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作文1
冰雪消融,小草抽芽,盼望已久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甘肃。那个不大的小山村,承载了我孩童时期所有的快乐。细细数来,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过了,也不知道我那些儿时的玩伴过得怎么样,还有我那长眠于故土之下的太奶奶,她还好吗?
清风掠过脸庞,仿佛是太奶奶的手温柔地从我脸颊拂过。霎时间,我竟有点不敢相信,在面前这座坟墓里长眠的竟是我的太奶奶。温柔的风,让我跌进了回忆的漩涡……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太奶奶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头发又稀又少,瘦小的脸仿佛只有巴掌那么大,原本洁白而坚固的牙齿也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脱落,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使她看上去更加苍老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三寸金莲,那双小脚像像六七岁孩子的小脚,那时,我总是觉得它们看起来很滑稽,却从来不知道这一双脚走过了多少世间沧桑。
常听大人们说,我是太奶奶最疼爱的重孙女。可是与太奶奶相处的往事我已记不起多少了,唯一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充满慈爱与关怀的笑容。我坚信,这将永远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笑容。
太奶奶在我不满四岁时就去世了,那时,家里办了一场很隆重的丧事,我也懵懵懂懂地成为披麻戴孝队伍中的一员。当家里的长辈们在太奶奶入殓之时泣不成声的时候,年幼的我却在背地里偷笑,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哭得如此悲伤。时至今日,方才明白。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太奶奶下葬时的场景,那一声声高亢的唢呐声震天响地,我也在那时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不像大人们说的,太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相隔百来米,一个在地上悲痛哭泣,一个在地下永久长眠……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放假最后一天,我们要返程回银川了。临走之前,我又悄悄地去坟前看望太奶奶,我想,大人们说的也许是对的,太奶奶会一直在天上微笑地看着我们,她会变成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
忆清明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以前年纪小,老年人不主张小孩去上坟祭扫。今年,清明我有幸与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爷、太奶,寄上一份晚辈深深缅怀。
清明节早上,我便与爸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准备好供品、鲜花、纸元宝和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纷纷细雨,但有凉凉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和爸爸讲述已故太爷太奶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其中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奶奶将近一小时讲述,我脑海里浮现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原因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公墓山脚下空地中停满大小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爆竹,嫩绿小草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公墓,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跪拜礼。我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一些燃烧着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风不时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也许是血浓与水缘故吧!我主动拿着扫把将公墓小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着我轻盈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缘故吧!
祭奠完毕,在回家路上我没说太多话。我感到我长大,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太爷、太奶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忆清明作文3
清明节,又来临了,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不禁又陷入了对外公的怀念。因为在我那绚丽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外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外公给予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依旧记得,外公的那张脸和那双手,那张布满皱纹而又充满精神的脸和那双苍劲有力却又突兀着青筋的手,它们曾经和外公一起……
儿时,我一直都是被外公外婆拉扯大的。常常随外公外婆起得很早,老是做在一张小木凳上看着外公扫地。外公拿着一把扫把在街道上扫,我呢,就拿着比自己矮一点儿的扫把乱舞,常常弄得到处都是灰尘。外公性情温和,也不说什么,只好一遍遍地扫,毫无怨言。那时侯,我还小,看到外公天天清扫街道,不禁也有一些纳闷,常常扯着外公的衣角,略显淘气地问:“外公,为什么,你天天要清扫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洁工?”外公也就朝我一笑,继续扫地了。我看着外公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不时“噢”几句应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外公清扫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里对外公也不免产生了几分敬佩。
一次,冬天时分,天气寒冷,我刚起床下楼,又见外公在扫地。我走出去,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托着下巴呆呆地看着外公,过了好一阵儿,外公才见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当时再看外公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已,冻得通红,嘴唇泛青,可那时外公已经在扫地了……
外公,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欢的桃花又开了,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您,可闻到了它们的芬芳,感知到了有个童稚的心灵在呼唤您,在呼唤您啊!
