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作文

2021-09-30 小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小年作文(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小年作文 篇1

  拜完后,我便拉着外婆来到阳台上,问她那个在我心里憋了很久的问题,“外婆啊,为什么要今天来祭拜灶王爷呢?难道今天是他的生日吗?那生日就生日呗干嘛这么隆重啊,我只有满周岁十岁时才那么隆重为什么灶王爷上天每次都那么隆重啊?”外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的宝贝外甥女哦?你啊!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你又怎么一连串的问题,你说话又速度有这么快外婆年纪大了,我都没听清楚而且还没反应过来呢,你啊!就说完了,那你就再说一遍,一定要慢点说啊,不然我还是回答不了啊!”我翻了一个白眼,又慢条斯理地对外婆又说了一遍,外婆这下可听清楚了。回答道:“佳颖啊,今天不是灶王爷的生日。”“那是什么?”我总会对自己喜欢的话题刨根问底,“今天啊!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向玉帝老爷汇报人间情况怎样之日也称小年。之因为要祭拜他是希望他能在玉帝老爷那夸我们几句,让我们家在新的一年能大吉大利嘛!”这下我可明白了。

  但我这个十万个为什么还是没完,脑袋里有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年是什么玩样啊?”这下可把外婆给难住了!我只好打开电脑爷爷上网查询了一下,原来“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指农历腊月是小年的的年份;2、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3、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的年份。哦!原来如此啊!

  一整天外婆和外公一直忙活着,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因为今天是小年啊!一家人一定要团团圆圆的!所以外公外婆啊,一会去买菜,一会去卖汤圆……忙得不亦乐乎!我想虽然外公外婆现在很忙但是心里是甜甜的,因为忙碌了整整一年啊!这一家子啊!终于可以团聚了!

  一眨眼之间,天暗了下来!我和弟弟早就在门口做好了迎接大忙人们回家过年咯!“叮咚!”我们姐弟俩好像酒店服务先生和小姐一样帮大忙人们拿箱子,拿年货。忙得不辞辛劳。

  “啊!开饭咯!”一个大家族坐在一起喝酒唱歌,讲着这一年里的好收成,讲着一年里的有趣的事!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愉快而被有意义的小年夜!

  过小年作文 篇2

  昨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昨天我和妈妈上天虹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啊!昨天真是好快乐!

  小年之所以被称为小年,是因为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周的一天要做好过年的准备啦!大多数人们都要买好春联,准备年货,要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阳台,只见大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年味愈加浓重,妈妈带着我来到商业中心区域,只见商业中心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街道两侧随处可见迎新春标语,市民们纷纷进入商场、超市购买年货。信阳整个城市洋溢在一派喜庆气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们在街边摊上买了一些过年必需品,听妈妈说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让他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听义取意,灶糖是一种很黏的糖,我打开袋子,拿出一根,由于信阳现在很冷,所以灶糖变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进入了嘴里,马上融合了,变得很黏,而且甜极了。

  回到家,爸爸已经做好了一桌子让人垂涎的饭菜,我们打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

  今天,真是个不眠之夜,既幸福又开心的日子!

  过小年作文 篇3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习惯称小年。这一天让人难忘,让人回味。难忘小时候,回味火烧馍。

  小时候的岁月常常如梦初醒,撩人回忆。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温饱基本可以解决,但吃馍还是黑馍多,吃上一顿白馍就算过年了。所以吃火烧馍就成了孩子们的向往和期盼,年年想,年年盼。

  小时候一到二十三,孩子们就乐了,一大早起来就联络小伙伴上坡割蒿杆了。因为蒿杆易燃,是烙火烧的好材料。我们村孩子多,一群有十来个,说去就去,背着绳子,哼着小曲,迎着烈风,伴着小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又激动又兴奋,完全忘却了是在冬季。蒿杆很好割,一会就是一捆,绑好绳子,就算完工了。那时候小,割蒿杆完全是兴趣,至于够不够烙火烧就不知道了。后来才知道大人们早几天就备好了,但他们还是没阻止我们。原因无非有二,一来不让我们失望,二来也能从小锻炼锻炼我们的劳动能力。想在想想,父母亲们太伟大了,一点一滴都在为我们考虑着。

