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

2021-02-02 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

  “暮色悄悄地降临了墓地,婆挲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冰玉在琴声中久久地位立,她的心被琴声征服了,揉碎了,像点点泪珠,在这片土地上洒落。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穆斯林的葬礼》的结尾。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很遗憾没有真正认真拜读过,这次“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想写下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下笔.那个弥散着淡淡的忧伤的月与玉的意境让我不忍下笔,似乎稍不留意就会打碎这个绝美的意境。

  这是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部映射普通大众生活的历史之剧;一部折射平凡却辛酸的爱情故事的缩写;一部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的真实画卷。这部长达50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对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习惯、婚丧嫁娶习俗做了全面、彻底的描绘。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展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时间,上迄二十世纪初,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活动的范围从亚洲到西欧,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的沉重灾难,还有鲜为人知的穆斯林的生活习俗、玉器行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它不仅是穆斯林的葬礼,也是爱情的葬礼,围绕着几代人的似乎“扭曲”的爱情书写穆斯林人的生活。

  读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书中美丽的言语和措辞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于环境的衬托,作者运用的词语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就不以为怪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2

  这是一本以回族清真教徒穆斯林的宗教文化为背景,讲诉琢玉大师韩子奇与其女儿韩新月两代人纠葛缠绕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我读这本书,一开始是被封面上仅小于题目字号的“最具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所吸引的,而“穆斯林的葬礼”这几个字又让我很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是死了多少人呢?是多么壮观的葬礼呢?当我身临其境时,才发现每一场葬礼,都是对读者心灵上的一次凌迟。

  读《穆斯林的葬礼》,我欣赏它独特的叙述方式,章节交错,从“月梦”“玉魔”“月冷”“玉殇”到最后的“玉魂”“月别”,以月象征纯洁善良的韩新月,以玉影射视玉如命的韩子奇。而层层推进的章节标题更彰显了故事伏笔重重,跌宕起伏的叙事风格。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当你读的越深入、越细致,就越能感受到作者于细微之处不易察觉却又精心的布置。就像在品一杯好茶,残留着舌尖上的甘醇越往后越浓烈。

  读《穆斯林的葬礼》,我最欣赏它在人物方面精细深微的刻画。没有一个角色应当是完美的,你无法用“好人”“坏人”去界定,他们是你边恨得牙痒痒,又边怜惜的鲜活的存在。

  韩子奇,在爱与责任的较量下,他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后者,然而却终究无法摆脱爱情的魔障。深受民主自由思想熏陶的梁冰玉与智慧担当的韩子奇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中从未动过情念,然而当冲出束缚的牢笼,在异国他乡战乱流离的三年,他们却毫无保留地相爱了。也许,爱便是在对的时间与你在一起。

  可那又怎样呢?爱有多么深刻,痛就有多么深刻。抗战八年,作为韩子奇的妻子,梁君壁却独自一人带着年幼的儿子撑起整个家。试想一下,一个女人,她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国难当头时每天惧怕着丈夫、妹妹与儿子、自己的死亡熬过八年光阴?而八年后,携“夫”带子回家的梁冰玉却在亲姐姐面前喊着人格尊严,这又是何等的残忍?梁冰玉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人格独自离去,她是坚强的。韩子奇为着责任留下,幼小的韩新月却从小失了亲娘,受尽“新”娘的冷漠。

  韩新月,似一弯清清的小溪潺潺地流动,涤净了每个人的心田,似一阵春风吹绿了枝桠与春天,似天边一弯皎洁明净的新月。她的美,她的善,她与自己老师真诚纯洁的爱,让这本悲剧的书有了明快的乐调。