现在,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但外公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因为,外公给我那无私的爱实在太多了,他那勤劳朴实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忆清明作文4
随着天气转暖,花儿开了,叶儿绿了,天地澄明,风和日轻,清明节转眼就到了眼前,想起清明节,脑海里满满温馨温情的回忆。
儿童时代,清明节的记忆与鸡蛋和秋千有关。
老家的习俗,清明节这天,不论穷富,都要给家里的孩子煮鸡蛋吃,一人两个,多者不限。我们家穷,偏偏孩子又多,我们姐弟三个,加上和姐姐只差一岁的小姑,算起来有四个小孩,最少要八个鸡蛋,这对当家主事的奶奶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自打开春鸡开始抱窝后,奶奶每天都盯着鸡屁股,每下一个蛋都会喜滋滋的收起来,攒到八个的时候,我想奶奶会长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刚煮出来的鸡蛋暖暖的,卧在手心里,看着就那么可爱,一开始舍不得吃,用红纸染了,红彤彤的,带着一股喜庆。小朋友之间,会拿出来互相炫耀,比较,看谁的鸡蛋更大,更圆。把玩半天,实在忍不住了,便吃掉一个,另一个忍了又忍,还是没忍多久,又被我小口小口的吃掉。吃完了便眼巴巴的盯着姐姐的那份,姐姐看我可怜,再把她的那份给我,我等于一人吃了两个人的鸡蛋。我小时候就是那么馋,为了一口吃的,可以什么都不顾,没脸没皮。
老家的院子里有几颗碗口粗的榆树,奶奶拿绳子绑了,给我们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我们几个就在院子里争着吵着闹着荡来荡去,奶奶在一旁看着,笑而不语。一般是我和弟弟坐的多,姐姐和小姑轮流在后面推我们,姐姐只比我大三岁多,但从小就有姐姐样。大了以后,有一年清明节去大姑家里,看到她家门口的空地上也有一个小秋千,一个小男孩坐在上面,一个小女孩在后面推,我估计那小女孩肯定是小男孩的姐姐,那一刹那,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姐姐,一种感动油然而生,有个姐姐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比起我们小孩玩的小秋千,大人玩的大秋千就要复杂多了。我们家门口是个三叉路口,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正适合用来荡秋千。记得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村里好事的大人便开始张罗开了。通常是几个老者指挥着一帮青年后生,搬来打麦场压麦子的石头碌碡做底座,上面架上“门”字型的架子,四周有六根绳子从不同的方向固定住,架子上有两个铁环,绳子拴在铁环上,一个秋千就做成了。
清明节那段时间大概是人的心情最惬意,最放松的时候。远离了冬天的严寒,脱掉了臃肿的棉袄,棉裤,人的身子一下轻快了很多,随着身体的轻快,精神也自由了,有种想放飞自己,拥抱自然的冲动,荡秋千便是宣泄这种情绪最好的方式。大人们打秋千不像我们小孩子,享受那种荡来荡去的惬意,大人们享受的更多的是那种刺激,那种从精神到肉体彻底的奔放。荡的好的人飞起来几乎可以与横梁齐平,看得人心惊肉跳。每到此时,这里便成了乡村快乐的海洋,谁都可以去试一试,一个人荡,无数人看,有叫好的,有起哄的,有相互较劲的,品头论足,笑声不断。最受欢迎的是男女组合,相对而站,轮流发力,只见两人不断蹲下起来,那情形多少有些暧昧的成分,让围观的人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组合,女的一方一般都是泼辣的、已婚的女人,未婚的姑娘恐怕都会躲得远远的,唯恐那意味深长的目光落到自己脸上。
其实,清明节荡秋千古已有之,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就有这样的描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只不过,苏夫子描写的这位荡秋千的少女大概是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她在春光明媚的早上,兀自打着秋千,没心没肺的笑着,却不知,她银铃般的笑声引发了墙外一位后生的相思之情,他在墙那边徘徊很久,渴望一睹姑娘芳容而不得,春潮泛滥,百爪挠心,像一只发情期的公猫。
中年以后,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无数次在乡村行走,再也没见到那种高高的架在碌碡上的大秋千,即便小孩玩的小秋千也难得一见,大概,在席卷全球的物质享乐主义大潮裹挟下,即便是乡村,对这种简单质朴的,带有田园气息的运动也早已不屑一顾了吧。
