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1
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解放后,他在讲到语文教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它要求我们必须把以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综上所述,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的基本点,它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培养能力这一原则。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预习训练,提高预习效果
吐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指出: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就是说,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学生劳力与心力并进,手与脑并用(徐特立语),以求了解课文,养成读书习惯,训练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朱熹所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正是这个道理。我在讲课前总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并注意思考。当出现疑难时,就要他们动脑筋、或请教于人。所有这些,都要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唯如此,方能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废除逐句讲解法,采用讨论教学法
叶老在谈及关于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时,曾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产。即,教材是例子,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养成独立阅读、写作的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用。叶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逐句讲解的危害性:首先,这千篇一律的方法很难突出重点,很难有针对性;这是一种刻板、教条而又无的放矢的方法。其次,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而养成填鸭吃食、照本宣科的陋习。再次,它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厌倦,形同嚼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而学生对逐句讲解的厌倦,是产生不了这种心理倾向的,当然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与效果。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讲授知识,更重要地是教给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方法。这种探求知识的方法一旦掌握在学生手中,便如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将使学生终生受用。
十多年来,我曾尝试叶老在学生是报告讨论,在教师是指导订正的课堂讨论方式,其效果如下:
1、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了思维能力。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这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我在给学生讲授《理想的阶梯》时,根据其难点与重点,设计出有指导性的思考题。(1)课文的中心论点;(2)课文在论证中列举了哪些论据?(3)你能再举几个课文以外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吗?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待课堂讨论。对于议论文,一些学生兴趣不太大,但这样的设计却吸引了学生,促使他们去认真阅读、积极思维,整理课文中的论据,翻阅有关资料。在课堂讨论中,他们不仅准确地分析出课文的论点论据,而且还列举了课文以外的大量事实进行论证。诸如:珍惜时间研究物候的竺可桢、刻苦勤奋终于摘取数学王冠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知难而上、多次试验发现了镭元素的居里夫人有的学生在复述时,还穿插了许多动人情节,使讨论生动活泼,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学生的口述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班有个学生,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可他很少主动发言。当老师叫到他时,只见他汗流满面,说话结巴,紧张极了。这样缺少魄力、高分低能的学生,目前在中学生中为数不少。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临社会的选择,像这样在广众面前不敢或不会说话的学生,怎能去迎接选择、开拓自己的未来呢?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终生受用,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我先让学生在小范内进行说话训练,使其思维得到广泛活动,说话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然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以发挥学生的最大能量。对于不惯发言或表述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推他们为代表发言,给他们以锻炼、提高的机会。至于诗歌、散文、童话等课文,我则将它们放在一起讲授,通过故事会、朗诵会等形式,指导学生阅读,引导他们进入角色,使其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与主题。这样要比老师自我陶醉地讲书效果要好得多。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3、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实际上,也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人这一教学思想。它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审问之而明辨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把方位说明与记叙见闻结合起来的说明文。在教学中,如运用比较阅读,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我的做法是,先讲析《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说明顺序与结构方式,然后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故宫博物院》,让他们自己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通过对比,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讨论,总结出了课文的空间顺序与结构特点,较好地完成了思考题。整节课大都是学生的活动,老师只是做些指点。结果,不仅每个学生的见解都得以阐发,而且在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预期目的。
三、写作训练叶老认为:
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中学国文学习法》)他又说:语文知识的传授,就有一定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即,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1、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预选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关于〈国文百八课〉》)每一单元以文话统领文癣文法、修辞以及习问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以便学生掌握一项文章知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归纳出不同的文章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如,学习了《记一辆纺车》,就要求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特点,仿写一篇类似作文。德国哲学家狄慈根指出: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种仿写训练的结果,使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了课文知识,而且对他们也进行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给其观察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叶老认为: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正确。