  然而,正因为有乐,才衬得最后的葬礼多么悲伤。她死了,连天上的月亮都好像要陨落了。

  她长眠于地下,穆斯林的葬礼落幕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3

  曲终掩卷,荡气回肠。读完《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楚雁潮那一曲悠扬而又婉约的《梁祝》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它诠释着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我们这样懵懂而天真的年纪,还不能理解真正的爱情,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影响我对书中梁、韩家族六十多年的兴衰以及书中人物之间摩擦出来的暖流和火花发出由衷的感叹。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故事线索,却是同样的结局—相爱的人们最终都没有象海子说的那终成眷属。梁冰玉和韩子奇,因为伦理道德的原因分居三十三年;韩天星和容桂芳则因为父母的“智阻”而变的冷若冰霜;韩新月和楚雁潮,由于双方家长的阻挠,爱情也最终随着新月的离去而葬送。相爱的人总是分开,而不相爱的人却在一起,貌合神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由于时代观念的限制,对于韩子奇的妻子梁君璧所做的决择并没有错,她也无法摆脱和冲破时代的桎梏。

  二十五岁的倔小伙韩天星,不论家庭背景,无所谓“门当户对”,执着地爱着他所爱的人,在我们现在的社会还能接受,而在当时那样做简直是无法无天。桂老师,一位温文尔雅、才学甚高的年青教授,爱上一个比自己小近十岁,且患有心脏病,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人。他不顾外界压力,毅然要爱她,这执着的追求正是爱情的真谛,是值得赞扬和理解的。而梁玉冰的思想过于偏激,她认为:我爱他,他也爱我,我们就结合了,事情就这么简单。至于是否触及别人的家庭,影响别人的生活与我无关。无论是当时的还是现在,她的爱情观是要受到指责和唾弃的。

  随着主人公们陆续离世,书中多次写到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作者对生命的夭折所发出的叹息,也是一种对黑暗社会爱情悲剧结束的注解。

  哀乐长鸣,这是所有人发出的至深感叹!曲终掩卷,荡气回肠,那琴声又萦绕在我的耳旁。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4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我也已读过两遍,第一遍是在大二的时候,没看几页就被它迷住了,废寝忘食地用了三天时间将其看完,真是一部好书呀,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穆斯林的生活一些常识,以及有关玉的制作的专业知识,在我看来,只有专业的琢玉工匠才能如此精确的描述玉的林林总总,令我不得不惊叹与作者的敬业与专注。第二次读就在今年春节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此次有了更深的感悟,随着故事的发展,人喜吾亦喜,人悲吾亦哀。我也随着故事的情节和作者一样流下了不少泪花。

  该书描写了一个两代人的爱情悲剧,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虽然表面看来是那么的协调、平静。悲剧是谁造成的?谁都没有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命运不济呀!韩子奇是苦的,他有爱却不能爱,整个下半生都生活在妻子梁君壁的很与不饶恕之中;但梁君壁错了吗?不,她亦痛苦,自己的丈夫犯下了本民族不可饶恕的罪恶,却不能痛快的解决,因为一边是自己深爱的丈夫,奇哥哥,一边是自己的亲妹妹,玉儿,更何况他们竟然还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我们能理解,她对新月那复杂的情感,恨并爱着,折磨了丈夫、女儿,也折磨了自己;梁冰玉也是痛苦的,找到了真爱却不能在一起,她背叛了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姐姐,与姐夫产生了感情,生下了女儿,却不能给她母爱,只有痛苦地离开;韩天星是痛苦的,与他真心相爱的恋人,暗地里被他亲爱的母亲拆散了,等到他知道真相时,又能怎样呢?他不能战胜命运的安排,因为他的妻子——那个深爱他的女人,就要为他生产了;韩新月也是痛苦的,她多么想多么想得到母爱呀!却从来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母亲?还要承受自己亲生父母所留下的苦果。当她遇到了一个与她至死相爱的人——楚雁潮时,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却摆在了他们头上,在世俗与宗教的阻挠下,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因为楚雁潮不是一个穆斯林。对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这种不可能的妥协,作者只能是安排他们天地相隔。

  读完这个本书,我陷入了深深的同情与无奈之中。真想去质问作者,为什么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却又无法去责怪谁?真是有种窒息的感觉,让人无从去发泄,即便时隔多日,今天提笔写读后感还是无法释怀,真想跑到无人的旷野,去大叫一番,些许会舒服一些!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5

  人生是一场梦吗?不,梦醒之后还可以忘却,人生可以忘却吗?

