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读后感

2020-12-13 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1

  花上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别人一年的生活,变成文字,原来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日本,一直是一个很想去的国家,比如名古屋的机场,镰仓的火车,四国的山和濑户的海;但蒋方舟说:意大利没有使歌德变成一个真正的新人,东京也没有,但它们把我们变成了更像本来应该呈现的样子。

  我们总是在看别人的生活或者别人创造的生活,才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无比冗长和平凡吧。

  蒋方舟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天才少女的形象,可笑的是她已经自我告别,我却还保持着说再见之前的样子。偶尔看看一些文笔,但是记忆力比较差,文化素养或许也不够高,至今竟然没有真正能够记住的。但看《东京一年》的时候,满心都是欣慰,也许一直以来看的多数是更久时代的文学,当看到“耽美”“特朗普”等等都会非常亲切,然后油然感叹: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人在认真写作,在自我反省,在向内种出希望,游走在各种艺术中去讲述和编制房子。

  停留最久的一个故事是蒋方舟去参观“黄房子”写的,梵高和高更住在一起的那几年,强者看似在上风游走,但最后高更却实在受不下去而不告而别。蒋方舟说自己是梵高,其实我也是,渴望别人的赞同,自己把自己搞的卑微,在自怜中消耗自己和他人。蒋方舟说她害怕与别人生活,将别人变成高更,依附他人成长,榨干对方的耐心和善良;仔细想想,那么两个梵高呢,不过也并不可能,世界上总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强势与不强势总是相对的。梵高最后割下一只耳朵,自我终结,艺术不会消亡,但总会暂停。他们彼此的画的椅子中,高更给画上了金黄的向日葵,这是最后的怜悯和尊重吧。

  另一收获是看到了许多的好书推荐,蒋方舟会能够很明确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我在文字这一方面的造诣很浅,他们都似乎内化了,但不知所踪,所以也就什么也说不出口。

  而且一直对三岛由纪夫感兴趣,但很怕自己读不下去,还有俄国的几本大部头,近点的方方和阎连科,更多的诗,都还在藏灰。

  阳光透过门口的榕树,打上些龇牙咧嘴的形象,夏日更长,人生正好。全部的忧伤,也不够攒起的一把水,八月未央,人生还长。

  《东京一年》读后感2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读来其实更像是蒋方舟一年,与东京没有太多地缘关系。会知道蒋,好像还是因为看理想,这个与我同龄的女生,在对人事物的感触中生发的观点、想法很多时候我觉得确实有同感,因此也微博上一直关注。

  文中在接待父母来日后的经历中,对“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感慨深以为然。当面对面时,我们彼此还剩什么以对?很多人都羡慕职业作家的生活,想象着时间自由、经济独立的乌托邦式生活,其实不然。近期,有个同事朋友经种种缘由决定辞职,在我的立场而言这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但我也尊重其立场之下的决定,因为作为他者,不需要理解,只需要尊重即可。

  在从小耳提面命的“独立”教育下,加之工作后的状态相对满意,会让我害怕“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有过所谓意义的生活呢,也不过是借由工作将真空的日子拉得长远而稀薄而已。

  蒋方舟在书中引用了波伏娃的一段话:“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正是这种反诱惑的教育,让我一直对人保持内心深深的不信任感,觉得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地立足于这森然的社会之林。同时,也作茧自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承担冒险失败的风险,“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庭院,这个庭院是开放的,欢迎很多人来做客。但是庭院中还有一个小木屋,小木屋的门是紧锁的,那锁很难打开,有时是连环锁,有时甚至是死锁”。

  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吃每一口食物,看每一处光景,感受每一种情感,在认真中把日子过得轻盈又丰满。

  《东京一年》读后感3

  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蒋方舟《东京一年》

  十一月,寒冷终于带着利刃刺破温暖的面纱,但当我拿起《东京一年》,看见封面上的这段话,就像给心底印上一个暖心的吻。

  写作,这个从小学就开始的课程教学,似乎并不是很讨喜,而作者蒋方舟,怎么可以从七岁就开始写,然后出版自己的书?

