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2022-04-24 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篇1

  26岁的我终究是想写些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写起。有时真的羡慕叶圣陶,他能那么从容自在、悠闲的写着他各种各样的书。为什么说起叶圣陶呢?那是因为自小有读一些叶圣陶的选编辑,偶然读起《朱自清散文集》的时候,其中就有一篇《我所见的叶圣陶》。

  文中从“我”从朋友口中听说的叶圣陶,和因为叶圣陶的名气而熟知叶圣陶的名字。对其人格没有一点的了解。到初见叶圣陶,看出文章中“我”对于名气鼎盛的叶圣陶心中有着一股尊敬或是崇拜,或许叶圣陶那样的人本就十分值得人尊敬和崇拜。“我”与他为友后,感受到叶圣陶是一个寡言的人,却也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尤其是“我”唯一一次看见他发怒,便是对风潮妥协者的唾弃。再到“我”约叶圣陶到杭州去教书,与他相处的日子,深刻的感受着他对写文章的执着,以及他不喜欢形式主义的场面。

  他最爱的就是写小说,从没有停歇过。后来,叶圣陶终是回去了。朱自清在文章中写到“在杭州呆了两个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的回去了,他实在离不开家,临去时让我告诉学校当局,无论如何不回来了。”然后又叙述了叶圣陶近两年的行程。后又说到。一次路过上海,朋友饯行,叶圣陶也在。这段文章中体现了叶圣陶的生活十分规律,却为着朋友迟归。体现了叶圣陶对友谊的重视。朱自清后来只写到“一眨眼三年,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懒。我只能从叶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变迁。”文章就结束了。

  对于叶圣陶我大约只能从各各文人的笔下而得知了,又或从叶圣陶自己写的文章中去体会。不过我读的这些书真的是叶圣陶当初写那些语句吗?我从书中了解的叶圣陶、朱自清便是真实的他们吗?想着这些问题我又疑惑了。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篇2

  叶圣陶,这个名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他是我国的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出版家。在小学课本里收录了叶老的好几篇文章。他曾经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的这些理念,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这几天有幸读到《朱自清作品集》这本书。书里面有一篇《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完后对叶圣陶的印象更立体了。

  朱自清和叶圣陶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在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时认识的。当时他们都在这所学校教书,是同事。通过接触,他们由陌生到熟悉,彼此非常了解。后来就写了这篇文章。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这叶圣陶又有如下了解:

  1.和平常人一样,见生人无话说。

  书上这样说: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

  2.平时话不多,但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与人辩论。

  书上这样说: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这样就过去了。

  3.写起文章文思泉涌,构思巧妙,拈笔即来。

  书上这样说: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地挥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

  4.作息非常有规律。

  书上这样写:早上七点起,晚上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后门了。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篇3

  我读了《我所见的叶圣陶》后,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就这样过去了。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的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它的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

  当他和我同时发见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通过这一件事,我对叶圣陶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以后啊,我也要向叶圣陶学习学习他朴实、沉默、和易、稳重的性格。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篇4

  这篇《我所见的叶圣陶》是散文集的第三篇,它记录了朱自清和叶圣陶的相识与相知。通过朱自清的描述,我也仿佛认识了一位朴实沉默、平易近人、胸襟开阔、又极其恋家的叶老。

  文中提到:“延陵告诉我每星期六圣陶总回甪直去,他很爱他的家。”因为这个“甪”字从未见过,便去百度查找,这才知道“甪直”是苏州市的一个古镇。它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想必那里一定景色宜人,文化气息浓郁。我们全家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可从未去过南方城市,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来去年暑假去苏州和杭州游玩的计划也落空了。

  文中还提到:“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作为女性的第六感告诉我,叶老这么恋家,很可能有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如果认识朱自清时已经结婚,那么他和妻子一定是琴瑟和鸣感情很好的。为了验证一下我的判断,还去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果然如我所料。

  叶老的`一生很坎坷,也很精彩,94岁时在北京逝世的。他的一生令人钦佩和羡慕,对文学和教育事业贡献巨大,家庭和美、教子成才,妥妥的人生赢家。分析叶老的人生智慧,有顺其自然,不为丢失手稿而恼怒,不为城市喧闹和繁华所动,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居习惯。也有对家人的挚爱和付出,不为乱世所动,更有对世间的冷静洞察和宽阔的胸怀,不为表象所迷惑,不为俗事所烦扰,只为自己的理想坚持。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篇5

  《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朱自清记述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正是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才使两人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友谊不断。叶圣陶也是一位文人,寡言和易,但在与朱自清相处的第一个月里,朱自清却“看见他发过一次怒”,而这唯一的一次,起因“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这了了数语便使一个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当然叶圣陶首先是一个有着杰出创作才华的作家,朱自清与他在杭州时曾同居一室,因此见识了他写作的情形:“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

  读者眼中的叶圣陶不正是一个倚马而写,一蹴即就的才子呢?这便是细节描写的作用,一个细节可以胜过许多的叙述。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后,作为闻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朱先生的心情是深重的。

  扩展: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2]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所见03-22

春节所见初中作文01-07

元旦所见所闻作文(精选16篇)12-28

清明所见作文600字09-28

扩写《夜书所见》12-27

清明节的所见所闻作文12-20

扩写古诗《夜书所见》12-25

古诗扩写《夜书所见》12-25

扩写《夜书所见》作文12-20

关于元旦节的所见所闻的作文09-28

爱的诺言读后感 《命运无轨道》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