  人生是一部书吗?不,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

  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一口气读完霍达的扛鼎之作《穆斯林的葬礼》,猛然在心中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恐惧.死?生?就在那一刹那,就在你合上你曾经努力地睁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整个世界对于你来说都是黑暗,都是枉然!你曾经的理想,曾经的希望,曾经的追求,曾经的奋斗都不过是枉然!

  唯物主义者认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为什么任何人在病毒面前却不能平等?在这个世界上,不凡尸位素餐的人,穷凶极恶的人,阴险伪善的人,醉生梦死的人,为什么病魔却偏偏绕开他们,去加害一个纯洁、善良而又柔弱的姑娘呢?新月,一个多么纯洁,多么善良,对事业,对学业又是多么的执著的姑娘,这一切换会命运对她的可怜吗?不,她不需要可怜,但为什么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去实现她的生活愿望呢?她的一生,仅仅20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

  两岁,她就被迫与自己的生母分离,在一个并不爱她却又勉强装做受她的母亲的家庭里生活了二十年.在外人看来,她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只有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她渴望母爱,渴望温馨。可这一切韩太太能给她吗?妈妈疼她,天星宠她,爸爸视她为掌上明珠,这一切可以填补她内心的空缺吗?可以弥补她内心的那份孤独吗?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且理想的专业,似乎新月已走上了顺途,但谁知道前面竟会有那么大 的绊脚石横在路中。

  在病重时,她遇到了一位慈母般的卢大夫,有天星,淑彦无微不至的照料.更重要的是有楚雁潮对她那份热烈的执著的爱,使她有信心与病魔争斗.她得到了一生最真的东西,但是她的“母亲”竟将这一切扼杀.就在那个夜晚,就在母亲硬把天星和容桂芳拆散后,又要拆散她和楚雁潮,“母亲”对他毫不留情的训斥与辱骂将她彻底的击倒了.当新月转身向妈妈询问她的身世时,姑妈却闭眼西去了.她也再一次住进了医院,再也没回来,死了,走了,之剩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喊出的“楚……”.

  为什么历史无法重写?如果历史可以重写,我有千百个理由让死神却步!

  但是历史却实实在在无法重写呀!不管它是牵动亿万人的命运的一切巨变,还是值不得写在纸上的区区几人的一段寻常经历.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留下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6

  第一次听说《穆斯林的葬礼》是从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那里,她说是读了这本小说,让她爱上了文学,从而选择了中文系的专业。第一次读起这本书,是上初二的时候,翘了几节课,坐在学校的操场边,清凉的风吹过发梢和书页,一个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多少次在深夜里辗转反侧,直到夜近拂晓也无法入睡。

  女作家笔下的故事总是柔肠百转的,是离不开爱情的主题的。书里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青年时艰难撑起家业,中年后充满市井气息的壁儿;在战火中失去丈夫和儿子,一生老实勤恳的姑妈;纯洁无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韩新月;以及,追求爱的权利和人性自由的玉儿。

  全书以回族家庭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玉器世家几代人在战乱中的变迁徐徐展开,讲述了一些即使在现今的时代也带有巨大争议的冲突:玉儿和姐夫韩子奇在英国相爱,并生下女儿;这个女儿韩新月又在燕京大学与自己的老师楚雁潮相爱;壁儿亲手养大自己的丈夫和妹妹所生的孩子,充满疼惜与矛盾;玉儿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小女儿,成全姐姐姐夫一家的平静,在年老时又返回北京,寻找到的只有女儿早已无常的消息。

