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团子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团子作文 篇1
清明节,姨姨从老家寄来了一大箱艾草,于是外婆准备做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寒食节这天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现在寒食节和清明节融合在一起,吃冷食这个习俗保留了下来。
很快糯米粉揉好了,馅料也拌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开始示范,大家都围了过来,包括我的小妹妹。只见外婆揪了一团糯米粉,用掌心压平,把馅放在中间,把边上的皮子拎起来,捏在一起,倒扣在铺满树叶的蒸锅上。接着,大家都做起了清明团子。我把糯米粉搓成圆圆的,使劲一压,然后放上馅,把皮子边拎起来,黏在一起。外婆一个劲地夸我做的真好。妹妹皱着眉头憋着嘴沮丧地说:“我做不好。”妈妈接过妹妹的清明团子,蹲下来,对妹妹说:“你做的这个团子很好啊,小小的,妈妈可以一口吃一个。你多做几颗给妈妈吃好不好?”
十几分钟后清明团子出锅啦。打开锅盖,一个个深绿色的富有光泽的清明团子排列在蒸锅上,清香扑鼻而来。妈妈端了一盘清明团子放在餐桌上,大家围着餐桌吃起清明团子。妈妈说:“今年很特别,大家一起做清明团子,一起吃清明团子。”
年年艾叶青,年年果泛香。长大以后,我肯定还会怀念起这种味道。
清明团子作文 篇2
放学一到家就看到妈妈面前放着一大盆米粉,嗯,一定是要做清明团子了。
我忙放下书包,赶紧帮妈妈打打下手,妈妈让我倒点儿热水,我马上倒了适量的热水,妈妈马上用手和起了面团,米粉渐渐成了形,趁着面团还热乎,妈妈又赶紧放了已经煮好的艾草,和在了一起。“嘿啾,嘿啾!”妈妈揉这个大面团,揉得气喘吁吁,不过艾草早已融入了团子里,整个大面团变成了青绿色,这第一项任务就完成了。
吃完晚饭后,我又与妈妈忙活了起来,妈妈先把“绿”面团抓了一块下来,把它放在撒有米粉的砧板上,又揉了几下,接着妈妈把它分成几块,分别捏成陀螺状。然后,妈妈就开始包馅儿了:她先将大拇指给“陀螺”的尖头按出了小坑,另外四根指头在“坑”外转,大拇指在“坑”里转,转出了个“大坑”,用事先准备好的菜料填平“大坑”,再包起来,就成了。我学着妈妈做了好多清明团子。
做好后,妈妈分了好多次蒸才蒸完了所有清明团子,吃上一口啊,满口留香!
清明团子作文 篇3
清明节来临之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当然,也忘不了吃又香又嫩的青团。
有一年的清明,爸爸和其他人都去扫墓了,只剩奶奶和我在家。我见奶奶在包清明团子,心里也痒痒的,于是,我问奶奶:“能让我试试吗?”“可以。”奶奶回答。于是,我连忙洗了手,抓起一块面粉照奶奶的样子,把面粉捏成凹形,再舀了一勺配料放进去。前几步,我都顺利做好,可到了最后封口,我却怎么也封不起来,不是这儿破了,就是那儿漏了,我只好把破的地方都捏紧,在头上捏一个小尾巴的形状。我把我包的清明团子往奶奶那儿一放,奶奶包得像一位位昂首挺胸的军人,只有我的像一个垂头丧气,打了败战的战士。等奶奶包好以后,她把我和她包的青团都放进锅里煮,大约过了几分钟,青团开锅了,我把我的挑出来吃上一口。啊!真香啊,虽然不怎美观,但味道也是一流的。
这个清明,我过得很高兴,因为我又学会一样本领——包青团。
清明团子作文 篇4
今天是桃花节的后一天,因为昨天要上课,所以只有星期天去了。
早上九点,妈妈把我叫了起来,我毫不乐意的起了床。爸爸昨天就去了外婆家,昨天晚上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我们准备好东西,出发了。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旅程的旅程我们终于到了富阳市新登镇半山村的外婆家。
途中,山上的土地上种有许许多多的桃花树。桃树林里树木茂盛,桃花争奇斗艳,满山遍野的桃花都开了,仿佛在举行选美比赛呢!美丽极了!
晚上,我们吃好饭,做清明团子的材料准备完毕了。
我先拿一团糕和一撮面粉,用力地把糕搓成椭圆形,然后挖一个大洞,把芝麻放进去,然后按上图案,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又做了没有馅的清明团子、各种各样的清明团子:小兔子、UFO、小熊、小猫、小花……一共做了九个呢!
