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的读书笔记

2019-11-12 读书笔记

  导语:《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爱情小说。读者有何读了此书有何感悟呢?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镜花缘的读书笔记,希望你有所收获。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1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自嘉庆二十三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到各方的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都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国外一些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工作,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目前《镜花缘》已经被译成英、俄、德、日等多国文字。

  《镜花缘》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该书征引浩博,学问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多个方面。

  《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镜花缘》由于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带有较多的社会批判意识,有时且不乏深刻之处,所以尽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说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在艺术风格上,作品的奇思异想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思想机的警和语言的幽默风趣。但是另一方面该作品其幻想性的虚构情节有些分散,人物形象显得单薄无力;后半部分大谈学问,比较累赘。但是这部作品从整体上来说,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在宁静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静静翻开书本,细细品味清隽的文字,幸福,由书中来……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2

  不能不说这是本奇书,但你很难认为这是本好小说。中国文人写起小说总有种抱负,就是要借小说说出点道来。

  所谓道道,也就是除小说外一切可以说教的东西,文人们都要往小说里塞些货,才显得自己是务正业,没有枉费老祖宗的教诲,那种举重若轻的优越感恐怕是那些只做学问或者只写小说的专业人士都羡慕得紧的。身为两栖动物的,李汝珍自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两栖动物的好,大家都明白,无非就是小说的料不够时补些学问,搞学问的闲暇时讲点冷笑话罢了。但无疑这样的危险性更高,而《镜花缘》的局限也在于此。

  里面那些学问,包括什么音韵学的、对联的、古代玩乐的包袱仿佛就是为了抖而抖,根本就不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你把那些包袱都卸掉的话,估计就跟那猫儿洗澡后的样子差不多——粘成一团、无得而状。假若当论小说的品质,你也很难佩服他。无非就是唐敖在海外遇到许多故友遗孀,然后一一指引回国朝,然后群芳斗艳,最后各有天命云云,既无有趣的情节,甚至人物塑造也是够粗糙的了,反正在下看完实在没几个MM是有印象的,除了那些神行如戴宗的紫绡、声称“问道于盲”的亭亭与红红,爱讲冷笑话的紫芝之类的人。好在小说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想象力算是其中之一,虽说有《山海经》作蓝本,但也有好些值得夸饰的,至少在不少古代小说里面还真是缺乏的。还有那些百科全书式的典故药方对联游戏什么的,假若无聊实在应该一一细看,至于药方定然可以一试,。至于李先生那些恶趣味,也还是可以引一例作佐证的。话说第七十五回里紫芝承薛衡香之命讲冷笑话,道:“老蛆在茅坑缺食甚饥。忽然磕睡,因命小蛆道:“如有送食来的,即来唤我。”不多时,有人登厕出恭;因肠火结燥,蹲之许久,粪虽出,下半段尚未坠落。小蛆远远看见,即将老蛆叫醒。老蛆仰头一望,果见空中悬著一块“黄食”,无奈总不坠下。老蛆喉急,因命小蛆沿坑而上,看是何故。小蛆去不多时,回来告诉老蛆道:“我看那食在那里顽哩。”老蛆道:“做甚么顽?”小蛆道:“他摇摇摆摆,悬在空中,想是打秋千哩。””董翠钿道:“臭轰轰的,把人比他,姐姐也过于尖酸了。”蒋素辉道:“那“黄食”二字,倒也新奇。”薛蘅香、施艳春道:“幸而没有痔疮,若有血痔,那可变成“紫食”了。”紫芝道:“你去尝尝,只怕还“香艳”的狠哩。”蘅香、艳春道:“姐姐真真利害,一句也不饶人。”那紫芝笑那众人打秋千,后有反讥“紫食”的,李先生的恶趣味实在是太那个。

  最后在下有个疑问,就是百花榜的时候,由于唐闺臣的名字缘故被贬到第11,把周庆覃放到第10力压唐朝的臣。但这个十一会不会是暗合《论语》第十一篇呢?还望方家指引。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3

  读《镜花缘》的时候,最摸不到头脑的就是其中涉及音韵学的地方。李汝珍博学,众多才能之一就是音韵学,曾著《李氏音鉴》,亦把有关音韵的才华注入到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中。可惜现代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读懂了。