  有篇写金庸的文章说,金庸的书,只写了三个字,就是求不得。这三个字,用给这本书也是极为合适的,战乱的突袭,人生的错位,让故国、故园、故土都已面目全非,人生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漂若浮萍。人沉沦在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巨大悲恸中,被烽烟裹挟着向前奔走。即便独立坚强如玉儿、新月这样的新时代女性,个人的意志也在时代、爱情和生命面前显得无力;即使精明聪慧如韩子奇,因玉而成为响当当的人物,也因玉而成懦弱不堪的人物,守不住他一生的挚爱。人生百年匆匆而逝,恍如云烟,被生离死别折磨的痛彻心扉;只有那些古玉,代代相传,灼灼其华,或许这就是霍达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吧。

  无论是如玉儿一般为爱义无反顾,还是如壁儿般为现实磨砺成世俗的样子,结局都是那三个字求不得。或许也正是人生的无常,让真主的庇佑和精神力量显得更为可贵。这种与生俱来的信仰不仅仅是葬礼上的形式,是带着白帽子的男子,也是婚姻上无法逾越的束缚。它同命运一样,不经选择的降临,让个体在它面前显得短暂又渺小。信仰终究是什么又带给了他们什么这些问题已无从辩驳,因为人间本就是无法逃离的剧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7

  “下雨了,火车经过的地方。我在看书哦。”

  “是《穆斯林的葬礼》吗?”

  “嗯。”

  “看我的书,要写读后感的哦。”

  “好啦,小傻瓜,我会写的。”

  ——小傻瓜和大笨蛋的对白

  一直答应小傻瓜,要写一篇《穆斯林的葬礼》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500。虽然小傻瓜不提这件事了,但她一定还放在心上。我也是。现在能够答应她的事情,我都会去做,只是会需要一点时间。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需要解释两个名词,爱情和生活。

  爱情是一种爱,与仅仅由性需求或性欲产生出的情感不同。世间值得称赞的爱,是那种单纯的爱,因为稀少而显得弥足珍贵。

  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广义的生活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穆斯林的葬礼》正是从爱情与生活的诸多矛盾入手,紧凑地展开一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小说中的人物活得都不幸福,在道德、种族、伦 理面前,他们的爱情都得不到祝福。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有多少人会为这样的权利努力争取,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韩子奇挣扎了一下,但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下,他最终仍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他不管自己曾经的诺言多么伟大,不管他和冰玉曾多么至死不渝地相爱,他选择了欺骗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谎言,因为谎言更容易说出口。

  冰玉的敢爱敢恨在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她因为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而受到了道德的惩罚。其实爱情和思维一样,受不了任何的禁锢的。在爱情面前,道德会变得苍白无力。

  新月的宽容单纯,最让我欣赏。之所以特别欣赏这个人物,多少是因为小傻瓜的缘故吧。其实,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就在小傻瓜的身上发现了这样的品质。

  很多人会感叹,世间没有真爱。当真爱来临的时候,人们都干了些什么,嫉妒、谴责、毁灭。愚蠢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将本该幸福的事物化成悲剧。似乎美好的东西总让人仇视、嫉妒,似乎悲剧更能永恒,更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小傻瓜是太单纯了,单纯得有点傻,在她眼里就没有不好的人和事。从校门出来,也快一年了,谁骗她,她都会相信。说爱她,她相信,然后很幸福;说不爱她,她也相信,然后便会哭。

  这样性格的小傻瓜,谁还忍心去伤害她呢?

  小傻瓜,如果我们只是笨笨的两只老鼠,不惹人注目,也许能够享受到生活的平静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8

  虽然我已不像以前那么激进,当我看到韩子奇竟然和梁冰玉在一起时,那一刻我心里气急了,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心,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在异国他乡流浪10年,想不清楚那应该是怎么样的心理历程,又怎么样的文化程度和态度观点才能让他们做出这么为世人所唾弃,起码是比较传统的人们是不能接受的,这也许就是儒家思想在大多数人心里的根深蒂固吧。

