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作文

2021-03-01 小年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年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年作文 篇1

  腊月二十三这天,我们家乡的风俗和外地一样,称之为小年。这一天,除了要放鞭炮外,还有一样重要的仪式——祭灶神。

  祭灶神这一风俗早就有了,但各地方法却千差万别,有的是仅用几碗饭菜和点心来祭拜,而我们那里有一样重要的祭品——糖瓜。由于糖太粘,在传统文化中,有灶王爷吃了糖瓜可以粘住嘴,上天之后不说坏话之说。于是,“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句民俗就广为流传,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

  我们家乡早先盛产大麦和小米,因此,就地取材,就用这两种原材料而制作的,制作前要先泡麦芽,即要使大麦生芽。然后则为熬糖稀。将粉碎了的大麦芽和蒸熟的小米拌匀,倒入发酵缸内发酵后生成饴糖,然后添加开水,使经过发酵产生的糖溶于热水之中,饴糖沉入底部,渣子会漂浮上来。然后将澄清的糖浆放入锅中,再溶入一定比例的白糖,用旺火烧开至满锅冒泡,并开始搅拌,防止糊锅,搅拌的过程也叫炒糖。在水分完全蒸发后,把糖舀出。

  然后就可以进行拔糖了。大锅内放水加温,盖好锅盖并留出气孔,出气孔上挂一木钩,待水烧开,出气孔上有蒸汽时,把炒好的糖拔出一块,挂在木钩上,开始用手拔,边拔边在出气。

  口的蒸汽上蒸,越拔越白,直至松软洁白。然后则将拔好的糖,三个人像拉拉面一样,来回拉几次,形成糖片,再经过合缝吹胀形成糖管子,再用细绳把一个个糖管子截断,用筛子晃动,使其冷却、定型。最后即要粘芝麻。把成型的糖瓜再放到出气孔周围,让成型的糖瓜有粘性,放入炒好的芝麻中,使其粘满芝麻,糖瓜就做成了。

  糖瓜制作在冬季,但在熬糖稀、拔糖过程中,由于炉火旺盛,蒸汽满屋,所以糖瓜作坊里会看到大冬天里穿着短袖衣服拔糖炒糖的场景,也就不足为怪了。糖瓜制作过程需要十多人,投入也相对大,加之季节性强,村民一般采用合伙的方式来经营。

  糖瓜不仅在我的家乡有,在关中大地上也有出产糖瓜的地方。但像我们那,一个村子联合起来制作糖瓜却是难以看见的。

  糖瓜的特点是香、甜、粘。既是祭祖祭宗、馈赠朋友的礼品,又是小孩子爱吃的东西。一个小小的糖瓜在孩子们的眼中甚至是互相炫耀的玩物。糖瓜形状多为圆型,有的个头很大但是重量很轻很薄,有的个头小,却皮厚,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由于糖易于成型,也衍生出了各种糖的品种,糖豆,糖块,麻花糖。虽然没有现在超市的糖制品漂亮,但是这纯粹的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的糖瓜,吃到嘴中似乎有着一种纯粹的麦芽的香气,在鼻腔中,蜿蜒萦绕,让每一个鼻毛都畅快。

  糖瓜似乎也是有讲究的,吃时不能将其打碎,一块块的吃,而要一整块的吃,糖瓜似乎有些硬,因此不会在吃时弄碎,但其也有着圆满、幸福的意味。

  糖瓜制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也距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它既是富有家乡风味的特色小吃,也是家乡的传统文化,其悠久的文化韵味让我们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小年作文 篇2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叫小年,我问妈妈,那新年就是大年喽!晚上奶奶还祭灶神了,奶奶说今天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我们家的收获!还有祈求来年平平安安!在新的一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快过年了,真开心!

小年作文 篇3

  今天是小年夜,是一年中最后一天——除夕之夜。今晚和往日不同,晚饭可丰富了。不时地,外面出传来阵阵脆儿的鞭炮声,我耐不住赶紧的吃完了饭,跑出去看礼花。哇,好美的礼花,只见一条带着红红的尾巴的礼花冲上天空,随后 啪 的一声,在夜空里打开,好圆啊,散落的时候还像星星那般一闪一闪的。又紧接着另一个礼花冲上天空,不一会儿,四面八方,哪里都有礼花,看得我眼花缭乱!可是我喜欢看礼花,觉得礼花好美!

  于是,跟爸爸一起去礼花店,也买了两个礼花,爸爸点燃了礼花,我急忙跑到门口,捂住耳朵,顿时礼花冲向天空,在空中展示它完美的一瞬间!如果有画板,我真想把这一幕画下来。

  回到房间,打开电视,全家人准备看春晚,我还拿了好多吃的放在边上。春晚开始了,支持人闪亮登场,精彩的歌舞,小品,杂技等等陆续表演。我觉得他们都好厉害啊!我真佩服他们。又到了赵大爷赵本山的小品了,我可喜欢这位爷爷了,又是此处省略几个字,把我们全家人都乐的前俯后仰!