从整个生活里下功夫。有了深切、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鲁迅也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可见,观察在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纷繁庞杂,观察时,往往无所措手足。教师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观察方法,方能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观察的内容很多,类型不一,方法也就随之而变化。归纳起来,有定点、定序、移步换景观察,也有比较观察、提纲观察、表述观察等。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景物的观察与描写,我带学生到滨河路,指导他们有重点、有层次地观察黄河两岸的景色。定点观察滨河公园、河北岸果树林的色彩变化;观察初冬时节河水的流量及清浊程度等。然后以《初冬的黄河两岸》为题,写篇散文。这样做,学生不仅观察、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认识了大自然,增加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总之,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的讨论,直至课后的写作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突破了课堂的范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十分清楚地贯穿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明确地体现着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语文教学思想。这种训练过程,循环往复,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直到学生自能阅读、自能写作,那么,教师便可以不教了。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2
语文教学“改革”,花样频出,无以形容,仅借狙公(养猴的老翁)赋芧(橡子)以示之。公曰:朝三暮四,狙怒。公即改革:朝四暮三!狙悦。久之狙怠,公曰:芧需歌舞而后德得。狙争而后食,久之而倦。公复改革:悬芧于树,缘木求芧而后得食。狙争之,或有伤者。公复改革:狙得芧而不得即食,须奉主人以示忠孝,狙皆死,公亦失业。
这是恩师王俊鸣先生改写的一段寓言。大约可以洞见语文改革的未来。据有些教育专家说,“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教育专家的高论,让我想起了一些专家对雾霾成因的论断,即炊烟可以导致雾霾。
所谓“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而初高中语文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历经改革之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变得“不能承受之‘重’”,让中学生具备如此之多的“核心素养”,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提升学生的所谓“核心素养”,也不该是“语文”一个学科的任务。
语文是学科,对这一学科的定性及所设置的任务,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重读此文,最大的感慨是,百余年来的语文教育可能是在大踏步地倒退,这篇文章中所列举出的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甚至变得更严重了。譬如说,很多人都可能有这样的感慨,语文课的语文味越来越淡,有些语文课已经变成了德育课甚至政治课。读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叶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探讨了两个基本观念。限于篇幅,这里只涉及其中之一——“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现作文抄公,摘录文本如下:
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国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材的标准,书籍与文篇的内容必须合于这些个标准,才配拿来作阅读的材料与写作的示例。此外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材料,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记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
叶先生的话,在今天更有警示价值。以部编版初一年级的教材为例,七年级下2018版对2017版的内容做了调整:删掉了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换成了陆定一的《老山界》。就语文的训练价值而言,前者明显胜于后者。这正是叶圣陶先生所批判的“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叶老还说:“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那些鼓吹“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专家,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唯有如此,或许才能够让中国的语文教育少走一些弯路。
前些年对语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备课要先确立目标。通常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际上,这一模式并不适用语文学科。比方说,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总目标,但作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那就显得太过空泛了——毕竟语文课不同于政治课,说教色彩不宜过浓。而这几年,“语文课程四大核心素养”又成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语文教材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红”。这仍然是忽视语文学科根本任务的表现。对此,笔者深感忧虑。那么,语文教育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叶先生说:
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在先生看来,语文教学是阅读与写作的技术的训练。读者朋友看到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种“清通”的感觉。就拿写作训练来说,自然要训练“表达无歧”,无“歧”才算掌握交流的工具。我的大学教师高慧敏先生认为,“现在语文的问题正是‘工具’要担当‘树人’的任务,而且这‘树人’以‘泥胎’为标准还要口径划一。”合格的老师都应该教人“立德树人”,但合格的专业课,任务都是教人掌握各种专门工具。
当然,笔者撰写此文并非反对“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而非“语文”一科所能独担。笔者担忧叶圣陶先生所忧虑的问题——“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在尧天舜日的当今再度成为问题。此刻笔者联想到杜牧《阿房宫赋》中名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说完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笔者还想谈谈针对此任务的操作方法。这几年,有些专家“高唱”让学生读整本书,还有专家呼吁用考试“倒逼学生读书”。这些专家无一例外都是在强调“多读”,然而至于“怎样读”,却付诸阙如。叶先生指出:
多读……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叶先生这段话无疑是对上文提及的“专家”的当头棒喝。那些专家对于“怎样”,没能给出切实的解答,相反却以“歪理邪说”误导大家。我们还是看看叶圣陶先生对“怎样”二字的诠释吧。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
很显然,叶先生是在强调精读的重要性。经验告诉我们,“多读”不如“精读”。精细阅读不是为了过度阐释而标新立异,而是对对文本沉浸、把玩甚至妙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悟得一些读书、写作的方法、规律。随着精读的文本的增加,这些方法、规律也会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如此,语文教学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在当今,很多教师倾心于“人文”的宣讲,卖力于“价值观”的鼓吹,却忽视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当今的语文教育界呈现出一种乱象,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却像乱象中的一股清流,有温度,更有情怀。语文教师,读通叶圣陶先生的书,可以在名目繁多的“改革”“创新”面前保持从容镇定。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中国文脉读后感
3.学习英语的观点
4.弟弟的观点作文
6.两个朋友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