  梁冰玉说:“因为我爱他,他爱我,所以我们就结合了。”说的那么理直气壮,一点不像是第三者。不过她的敢爱敢恨也让我佩服。韩子奇终究还是比较传统的,他扔不下他儿子和妻子和玉和名誉。他口口声声说:“我离不开你”,可是照样过得好好的,或许有点苦,可是没死,有点犀利吧。所以我也佩服梁冰玉说:“你的人生应该由你来做决定”,后来就是她失望的走了。带走了这个人的爱,却带不走这个人的人。这也是一个女人的失败。她姐姐梁君璧也失败,留住人留不住心。

  还有一失败,她有意冤枉老侯,却最终败了自己的家。这个小说里还有个有点意思的角色:郑晓京。好多次因为她我竟然哈哈大笑。楚老师性格稳重有文艺范儿,而这个郑晓京却是十足的政治革命家,起码样子是挺足的,两个人有好多个碰撞那种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的人的谈话着实让我觉得好笑,这里其实体现着当人文人墨客在政治面前的尴尬与无奈。悲伤的事总是会发生,而且发生的太突然,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新月要死,可是当我看着新月在叫着:“楚……”,楚老师还没有来那会儿,我觉得她不会死,一定会等着她的恋人到来再缓缓离世,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发展,她就真死了,真没有睁着眼睛对自己的恋人说一句:珍重。

  没有见到自己的亲生妈妈,没有见到最爱的爸爸,就这么走了。那时我觉得作者肯定和我开玩笑,一定会有楚来了之后的回光返照,可是没有,故事结束了……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语言精辟,四字成语非常多,每一句都是斟词酌句,而且情感细腻真挚。祝福天下拥有这样纯真爱情的人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9

  曾几何时,懵懂的我以为只有声情并茂的电视剧才能够让我哭泣,只是用文字铺陈的情节并不是催泪弹,读完《穆斯林的葬礼》后我才发现我的观点是那样的浮浅。每一个跳动的旋律,每一个曲折的情节,每一个引起共鸣的描写,都深深地让我的心溶化了。

  霍达用她那细腻的手法,丰富的情感世界勾画出了两代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诠释。天星对新月的手足之情是那么地令人羡慕,他想时时刻刻地保护着新月,不想让她再受苦了……韩子奇的爱女情结更是别提,新月就好像是他的精神寄托,为了她,不惜拿出了他一生的至爱——玉,去交换女儿的未来。淑彦和新月的友情也是那么的让人感动,虽然她们的人生道路不同,但她们的友谊之果却没有变质,这正是我最最欣慰的,也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

  也许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吧!新月和雁潮的爱是那么的悲壮,那么的震撼人心,也许新月是苦命的,十九岁就结束了她的美妙人生。但她却又是幸福的。因为她得到了真爱,雁潮的爱,像火,给了她生的动力;像风,给了她无限的憧憬;像海,给了她依靠和寄托。她们两个人“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深沉,爱的强烈,爱的长久。”真是太美好了。现在想来,也不能完全地责怪韩太太,虽然她很可恶,尽力地想要拆散他们,正如她拆散天星和小容子一样,可是也就是由于她这样,我才更加地能够感受到新月和雁潮的爱的'真切,爱的伟大。可是,“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雁归有时,潮来有讯,唯有明月不再升起”太令人伤感了,太令人心碎了,唉,新月,雁潮。

  另一个诠释着爱的意义的就是韩子奇和梁冰玉的爱情。他们的爱冲破了世俗的枷锁,打破了世俗的眼光,让我更加地领悟到爱的力量的伟大。但是稍有瑕疵的就是韩子奇最后的退缩,也许这样的形容他不够准确,因为他肩上的负担太重了,超过了他的负荷吧!唉,渺小的人呀!