  相同事物的不同视角都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蒋方舟就是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看待每个事物,这与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分不开,《东京一年》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关于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蒋方舟所到之处、所见所闻,都可以与经验和知识做完美的联结,这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东京在我的脑海中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画面,很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日本、了解东京。

  读完整本书后,名胜、景点、饮食等等关乎旅游的介绍概览反倒退居其后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种族、历史等命题会占据头脑的大部分空间。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视角;原来,这就是优秀作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写作是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亲身经历体验很多生活的细节,用文学语言陈述事实,将文字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而如何权衡拿捏事实和真实之间的分寸,就是语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这对我来说,就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东京一年》读后感4

  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始于初中看的《疯狂阅读》。我一向很欣赏中国当代女作家写的文字,从三毛、雪小禅、一路开花到七堇年、安妮宝贝再到笛安、盛可以。但蒋方舟的书,从未读过。

  《东京一年》这本书,是大四的时候在掌阅书城知道的。由于对在日本生活的向往将其加入书单,最近开始翻看。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对这本书是有失望的。书由作者的日记和短篇小说《雨男》组成。但这不是一本生活随笔,而是一本杂文集。通常我所以为的日记是记录事件、发泄心情的载体,但《东京一年》里的日记显得更有思想力。

  蒋方舟前往东京生活一年,是源于歌德。1786年,在魏玛生活了十数年,身兼要职的歌德由于创作热情被工作消磨,决定放弃一切逃往意大利,重新寻找自己。蒋方舟也逃离了“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来到了东京。

  但东京是冷漠的、排外的。不会日语的蒋方舟在东京过着被隔离的、真空的、孤独的生活。“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为此,她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更长远以填充自己的生活。

  在日记中,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美术馆。美术馆是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它静,并且追求思想的碰撞与松弛。蒋方舟通过画作去讲述画家的生活和心境,并思索当下,行文也极具想象力,有很棒的观点。很羡慕具有艺术鉴赏力和思考力的人,我对于艺术作品只会陷入呆滞。

  不得不佩服蒋方舟的阅读量,还有她的讲述力。日记中有很多篇章更像是读书笔记。我猜那些书应该也是东京一年间读下来的书。她用很简练的语句讲述着川端康成、向田邦子、远藤周作笔下的人物,却十分生动,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欲。日记中还穿插了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事件、日本人对于性的推崇以及爱情、写作、生活、未来的种种思考,每一个观点都极其具有深度。

  但蒋方舟七岁开始写作,顶着天才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却并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除了散文《审判童年》)。东京一年的生活使她“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那么,然后呢?与她同一时期的韩寒和郭敬明早已有了更多的领域,而她始终坚持在写作的岗位上。我不知道她的现状或者更多关于她的事情,但我希望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歌德也好,蒋方舟也罢,逃离的生活我也有过。大二下学期,与室友关系破裂、把精力投入到无聊的课本和不感兴趣的会计学上的我,决定搬到校外独自居住。将近一年的校外独居生活,我慢慢放弃了课本,逃掉几乎所有的课。蒋方舟的一段话很适合描述我那时的状态,“本来这是很好的可以“思考人生”的阶段,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是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了麻木的程度”。那段时间,我大概是不带感情地在活着的,我感受着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吃各种以前从不舍得花钱去吃的东西,加入学生间自发组织的狼人杀社团,留长发。那时候的生活于我而言,像是一场救赎,也像是迈向深渊的迷茫。

  我是沉沦于那样的生活的,只是后来被辅导员劝回了宿舍。我告诉导员在校外住我可以获得更多成长,但导员回了我一句在宿舍住就不行吗?唉,不是一路人,但也不想让她难办,就遂了她的愿。

  歌德写信给他的母亲,说他将变成一个新人回去。我在逃离的生活里也变了很多,重新思考自己,后来做了冒险的决定,去了北京。

  说是变其实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变。蒋方舟总结得很好,“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东京一年》读后感5

  我们一直生活在鸽灰色的'天空下、凄黯的风景里、泥泞的道路旁,我们并不排斥这个世界,而是日复一日地筹划建造一个我们不能建造的世界。这是在书中节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喧嚣浮躁的城市,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当我们面对这种窘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乌托邦,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撕裂我们的幻想,我们始终无法逃避。

  我很反感那句毒鸡汤:“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越远越脏,不管身处何处,真正的岁月静好,就是安然浅笑,内心的笃定,这才是能找到的心灵归宿。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认真地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认真的写字,认真的读书,认真的交友,认真,我喜欢这个词,也敬畏这个词,更敬畏那句“认真是孤独的结果!”

