现代中国,我们每个人都是以“集体”为单位生存的。在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承担不同的职能,比如一家几个儿子,有的负责账务,有的聪明就被送去读书,女人们负责持家和生儿子,等等,甚至在西方的前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只不过西方世界的现代比我们开始得要早而已。在那样的社会里,我们谈论个体甚至个体感受是没有用的,人们最重要的目标是繁衍和生存。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心理学是现代社会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和“主体”的概念被不断提上日程,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也被反复讨论。在这一章中,我们要学习两种技能,一个是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一个是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观念,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尤其是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避免示弱,或者表达我们的担忧和相对“柔软”的感受,因为在这个竞争压力非常大的社会中,示弱就意味着被欺负。但事实上,示弱很多时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技巧。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表达情绪的词汇表,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些词汇来所谓“造句”,也就是用他们来表达我们面对不同事物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2

  学习如何表达愤怒对我来说特别重要。以前表达愤怒时,对亲近的人会怒吼,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包容我,他们知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对不太熟悉的同事同学,我通常会不理睬,横竖看不惯他,也不敢表达愤怒,因为怕引起更大的冲突不好收场,只能敬而远之;对于陌生人,在我的定义里是“不道德、没教养”之类的,我通常安慰自己这辈子可能遇不见了,息事宁人,就当没看见或没听见。

  不管是“忍让”还是“发泄”,我都会在事后责怪自己“胆小怕事”或“冲动幼稚”,每次都在心里默默的骂别人和自己千万遍,仍不解恨,快憋出内伤了。

  其实,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与其指责自己和他人,不如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有意识的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代替“我生气是因为他们”。因为指责一个人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静下心来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和感受上,我们的愿望就更难得到满足。

  其次,我们也尽量不要给任何人贴标签,这也会带来暴力。负面标签带来的伤害,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正面标签也是要不得的。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对着别人夸我是一个上进心极强的孩子,一脸的骄傲,只因我有一次考试,数学考了98分,全班第二,爸妈都挺满意。可我一看试卷,发现错误的那道题是马虎错的,要是认真检查,我肯定是全班第一了,我心里遗憾,难过,哭的稀里哗啦的。从此我就被贴上了“上进心很强”的.标签。从此,不管大小考试,不管自己是否有遗憾,我都会大哭一场,因为我不想让我妈妈觉得我“上进心强”这个“优点”是枉然,不想让她失望。

  说白了,充分表达愤怒,是在认真倾听,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础上,不带任何指责的表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达到互利互赢、互谅互解的理想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是在愤怒时强压怒火,静下心来就很难做到,也许“除了呼吸什么也不做”真的能帮助到我们,这还是需要不断练习强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亲爱的同学们!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3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中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马歇尔提出了NVC。他指出,“NVC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有助于人保持人性。NVC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已有的知识——关于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以及帮助我们活出这一点。”就像作者在书中写的:非暴力沟通没有任何新的主张,它所吸纳的内容,都有悠久的历史。书里面没有学究式的细说这历史是如何传承的,从作者书中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悟他的博大精深和厚积薄发。

  有些人对这种沟通方式有些人觉得不以为然,和那种强调推销,强调话术,强调控制的理念比起来软绵绵的。那我想说,你好好用用这种方式,再作比较。什么理论都要回归到实践的检验中。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很强大,这种沟通方式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不管是用于倾听,还是用于表达。这四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大步,也是催眠中的两个大原则:跟随和引导。观察和感受属于跟随,需要和请求属于引导。在这种方式下,我们的心就变得无比的平静和顺从。很多厉害的沟通高手,比如心理咨询师,谈判专家,催眠师日用而不知。书里讲到的这种沟通模式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有哗然大悟的一种感觉。对于咨询过程中的问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指导的书籍,看的有关书籍要不讲的事无巨细,显得杂乱无章,要不就笼统的让人不着边际。而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对以前的有关知识上下贯通,把前两者系统起来了。

  这本书讲的那种沟通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客观冷静,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会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对方的需要,感受到对方的爱。会让我们彼此消除误会,化解敌意,让我们相互包容和接纳,互助和友爱。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4

  教育家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今天让更多一线教师感慨的是“有爱也不见得有教育”。君不见,一些老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的学生却敬而远之;君不见,有的老师很负责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却遭到“敌视”,甚至于恶语相向、爆发激烈冲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增强了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却相对滞后了。

  在教育部颁布试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中,“沟通与合作”被同时列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能力。提升沟通品质,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一项必要的修炼。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虽然不是专为教师而写,但在提升教师的沟通品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却是一本经典之作。

  你是否以为拳脚相加才是“暴力”?或许你知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但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当事者陈述不当行为时却把“观察”与“评价”混为一谈了?你是否经常会给孩子以“道德评判”、说张三却拿李四来比较以及惯于使用“我不得不”“你让我”这类口头禅?你与学生或家长交流时,是否只顾自己说话而忽视了“倾听”对方?你是否喜欢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驳式”“辩解式”“建议式”等等方式向倾诉者作出反馈?