  我的字真是太龌龊了,我表达不出内心的感受,我表达不出内心的冲动,我表达不出内心的激动。唉,我的《穆斯林的葬礼》,让我再细细地品读你吧!歌颂你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0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作品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穆斯林与穆斯林之间的纯真厚爱的感情,用婉转的字迹书写了楚老师和新月之间的师生之情和催人泪下的师生恋情。故事最后的情节跌宕起伏,一些难以面对的事实层层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让读者真实的感情都融进了作者的心血之中,气势高昂、感情悲壮。

  犹记得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还只是高一,我的一个朋友因为看这本书而落泪,也是因为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

  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读罢此书,让人不禁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责任感的楚燕潮的爱情悲剧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独自漂泊他乡。

  或许只有真正读过此书的人才能体会到他们几代人纠结的心酸与无奈,也会因此而留下心痛的泪水……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1

  《穆斯林的葬礼》老早以前就听老妈说好看,可那时的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因为我比较好动看书似乎太不适合我的脾性了。所以这书名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了。前段时间还有人让我推荐书给他我好不犹豫的就说出了《穆斯林的葬礼》但我确实是没有看过。感谢静姐了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书让我这星期过的也比较充实。

  书我看完了太伤感了,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让人觉得??痛。不知道霍达写的人物在现实中有没有原型我希望没有。

  韩子奇一个出奇的人物创造了玉界了奇迹,前半生在北京奋斗着享受着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有妻子、有儿子也有辉煌的事业一切是多么的完美啊!可事实造人战争的来临他为了自己的玉抛妻弃子远离家乡漂流到海外十年当然走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战争的烟火会波及到海外吧,在海外的战争中他得到了爱情其实事业上也还好吧,十年夫妻共风雨其实也是幸福的也有美好的回忆啊!可是当这两种幸福碰撞他的人生又开始有质的变化了,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逃避因此他开始了后半生懊悔,对不起心爱恋人对不起他的原配妻子他的儿子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他在家时低着头过日子的一切都在愧疚中度过。可到头来他什么都没有了爱人爱女以及他的玉也远离他了世上没有任何动西可以抚慰他的心了……

  碧儿一位标准的中国式妇女有着完美的家庭风光的地位,以她的聪明才智留住了丈夫赶走了妹妹,也选定儿媳一切是那样的完美。可丈夫心不在他那里留住的只是空壳,而儿子天星失去了爱情永远的记恨她留下的只有对妻子的责任。

  玉儿聚美貌与才智与一身的漂亮姑娘却总是选错对象离开爱人和女儿获取自由了吧!她开始了海外孤寂的生活每天在思念中度过,在花甲之年得知与亲人永别的消息大概她以后的日子更加的难熬吧。

  新月一个命苦的孩子每时都怀念着照片中母亲,有着出色的语言天赋的她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见到了心爱的人似乎是美丽人生的开始,可她却从此时与美好的未来远离,爱情让她的生命走的更远了一些可并没有改变死忘最终的到来,她带着父亲的寄托、母亲的希望、哥哥的呵护、楚雁潮的爱走了,是那样的无奈与不舍。

  每个人的结局是这样的让人揪心,可每个人似乎都是没过错的只是在事情的排列组合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吧。

  书的结局有了,可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愿我生命中的人们每天开心快乐,人人能排列组合一个心想的人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2

  曾经听妈妈说《穆斯林的葬礼》非常好看,十年前他看过的书,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有一次阿姨也跟我说《穆斯林的葬礼》很好看。于是我便怀着好奇之心来看此书。

  这一本书的描写非常吸引人,令世人连连叫好。我可以随便挑一段和大家分享。“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历尽劫磨,阅尽沧桑,他还活着。”这里话里有话。因为这槐树就等于“她”。老槐树历尽磨难,也相当于“她”历尽磨难。她和老槐树一样“历尽劫磨,阅尽沧桑”。我们再接着看下去,“老干龙钟,枝叶葱茏。过去,每当春天来临,他就绽开串串百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这里暗暗的比喻主人公的魅力就如这个花香一样让人难忘。每个事物都在好与不好中轮回,就如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这里也赞美了主人公如春的繁华与青春。“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如今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它白白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次,一直在等她呢。”这里又是说家族的败落与萧条。一直等文中的那个“她”。可还是没等到。其实也是一种错过的遗憾。“拂了一身还满”是引用了李煜《清平乐》中的一句。引用的恰到好处。其实在写作文时,我们也可以引用适合的诗句,来让文章增彩。