  不断经历,寻求突破,自我重组,变成崭新的面貌,到底是是改变自我,还是发现自我?或者说“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以前一段段经历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还是一段段经历把我以前的伪装一层层撕开,最后发现到真正的我?”

  我很喜欢书中的侧篇,短篇小说《雨男》,简洁流畅的文字,没有显山露水,没有波涛汹涌,也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心头掠过一丝淡淡的感伤。

  许多时候,人不在于多努力,而是在于你如何选择。即便说重获新生,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蒋方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如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

  《东京一年》读后感6

  东京一年拯救了蒋方舟,我也无比希望明年独自在英国的一年可以拯救我。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过下面这段话,“和孤独自处一直是我希望具备的能力之 Top 1。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独处的经历,高中连去卫生间都要和闺蜜手挽手。可我逐渐发现,在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丢失了审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想,2020年,我可能会因为听不懂教授的课,无法和操着浓重口音的房东交谈,饭菜吃不惯一个人等等失声痛哭(我特别爱掉眼泪)也可能会从此喜欢上一个人逛美术馆,一个人看电影,交新的朋友,在失望和希望中慢慢重塑人格与内心。”

  回到书本身,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是很勇敢的,但好在她的日记里多是自己对文艺的见解,所以很多人说有掉书袋之嫌。但我觉得还不错,很多观点虽有些愤青,却新颖独到。方舟这样天赋异禀,老天赏饭吃的女孩子,是辛苦的,她们要不断努力以达到人们对天才作家的期待。

  我从去年起开始记日记,很多时候会觉得言之无物。日记不是流水帐,渗透自己的思考自然更好。我要向方舟学习!冲鸭!

  《东京一年》读后感7

  这本是在网易蜗牛上阅读的电子书,不长,短篇日记集,所以读起来也轻松许多。

  本不打算写这一篇,一是最近实在累,旅游总想去更多景点看看,厦门和福州已然耗尽了体力。二是阅读过程比较散,几乎都是乘坐交通工具和睡前的时间。要说感悟,实有为了完成任务的嫌疑。

  但还是在睡前打出这一篇,也是给自己心境转变的一个交代。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晓松说要先行万里路,后读万卷书。这件事上我都不偏倚,而是“认同”蒋方舟的同时进行。之所以带上引号,是因为她确实没有说过这个观点,但《东京一年》中让我体会深切。

  看过一个普通的异国居住日记,翻了几页就没有了兴趣。当然我不会为难一个普通日记人去和才女作家做文笔竞赛,而是写作的侧重点不一样,深入度不一样。

  侧重点和深入度看来实在像套话,但《东京一年》的确体现出来。例如写作者去参加一次展览,由其中一个小细节就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这之中有感悟,有情绪的起伏,有思想的跳跃。都说腹有诗书的人能与自己对话,会被自己感动。而这是日记,却又不是简单记事,而是记思想。有时想想,曾经突然感悟出的东西,真的没有去审视过,以至于错过许多。

  这就是侧重点和深入度,抓住小东西,小事情,突然深入,思维跳跃,并记下当时的想法而不是事情。所以才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不如一般日记的流水账。

  之所以说我同意蒋方舟的“同时进行”,因为她在日记和生活中也没有放弃阅读和学习。“读万卷书”是抽象学习,思想训练,这种感悟空白文字的思维能力极为重要。而“行万里路”又是具象学习,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两者相辅相成才最为重要,而作者也一直秉承这种观念。

  “能读遍万卷书,行遍万里路”大概就是我心中成功的学术人生了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8

  花了三天时间读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文字极具亲和力,打开书是一篇篇的日记,其实我读书很容易倦怠,读着就想要跳到别的章节,以为自己抓住了整个脉络就已经收获了这本书。而这本没有章节的日记合订本却让我耐心地读了下去,因为小标题只是一个又一个日期而已。

  其实这是第一次读蒋方舟的书,更吸引我的其实是东京,打开书内容也确实是符合我的期待,缓慢地、从容不迫地诉说着每一天,也是符合东京的感觉。喜欢作者去看的那些艺术展,虽然每天都是在体验却也没有忘记身为一个作家的职责,小说家不是上班族,更像是运动员,因为运动员没发敷衍自己,整个过程好比在海上挣扎,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这是每一个喜欢文学或者喜欢日本文化的人都可以去尝试一读的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9