过了一会儿,清明团子蒸好了,吃了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甜滋滋的呢!
清明团子作文 篇5
今天,妈妈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妈妈下班后要给我包清明团子!我非常期待。
开始做清明团子啦!我和爷爷一起把青上面老头和脏东西掐了。爷爷掐得可真快呀,我掐了一个爷爷掐了三个!在我们掐青时,妈妈就把包清明团子的陷一样要地切成末末。现在,把青放在锅里煮上一会儿。利用煮青的时间,把肉熬出油,这样,一会儿炒陷才有味道。
然后,把肉和其它切成末末的菜都放进去炒,同时煮好的青放进料理机里打成糊。
现在就是爷爷出手了。把煮好的青和米粉放在锅里,揉着面团。要盆光、手光、面光。
我也想揉面,可手刚伸进锅里,爷爷把我赶起走了。我只好眼巴巴地看,心里着急得要命。终于揉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把,搓成乒乓球的样子,再捏着“鸟窝”,放入陷,把“盖子”盖上,清明团子做成啦!我包了两个,妈妈才包一个,真慢!恐怕这回她只能包三个。
上锅蒸喽!什么时间才有的吃呢?真急人啊!
15分钟后,终于可以吃了,嗯,真香!|||
清明团子作文 篇6
做清明团子啦!做清明团子啦!我和哥哥蹦蹦跳跳地下了楼,发现奶奶和太太正在飞快地做着清明团子。
奶奶做得快,而且很圆很可爱,太太也不赖,做得像个蚕茧,饱胀得马上就要飞出飞蛾来似的。要是我学会了这个绝招,说不定能比奶奶和太太还快呢!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搓起团子来,起先是慢吞吞地搓着,然后越搓越快,快得连动作也看不清了。过了一会小会儿,就做好了一个圆鼓鼓的团子,奶奶、太太看了都夸我做得好。哥哥看到了,也凑上了热闹,抓起一大把面团就搓。我们越做越起劲,过了一会儿,又做起小动物来,有老鼠、小狗,还有一只小兔子做完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把自己做的小动物放进锅里,生怕被烧塌了。
现在,我做得越来越快了,一分钟就能做好几个,不信,就拿袋面团来,我展示给你看!
清明团子作文 篇7
你知道清明团子怎么做吗?哈哈……让我来做给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面团用手搓成椭圆形,再用大拇指在椭圆形的面团中间戳一个坑,然后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余的手指沿着“坑壁”快速地转起来。这时里面的坑越来越大,像极了一个绿色的小碗。我继续转着,发现“小碗”渐渐展开,竟然变成了一个大饼,不像清明团子。我把它拿给妈妈看,妈妈说:“这太扁了,要旁边稍微凸起来一点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团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面团中央,其余的手指有节奏地转着。我转啊,转啊,面团变成了网兜状,这样可以吗?我战战兢兢地把它递到妈妈跟前,妈妈说:“这次做得不错,可以放馅料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红豆放在“网”中央,接着把“网”用手捏成了饺子状,然后把两边往中间挤,搓成一个绿色的“小圆球”,尽量把表面弄平。最后我把“小圆球”反过来,放在一张沾过水的墨绿色的柚子叶上,一个清明团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清明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不仅学会了做清明团子,还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清明团子作文 篇8
4月7日是清明节,我们萧山日报小记者来到萧山日报一楼食堂做清明团子。
水晶老师和草莓姐姐已经早早准备好材料等着我们了。草莓姐姐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当然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包清团了,今天我们要包的是豆沙馅的。
水晶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塑料盒子,几个艾青面团,一杯豆沙馅和一双筷子。草莓老师让我们拿起一个艾青面团,捏成碗形,皮要捏得薄,放进豆沙,把碗形的边往中间捏,捏五个角,合在一起就变成五角星星了。老师一示范完,我就捏了起来,捏碗形,放豆沙,收边,唉,不对不对,豆沙怎么没有全包起来,跑外面来了。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哈哈,她的豆沙和艾青面团全混一起了,更糟糕,原来大家都不会啊!我向老师请教为什么我的馅会跑外面来,老师说我面皮没有足够摊开,豆沙包不进去,就漏出来了,开始做第二个了,我吸取经验,把艾青面皮尽量捏薄,豆沙放中间,放得稍微少一点,捏起来,这下好多了。做着做着,清团越做越好,不知不觉间,老师给的六个艾青面团都做完了。看着自已的劳动成果,真开心啊!