  最让我感动的是新月给楚老师的那封信。里面体现了新月的善良。里面说:自己得了心脏病,不想毁掉楚老师的一生。她非常绝望,认为得了心脏病的人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我认为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对了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我觉得新月不应该写这封信,去伤害楚老师的心。如果我是新月,我不会写这封信,而是知道自己病情后,乐观面对,接下来的几天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配合医生积极的治疗。把“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作自己的座右铭,善待自己,也善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样新月的心情也会逐渐快乐起来,身体也会随心情慢慢变好!如果新月把这一句话带在身边,透彻了解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的话,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为什么这本书经久不衰?为什么这本书看了让人难以忘怀?翻开这本书,仔细阅读,答案就在其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3

  其实,我并不会写读后感。只是,为了摆脱这枯燥无味的假期而信手由缰的发发感慨,以减轻这种自然而然的郁闷之情罢了。

  记得看这本书时,正逢我出水痘而闷在房子里,一边是拿着镜子看着脸上的水痘慢慢的消失,心里感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欣喜和期盼;另一边是由于好几天没有出过房门,没有晒过太阳,一种无形的压抑伴随左右。好想出去兜兜风,嗅嗅阳光的味道和花草的清香,但我不能,我只能披着衣服,静静地站在窗口默默凝望远方,在这种活动以外的时间,我看《穆斯林的葬礼》。

  回想一下,《穆斯林的葬礼》到底带给我什么?是在为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悲剧而惋惜?还是在为韩子奇在婚姻上的懦弱而痛心呢?我不知道,冥冥之中,我总觉得霍达带给了我一些很现实的东西。

  在书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回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礼节。当然,这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葬礼的仪式。梁亦清死了,韩新月死了,“姑妈”死了,韩子奇死了,这些人的离去,怎能不使我对“葬礼”记忆深刻呢?虽然我曾经为他们伤感过,痛惜过,感慨过,流泪过,但它也带给了我许多的思索。

  也许此时,此年龄,信口开河的谈论爱情似乎让人感觉到我的稚嫩与单纯。但它却使我不禁要问“什么样的爱情才会幸福”?那些因为怜悯、因为同情、因为感恩而形成的婚姻是否存在真爱呢?为什么爱情在世俗、在民族差异、在宗教信仰面前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呢?我想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却又权利去寻找自己的爱情。也许是因为生活,生活让我们改变了太多。是生活让爱情变成了婚姻,由婚姻组成了家庭,但也是因为生活,让大多数人在压力下凑合着过日子。我太年轻,不懂得什么是真爱,在现实中,人总是要生活,这也许就是韩子奇为什么割舍梁冰鱼儿回到与梁君璧组成的家庭中的原因吧。

  好了,写到这,我无法再写下去了。因为我没有什么更深的理解或有什么能让人引起思考的感慨。我看完《穆斯林的葬礼》的收获是我还想再看一遍,至于这美其名曰的读后感,权当我个人在这浓厚的氛围中呼吸一点别的空气,至于其他的意义,我觉得很寥寥,只是希望看到此文的人别见笑,本人就倍感欣慰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4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很好的书。主要讲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之间的关系。两个发生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内容却有交错复杂的爱情悲剧。主人翁韩子奇被奇珍斋的老板收养当学徒,韩子奇的师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君壁,二女儿冰玉,师傅由于做生意家道破落。但是韩子奇的技术没有到家。他必须到汇远斋当学徒,由于他是会回回,汉人都看不起他,他在那当了三年的学徒,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终于学得了好的技术,然后就回到了奇珍斋。然后韩子奇娶了壁儿,在韩子奇的经营管理下。奇珍斋发展得很好,玉儿也渐渐长大,韩子奇很喜欢英语,在她的影响下,玉儿也是很喜欢英语的。而且她的英语水平相当高,但是后来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来到英国,玉儿不顾姐姐的反对,偷出家们和姐夫一同去了英国,在伦敦亨特之子奥立佛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玉儿在异乡孤独寂寞,在这种情况下和韩子奇相爱。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孩,女孩叫新月,下面又有新月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新月在大学和自己的老师相爱,但是最后新月却得了心脏病。最后死去了。还有新月的哥哥在母亲的安排下和自己不喜欢的女孩结了婚,那个女孩是新月的好好朋友。最终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那个老师好像是终身未娶,当冰玉回来时一切的一切都是物是人非啦.....

