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袍先生的读后感

2019-03-21 读后感

  高中的一次模考时,在陈忠实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蓝袍先生的字眼,当时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隐约中,蓝袍先生大概是一个在新思想大潮冲击下,依然身穿象征落后的蓝色长袍,醉心于所谓“封建正统”的孔乙己式悲剧人物。这点印像也随高中时光流逝而淡去。

  后来在大学图书馆偶然看到了一本《蓝袍先生》,便随意地翻起来。《蓝袍先生》篇幅不长,读完之后却久久不能释怀。因为我觉得,在我们当代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蓝袍先生的影子。

  他出生在一个中国传统的耕读家庭,如果不是造化弄人,他完全可以像他的.先辈一样,做一个板板正正的先生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他赶上了新时代,并且有机会走出祖祖辈辈所在的杨徐村,去接触新事物新思想。

  在培养教师的速成二班,他明白了新时代要讲求男女平等,也在同桌田芳的帮助下,脱掉了代表自己过去观念的蓝袍。当时我看到这里时也为他能摆脱过去的观念、走向一个全新的自我而感到高兴。

  然而,在受到同学和校长的迫害时,他的观念又发生回归。他认为自己没有遵从父命、没能保持慎独,而是放纵自己,才造成了现在的一切,于是放弃改变,放弃对田芳的追求,再次将自己封闭起来,最终过完自己悲剧的一生。

  我为蓝袍先生叹息。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是一个呆板的教书先生,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感情,也曾为改变自己而奋斗过的形象,最后也成为一个《骆驼祥子》中三起三落、拥有悲剧命运的“祥子”。

  他虽然在速成二班接受了新事物、新思想,虽然最后脱下了自己身上外在的、象征着守旧的蓝袍,却无法挣脱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农民式的隐忍、保守。

  想到这里,我对蓝袍先生已经不再只有批判,而是更多同情。

  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也像蓝袍先生,受原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终生不变。若干年后,在后人眼里,我们是否也会成为“蓝袍先生”呢?

  读《蓝袍先生》过程中,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礼。

  这个问题很宏大。中国自古便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应该是人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但同时,礼成为礼教,它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思想枷锁和精神控制。

  比如,在田老汉去抢田芳让其回家成亲失败,面对田芳老师和蓝袍先生时,虽然田老汉一个大字不识,却口口声声说,自己如果不把田芳嫁给那户人家,自己就成没礼性的人了。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礼性是最重要的。重要,就可以成为无端压抑自己、并肆意伤害别人的理由吗?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礼性”岂不是穿在他们身上的另一件蓝袍?

  我们在当今社会肯定需要礼来维护和谐关系,更重要的是,礼应该体现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而非以礼之名去伤害。

【蓝袍先生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咏史·尚有绨袍赠06-18

蓝紫色的宝石01-0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401-0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101-05

天空不蓝作文09-07

校园的天空是蓝的作文08-24

最新藤野先生读后感(精选12篇)11-10

天空永远是蓝的作文09-26

“好好先生”的由来04-2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00字09-23

《冲动中国》读后感 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