  歧舌国的字母图已经让人如堕雾中,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庄中正”。

  第八十四回中,玉芝被要求完成酒令,必须在四字中有三个双声,且包括“庄姜”中之一字。

  所谓“双声”,指的是两字同声母;另有所谓“叠韵”,指的是两字同韵母。例如,“谷歌”就是双声,“淘宝”就是叠韵。四字中有三个双声,意味着四个字声母相同,这很难做到。

  玉芝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

  “庄姜《中庸》齐庄中正。

  “齐庄”双声,“庄中”双声,“中正”双声,敬凤雏姐姐一杯,请教笑话一个,普席各饮双杯。”

  这个小文字游戏的完成获得了酒席上所有人的喝彩。书上是这么说的:

  众人齐声赞道:“这句果然飞的有趣!难得四个字巧巧生在一母。今日大家飞觞之句,以此为最了。”

  这跟“溪西鸡齐啼”五字中有四个叠韵,即五字韵母完全相同,都是很难得的。

  但令人不解的是,“齐”字声母是q,“庄、中、正”声母是zh,四个字如何“生在一母”?

  查《中庸》原文,是“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原来如此!进一步查文献,才明白古代的“齐”有两个读音,两个意思。读qi的时候,表示整齐之意;读zhai的时候,表示整洁身心,斋戒之意。后来分化成“齐(齐)”“斋(斋)”两字。在《中庸》此段中,当读zhai音。

  所以“齐庄中正”中有三个双声是非常正确的。

  之所以想起这个,是因为今天读章诒和写史良,就用了“齐庄中正”来形容她。史良曾是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的好友,却在反右时倒戈一击。而章伯钧之所以成为大右派,罪名之一就是反对简化字。

  汉字的演变,有自然流变和人为修改之不同。“齐”字变为“齐”“斋”两字,属于自然流变;再变为“齐”“斋”两字,则是人为修改。其差别犹如江河之造湖泊,与人力之修水库。2010年夏洪水再席卷南中国,三峡水库告急,不知曾善河工的李汝珍九泉之下可有知乎?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4

  再读镜花缘上卷,读书中一众若干人物,比较之后,更是喜欢多九公和林之洋,不仅性格可爱,更是兼具传神,总之比起主角唐敖毫不逊色。

  先说多九公和唐敖一行来到黑齿国,到了当地一间“女学塾”,两人因为好奇,不知当地女子究竟读何书?之后学塾里的先生把他两人一起请进,因为知道他两人来自唐朝,因为历来素闻唐朝为万国之首,乃是圣人之邦,想必人品学问更是出类拔萃,这番前提下,引出私塾先生的两位女弟子,红红,亭亭,两女子慕得唐朝学问人品,多九公当即拍胸说道:老夫于学问一道,虽未十分精通,至于眼前文义,粗枝大叶,也还略知一二。跟着,红红,亭亭两女子便从音律谈起,多九公这时看到唐敖说:我们两位都是抛开了书本,荒疏多年,诚惶诚恐,见识不到,还望指教。这“指教”两字,多九公当时听到,便鼻中一哼,口虽不言,心中却想:他们不过是些海外幼女,腹中学问可想而知,唐兄这样谦虚,未免把对方看高了!之后呢,说起音律,论起反切,谈谈说说,多九公竟然丝毫不占上风,谈到《周易》各种传本,九公听两位女子说有九十余种,他当即便吃一惊,自以为知道大概,也不过五六十种,接着又想管她呢,说不定对方有诈,随后九公便信口胡说,周易有一百余种,谁料那两女子步步为营,开口便谈所见九十三种,之后追问其余七种,此时的九公别所七种了,就像那女子要求,只说两种也怕仍是为难,到此处,九公汗如雨下,这种人物性格,虽然夸下海口,但也真实可爱,九公自负为唐朝学问正宗,没想到此番在黑齿国棋逢对手。