  上午劳动,下午就坐等火烧了。看吧我们忙得,一会儿催催家长,一会儿去村里看看,看看别家开始了没有,当第一家灶火冒烟的时候,小孩子们兴奋了,因为一冒烟,火烧很快就出炉了。接着各家都冒起了烟,一会儿伙伴们都啃着火烧出来了,个个张着馋嘴,眯着谗眼,吃的叫香,吃的叫馋。第一个吃完,第二个就开始比赛了,看看谁家的烙的圆,烙的焦,尝尝东家的,尝尝西家的,都很香很好吃。吃饱了做游戏,丢手绢,捣鸡,打碟溜,开心快乐,乐而忘返。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火烧馍也没那么大吸引力了。再后来参加工作教初三年级,往往补课加班,二十三有时候也赶不到家。不过每到家,母亲总是拿出火烧馍,说是全家人都有份,团圆馍,必须吃。接过已经放凉的火烧馍,看着满脸皱纹的母亲,忍不住想眼泪,但不能对着母亲掉,怕母亲伤心。母亲为我们,忙里忙外,操劳一辈子,总感觉亏欠的太多太多,无法报答。于是就暗下决心,每年二十三,一定要回家,给母亲烧烧火,吃上热腾腾的火烧,心里也算是稍有安慰吧。

  如今四十多个春秋了,我这个习惯仍然坚持着,一半为了母亲,一半为了自己。

  过小年作文 篇4

  小年是指农历腊月是29天的年份,而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旧俗在这天祭灶、吃饺子。

  祭灶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这不, 下午,姥姥让妹妹到楼下拔草,我问妹妹为什么拔草。他说要‘‘喂马’’。我便又问:‘‘你家养马啦?’’妹妹答:“没呀”我又问:“那喂什么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曰。我晕。她上来时给了我一些草,让我放到灶王爷的旁边。原来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到了晚上,我们(我、姥姥、妹妹)先下去给灶王爷 “钱”,但钱烧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这时,哥哥大包小提的来了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过来,我和妹妹掉头就跑,我本来胆子就小,而且,这鞭炮声又大,便到楼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们跑到楼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们也都上来了。

  “吃水饺”

  父亲和姥姥到楼上包的饺子,所以情况也不怎么知道,那就说吃水饺吧!

  一包完,姥姥便放进了锅里,而父亲却要从楼上慢悠悠地端下包子来,所以比姥姥慢一步,再加上还要等我哥哥吃饭,所以吃得更完了,现在哥哥来了,我们就开动了。姥姥说妹妹在楼上才吃了几个包子,我吃惊不小,她7岁了。几个包子可是我三四岁时的饭量。于是父亲叫妹妹再吃几个,妹妹一坐下便开口吃,用了5分钟才吃了1个包子,那是我已经快饱了。我们两个坐在一起吃饭,是鲜明的对比!

  小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不过还有更好的日子呢(过年)。别到时候乐疯了。

  过小年作文 篇5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虽然离喜气洋洋的大年还有几天,但是那喜庆的气氛随着小年的到来显得愈加浓烈。今年全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听不到那“啪啪啪”的爆竹声,却并不影响人们快乐的心情。大街上依然张灯结彩,美丽而热闹。

  其实从清朝雍正年间就开始有过小年的习俗,皇家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会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习俗。而这个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在南方我们过小年一般会祭灶、吃年糕、掸尘。

  说起过小年,我最怀念的还是在乡下奶奶家的情景。每到腊月二十三,奶奶就会把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神像贴好后,就是排放供品了,这是我最爱做的事,我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有序地摆上一些糕点,水果,还有清水、料豆。其中,后两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的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奶奶说,是为了让灶王爷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有意让他嘴甜,光说好话。这习俗可真有趣,

  听奶奶说以前吃年糕就更有趣了,家人先蒸出香喷喷的`糯米饭,然后放在一个容器里不停地捶打,直至变得粘稠,再放进一个模型里,这样年糕就做好了。因为是自己做的,所以吃起来会格外的香。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做年糕的方法基本上不见了。掸尘顾名思义就是掸去家里的灰尘,以迎接美好的新年。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好奇地拿起爷爷自制的“大扫把”,在家里掸来掸去,弄得到处烟雾蒙蒙,奶奶不让我做,说把身上弄脏了,可我却总是乐此不疲。

