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学生昨天上课时都懂了,但今天上课时,却已经模糊甚至忘记了。
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
上一章作者说到学习新教材不能让学生停留在肤浅的理解层面,并避免在第一次学习时犯错误,而今天文章的重点在于“为了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这是一个学习的递进。
因为作者是前苏联人,书中例举了很多他在教授语言语法方面的例子,看起来有些让人不明深意,但我们只要将俄语换成汉语就不难理解。
看到这些语法,我就想起初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语文课本后面的附录内容。这些内容都没有正式印在课文正文里,但她也带着我们仔细地从头学到尾地学习了一遍,其实这些恰恰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还有初中的政治老师在讲解原始社会的一些篇章时,就采用了列出问题让我们分组讨论寻找答案的方式。这也印证了作者所提到的“在历史课上和语文课上,对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让学生寻找刚刚讲过的教材中的因果联系和意义联系。”
学习新教材时思考得越多,越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看来关键就在于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得更高效,不仅可以减少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还可以缩短回课的时间,增加讲解新内容的时间。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在家庭教育方面,阅读可以让思考更充分,特别是持续的亲子阅读。一个较长的故事往往需要许多天才能读完,每天不仅需要倾听,还需要对过去故事情节的回忆,还有故事前后发展的关联。这时,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作为承前启后的铺垫。在一个故事讲完以后,留下的就不只是“又听完了一个故事”这样的简单印象,还有这个故事值得被书写的那些因素。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未读这本书前,我是抱着“啃”硬骨头的心态,打算去“啃”这本书的。因为,一直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貌似所有的“家”们的学术著作都满纸理论,很难读懂。打开书,却发现其实不然。开始几篇就深深吸引了我的视线,说到了我的心里。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剖析了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到无可救药,因而老师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强调了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文章的最后,分享了他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秘诀,就是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脑力劳动!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本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完成学校各项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文中那位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本书中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能结合儿童学习的规律,举出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指导老师们在每一个学习细节上应该如何处理,关于本书的阅读还在进行,关于教学的思考还将继续。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前苏联著名的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提高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书。而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
翻开本书,单单看目录,就极大的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这其中很多问题不正是自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吗?究竟如何解决,迫不及待去书中一探究竟。
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每条建议所谈的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实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读完之后真的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时间问题,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常常感到手忙脚乱,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时间不够用......时间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看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条建议后,好像突然明白了,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很快提取出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容。正如本文中所举的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的.公开课非常成功,问他用了多久时间备课时,他说一辈子,但对这课题的直接准备是15分钟左右。听完这位历史老师的回答后,细细想来,真的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一直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学习和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那就能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快速解决,不用再临时抱佛脚。虽然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我们更希望打有准备之仗。读书,终身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读书,学习他人的智慧,就是在节约我们的时间。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46条关于教育日记的建议让我感受到在教学实践中写教育日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教育故事变成文字记录在案,不仅是对流逝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进行教育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宝贵财富。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因为记录的基础是观察,要想有事可写,就必须做个用心观察的人,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捕捉到细微的教育现象。写教育日记就可以让我们更有目的更细致地去观察。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考。教育日记既可以记录教学反思,也可以记录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和家长沟通的过程等,把观察和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我们在思考中学会改变和创新,从而指导我们以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坚持。很佩服苏霍姆林斯基能够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教育日记,并做到一辈子都在坚持。他重视对学生表象资料的记录,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记录,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实,我们上完课后,也经常和同年级同办公室的老师探讨一堂课下来的得与失,有时交流得也挺热烈,只是都没有记录下来。常常也会发现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有趣的举动、一个灿烂的笑容时不时地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一些感慨,但因为没能及时记录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记录教育现象、自己的在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把教育生活中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穿起来,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编一串美丽的项链。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在第一节,苏氏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书中也提到了教师的语言问题。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还是有它的道理的,不仅要多看书,还要把书中获得的启示用到实践中,那才是真正的看书了。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17条,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要思考,不要死记!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明确说过:学而不思则罔。的确,要思考,不要死记!多年的教学使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
作为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学会思考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是的,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会面对问题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这么困难呢?在不断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知识进行死记,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懂的东西像雪球一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越滚越大。是啊!如果我们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真正的理解知识,学生就会很快的把我们教过的知识“还给我们”。 因此,让学生经历思考,教会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能促使学生会学、会思、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有人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会重视把思考方法渗透在自己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提到教学中的“后进生”,每一位教师都会有大段大段的言语要表达,而且大多是抱怨。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把‘后进生’的转化看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那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是如何阐述的呢?
