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作文

2021-03-03 小年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年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年作文 篇1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每次过小年都要吃饺子和芝麻糖,今年不一样,我们选择了去吃自助餐。坐车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饭店门口,只见上面写着“金权道”三个醒目的大字。

  妈妈带我去测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儿童套餐,爸爸去柜台交了钱。人真多呀,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进去了。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妈妈赶紧过来坐下。我和妈妈就去拿甜点、水果、蛋糕、羊肉、饮料……这里真是应有尽有。这里的羊肉每一盘里只放两片,特别精致,把它放在铁板上烤一会儿就好了,吃起来真香呀,我可喜欢吃了!

  我又去挑选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最后还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过年的感觉,好温暖啊!

  当我们走的时候,看见许多桌子上都干干净净的没有剩余的食物,这种不浪费粮食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年作文 篇2

  每到春节,可热闹啦,家家户户都贴上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家里也贴上一个大字“福”,可是最有趣的是一对小年画。

  你瞧,一个是女孩,一个男孩,都长的胖胖乎乎的,多可爱呀。他们都穿着一件漂亮的唐装,女孩子的衣服上面画了两只凤凰,还有几朵牡丹花,挂着荷包。她梳着抓抓髻,穿着一双狮子头的鞋子,手上捧着一条鲤鱼,表示“年年有鱼”,在红纸上写着“富贵吉祥”。

  男孩的衣服上面也画着两条龙,也挂着荷包,他戴着一顶瓜皮帽,也穿着狮子头的鞋子,手上捧着如意,表示“事事如意”,他手上的一张纸上写着“财源滚滚”。

  这对小年画,家家都欢喜,不管是谁,只要看见他们,都觉的十分喜庆,十分吉祥,可喜欢了!

小年作文 篇3

  小年夜。随着欢快的风铃声,爷爷、奶奶、大姑姑、大哥哥、大姑父、小姑姑、小哥哥、小姑夫都来到了我家。

  没过多久,奶奶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明年继续努力,祝你获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塞给我一个鼓囊囊的红包。我估摸了一下,里面的钱还不少呢,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嘴边哼着小曲。大人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喝着茶,交谈着自家孩子获得的成绩。哥哥和我抢着吃巧克力。

  “开饭喽。”听到这句话,我们不约而同地奔向餐桌。哇!妈妈准备的菜好丰盛。有清蒸甲鱼、螃蟹、蚕豆、猪蹄炖黄豆、肉圆、咸鸡、八宝饭、胡萝卜丝……看得我们直流口水,胃口大开。饭桌上大家相互祝福,空中飘荡着食物的香味,增添了新年的欢乐。

  欢聚小年夜的十一个人,“酒足饭饱”之后,分成了三个帮:电视帮、扑克帮、游戏帮。那天夜里,三帮笑声阵阵:有被电视节目逗笑的;为打牌的胜利所欢笑的;被为游戏的有趣而不由自主笑起来的。

  龙年的小年夜,是团圆的,是满足的,是欢乐的,是充满笑声的。

小年作文 篇4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小年,妈妈说:“下午不用写作业,我带你们去超市玩。”那一天,小姨也正好回来了,我对妈妈说;“让小姨也去,好吗?”妈妈说:“好呀!”我一蹦三尺高,高高兴兴地 坐上电动车,妈妈说:“你坐上小姨就坐不下了,要不你骑自行车吧。”我高高兴兴地骑上我的小车出发了。

  到了迎宾广场,“河南油田”这几个大字的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灯笼,还看见工人叔叔在忙着挂彩灯。我们一进超市就快被挤成肉夹馍了,一想起肉加馍,我就馋得直流口水,我对自己说,别想那么多了,赶快脱身吧。我使劲一挤,我挤了出来,谁知道妹妹和小姨也被挤住了,我鼓起全身力气用力一拉,就把她们拉了出来。我在超市里看见了漂亮的书包,还看见了像小姨一样的旅行包,我和妹妹一会儿上楼,一会儿下楼;一会儿在楼上滑冰,一会儿在楼下玩玩具,我们玩的可开心了。回到家,奶奶和爷爷把过小年的鱼呀,肉呀,还有火烧馍都准备好了,我们放完烟花和鞭炮,吃着火烧馍······过小年可真快乐呀!