  又是一年小年到,我不禁在心里默默祈祷:未来的一年,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同学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过小年作文 篇6

  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祭灶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王皇大帝汇报去了。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妻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过小年作文 篇7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老师给我们讲完了小年吃灶糖的习俗之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灶糖,可是刘禹延拿了两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羡慕。灶糖上有粘满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闻起来香香的。我心想,要是现在能吃的话该多好呀。没想到老师让我们先吃,看到同学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就都吃完了,同学们的手都很粘,就去洗手,因为人很多,所以只能排队。过小年真开心。

  过小年作文 篇8

  今天是小年,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一起回老家。总算又可以见到想念已久的大黄猫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我真的好激动,好期待啊!

  我们吃了早餐就立马奔去超市采购了年货,之后我们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也许是回家过年的人太多,车子开得实在太慢了,也许是我想念家里的大黄猫的心情太急切了,总感觉时间过得好慢。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到家了。

  老家过小年是很隆重的。午饭后,爸爸妈妈就开始忙着准备今晚过小年的晚饭了,因为爸爸是北方的,在他们那里过小年要吃饺子,所以我妈妈又要准备南方的美味菜肴还要准备北方的饺子,在厨房有好久好忙了。而我也开始帮外公打理杂物,帮外婆打扫卫生,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啊!经过我们一番热火朝天的打扫整理,整个家看上去整洁干净、焕然一新了!这时看见外公拿出一卷贴画,我想:“是不是要贴春联了”?我赶紧把带回来的福字拿出来准备贴上窗户,外公说:“现在还不能贴,今天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过小年就是要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带吉祥。到除夕那天灶王爷回来,把所有的福带给我们,那时才可以贴哦!”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贴福是灶王爷要把上天赐的福放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平平安安幸福一生啊!

  打扫完后我走进厨房,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中,别看我爸爸笨手笨脚的,那擀起饺子皮来可麻溜了,一会儿功夫就攒下了一大堆,我才包了几个,看见皮都要粘在一起了,着急地喊妈妈来帮忙,妈妈真是万能的,三下五除二饺子皮就所剩无几了,一个个饺子摆在面板上像元宝一样,可爱极了。

  到了晚上,一桌子丰盛的晚宴,各式各样都是我爱吃的,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坐下来享用。这时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五颜六色的光环照亮了山村的整个天空像天女散花一般,好看极了。

  乡村的节日如此简单、温馨。这就是老家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年,一个让我无比快乐的小年。愿我们大家永远过着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生活。

  过小年作文 篇9

  “小年”这一天,我过得可真愉快又充实啊!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雄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下午又在鸟巢边的冰雪王国度过了欢乐时光。快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故宫博物院又叫紫禁城,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这座居住过明清24位皇帝的神秘宫殿。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追忆,看过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宇,走过一级级玉石砌成的台阶,摸过一扇扇精心雕刻的楠木窗框,听过一段段悲欢离合的宫廷故事,联想起放假前看过的纪录片《故宫》,那段历史仿佛就浮现在我眼前,我好似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人物,穿越回了600年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紫禁城里的宝贝可真多啊!有高高在上的大龙椅,有美轮美奂的首饰盒,有灭火用的金水缸,还有冬暖夏凉的黑金砖。但在这些众多的珍品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和殿里“允执厥中”这块匾。它意味着“诚信、执着、掌控、中庸”。这是乾隆亲笔踢给儿孙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认为,这块匾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旧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做一个“允执厥中”的人,应该是年轻人努力的方向。

  下午滑雪时最快乐的当然是从高高的雪滑梯快速飞落的那一瞬间了。凉风呼呼地划过脸庞,头发四处飘扬,我尽情地喊着,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快活极了。有快乐自然也有困难了。最困难的要数拉着笨重的大雪圈沿着湿滑的雪道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过程了。我摔倒了好几次,但我没有放弃,也没有请求爸爸帮忙,完全靠自己的坚持,勇敢地登上了雪滑梯的最高处。滑下来时,妈妈关切地问:“宝贝,摔得疼不疼,爬得累不累?”我扬起通红的小脸,自豪地回答:“一点也不疼,没有辛苦的付出怎能享受到成功时的喜悦呢?”