  书名是东京一年,很好奇在这一年里,是否对东京能有比别人更深入的体会,以作家的视角介绍一下东京给她带来的感觉。抱着这个想法,读了这本书,然而失望至极。

  在书中,就是去了哪个美术馆,之前看过了哪些书,再有就是对书的内容的堆砌和罗列,更像是一个转述者,极少有自己的看法,哪怕只是对东京一个人、一家店的个人体会,都看不到。而这些个人对某本书、某个名人的看法,读者很难get到,所以更是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总是忽然间就说自己读了哪本书,书里怎样怎样。感觉她还无法跳脱将自己建构起来的文化积淀,形成自己的观点,一直在咀嚼别人的东西。

  其实不用说东京一年,这种生活不管在哪里都是成立的,不用非去东京待一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哦你看书挺多,张口就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但似乎与本书的标题没什么关系吧。尤其是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梵高和高更,那些事都众所周知了,而且并看不出与文章有何关系,让人费解。

  书的开头,将自己和歌德并列,也确实让人震惊到了。其实所谓少年成名,不见得什么好事,至少我没有看出她这本书有任何文采可言,个别篇幅不客气的说,是流水账。

  还好我是看的电子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10

  返京的路上读了这本被自己定义为闲人的书

  我接触作家,总渴望从作品中窥见他日常生活的点滴,然而他们却总不肯给我这样的机会。作品中总太多心的思考,少有的日常柴米油盐也是烟火稀薄。我总坚信人是依于社会,免不了的是人情世故斤斤计较无可奈何。我信奉科技,社会如今是娱乐化越来越猖狂,“人间至味是清欢”怕只能存于古代。然而读作品却又是看到了一位位“世外高人”般的存在,我只想着“经济基础决定你的闲散与否”。

  还好,《东京一年》开篇便说明了她是闲游一年,不用担心物质负担。那就暂且看看闲人的日子。

  想说的很多,却不想写,这懒惰大概也是自己郁结又懒于舒展的缘故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11

  古希腊诗人卡里马科斯曾说:“一部大书是一场灾难”。这句格言流传了两千多年,深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欣赏。

  大道至简,诚哉斯言。“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之后,却没有头上被猛击一掌的感觉,那我们读它何用?”卡夫卡的这句话堪作一个精妙的注脚。

  手中的这本《京东一年》并不是很大,却有着诗人话外之意的“好”,使读者有着“被猛击一掌”的惊奇感觉。

  同样是逛美术馆,我对画作的了解止步于画旁名字标签中的简短简介,而蒋方舟却能赏出画家对画作的创作过程;同样是吃饭,我对饭菜的评价永远都是好或不好,并配上精美的图片发到朋友圈,而蒋方舟却能尝到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样是旅游,我对眼前的景色无非是感叹“造物之伟大”,而蒋方舟却能看到它过去的繁荣与衰败。

  书中有着描写关于一些有着“性”暗示画作的段落,使单身的我有着一个比较奇怪的感触。在通本读完后,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全唐诗》中收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其中描写青楼女子的有两千余首,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著作。好像一旦落成文字,再猥琐再难堪羞涩的内容,都带有学术探讨的性质,变得高尚无比。

  在现代这个礼崩乐坏、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世界已经逐渐替代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曾经的“慢下来”是为了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如今的“慢下来”却是因为我们跟不上他们。长期的如此,我们又以何颜面自称“进步”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诚然,我们不必再去成群结队地拿着石头追着动物们东跑西窜,也不必计较霍金的预言——人类的发展将要终结了地球生命的历史的正确性。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书中记录的就是一个少女自己勇敢地反抗,反抗这个在现代人眼中美好的时代、反抗在历史学眼中永远固执的政治、反抗在社会学眼中永远片面的历史。一个柔弱的少女,拿不起沉重的矛盾,不愿顶着如皇帝新衣般“才女”标签的乌纱帽,她只是个少女。

  知识分子并没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却可以反抗着自己的反抗。

【《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11篇)】相关文章:

1.东京审判观后感1500字

2.《东京审判》观影活动策划书

3.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5篇

4.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5.又是一年毕业季作文(精选6篇)

6.工作一年自我鉴定(精选7篇)

7.一年级学生期末评语精选

8.小学一年级期末评语精选

9.又是一年清明的作文(精选8篇)

上一篇: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 下一篇: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