小年作文 篇5

  今天是大年初五,妈妈告诉我今天是小年。

  一大早我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了。妈妈赶快给我穿衣服,给我说我们今天要去舅爷爷家拜年。一进门我就看到家里的客人可真多呀。有姑妈,舅舅,哥哥,姐姐,屋里都快坐不下了。我便和一个小姐姐到院子里玩了。然后,我们去餐厅吃饭,我们一共坐了三桌才坐下。真热闹呀。今天我还收了两个红包呢。

小年作文 篇6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老师给我们讲完了小年吃灶糖的习俗之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灶糖,可是刘禹延拿了两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羡慕。灶糖上有粘满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闻起来香香的。我心想,要是现在能吃的话该多好呀。没想到老师让我们先吃,看到同学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就都吃完了,同学们的手都很粘,就去洗手,因为人很多,所以只能排队。过小年真开心。

小年作文 篇7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同时,在某些地方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不过笔者对此却持怀疑态度,因为,古代男子在家中几乎是不下橱的,灶王爷天天在看着女士们下橱做饭,男士们几乎也见不到,上天后又怎么言男人的好呢?因此,此是否是特指饭店之类的场所呢?

  小年送灶王,大年三十的晚上接灶王回人间过年,因而,年三十哪天先接灶、接神的仪式后,才能轮到祭拜祖宗。

  灶王爷的由来:据一些史料记叙,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此有着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据说灶君本人是炎帝、祝融的化身,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

  山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其二是: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乐。

  晋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北京地区的歌谣则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为了除旧迎新,我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林希介绍说,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小年除祭灶习俗外,还有扫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小年作文 篇8

  今天是一个值得人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小年。

  早晨起来,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为小年奔忙,奶奶和妈妈都忙着去赶集,当然我也会去,去赶集的人都络绎不绝,集上都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过小年准备着,赶集回来的人,都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甜美的笑容,我心里不禁的想:“今晚一定非常的热闹。”

  一眨眼的工夫就到晚上了,村子里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氛,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村子的上空都飞起了烟花,发出了“砰砰”的响声,看那个烟花,在天上一炸,立刻天空中燃起了美丽的烟花,照得天空无比的亮丽,奶奶看了,不禁的感叹道:“这烟花真漂亮哎,真不知道它是怎样造的。”

  一声炸响之后,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几百发烟花飞上了天空,把村子照得明晃晃的,这美丽的景象,让我们不禁感叹:“这烟花太美了。”

  放完了烟花,家家户户都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的馅儿各式各样,有酸菜的、有牛肉大葱的、有猪肉的,等等······让别人一看就让人口水往下流。

  吃完美味的饺子,睡上美好的觉,小年真美好。

小年作文 篇9

  No.1:给力的开篇。

  早晨,就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震醒“何方人士,居然敢在本大娘的地盘撒野!”我朦胧中喊着。“啪!”妈妈那“彪悍粗壮型”手指打在了我头上,“噢!额的神呀!老妈,大早上打我干嘛呀?”“傻孩子,今天是小年啊!”对呀,我咋把这象征意义的时刻忘了呢?今天我领英语班的分数呀!没等妈妈催我,我一溜烟窜出了家门,打了英语班,林老师早已等候多时。可到了班中我惊呆了:Amy死死拽着Linda同学的袖子,Anna同学却发了疯似得乱蹦乱跳。更让我笑掉大牙的'是男同学竟然戴着传说中的“娃娃帽”哈哈——“大家安静一下,现在发卷子。”“代淑雯,95分,第三名!”给力的开篇呀!

  No.2:妈妈别吓我。

  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说剁肉包饺子,拿起刀就磨“叱啦叱啦”的响,我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妈妈,你别过来!小心刀!”“放心,我磨磨刀,好把你剥了!”“啊!我倒!救命呀!”哎,老妈,你别吓我了好不好,你明知道你妮子我胆小,还要吓唬我。

  今个儿真高兴!

小年作文 篇10

  年关已近,四处都是热闹的景象,今天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长沙的医院看望爷爷。

  车如利箭般在路上飞驰,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轻松极了!可是一到长沙市区我却变得有些郁闷了!这里车如蚂蚁一样多,我们的车就像蜗牛般在地上爬行,唉!真是苦不堪言啊!想想也难怪,谁让长沙的经济这么繁华呢!

  从医院看望完爷爷,哥哥就领着我准备在长沙玩上两天,这让第一次来长沙玩的我格外的兴奋。长沙不愧是著名的省会大城市,街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公路纵横交错,各种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直插云天。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些小屁孩自然也不能免俗,于是哥哥带我玩的第一站就是来到了长沙最富盛名的坡子街找美味小吃!说起小吃,哥哥就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的讲起来,从南门口的臭豆腐,到向群的锅饺新华楼的面条,从红梅生津解渴的酸梅汤,再到强民小吃的特色豆皮,说的我口水流了一地!唉,他不去当小吃家实在是太可惜了!吃完了这些特色的小吃,让我对长沙这座城市充满了兴趣!