  我最喜欢的是新月的那一段故事,但是她红颜薄命,而且新月的母亲对她不是很好,但是她的父亲韩子奇对她很好,她和她的班主任楚雁潮是多么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遭到了梁楚两家的反对,还有就是韩天星本来会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自己的母亲太过势力。最终把自己儿子的终生大事给毁了、但是韩天星还是没有是抱怨自己的母亲,应为他抱怨也是没有用的,再有就是他知道母亲是对自己好。壁儿是个工于心计的人,而且思想老化,不知道变通。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韩子奇的一生。最后最吃惊的是他竟不是回回。

  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书,充满悲剧的美感。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虽然是悲剧但是还是那么美好。

  要是《穆斯林的葬礼》能被拍成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会很招人喜欢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15

  《穆斯林的葬礼》叙述了北京城中两代人的命运,交叉描述,最后汇在一起。

  在这本书中,我对梁君璧的印象非常深,她的父亲梁玉清是位手艺高超的琢玉匠人,收留了孤儿韩子奇。在一夜之间,梁玉清因琢玉而逝,此时的梁君璧是坚强而有主见的。她在仇人面前不卑不亢,安葬了父亲,以卖茶撑起这个家,照顾妹妹与母亲,后又解开误会,嫁给韩子奇。

  但后来发生的种种变故,使得中年的梁君璧成了一个固执、专权的人。为了为儿子办一场风光的婚礼,她逼着韩子奇卖玉;为了掌控儿子的命运,梁君璧设计拆散了儿子与他所爱的人,使他娶了自己选的姑娘;为了宗教信仰,她宁愿女儿(实际上是她妹妹的女儿)死,也不让女儿与爱的人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我认为,梁君璧后来变成一个独断专行、心思深重的人,与她遭遇的背叛有关。在战争期间,她的丈夫韩子奇与妹妹梁冰玉远赴英国,多年后回来时,他们却已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并生下了女儿韩新月。最后梁冰玉留下女儿,独自去了英国,梁君璧争回了丈夫,但那时,他们的婚姻便已变了味。梁君璧对韩子奇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尊重,越来越害怕失去,便想尽方法去占有。

  最终她的儿子意外知晓了母亲当年的谋划,但为了这个家,只好痛苦地独自承受一切,而她的丈夫临终时还是想见梁冰玉。

  也许一开始,作者便暗示了梁君璧后来的做法,毕竟当初年仅十五的梁君璧便已是那般坚强和敢爱敢恨。“她相信,即使父亲丧生在荒郊野外,她也会把父亲的遗体背到祖坟上,按照穆斯林的葬礼,把亡灵送入天园。”她说:“咱娘俩儿几个就是喝西北风,也得挺起腰做人。”当初她的刚强救了一个家,没料想多年后也是她的做法毁了亲人的幸福。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太强求。属于自己的便当好好珍惜,失去时可以挽留,但该放弃时也可以放弃,该成全的也可以成全,而不因太过看重自己的意愿,硬生生地拆散了别人,还让亲人与自己都不幸福。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既让人敬佩,又让人感到惋惜。只希望像她一样的女子仍那么刚强,却又更懂得放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2.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4.《穆斯林的葬礼》的读后感

5.穆斯林的葬礼初中读后感

6.穆斯林的葬礼优秀读后感

7.穆斯林的葬礼的好句

8.《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作文范文

9.《穆斯林的葬礼》初中优秀读后感

上一篇:文化苦旅读后感500字 下一篇:妈妈走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