回到家,把清明团子放在锅里一蒸,我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虽然清团不给面子的咧开了嘴,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做的特别美味!
清明团子作文 篇9
4月1日,是星期五,下午有两节综合实践课,每一课都是那么的有趣。
哇!这次的综合实践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居然是做清明团子。“当——!当——!当——!”,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飞速跑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等待许老师进来讲话。许老师进来了,给我们看了一个五班同学的清明团子的制作方法,不算简单也不算难,看完以后,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学校食堂,这里,所有的工具都放好了等着我们,家长也参与其中。开始做清明团子了,张辰浩爷爷先把面粉和艾草团搅在一起,拌啊拌,揉成球体,再用大拇指按个洞,放豆沙或咸菜肉丝笋,再捏好,这样,一个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一连做了好几个,蒸好了,就能吃了。终于,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清明团子了。
这次综合实践让我记忆深刻,受益匪浅,真是难忘的一天啊!
清明团子作文 篇10
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分刚过,清明也紧跟着脚步来了。
清明节,让我最振奋的就是吃清明团子啦!它被装在盒子里,一个一个紧挨着,看起来诱人极了。
我迫不及待的取出一个想尝尝看。但是我先打量着这团子,它碧绿碧绿的,浑身滑滑的,嫩嫩的,似乎在说:“我身上滑滑的,看你肿么拿!”我紧紧地捏着它,好像生怕会掉下去弄脏似的。
咬上一口,清明团子清香可口,里面的豆沙馅香甜柔滑,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又情不自禁地咬上了一口······
这样好吃又好看的清明团子,究竟是怎样做的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是这样做的——
先把艾草洗干净,沥干。然后烧一锅水,把艾草放进去煮,捞出,捣烂。再把艾草糊糊倒进糯米粉里,揉成团,一边揉还得一边加水。“真麻烦!”我想。接下来的事可就简单了。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再以自己的口味加入馅料,搓成团,最后蒸一蒸,好,香味扑鼻的清明团子就做好了!
我吃着香糯爽口的清明团子,那感觉别提多美了!
清明团子作文 篇11
清明节到了,瞧,又下起了牛毛细雨,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在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扫墓结束后,妈妈要自己做青团让我们尝个鲜。我也洗干净了双手,兴致勃勃地学做起青团来。
开始做青团啦!妈妈先把绿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着又熟练地把煮好的菠菜放进一个又大又深的铁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点沸水。妈妈将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过了好久终于揉好,成了一个绿绿的糯米团。然后我们每个人掐了一点糯米团搓圆,捏成小碗状往里面放了香喷喷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来,最后,我们把青团放进了锅里去蒸。还没蒸熟,一股香味已扑鼻而来。“真希望快点好。”我一边想着,一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厨房,等待吃了!终于好了,我发现青团的颜色变成了墨绿色。吃着自己做的青团,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清明节,它不仅让我们追忆已故的亲人,续亲情,还带给了我们一份悠闲,一份难忘。
清明团子作文 篇12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做香喷喷的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这天,看着大人一边冲洗着艾青叶上的杂质,一边又把艾草放进搅拌机里搅拌成汁,忙得不可开交。我心想:每年都是妈妈做香喷喷的青团给我吃,今年我也要包一回青团,不能继续再当“吃货”了。
说干就干,首先我把绿油油的艾草汁倒入米粉里,使劲揉搓。糟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面团给包围了!我用力地甩啊甩,再往手上洒了一些面粉,青团子终于从我的小手中脱落下来。然后我慢慢地揉,直到艾青汁和面粉合二为一就可以包了。
我把大面团分成了一个个小面团。接着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溜溜的。再把大拇指插入面团中间,让它变成小碗的形状就可以包馅了。我蹑手蹑脚地把豆沙球放进“碗″里,然后赶紧把它包起来,免得馅从里边掉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青团也快要大功告成了。“终于做完了!一个,二个,三个……”我兴奋地数着,“一共有十五个,刚好每个人分三个!”说完,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把这几个青团蒸熟。
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美味的青团,一边看着电视,别提有多高兴了!