  随后两女子你一言我一语,把多九公说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这时就连唐敖也根本插不上嘴,好不烦闷。正为难,这时只听到外面喊:请问女学生可买胭脂么?来人是谁,没错,正是林之洋,唐敖的妻弟。说道这个林之洋书中很多描述也很是可爱,就拿这次来说,他一介走物贩货的商人,毫不通文,各种情由一概不知,这时出现反倒帮了九公,大家乘此机会都得脱身。话说林之洋这人虽然各地走物贩货,但是人却极其聪慧,书中也有一段,话说他们一行人来到智佳国,正逢中秋,三人便去猜灯谜,林之洋常年海外走动,见识甚广,猜起灯谜来,更是不在话下,不一会便破了好几道。还有一处,他们三人来到女儿国,上岸之前,还在调笑,可别被女儿国国王招了去,更巧那林之洋卖货时便被那国王看上了,之后又是缠足,又是擦粉,百般折磨。此段描述,更是借了后来磨难结果,林之洋说:当日在女儿国,人家好财,日日给予金银财宝,我却不为所动;当日在女儿国日日被人家毒打,穿耳,倒吊,缠足,这些磨难最难熬,我却终能忍受;当日在女儿国人家好酒我历来好酒,但为了及早脱身,更是滴酒不沾。几段叙述下来,林之洋作为商贾之人的形象既丰满,又生动,不见铜臭气,倒是多了几分真挚,可爱。

  说完多九公和林之洋,再来看看女主角唐小山,这个前世百花仙子,其实性格刻画的也极其有趣,百花仙子下世为人,经历凡间之苦,这段因有因何而来?原来当日瑶池盛会,各位仙班都旨在讨好王母娘娘,嫦娥先是提议请百鸟,百兽来此地歌舞一番,接着又说不妨也请百花一齐开放,同来庆祝。众仙听了,都说很妙,哪知这时的百花仙却说:各个花卉开时都因时节地域不同各有不同,今要令百花一齐开放,这番便是戏言。后更因为风姨在旁调唆,百花更是与嫦娥争执起来,随后才有了赌气说法:一旦下界人君有令,教百花齐放,我果然应允,情愿堕落红尘,永不翻身。哪知因缘凑巧,有武则天女帝,偏偏酒后便叫百花齐放,那天刚好百花仙人去别处下棋,神不知鬼不觉地各处百花便也齐放了,这之后呢,可怜的百花仙子只能下得凡尘,历经轮回之苦。这几章,仔细读完,明面上交待了百花仙子前世今生,暗里却也写明了百花的持才傲物,虽说此件事端,发于嫦娥多事,怨于风姨调唆,但是最后结局走向,还得说回百花自己。百花从一出场就清丽绝俗,一看就知道不是庸俗之辈,极不善于阿谀奉承,但是事体人情的分寸到底拿捏不稳。其实,看完这几个章回,我还是很喜欢百花,这样一个清清净净不为俗世所扰的女子,多么可爱,可贵?!就连广寒宫里自比天下无双的嫦娥,一比之下反倒俗气了,不仅俗气,还犯了器量狭窄之误!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5

  李汝珍一生中,虽未得志,但其作品《镜花缘》实可谓之为巨作,可与《格列佛游记》相媲美。文中不仅充满想象之笔、使人仿佛身历其境,沉醉在仙境及各个奇妙的岛国中;也深具让人省思的空间。

  《镜花缘》描述蓬莱仙岛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寿诞时,与嫦娥吵嘴,一时之间说错话,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间受罚,转世为唐敖的女儿,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试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余便与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游历,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如:人民好礼、不慕荣利、为善互让的君子国;爱装模作样、卖弄学问,肚子里却毫无墨水的白民国;根据人之心眼好坏而脚踏不同颜色云朵的大人国等,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而小山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白民国:当时,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已是顶尖人物了,便卖弄自己所学。实际上,学海无涯,他们所学的不过是汪洋一瓢罢了,作者对这样气量褊狭的士大夫,也不放过揶揄他们的'机会。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想改造这个社会,甚至这个世界,真非我一个十六岁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来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决社会乱象最好的方法,关键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6