  将近凌晨,礼花声音连接的响,除夕夜真热闹,全家人一起过年。还有红包可以收,真是太开心了!

  我又长大一岁了,我要比以前更懂事!

小年作文 篇4

  腊月23过小年,那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可高兴了。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饺子怎么包?让我来教教大家吧。

  这次,我教大家包的水饺是博山水饺,它的皮是梯形的。首先,第一步,我先找到饺子皮窄的那一头,让那一头正面朝前,让宽的那一头朝后。第二步,把馅子放到窄的那一头上,然后从窄的那一头一直卷到宽的那一头,然后把两边捏住,再把这两边接起来,捏住。这样小学作文 ,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像一个白生生的胖娃娃,肚子鼓的圆圆的。我边包饺子,妈妈还在一边夸我,说我这次水饺包的好,越来越像样了。

  我和妈妈还有爸爸一起合作包了很多水饺,然后妈妈就去煮,我和爸爸就坐在椅子上,等着吃。我也时不时过去看看妈妈煮好了吗。

  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喷喷的水饺出锅了。爸爸不吃妈妈包的饺子,而是等着吃我包的饺子,因为爸爸说吃我的饺子就感觉我长大了。我听了这话心里高兴极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我包的水饺也煮好了,这次,我包的水饺一个也没露陷,这次包的水饺很成功。爸爸尝了一个,说:“真好吃。”最后,家里的人都尝到了我包的饺子,大家都说我包的好吃。我非常高兴,我也狼吞虎咽,吃的饱饱的。

  今后,我还要继续帮妈妈干活。

小年作文 篇5

  你知道幸福的味道嘛?是甜的?咸的?告诉你,我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尝”到了,它躲在一个小小的团子里,真的好“香”,好“美味”!

  小年夜上午,我们一家四口兴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包团子。一到奶奶家,我便看到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材料等着我们,我见了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由于我还不会包团子,所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垫蒸笼,先把泡好的粽叶按顺序排好,再在小的地方用剪刀修一修,而且不能有空,就好了。

  不一会儿,要开始做了,我洗干净了手。奶奶说:“这团子呀,要包就必须要力气。”我握握拳头,鼓起勇气说:“没事。”奶奶见我有勇气,便说:“先把团子搓成圆,再用手在圆上戳一个孔,在孔里撒点面粉,在把大拇指塞近孔里,其他拇指放在外面捏,捏成小碗形 ,再把馅料放进“小碗”里,用虎口在“小碗”的口里慢慢捏,渐渐地就变成了尖尖头,这样一个团子就做好了。”奶奶边说边做了一个给我做示范。

  我先把团子在手心里搓搓圆,然后把它全部压平。可是,在压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中间压破了,没办法,我只能把没用的面粉贴在上面,说:“只能给它帖‘云南白药创口贴’了。”我这话可把奶奶逗乐了,一不小心,也把团子给压坏了,奶奶也只能用“云南白药创口贴”了。然后,我又在里面放了点肉,最后把它搓搓圆。哈,一个团子“出世”了,我一蹦三尺高。

  就这样,我们又做了许多团子,乐得奶奶直夸我能干。她赶紧把我们的劳动成果拿到灶上去烧。等团子蒸出来后,嗬,好家伙,个个白白胖胖,像个粉嫩的娃娃,好玩极了,光看几眼我就口水直流清澈见底了,咬一口,滑腻爽口香甜无比。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蒸好的团子,大吃特吃,这还没等过年,年的气氛就已经很浓烈了。

小年作文 篇6

  新年到、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浓浓的年味弥散在空气中,融化在人们的心田里,荡漾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我喜欢这浓浓的年的味道。

  每年的腊月初八,家在巴里坤的姥姥用莲子、红枣、糯米等八种珍宝熬出一大锅粥,称“腊八粥”,姥姥说,这是为了庆祝五谷丰登。晋朝的裴秀诗云:“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河,年丰物阜——。”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心境。浓浓的粥味四溢在院落的角角落落,吃上一口沁人心脾。超市从这一天开始就有了对联、爆竹、年画等,年从这一天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掸尘扫房子。妈妈说,“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我也不由地拿起了扫把和抹布加入到大扫除的行列中。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到了晚上,姥姥家又炸起了油果,姥爷郑重的往锅里倒油的同时,姥姥也捏出了一个小甜面人放在锅沿上,姥姥说今天是灶王爷升天向玉帝汇报的日子,捏个甜面人的意思就是粘住灶王爷的嘴,在玉帝面前替我们家说好话。一家人有说有笑的一会儿就做出了许多花样繁多的油果,我也学妈妈的样做了一个像四瓣花的油果,吃一口甜在嘴里美在心里,年味也在亲人们的忙碌中浓了起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爸爸买来各种纸钱带着我和妈妈去祭祖先,是啊,过节可不能忘了已故的亲人。

  年三十早上爸爸和我贴起了大红的'对联、门神,家家迎春接福,真正的年来到了。晚上吃年夜饭,合家团聚,痛快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小孩子们又蹦又跳,这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呀!此时长辈们分压岁钱,过年真开心!

