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读后感

2021-01-07 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围城》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围城》的读后感1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中的人想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书中的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佳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中,最后自食爱情苦果。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觉得无所适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无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无才的方鸿渐只会牢牢地屈服于这只手,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义无反顾的踏入爱情陷阱,事业低谷。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出些他试图政府命运的思想外,其余的,指示他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

  除了方鸿渐,追了苏文纨二十年的赵新楣总也踏不进她的那一座围城,之后却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运;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传统思想这座围城;两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围城。总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大多也仅仅是为了一点私立或者是一个面子,这也是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的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历史这座怀旧围城之中。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围城》的读后感2

  对于钱钟书这位文化巨人我了解得并不是很多,对于他的著作《围城》的了解更只是限于道听途说罢了。不过对我而言这却是顶好的了,如此一来我就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只像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一样阅读,不必带着崇敬亦或是批判的态度。

  初读之时并未有多大的触动,丝毫没有感受到众人所认可的“围城”。作为近现代文学,整部《围城》的描写是十分精妙的,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行程描写了旧中国的一系列人物均有着各自的代表和突出的特点,没有多余但缺一不可。但是似乎也就仅限于此而已。书中频繁出没的爱情有虚假也有真实,方鸿渐最终没能追上自己心上人的脚步,草草了结的婚姻也是陷入了泥潭。喜欢的永远得不到,得到的永远只是枷锁,这仿佛印证着“围城”的题目。

  但是不同于许多人对于书中各位小姐的偏爱和讨论,我始终不认为感情是围城的中心。钱钟书先生早年就与妻子杨绛一见钟情然后厮守一生,简直可以说是爱情中的典范,现代夫妻所要学习的模范。难道拥有这样一段美好感情的钱钟书先生因为不满足于只有喜剧,所以创造了一部爱情的围城吗?文学源于生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那围城又是围在哪里?难道作者只是想借这么一个题材来表现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再一如既往的讽刺一番吗?初时我是这么认为的。通读全文,作者并没有一个完全赞扬的角色,只有讽刺。主角是一个留学无成的纨绔子弟,主角的父亲是一个封建保守的资本家,主角的岳父(姑且这么称呼)张先生是一个崇洋媚外之徒,主角所遇到的各色人物不谈本性虚伪贪婪的,哪怕是思慕的女子也是各有缺陷。所以开始我只是简单的认为作者不过是借个门面,写一下当时的各色小人物,抨击一下文化变迁,再牵强的讽刺一下政治。这在老一辈的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以小见大,总之无论是本身有也好还是评论者硬加上去的也罢,都带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揭露了旧社会的残酷黑暗。

  可是之后我改变了我的观点,《围城》之中的确黑暗无比,但是在钱钟书先生的描写下它又显得正常无比。读者不会为了黑暗而悲伤,也感觉不到光明的希望,这里就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它自然,毫无隐藏,至善至美和罪大恶极的人都是不存在的。序中作者说道:“我想写现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也许这才是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先生的真实意图,不考虑时代,不考虑政治,一切揭露真理的讽刺只是佐餐,“围城”才是想说的一切。在文中,方鸿渐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主人公不断地遇到挫折,不断地被围困,婚姻不得做主因此深陷围城;学术上不求上进却被迫买文凭,遭人颜色又陷围城;人生上他追寻自我却只能漂泊不定受命运安排。也许围城并不是局限于感情,并非只有莺莺燕燕才有困扰。人生本就是矛盾的混合体,在绝对现实的生活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处于围城之中,有人意识到了便想要冲出围城,但殊不知是否是到了另一个围城之中。而方鸿渐个性浪荡而优柔寡断注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围城内的人物。

  《围城》这是注定了是一部传世之作,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更多的是永恒的。也许我们弄不清楚作者的意图,但是清楚的是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在阅读一个世界的同时,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世界。

《围城》的读后感3

  读完了《围城》,不得不说,这确是一部精彩的、有深度的、不可不读的经典小说。

  在看之前,我除了知道这部经典之作的名字和作者外,甚至连主要内容都摸不清楚。因为一种好奇与向往,在书柜前捧起了它。每每去玩几页合上书后,心中便会升起一种挂念,对下一段的内容便会有无限的幻想。就这样怀着始终不变的热忱读完了整本小说。十分诧异的发现小说中的"围城"竟是指--婚姻。"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当今这个流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的时代,真没想到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一位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伟大的作家,以高雅而幽默的方式提出了这个观点,而非当今这般庸俗。凭借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丰富的阅历以及深刻的感悟,足以成就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传世之作。