  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对种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让我震惊了。原来,一直为伶牙俐齿而自得的我其实常常像在公园里丢了钥匙、却因为光线比公园里好而趴在街灯下寻找的醉汉,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而偏离了沟通的初衷和方向。

  许多老师认为自己依法执教,不体罚学生,根本与暴力扯不上关系。但实际并非如此。本书把“暴力”分为“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两类。教师涉及使用武力的“身体的暴力”比较容易辨别、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通过语言和行为让对方产生精神恐惧、紧张和痛苦的“隐蔽的暴力”,往往连自己都很难察觉,政策法律更管不到,发生的频率也就更高。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的确经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隐蔽的暴力”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冲突,但它同样会激怒受害者、迫使对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实际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当我读到本书的相关章节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名女教师在家访途中被陪同男生掐死的惨痛事件。在对学生丁某逃课去网吧的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后,这位敬业负责、新学期刚调来的优秀班主任还努力争取家庭的配合。因电话联系家长未果,她便骑自行车载着丁某一同家访。途中,17岁的丁某谎称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在果园干活将毫无防备的老师骗至山上……用“隐蔽的暴力”分析不难看出,被充当“向导”的丁某对班主任会怎样向家人“告状”、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家法”有着难以预料的恐惧。同行中,源自身边这名女教师的恐惧和焦虑不断在发酵、不断折磨着丁某的神经。终于,在即将到家、让自己颜面扫地的一幕出现之前,心理崩溃的丁某转而对“恐惧源”实施了暴力反抗。假如这位女教师懂得“隐蔽的暴力”的危害,惨剧也许就可以避免。

  所谓大道至简。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模式并不复杂深奥,关键在于有意识地在实践中依次运用好以下四个步骤:

  观察——明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方在干什么并客观加以陈述;

  感受——表达“难过”“开心”“气愤”“害怕”等基于观察的感受;

  需要——告知那样的感受是出于内心何种需要;

  请求——明确告知希望对方怎么做。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要素”的察觉,运用时则可以根据需要作出调整而不是固定不变。借助这“四要素”诚恳、清晰地表达自己,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这一沟通模式学会倾听,用心体会对方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并予以帮助。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模式的第一个要素,但不幸的是我们平常在沟通中往往将观察和评价混为一谈。我们自以为在表达观察的结果,实际上却是主观评价、甚至武断地给对方贴“懒惰”“不负责任”“自私”等种种负面的标签。

  比如:学生做错了2道题目。有的老师会说“这种题目还做错,真笨”。这样的表述并非是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实际表达的是老师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对观察结果的正确陈述是“这次布置的N道题,你做对了N-2道,做错了2道”。非暴力沟通模式并非要求我们不作任何评论,而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即使要评价也要基于特定的事件和环境而不要绝对化甚至拔高到人品、道德的层面上去。如果不能将评价从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察”中剥离出来、哪怕评价中包含着我们的需要和请求,那么对方将倾向于关注批评等评价性信息而可能对我们的需要和请求弃之不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摩提说得好:“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大多数人在不顺心时习惯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听到批评时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抗;在沟通中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非暴力沟通则非常强调通过观察和倾听体会双方的感受和需要。当别人批评、指责自己时,不是条件反射式地反驳对方,而是通过倾听,帮助对方从杂乱无章的表述中找到其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能诚恳、清晰地表达自己。这样,双方的真诚和爱就会自然流露,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和暴力。

  《非暴力沟通》还涉及到如何避免过分自责、合理地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自己遭受伤害、解决内心冲突以及正确表达感激等内容,视野广阔、论述独到。在作者看来,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法,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让爱融入生活”,让每个人实现既丰富他人生命、也更加欣赏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这也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精选4篇)】相关文章:

1.非暴力沟通初中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2.精选沟通的桥作文3篇

3.沟通多奇妙

4.沟通激励口号

5.沟通成长作文

6.沟通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7.沟通的技巧作文

8.沟通应用文

9.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贫穷的本质》的读书笔记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