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不愧是吴军,我喜欢他不是没有道理的。时不时,他总是带给我惊喜。《谷歌方法论》的最近几集一经发布,圈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奔走相告,按说我是应该第一时间读的,但是无奈最近我又迷上鲍鹏山老师,他实在是可爱,实在不知道鲁达竟是如此动人性格。说多了,下次和各位分享水浒传。
言归正传,吴军博士这几集的主题是死循环和如何走出死循环。
吴军博士从计算机的递归理论延伸到到循环的概念,循环就是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或者反复连续的做某事。计算机递归理论也差不多如此,但递归是有结束条件的,遇到某种情况就结束,所以与一般意义上认识的循环不同。没有结束条件的循环就是死循环。这种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陷入死局,看不到希望和意义。
庄子说,吾生有涯。不应该将短短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死循环上。容易陷入死循环的事情很多,择偶、交友、就业,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但,吴军博士认为家庭教育最容易陷入死循环。有多少父母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加在孩子身上,年纪轻轻就将自己的余生目标设置在培养孩子上面,而孩子长大以后以相同的模式生活并要求自己的孩子。读到这些时,说实话我是惊了一身汗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几年前听王人平老师讲座时看到的图:一个小女孩缩在沙发一角,她的母亲站在她面前指着她大发雷霆,小女孩怯怯呆呆地望着面目可憎的母亲,女孩身后是不断长大的身影,身体一点点长大,腰背一点点伸直,最终怯怯的女孩成了面目可憎的妈妈!
我们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后太看中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竟然到了忽视自己一切的地步:不知道规划自己的职业,不会花心思在自己的工作上,只会给孩子设置这样那样的目标让他们去实现。孩子年纪轻的时候在我们的指挥下也许可以做到一些成绩,但一旦实现了我们给他们设置的所谓目标,反而没有了方向,他们不知道考上名校是为了什么,可能只是父母希望,家庭荣耀,自己比别人强。
这样的孩子不知道教育的真正用途,也不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
当他们到了中年,又会放下自己的一切,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又是如此,从此陷入死循环。
怎样走出死循环?
焦虑似乎是现代人的代名词,大事上焦虑,工作、房价、子女上学;小事焦虑,能不能选上好课、能不能调到好位置……焦虑无所不在。
自己首先尽量摆脱焦虑,其次不能让孩子继承到自己的焦虑。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什么会焦虑,原因是:对今天的事想得得不到,对明天的事想知不知道。
摆脱焦虑就要从这两点做起:想得得不到。第一,想的少一点。真的,别太不切实际,不可能完美。打开朋友圈,到处都是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看看就得了,别当真,钢琴、奥数、围棋、乒乓球,不可能样样精通。正如孙子兵法说的,“无所不备,则无所不虚”,还是要坚持教育初心、保持定力,“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第二,如果还是想得到,那就努力少犯错,提高成功率。多从成功的人那里学习,成功的人,成功的事。别老是对孩子嘟嘟囔囔,因为我们没那么成功,真的经验不足。昨天看到《三联周刊》采访李亚鹏对李嫣的教育问题,李亚鹏的一些教育理念我很赞成,李亚鹏说:“我在李嫣的年龄就是个傻子,窦靖童说,何止你,连我都是傻子。所以,让孩子自己去发展”的确如此,现在的孩子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太多成功的人和事会和他们相遇,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另一个焦虑的来源就是想知道未来,这点怎么解决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未来之所以叫未来,就是因为它的不确定和不可知性,否则人生也太无趣了吧。记得我在高中时期,每一天都笃定地认为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外科医生,那种自信和希望简直不可一世,现在想来实在好笑,哪里会想到我成了现在的样子。其次,尽力把握住当下。很多人手机不离手的刷微信、微博,问他为什么,说怕错过,但到底会错过什么呢,错过祝福还是错过羡慕?要祝福的是人家自己的事,你若真的在乎她,绝不是一个点赞所能体现,如若不关心,少一个点赞又何妨?要羡慕的,更是人各有志,徒增焦虑。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做好当下,比什么都强。
从人生的长河来看,每一次改变、每一次入学、中考,甚至高考,都没那么重要。学习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目的'。千万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和成败,一定要把单个事件放到人生长河里来看,眼光要放长远。我第一次考研失利,极具戏剧性的失败让我几乎走到生命边缘,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太感谢那次失败。
一定得给自己和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他们尽早的学到学习的方法,不会以学习为苦。人生是不断超越的过程,超越自己,超越别人,不要比较,连我们自己都尚不知人生结局,更何况我们的孩子。
多了解孩子,努力给他们树立榜样。吴军老师在文稿中提到有的家长宁愿送孩子去昂贵的补习班也不愿自己去教。我们的确给孩子上了辅导班,但仍不妨碍我们了解孩子,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评论老师的风格,一起消化学习的内容。让孩子去上辅导班,不是给你解脱的借口,更不是图省事的事,学习、教育不能是,是一种投资。不能只看重结果,不看中过程,不想费事最终没有好结果,学习、教育是生活必需品,不是你今天赶紧做了,就可以万事大吉,躺着睡觉的事,所以别想着走捷径,别那么着急。
如果不着急,如果不那么看中眼前利益,如果没有心理,必然会放慢脚步、节奏,把时间、精力、金钱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放在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上,这些事情也许从眼前看没什么用,但却是对孩子的一生有好处。大多数的我们是知道怎样是好的陪伴、好的教育,只是着急,不肯花时间、精力去做,如果想开了,花时间和孩子慢慢吃一顿饭,做一个游戏,读一本书,彼此增加了解、增长见识,不是很好吗?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感想,和各位共勉。
【《谷歌方法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谷歌地球作文11-23
《牛顿》读书笔记12-06
《白鲸》读书笔记10-01
《勇气》读书笔记09-15
孟子读书笔记08-13
声乐读书笔记07-15
守株待兔读书笔记02-03
繁星读书笔记01-31
大学读书笔记01-28
《灯光》读书笔记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