他认为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他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而且在他们所读的书籍和所遇到的事物就当经常让他们发现是使他们感到惊奇的赞叹的东西。因为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并且作者还举了一个他教过的让他远难忘的学生,这名学生叫费佳,这个孩子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
作者于是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这本习题集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解答这些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费佳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明白:这些故事就是习题,并且他慢慢认为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再后来,费佳渐渐地成绩赶了上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他从来没有一次给学生补过课,他只教学生阅读和思考。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做法与他是相差甚远的,我们通常是认为这些后进生,只能以本为本来要求,所以在辅导时,我们总是默写词语,背诵课文,做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可结果仍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收效甚微!看了苏霍姆林斯基介绍的方法后,我恍然大悟,我所做的,只是表面工作而非像他那样从根本解决所谓的“后进生”的学习困难的根本。他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的这本书是在网上买的。因为我感觉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的去读,去感悟,去学习,它很有必要成为我工作生活闲暇时的精神食粮。
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浏览了一遍。心里不由感慨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伟大、超前。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一个特别显著的建议,就是让我们多读书。首页的一段话就让我感慨颇深。“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她的知识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经常听课的时候,我就感慨,为什么优秀的老师的课总是那么的自然,幽默,得心应手。那是因为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最主要的是他们知识的渊博,才使得他们课堂上游刃有余。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她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不能体验到自己的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喜欢进行脑力劳动。’可见,我们教师的知识量的重要性。
蔡校长一再告诫我们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去学习,去提升自己。是呀,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只有有了东西才能给学生倒出来。社会在不断地要求我们,我们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干一行爱一行。让读书、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吧!充电自己,影响孩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真谛。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能力,有思考的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首先就出现在阅读上。读不懂课本,读不懂材料,读不懂新闻,读不懂评论。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我每个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此时,一般我都会问一句:“你具体哪个地方不理解呢?”大部分学生都会说:“都不懂!”
“都不懂”三个字正正说明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或懒于思考,或不懂思考。懒于思考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改掉习惯即能提高学习效果。不懂思考的,则是学习能力问题。可能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是从小学就拉下的问题,从小就没有锻炼好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古语云:“见多识广”。见得多了,才会识得广,想得深。见都没见过,谈何思考?!
在学习上,有一个理论叫“最近发展区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现有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让最近发展区成为现有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可能达到的水平的过程。
如果有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从小大量阅读,他的现有水平是5,;另一位同学从小阅读量不大,他的现有水平是1。那么,要想这两位同学都达到10的可能达到水平,显然前者的“最近发展区”要小一点。前者比后者将更容易实现10的水平。
最后,如何有效地做到有思考的阅读?写读书笔记是个不错的方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幸得学校领导的安排,今年我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我重要任务之一。
《给教师的建议》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书中这样阐述:“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一种自豪感。”细读之下,反复思考,理解为: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实际操作中,我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我需要的和喜欢的,让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积极的状态中。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营造阅读期待,教学提问指向认知冲突,力求使问题有思维冲击力,有探究价值。在课堂上,我放低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学习伙伴,适时地穿插几句幽默的话语,调节课堂气氛,收一收学生的心。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需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班的孩子常常会说:“哎呀!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都还没上够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在这一条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到,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个人的狭窄的小天地。
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可以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在小组里,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而对他们来说,阅读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学生的智力生活,又一次强调了阅读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而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最好就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自从我校开展新教育以来强调读书,建图书角,把自己的书放在班上大家一起交换看,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其实挺不错的。这条建议还谈到了教师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家最常说的就是:“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它再次提醒我要多读书,坚持读书才好。
除读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通过成立各种学科兴趣小组这种集体的智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但是兴趣小组的成员,往往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这就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在活动之外,其实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今后要多注意让后进生从阅读开始,由浅入深,增强理解力,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和思考。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通用11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