  初一早上,爸爸早早起来放鞭炮要抢个开门红。吃长寿面、喝糖茶、吃年糕,象征长命百岁,甜甜蜜蜜,一年高一年。中晚餐吃隔年饭,表示年年有余。

  初二开始,亲友们互相拜年,要互赠礼品,拜年礼品有苹果、糕点、橘子等,意思是祝福亲友们一年中平平安安,一年高一年,大吉大利。俗谓“正月不空手”。长辈对拜年的小孩要给“红包”。这时年味已四溢开去,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家家户户欢声笑语,祝福连连。

  年味真好,我喜欢过年的味道。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喜气洋洋的年味才慢慢地融化在人们的忙碌中,四散了开去。

小年作文 篇7

  小年是指农历腊月是29天的年份,而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吃饺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这不,下午,姥姥和妹妹去喂马。我便又问“你家养马啦 ”妹妹答:“没呀”我又问:“那喂什么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曰。我晕。她上来时给了我一些草,让我放到灶王爷的旁边。原来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到了晚上,我们(我、姥姥、妹妹)先下去给灶王爷 “钱”,但钱烧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这时,哥哥大包小提的来了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过来,我和妹妹掉头就跑,我本来胆子就小,而且,这鞭炮声又大,便到楼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们跑到楼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们也都上来了。

小年作文 篇8

  老家的春节前的工作在腊八那天就基本开始了,全家人都被一碗粥给唤醒了,大人买春联的买春联,囤年货的囤年货,俨然一幅新年的前奏。

  而前奏中的高潮便是小年,每年的小年时间都会变,而其中不变的是在我们的家乡中,总是小年这一天,而其中却有许许多多的活动。

  小年的第一步,当然少不了一顿全家人的饭菜。但饭菜没有规律,没有什么约束,但其中重要的是不能吃得饱,只能吃到三到五分饱,因为真正的重头戏在后头——先卖个关子。吃完饭后,第二步开始了,在我们那里,有一个庙,不大不小,却是一个人过年的必去的地方,也是一村中重要的,神圣的地方。

  奶奶把事先蒸好的方糕放在箩筐中,在旁边放上一只鸡。时至今日,我仍不知是有何用意,但从全家人洋溢出的幸福之中,我隐约地猜出了点寓意。不仅是鸡,还有一块猪肉,一晚白米饭和一块豆腐,贴上红纸防在箩筐中。

  奶奶还神秘地将一个红袋子放在筐中。就这样,全家男女老少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庙中走去。进了庙门,有许多人早已在家,正殿前的大鼎中的香慢慢烧着,烟竖直向上,在黑夜中慢慢散开,鼎前的一片蜡烛火焰如精灵般在空中跳跃着,舞动着,无暇顾及更多,从正殿进入开始了仪式。

  整个正殿如四合院一样,随着家人缓缓靠近神像,将贡品摆上桌子,拿着几炷香开始了礼拜。所有人怀着虔诚的心期盼着来年的风调雨顺,顺心如意,平平安安地过一年。

  做完礼拜之后,我的心感受到了极大的平静,如洗净铅华一样,如劳累的人们得到休息一样,心灵有了难见的顺畅和舒服。

  我向往着来庙里的重要理由便是烧纸了。我们将事先折好的,折成各种形状的纸放在特定的火炉中烧,一张、两张、三张……灰烬从炉的顶部飘出来。我望着它,望着它出神,仿佛一年的污秽随火烧完了,烧尽了。我望向深邃的夜空,直到它将我吞没……

  还记得之前卖的关子吗?还记得奶奶神秘的那个红袋子吗?一切的谜底马上揭晓,随着奶奶将一碗碗长寿面端出了。没错,吃长寿面便是最后一个活动了。吃完这碗面,也就寓意着来年的长寿。

  小年是新年的前奏,却如高潮一般重要。

小年作文 篇9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每次过小年都要吃饺子和芝麻糖,今年不一样,我们选择了去吃自助餐。坐车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饭店门口,只见上面写着“金权道”三个醒目的大字。

  妈妈带我去测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儿童套餐,爸爸去柜台交了钱。人真多呀,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终于进去了。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妈妈赶紧过来坐下。我和妈妈就去拿甜点、水果、蛋糕、羊肉、饮料……这里真是应有尽有。这里的羊肉每一盘里只放两片,特别精致,把它放在铁板上烤一会儿就好了,吃起来真香呀,我可喜欢吃了!

  我又去挑选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最后还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过年的感觉,好温暖啊!

  当我们走的时候,看见许多桌子上都干干净净的没有剩余的食物,这种不浪费粮食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精华】小年作文9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年作文五篇

2.【精华】小年作文10篇

3.【精华】小年作文4篇

4.【精华】小年作文四篇

5.【精华】小年作文六篇

6.【精华】小年作文7篇

7.【精华】小年作文九篇

8.【精华】小年作文5篇

上一篇:小年作文 下一篇:小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