中学时,清明节给我的印象是扫墓。
学校地处乡镇,距离县城的烈士陵园有十几公里,一大早就走,以班级为单位,举着红旗,列队而行,一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也有几百号人,长长的队伍可以拖得很远。行走在绿色葱茏的原野上,行走在蓝天白云下,春风鼓荡,春意盎然,人的精神格外愉悦,十几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有多么遥远。到了那里大概十点多种,无数个学校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广场上,红旗猎猎,人头攒动,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声势自是浩大。
按照程序,先是领导讲话,然后请当年的战斗英雄讲话,最后是学生代表宣誓,代表一般选模样周正,根红苗正的,往那里一站,表情严肃,苦大仇深,声音则洪亮高亢,郎朗上口。宣誓词大概意思是,我们要牢记先烈事迹,继承先烈意志,不忘阶级斗争,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我们因为离得比较远,只能听个大概意思,鼓了几次掌,喊了几次口号,讲话也就结束了,剩下的时间是自由活动。大家顿时如蒙大赦,作鸟兽散,烈士陵园顷刻成了儿童乐园,犄角旮旯里到处是疯跑打闹的孩子。
烈士陵园建在一高高的土丘上,翻过这座土丘,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县城,四八年解放军攻打县城时,这里成了主战场,反复拉锯多次才得手,因此,这片土丘里随处可挖出大把的子弹壳,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擦拭后依然黄澄澄的。后来,这些子弹壳成为我们放鞭炮的道具,将威力巨大的雷子塞在里面,点着后一声有些沉闷的轰响,子弹壳蹦起老高。
记忆最深的是上大学时的一次清明节,好像是大一,班里组织集体活动,清明节那天到英雄山野炊。为此,前一天,我们买好了猪肉,鸡蛋,蔬菜,火腿,面包、啤酒等等,借来了锅碗瓢盆,就等着去山上美餐一顿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七八个负责带东西的同学先行出发了,我背了一箱趵突泉啤酒,用背包带打好了,背在身上。那时去英雄山要先去工业北路粮站附近坐3路车,然后到大观园倒4路车,一路艰难前行,于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英雄山。
我们出来时天下着毛毛细雨,下车时成了中雨,等冒雨爬到山顶集合地点,雨突然停了。我们七八个人分头行动,有的去捡干燥点的枯枝树叶,有的去找砖头石块架锅垒灶,有的去找稍微平整点的地方摆放案板,万事俱备,就等着大部队的到来。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望眼欲穿,快两点了,别说人影,鬼影都不见一个。估计是看着天下雨,这帮懒虫都不来了。这时,忙活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我们几个一合计,再等下去也是徒劳,背回去对不起我们一上午的奔波劳碌,干脆吃了算了。
于是,我们开始生火做饭,七八个人各有分工,会炒菜的当大厨,手脚麻利的切菜,啥都不会的当火头军,一通忙活下来,居然也搞得像模像样。因为是三十多个人的口粮,七八人吃,肯定是绰绰有余。肉足有六七斤,火腿好几块,啤酒整整两箱,这对我们这些平时碗里有块肥肉都要窃喜半天的穷学生来说,无异于满汉全席了,那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眼角眉梢全是喜啊。肉是五花肉,切成大块,劲道,饱满,咬一口满嘴流油,浓香四溢;酒是易拉罐装的,打开后丝丝冒气。我们几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感觉仿佛不是在英雄山,而是在梁山泊忠义堂群雄聚首,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好汉瘾。
不知过了多久,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都有了些醉意朦胧,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都在晃动。天依旧阴沉,但雨是彻底停了,空气中氤氲着饱和的水汽,潮湿而清新,松林中有一种青草的味道,有一种酥软的土壤的味道,好闻极了,我们一行人踉踉跄跄、相互扶携着蹒跚下山。
等回到学校,已是华灯齐放,月上柳梢头了。
忆清明作文5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亲爱的太奶,您在天堂是否安好?