清明团子作文 篇13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清明团子作文 篇14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团子作文 篇15
星期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心情非常高兴。一会儿,奶奶打电话给爸爸,叫我们早点过去。于是爸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就看见奶奶正忙着做青团,我就跑过去说:"奶奶您在做什么?"奶奶说:"我在做青团,你在边上看着,等你长大后做给我们吃。"我说:"我现在就要做。"奶奶说:"那好吧,你看奶奶做,跟着学,做几个小的试试。"
奶奶就给我一个粉团,我拿在手上跟着奶奶学,先把粉团搓成圆形,然后右手大母指伸进小圆里,左手转,右手捏,慢慢地把粉团捏成小茶杯一样薄薄的形状,再把陷肉放进去,左手把青团抖一抖,右手把口子闭合捏成三角形,然后继续揉,揉成圆圆的。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象抛球一样抛几下。然后就放进蒸笼里蒸。
一会儿功夫,我的作品就出蒸笼了,我把它拿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边吃边说:"真好吃,由由你长大了,会做青团了!"我心里乐滋滋的。
清明团子作文 篇16
清明节时,家家都会准备好佐料做青团,这星期星期六,我家也要做青团。
妈妈连夜准备佐料,为了明天早点有青团吃。上午,我一进厨房,看见桌了上有一个巨大的粉团,旁边还有很多的馅料。只见妈妈站在桌前,用手抓起一小团的小粉团,把小粉团揉成圆形,用大拇指在小粉团中心压出一个洞,接着把洞变大,又把粉团捏的薄一些,用勺子把馅舀进小粉团中,最后把口“补”好。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妈妈很熟练,心想:妈妈都会了,我还怕不会。一股好奇心涌出心头,自己也想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抓出一把粉团,揉成小圆球,用手压出一个洞……但我做的青团并不很好,再把团捏薄的步骤中,小团破了一个洞,露了馅,失败了。我浪费了一些材料,不行,我得再试一次,我再次试了一次,还是失败了。也浪费了一些佐料。进过两次的失败,我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浪费佐料了。心想:这还不简单,做得小一点不就好了。
我就把青团做的比妈妈做的小四分之一。除了把口补的不好以外,我以为这一仅是完美无缺了,可是等妈妈把我亲手做做青团烧熟以后,我咬了一口,竟没有咬到馅,我再咬了一口,算是要到了馅。原来是皮太厚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清明团子作文 篇17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青团,我们准备了糯米粉、小麦粉、豆沙馅还糯米等材料有。
妈妈先和好带艾叶的粉团,我抢先拿了一小块搓成圆形,再压扁,然后把四周围再翘起来一点,接着用勺子盛了一点豆沙馅放在绿色粉饼的中间,把豆沙裹起来,可是豆沙怎么也包不进去。妈妈说:“你面粉饼太小了,放的豆沙太多了!”哦,原来如此!妈妈说:“你索性再拿点粉把它裹起来。”于是,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先拿一块小粉团,拍成扁扁的,再把小粉饼往上一粘,嗯!果然好了许多,我又将做好的糯米青团放在白米堆里滚了滚,终于大功告成了,一个小雪球一样的青团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两个、三个……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青团都做好了。妈妈马上点火蒸煮,不一会儿,阵阵清香从锅里冒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催着妈妈赶快拿出来,可妈妈却说还没熟,又过了10分钟,妈妈终于打开锅盖。“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伸手就想去拿,妈妈眼疾手快挡住了我,我连忙改用筷子,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一边吹一边往嘴里送,啊!柔中带甜,太美味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别提有多高兴了!劳动创造甜蜜的生活一点没错!