  整个故事的情节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主人公方鸿渐的一切遭遇--毕业、追求、失恋、任教、结婚…无疑不都是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这一切的目的也不过是要阐发结婚就入深陷围城一样。但我想,方鸿渐到底娶的不是自己的意中人,因此婚姻的不美满似乎还可以理解。而钱钟书先生如果让他与心上人唐小芙成为眷属,结婚后再吵架闹翻,那么"如果娶了意中人也不过尔尔,结婚后发现自己娶的总不是意中人"的"围城",会不会更加牢不可破呢?不过,也许作者是偏爱唐小芙的,不愿让她嫁给方鸿渐。尽管这样。其实《围城》还是一样的精彩。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围城》在人物塑造及语言的幽默上首屈一指的。在描写一个小孩外貌时,为了表现眉毛与眼睛离得远,文中的语言是"眼睛和眉毛彼此象是害了相思病"生动而活泼,让人发笑,却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还有说鲍小姐穿着很暴露,文中说她是"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却不显得庸俗。在刻画一个十分小资、小器的商人形象时,这位商人的语言中便总夹杂着鼻音浓重的英语,而他那自以为得意的"考婿"方法,是在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作者时而尖酸刻薄,时而肚量大得惊人,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像那样真切的发生着。

  我想,《围城》中的幽默诙谐,有赖于钱先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深沉厚重的依托。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幽默",显然就缺少这样的人文精神,那样的"幽默",实在可鄙。《围城》,钱钟书,才是真正厚重的高雅的幽默。

《围城》的读后感4

  这个寒假很有幸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读完以后,我对这本书有了些认识和感悟。《围城》出版于己于1947年,随即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并曾一度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读《围城》,跟读一般的小说感觉很不一样。总觉得大师的作品吧,肯定是生硬晦涩,至少是我辈很难读懂的,要想读懂,也要摆上好几本字典在旁边,才能有读下去的勇气,《围城》不是这样,它通俗的可以,从身边琐事娓娓道来,总有那么一处是撞击到你尘世的灵魂。

  围城是一部相当好的作品,一部好作品,就应该在某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显示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品质。契诃夫的作品追求辛辣幽默,欧·亨利追求精巧的构思,《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如书中大量精妙的比喻运用的非常巧妙,为小说的幽默效果增色不少。例如苏文纨刚出场时,作者对她复杂的心情的描写:“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如写李梅亭的肖像:“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睛,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多么令人恶心。还有如“鸿渐饿得睡不熟,身子像没放文件的共事皮包,几乎腹背相贴。”是多么的形象。再如写苏文纨和曹元朗的婚礼场面和二人的窘态:“曹元朗穿了黑呢礼服,忙得满头是汗…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象洋蜡烛化成一滩油。苏小姐也紧张难看…新郎新娘脸哭不出笑不出的表情,全不像在干喜事,倒像——不,不像上断头台,是了,是了,像公共场所”谨防扒手“牌子下面那些积犯相惩的表情。”简直惟妙惟肖,其诙谐幽默的效果,真的令人忍俊不禁了!特别是描写鲍小姐的形象,“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小说基本上分了四个段落,第一段讲了方鸿渐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对上海的中产阶级进行了描绘,顺带也议论留学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第二段是去三闾大学的路上,抗战时内地的民生风情可见一斑;第三段则是在三闾大学内,作者对学术界狠狠挖苦和讽刺了一番;第四段是方鸿渐婚后的生活,这一段是全书中较弱的,作者对婚姻本身讲的不多,多注重于全书的收尾工作,完善人物形象,交代主要人物的命运。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是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纵观《围城》全书,赞扬肯定的地方少,讽刺挖苦的地方多,凡是这样的小说,作者必是清高之人,不与书中人物同类。试想如果作者与主人公是同类人,深知自身生活的痛苦和不幸,落笔哪能这样轻巧。从这一点上看,钱锺书不失书生本色,他没有成为一个小说家,而成为一个大学问家,是一点也不奇怪。

【《围城》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围城初中读后感

2.围城读后感作文

3.《围城》读后感(15篇)

4.《围城》读后感700字

5.围城里的好词好句

6.《围城》读书心得体会

7.师道的读后感

8.活着的读后感

9.读后感的写法

上一篇: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 下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