两年前,您来到了爷爷家,慈眉善目,和蔼近人,脸面上刀割般的纹路,怎也隐匿不住岁月无情的打磨,每一个斑点皱纹,都是一笔挑战与承诺。
“叫太奶。”父亲严肃地说。“太奶好。”我垂下眼帘,低声嗫嚅。太奶乐呵呵地笑,一步步地蹒跚过来,半是嗔怪半是欣喜地说:“你瞧你,给孩子吓的。”又转向我,乐呵呵地笑。
太奶最喜欢的菜就是血肠了,而且是纯的,不得加面进去。而我最讨厌的,就是血肠。每看见这道菜,血红色的猪肠浮现在眼前,血腥味“噌噌”地往鼻子里钻。我就恶心得再也无法进食。而餐桌上,太奶总说:“萌,吃一吃,血,血肠。”我“嗯嗯”地应着,夹了一片,又偷偷地递到老妈的碗里,生怕太奶见到,惹她不悦。
太奶身体健康,尤其突出的是她的牙齿,洁白明亮,没有掉过一颗,排列整齐,一口贝齿。她早晚刷牙时间固定,不得耽搁,连午餐点心过后,也要漱口,甜食冷饮从未碰过。我多么羡慕太奶的贝齿,却无法抵制甜食和懒觉的诱惑,搞得太奶哭笑不得。
太奶学识渊博,精通俄文。满腹的名言典故,再有超强的表达力,将本就精彩的故事流利地讲述出来,真是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亲爱的太奶,您在天堂,还安好吗?
忆清明作文6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xx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忆清明作文7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以忘怀的清明节。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我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开始懂事起来,我懂得了许多,我也知道了小时候的所有的疑惑。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这件事,我都会不禁觉得当时的我是如此无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即将来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又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更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知道,这次清明节,妈妈还是回去绍兴看望爷爷和奶奶。到时候,我一定也会诚心诚意地跟着妈妈一起去上坟,我也要向妈妈的爷爷奶奶献上我的.那一分诚心。
忆清明作文8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宁go头(方言,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
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忆清明作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传统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传统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传统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祭祀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传统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传统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
忆清明作文10
转眼间,再过一个星期又是清明,每逢清明,几乎每个人脑海中最先蹦出来的就是杜牧那首熟记于心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清明让我想到的是我的舅舅。
我印象中舅舅一直是和蔼可亲的,即使由于上一辈的关系,他和我的妈妈并没有血缘关系,对我依然特别好。以前舅舅是学维修电脑的,在城中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段开了一家店面比较小的打印店,为了让小店显眼些,总是在靠近人行道的地方树上一个大大的牌子——打印。我们每次去姥姥家总是要先路过打印店,所以每回我们也先去跟舅舅打一声招呼。印象中最深的就是舅舅看见我出现在打印店门口一脸热情的叫着我的名字,轻轻摸摸我的头,和蔼的说:“又长高了。”
恍然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久到现在我几乎连舅舅的面容有时候都想不起来。在二零一几年的某个清明时节,那时候我应该上初中,正逢节假休息,舅舅的老同学#8203;从一个大城市回家,于是就办了场同学聚会,舅舅一见到老同学自然是激动,再加上舅舅向来喜欢喝酒,便大口大口的喝起来,那天应该是挺醉的。聚会结束后,当天晚上舅舅在回家的路途中出了车祸,远远的离开了我们。
那天晚上,我只记得妈妈哭着要去姥姥家,那时候妈妈走的太急,之后也在姥姥家也住了很长时间,并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好多天都在胡思乱想。直到过了两三天后爸爸问我你知道怎么了吗?我才得知这个噩耗。那时候的我年纪还小,只是坐在那里发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竟我如此之近,也是让我第一次相信许多研究人员统计的中国众多人口中没隔几秒就有人死于酒驾中的数据那么真实。
现在,七八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现在每次我去姥姥家依然会路过那家小店,以前那个打印店已经换成了现在的家电装修,远远望去,装修的特别大气,丝毫没有了舅舅以前的痕迹,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就会有泛起丝丝的疼痛。不过还好,即使舅舅不在了,但曾经他对我的那些好,那些热情的话语,那个慈祥的面容,我依然历历在目,这些记忆我会永远珍藏,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我有一个这样的舅舅。
【忆清明作文(汇编10篇)】相关文章:
2.清明忆作文
3.忆清明作文
4.作文忆清明
5.忆清明
6.清明忆姥姥作文
7.清明忆亲作文
8.忆清明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