清明团子作文 篇18
我身处烟雨江南,有数之不尽的美食小吃,可这么多年来,我却独爱他——青团。
与北方人富有浓烈文化气息的高粱红、玉米烧比起来,江南一带的青团真的不算什么,或许,淡出人们视线的青团,才是四月真正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如此记载青团的制作:“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青团是以柔软细腻的手磨米粉做原材料,取艾草之叶捣碎,在石灰水里腌渍后,过滤出汁液,再兑入由七分糯米,加三分粳米的米粉中包为团子。
馅分为甜咸两种,甜馅一般为豆沙馅,咸馅一般为鲜肉馅,无论甜咸,包馅时,均放入一小块猪油。蒸熟后的青团,视觉看起来色泽青翠、光亮细结;嗅觉闻起来清香自然;味觉尝起来细腻香甜、糯韧绵软。
记忆最深的是在三年前。我和父母划船去周庄,一路上吃着青团,哼着小调,好不自在。
寻访前人的足迹。青团早已被岁月冲刷去了,但也只有远离尘世的喧嚣,重返这片土地,才能领略这一美食。
清明团子作文 篇19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春游后我要跟我们班的十九个同学一起去参加制作青团活动。
到了中山公园,老师先教了我们三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这三首古诗分别是:杜牧的《清明》;韩翃的《寒食》;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学完古诗后我们就要开始制作青团了。老师分发给我们材料有:一袋加了糖的糯米粉,一小袋艾草粉,老师说这是从艾草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直接用艾草做的,还有一包红豆馅和一些肉松。对了还有一个小碗和一杯水。
我们开始做青团了,我先用面粉倒满碗的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点艾草粉和二十分之二的水开始和面。不过我把水加多了,结果我的面团变成了“冰淇淋”,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忙后我终于弄好了。不过到做第二个面团时我加了太多的糯米粉而把我的手套黏在了碗里,经过老半天跟糯米面团的斗争后我终于摆脱了困境,来到了加馅料这个环节。我打算做一个红豆馅青团和一个肉松馅青团。“啊!”是谁叫这么大声,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思媛包的红豆青团被她揉破了,红豆馅料和糯米团子简直分不出两者是谁。我还看见了几个同学的肉松青团被揉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担心起我的肉松青团,不过幸好我的肉松青团命大,并没有像其它肉松青团一样散架。
通过这次制作青团的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传承的。
清明团子作文 篇20
青团是一种民间小吃。它的颜色是绿色的,外形是椭圆的,它是用糯米与艾草的汁混合后在蒸煮形成的,它的口感软糯,一口咬下去,艾草的清香在口中能游荡,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虽然青团的历史不是很悠久,但是关于它还有个故事。
传说有一年的清明节,李秀成为了逃避清军,请了一个农民帮他躲过了清兵的追捕,但清兵添兵设岗,防止他人带吃的给李秀成。那个农民心生一计,采了艾草回家,用艾草的汁与糯米混合做成了团子。青色的团子混在了青草里面,躲过了哨兵并带给了李秀成。李秀成吃到了团之后,安全返回了大本营。之后,李秀成下令要太平军团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青团就这样流传开了。
关于青团,我自己也有一段经历。
没吃青团之前,我非常抗拒。青团那绿色的样子,我看到就会犯恶心。就算大人们把青团放在我嘴边,我都不会去吃,反而还会神情厌恶地推开。那段时间,我看见青团都绕着走。直到有一次,我中午没吃饱饭,肚子饿得呱呱乱叫,家里又没有其他东西吃,无奈之下我拿出青团一脸嫌弃但又无可奈何地一口咬了下去,香甜软糯但又甜而不腻,糯又不黏的青团被我咬在了嘴里。我尝到了味道后,三五除下就把一个青团给消灭掉了。吞下去后,嘴里还留着艾草的清香,让我回味无穷。
从此以后,我对青团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现在,青团变成了我最爱吃的零食了。
清明团子作文 篇21
做完功课,我和妈妈原本打算到超港买马卡龙,到店后发现没有了,正准备离开,妈妈一眼就看见了摆在柜台上的青团。服务员殷勤地上前介绍:“青团是在清明前吃的,现在买有优惠。”妈妈果断地买了几个。
青团绿油油的,外面很有光泽,就像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青团圆圆的,摸起来黏糊糊的,特别可爱。青团的皮是用糯米粉和艾草制成,馅有很多种,有肉松蛋黄味、芝麻味、豆沙味…味道有咸有甜。
说起青团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太平天国的领袖李秀成被清兵追捕,一位农夫救了他,把他藏在自己家里,但清兵加兵设岗,防止别人给李秀成送东西吃。那位农夫把艾草和糯米粉包成团藏在青草里,送给李秀成吃,使他安全返回大本营。回去后,李秀成下令让厨师学做青团,于是,青团就这样传开了。
青团是绿色健康的食物,小朋友们可以多吃哦。
清明团子作文 篇22
听到包青团,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团可真不容易。
清明节前,我家也准备包青团,把从田野上摘来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适量的水用力均匀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来一小块,裹成圆形,再把它弄成窝窝头的形状,最后放上馅子包成圆形。我仔细观察大人们的操作过程,然后开始包着第一个青团,看看简单,但包起来真不容易,特别是手不听使唤,用力过大,米粉捏得不均匀,馅子就会往外流,馅子太少就会变成空心团,如果搓得不好就会变成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团。经过多次实践一个个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的青团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这时妈妈就拿把包好的青团去蒸了,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等妈妈拿出来蒸好的青团,我就奔上前去品尝了我自己包的青团。啊!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团,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乐滋滋的。
清明,踏青、包青团、祭祖,已成了我们国家传统文化。
清明团子作文 篇23
“瞧瞧!做得多好!这不是‘团模团样’的吗?”我捏着手中鲜嫩的绿色面团骄傲地说道。
那天,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快步走进家政教室。一进教室,一阵香味不知从何处扑鼻而来。老师神秘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包青团。”
青团?早就“久仰”其大名了,虽然没吃过、没包过,但看着这个团,它又青又圆,应该“团如其名”,非常美味。我还记得奶奶曾说,青团青团,寓意着团团圆圆。可是老师却要我们亲手来包,像我这种“万年手残”能把它包得如杨玉环般圆润吗?