  填饱了肚子里面的馋虫,现在该出来遛遛自己的腿啦!不一会儿哥哥就到我来到了长沙最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这条街的一端矗立着黄兴的铜像,铜像前是座人行天桥,而四周则是各种热闹的地方,这里俨然是市中心的繁华之景。来到这里,哥哥首先就告诉我,在陌生的地方要记住各种标志性建筑和路名以防迷路,我却对此不以为意,心想,不是还有哥哥这个活地图吗,我要记路做什么!

  哥哥随后又订好了晚上住的酒店,等我们前往酒店安置好行李哥哥又带我出来玩了。我高兴的走在前头,走着走着就发现身后空荡荡的,回头一看,哥哥不走了!我很是疑惑的走上前,还没等我开口,哥哥就一脸坏笑道:“哎呀,我突然不知道怎么走了,你带我去刚才那条街吧。”啊!他怎么这样啊?但随即又明白了:“敢情他这是在考验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啊!难怪刚才死命的让我记这记那的。看来是早有预谋的啦!”

  “好吧,我认栽了!”看着赖皮不肯走的哥哥,我只好硬着头皮打起了前锋。一开始凭借模模糊糊的记忆去寻找位置,可是江边上黑灯瞎火的,怎么找都找不到方向!事实总是这么的残酷,好几次远离目的地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实在找不到时,我就可怜兮兮的望着哥哥,哥哥还是一副臭脸的看着我,表情上写着“我不知道”四个字。好吧,看来哥哥是靠不成了。对了,不能靠哥哥我干嘛不去问别人?我太笨了!自己真该打!哥哥一开始不就告诉我要多多问路的吗?回头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哥哥,发现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吧,想到就要去做,这次我学乖了,遇到不知道往哪去就找人问,不一会儿我发现周围的建筑开始熟悉起来,慢慢的我看见了那座人行天桥,后面显然就是我们要找的黄兴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都要高兴的跳起来了!“啊!总算是到了,不容易啊不容易!”哥哥长吁了口气。“虽然找了那么久,但是你还是找到了,有进步啊!”“嘿嘿”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你要学会自己找路,不然就多问人!”哥哥语重心长的说道,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吃了这次的亏以后不会走一定要多多问路才对。夜幕渐深,我们穿过繁华的街道,回到酒店,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第二天,哥哥一早告诉我今天要去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一中,去之前先顺便在贾谊故居转一转。去一中是因为这里是哥哥的母校,他对母校的培养十分感谢。另外去贾谊故居,也可以了解一下这位长沙王的功劳与地位,对我的历史知识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我失忆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现在需要你带我去贾谊故居。”又开始了!天哪,哥哥你都快赶上奥斯卡影帝了!他说着还双手抱头摇了一下,不了解他的看上去还真像是那么回事。还好我有了昨天的经历,今天这事就是小菜一碟。

  我带着“失忆”的哥哥很快便找到了能去贾谊故居的公交车站,但事与愿违,贾谊故居闭馆了,真是乘兴而至败兴而归。还好哥哥安慰我说,一中和省博会比这里更精彩。随后哥哥又带我去了一中,哦,说错了,应该是我带他。长沙市一中不愧是湖南省的四大名校,即使我从来没有来过长沙也早对这所闻名遐迩的名校耳闻已久。迈进朴实无华的白色校门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是崭新的球场,郁郁葱葱的树木,即使已入严冬,但是松柏依旧常青。穿过校园,就像在读一本厚厚的史书,它写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在此求学的精彩历程。从毛主席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到朱总理的清廉执政,从谭盾的音乐才华横溢到李湘的主持天赋横空。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发现自己,展翅高飞。

  在领略完名校风采之后,随后哥哥说要去省博物馆了,我们便沿着路走过去,虽然我没有来过,但是一路的询问让我们让顺利的来到了省博物馆。

  博物馆里为我们义务讲解的是一位和蔼可亲老爷爷,虽然老爷子已经78岁高龄了,但却显得老当益壮,精神干练。他为我们在省博物馆带着激情详细讲解了马王堆的有关事件、文物。他渊博的学识和似火的热情,与这份讲解工作的激情,让我们受益匪浅并感动,而在听说他已经义务从事这项工作八年,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这种精神让我和哥哥都为之折服,真是太不容易了!

  通过这次长沙的游玩,我不仅品尝到了长沙美味的小吃,见识到了都市的繁华,还了解到了长沙古代悠久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后让我走遍天下都不怕了!感谢长沙,谢谢哥哥,让我不虚此行!

【精选小年作文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精选】小年作文汇总5篇

2.精选小年作文汇总8篇

3.精选小年作文汇总6篇

4.精选小年作文汇总五篇

5.【精选】小年作文汇总八篇

6.精选小年作文汇总九篇

7.【精选】小年作文汇总6篇

8.【精选】小年作文汇总九篇

上一篇:小年作文 下一篇: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