  上午的参观让我回味历史,大开眼界;下午的游戏令我身心放松,开怀大笑,这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过小年作文 篇10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终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那天是腊月二十四,一大早起来,我们就赶回了老家甘垛,因为今天是传统节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据说春节就是从这一天拉开序幕的。下车后,我立刻忘记了烦恼,只记得这几个字——自由,轻松。我缠着爷爷奶奶给我准备了一大堆的干草跟芦苇,只盼着天快点黑,好让我早点点燃它们,尽情地玩个够。

  盼呀盼呀,终于等到天黑了,我飞快地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点起了火,并不停地往火堆里加干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爷爷先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放到火上焚烧。嘴里还大声祷告着:“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爸爸、妈妈、二爷爷、二奶奶跟姑妈、姑父一起围着火堆说说笑笑。这时,我一拍脑门,飞也似的奔向家里。把小狗来来抱了出来,因为我怕它冻着,我要让它跟我们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爷爷看着我那调皮样,笑嘻嘻地对我说;“曈曈,你能抱着小来从这火上跳过去吗?”我转头用眼神询问妈妈可不可以,妈妈含笑点了点头,于是我抱起小来后退了几步,起跑,腾空,啊!我抱着小来跳过来了!我们一家人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候,爸爸笑着对我说:“跳火堆就代表着来年不管做什么都会像这火堆一样的旺!”我问妈妈是真的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并向全家发出了号召:“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跳,让我们全家来年红红火火!”……

  大火烧完后,我们意犹未尽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见许多颗火珠飞上了天,然后“啪”的一声,绽开了无数的焰花,蓝的、红的、黄的……美丽无比。看得我眼花缭乱,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为可以在乡下待上一晚,但我这个如意算盘打错了,任我说尽了好话,还是被老妈一手拉回了高邮,不过我还是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过小年作文 篇11

  过小年,到处都有放烟花的,但是要问哪里的烟花最美,那当然要数市政府放的烟花了。

  所以我、姐姐、表弟、爸爸、妈妈、妗妗和舅舅一起去东区看烟花。到了东区,还没开始放烟花。但路上、楼上已经挤满了人,挨挨挤挤,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们都仰着头等待烟花的开始,可是只能看见一排排的孔明灯升上天空,好像一个个红色的小星星。突然,只听“咚”的一声,一个美丽的烟花惊醒了黑暗的夜空,接着,从地上又蹿出十几条“青龙”在空中扭动着白绿相间的身体,渐渐消失在夜空中。“青龙”刚刚销声匿迹,笑脸、铜钱、圆圈陆续升上天空,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一个个美丽的烟花好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大花在空中开放,颜色各异,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有绿的,有白的;形色不一,有的像菊花,有点像百合,有的像五星,有的像闪电,有的像水草,有的像花蛇;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四角星形的,有的是五角星形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宽,有的扁,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美丽的礼花引来了人们一阵阵的惊叹——“哇塞”“太美了”“好漂亮”……欢呼声,赞叹声伴着发射礼花的“咚咚”声冲上云霄,和着硝烟渐渐的散开,向远方的夜空飘去。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像毛毛虫一样的礼花,它一开始和普通的礼花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像一朵朵大菊花一样,是鲜艳的绿色,当它的光亮渐渐消失的时候,便会“哧啦、哧啦”的像小蜜蜂一样出现一团黄色和白色的小星星,星星渐渐变暗,一条条红色的光点却越来越亮,衬着礼花的烟雾,好像一棵灰色的树上吊着一条条红色的亮晶晶的毛毛虫。

  烟花可真美啊!我喜欢过小年,我喜欢看烟花。

  过小年烟花在新的一年里一定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幸福!

【过小年作文(通用11篇)】相关文章:

1.过小年作文(通用15篇)

2.过小年作文通用15篇

3.过小年的作文通用15篇

4.过小年的作文(通用15篇)

5.关于过小年的作文(通用11篇)

6.过小年作文

7.过小年作文

8.★过小年作文

上一篇:过小年的作文 下一篇:小年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