  唐小山念着父亲常年不归,思亲之情漫漫,终于踏上征途,到了小蓬莱,过了镜花山,水月岭,突然看到一块发着红光的石碑,碑文仔细辨认后,却也认得,她问同行的阴若花可认得,阴若花只是摇头,说是蝌蚪文,毫无所知,小山心中很是诧异,心生一计,干脆取了芭蕉叶,在上面只管抄写,用得都是若花看得懂的楷书,一边抄一边想:这回若花肯定看懂了。一会儿,若花来了,却指着小山的笔迹:你抄写的笔画,同那石碑上的蝌蚪文都一样,石碑上的字我既不识,又怎么认识这个?这时候小山不免感叹:妹子所写原是楷书,谁知到了姐姐眼中,竟全变成了古篆,怪不得有俗语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姐姐竟是无缘了。一番话毕,若花说道:我虽无缘,今得亲至其他,也算是无缘中的有缘了。小山连问:姐姐虽然善于词令,但你所说的“有缘”二字,究竟牵强。若花道:据我看来,有缘固妙,不过若以现在的情况而论,倒不如无缘来的自在。小山很诧异问:此话怎讲?若花道:就说现在吧,漫山遍野的美景我都可以即刻畅游,阿妹你呢,却要拿着一枝毛椎在那里钻刺,不免为缘所谓累,所以倒不如无缘自在。小山听了就说:姐姐要知道无缘的不过看看山中景色,那有缘的不但能饱览仙机,而且还能知道未来,比如连同姐姐一众姐妹的一生修为,莫不在这碑中,让我看来,这比看山中景色强过万倍。若花接着便说:据你所说,我们的来历,我们的结果,你都晓得了,那我倒要请问妹妹,你自己的来历,你自己的结果呢?你可晓得?小山一听,怔住了,想了想说:姐姐,你既不自知,你又何必问我?至于说我知不知,我又何必告诉你?况且你又非我,你又怎知我不自知?俗话说:功夫各自忙,姐姐先去游玩了,妹子还要继续抄写。若花说:你知道些固然好,我不知道呢也未尝不妙。总而言之,大家无常一到,不独我不知的化为灰飞,就是你知道的,不也同我一样?安能得什么长生妙术?

  这段文字,初读来,觉得不过是两个小女子一段小小争执,但是因为此处写道小山抄石碑文字,文字内容就是小山下凡前世百花仙子洞中各位百花的前世今生,所以此段看似小小的争执却也有些深意。

  先说小山,小山因为寻父来此小蓬莱,到了蓬莱岛,急忙巡山,四处查访父亲的踪迹,后来碰到一樵夫,她便像樵夫打听父亲唐敖的踪迹,那樵夫言谈之后,随即递给小山一封信,信是小山父亲唐敖亲自执笔,内容大意就是让小山回去参加女试,女试后父女自然团聚了。小山看完后就和若花到了镜花冢,之后遇到一处泣红亭,随后便看到一块石碑,就是刚才我提到两人争执中提到的石碑。石碑中刻满了文字,小山因为前世乃是百花仙子,所以石碑上的古篆她各个都认识,而若花呢,虽说也在百花之内,但是大概就是缘法不够吧,各个看上去就是蝌蚪文天书一般。我所感叹倒是此处两个各自不同的态度。小山因为前世却有溯源,所以决定把碑中文字抄写下来,而若花呢,虽然看不懂,倒也不心急,不但不心急,反而说此刻观赏美景才是要紧事,这种旁若无人的自在态度,说来即便是做个无缘人,也是难得的自在快乐!

  联想到世间很多事情,很多人争得要去和功利谋缘,一旦无缘,哪个不垂头丧气,垂头丧气倒还好,更有甚者,因气生怨,因怨生恨,猜疑,妒忌等等吧,总之做个无缘人的这份不甘心,真是荼毒生灵!再来看书中这段小山,既然知晓自己就是有缘人,又何必告诉旁人自己正是有缘人,其他人都不是?此种做法不管是无心或是有意,都不免张扬了,有缘就还罢了,一旦四处张扬自己有缘,不怪乎从头到尾,一路坎坷。

  有缘,无缘,都是各自缘法,原本没有定数,相对这件事,这个人,你有缘了,但是相对另件事,另个人,你也许就无缘了。所以说不管是主动求有缘,或者避而成无缘,都是一种选择罢了,既然有了选择,就不如欣然接受选择后的结果,何必强求,非得做个缘人,或者无缘人?有缘无缘,因缘聚会,其实最后结局都是大同,只是过程各有不同,体会各有辛酸罢了。

  读到这段,再次感叹若花的无缘态度,真是一派风流自在,倒把那百花仙子比下去了。

【镜花缘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读书笔记11-08

《高尔基的童年》读书笔记09-15

《丢失的东西》读书笔记09-14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02-08

《海的女儿》读书笔记02-04

秋天的怀念读书笔记02-03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01-26

闪闪的红星读书笔记01-26

《感恩的朋友》读书笔记01-26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01-25

白夜行读书笔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