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化树》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化树》读后感1
当一个人把生活的全部心思用在了如何努力使自己活下来时,当一个知识分子将学过的知识用在了如何才能获取多一点的食物时,当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生存成了苟延残喘,生活变得黯淡,甚至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生机和希望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闯;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人的生存本能触动了每一根神经,于是他努力找寻着任何可以缓解饥饿的办法,做着连自己都觉得不耻的事情,但最后这些似乎都成了习以为常。
其实他心里清楚得很,一个人活得要有价值,就应该同时拥有精神上的富足,而绝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但他似乎暂时没有能力去想这些。现在我是一切为了活,为了活着而活着。他必须先满足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他不敢奢求太多其他的东西。
他改变不了那个时代,改变不了贫穷饥饿的现实,他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全部精力去支撑自己的生存努力地活下来。活下来,才是最基本的法则。
一个人的心中,只剩下活下来的信念,如何能够想象,这时候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于是,在这个时候,当一丝微弱的光芒照进他的心窗,便如同凄冷深渊里射进了一道温暖的阳光那是一个身处贫寒境地的人最渴望得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为奢侈的东西。可是,他得到了。一份热情和善意,在他最孤寒的时候,温暖了他的心。不只是身体上的满足,更有心灵上的慰藉。
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馍馍上。原来,他心里存的,不只是吃的念想,原来他也会感动,因为一个馍馍而感动,因为一份单纯的善意而感动。
或许,当一个人陷入了近乎绝境的地步,一份简简单单的关爱就足以令他满足,令他感激涕零。那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刻得到的.援助,是无私无偿的、纯粹而又不含任何杂质的情意。
我虽然在这里度过了那么艰辛的生活,但也就是在这里开始认识到生活的美丽。马缨花、谢队长、海喜喜他们让他感受到了冰冷世界里尚存的一抹温情,他们正如遍布于大江南北的、美丽而圣洁的绿化树,在他冰冷的世界里点缀着,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绿化树》读后感2
记得第一次读到《绿化树》,是在一本很旧的杂志上。可能我借到这本杂志之前已经有许多人翻读过了,杂志又破又烂,没有封皮,只有一绺深绿色书脊。像一根秋天的树干。从而我记起这本杂志或这篇小说(只是这篇小说)时,不由自主会联想到篇名,联想起那根油绿的秋天的枯树。这大概是二十五年前的事吧。时隔多年我还能记起了它,记起这棵莫名其妙生长在我记忆中的树,自然有它的原因。两年前的一次闲谈中,有人提到了它,我还能记得一些末枝残节,同时觉得完全忘记有损于曾经的感动,于是在书店找到一本中篇小说合集,买回家阅读。一个时期的变革,也意味着一种心态、一种感动的变革。小说中繁琐的理论阐述已不能十分撼动人心了,但对特殊年代纯真的爱情,还是特别感动。最近梳理中国文学能够打动我的作品(本人自然阅读有限)时,中篇小说《绿化树》凸显在外,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又买了张贤亮先生的个人精选集,用两天时间再次通读。
就《绿化树》,有四个独特点简要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将来归集。
一、生活感。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是这篇小说真实生动的基本因素。章永U自然是作者本人的化身,而镇南堡和农场,以及困苦的生活场景,也自然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文学再现。故而,小说中许多生活细节都能活灵活现地令人入境。
二、民歌(花儿)的穿插、地方语言。没有地方性,也就没有了小说的个性特征。花儿不必说,就方言,例如:“轻省”是西北方言中很具简略的形容词,“尿?子”,以及马缨花的爱情表白“要不,你现在就把它拿去吧,嗯,你要的话,现在就把他拿去吧”、“就是钢刀把我头砍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
三、扁平人物。“营业部主任”、谢队长、保管员等,通过作者赋予的具体性格、行为特征,有棱有角地完成了情节的顺利进展。从不同侧面呈现了时代个人特性。
四、剧情的逐步进展和结尾的突变。正当小说结尾再读者心中无可是从的时候,忽然来了意外的活扣,一辆拖拉机使整个转徙完美起来。
当然,小说过于说教,过于理性化的陈述减轻了小说应该具有的感染力。这也是时代和中国文学的最大瓶颈。
【《绿化树》读后感】相关文章:
绿化树销售合同01-08
《美人树》初中读后感10-26
《去年的树》读后感02-22
《去年的树》读后感02-22
《去年的树》读后感02-22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04-08
爱护绿化标语03-28
绿化迁移协议05-15
绿化购销合同02-11
园林绿化标语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