我抓了坨青团皮,它软软的,要不是要给它做造型,我早就开始“蹂躏”它了!我先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揉成一个球,再一手握团,一手用大拇指从中间“进攻”塑造成一个碗形。接着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块香到流油的馅放进“碗”里,最后用三根手指把上面封严实。可在我捏的时候,馅却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满世界地到处乱窜,根本包不住。每当我捏紧时,它总会冲出来,非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可,害得我活生生把青团包成了个狗不理包子!我越看越揪心,上面的开口仿佛是它咧开的大嘴,嘲笑我是一个“手残党”。
看着眼前的“团非团”,我顿时恼羞成怒,恨不得一把将青团重重地摔在地上,并且选择放弃加自闭。
可就在这时,我想到了著名画家罗丹考了美术学院三次都失败了;大将韩信一开始也不被君王重用;凤雏庞统也因长相而被轻视……可是他们最后不都成功了吗?这区区的青团子又能难倒我吗?
后来,经过我的一番细心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我太阔绰了——肉馅放得太多了。吸取教训后,我开始对它进行一番“整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出了像模像样的青团!
这次做青团的尝试让我深有感触:成功除了有“失败”这位母亲的呵护,还有“坚持”这位父亲作为坚实的后盾!
清明团子作文 篇24
青团应该是清明前后应时当令的新鲜玩意,在东坡诗里写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时候踏青,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看着新鲜的绿色,吃团,喝寒食粥,若是再应景的下些小雨,尤有韵致,身心一快。怪不得有诗人说:“这是在吃春天”。
青团又叫艾米果,清明稞,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蒸好几摞小笼,一屋子热气腾腾。熟了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皮亦微皱,不软不硬有咬劲,带有清淡却悠长的艾草香气,味甚隽,远胜年糕汤圆,一口入肚,三春不忘,是寒食时节流行于江浙沪一带天然绿色健康的时令食品。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而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青团品类也颇多,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党皆可满足。虾子冬笋以鲜著称,虾子放的太多,会汪出些许汁水,“鲜得连眉毛都掉了”。豆沙馅心甜而不腻,沙色紫的发黑。红豆水滤去皮,熬烂,澄出细沙,加少量白糖,北方叫“澄沙”,南方叫“洗沙”。初期的青团最离不开豆沙。豆沙又最能吸油,故易作馅。
青团历史悠久,比如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面就专门写了作为糕点之一的青团的作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最好采用清明前的艾,这个时候是最嫩的,嫩绿的样子,嫣然可爱。将艾在开水中略烫,沥去水,碎切,揉进糯米粉内,与糯米粉同抖匀,乃以蒸成,候冷,尤妙。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顷刻下肚,鲜嫩腴美,不可名状,意犹未足。至于为什么吃青团,众说不一。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后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一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心生一计,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跟随晋文公的介子推。介子推当年跟着晋文公各国逃亡,立下过功勋,后来晋文公发达了,介子推不肯接受晋文公的回馈封赏而隐居。晋文公重视介子推的`才能,于是在绵山找到他,想让他出山帮自己,介子推死活不出山,晋文公就索性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最后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出来。悔恨交加的重耳下令举国在他的忌日禁止用火,人们开不了灶,只好吃冷食,提前蒸好的米食成了填饱肚子的首选。
青色寄托着古人助长阳气增长的愿望,寒食小温担任着俗世纷扰的小确幸。
清明团子作文 篇25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来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还飘来一股浓浓的青团味儿,我急忙穿好衣裤,跑到厨房里瞧一瞧。原来是奶奶正在做青团呢!个个满是肉馅的青团卧在蒸笼上。我忙挽起衣袖,说:“奶奶,我帮您一起做”。奶奶笑眯眯地点点头,开始一步一步细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学着照模照样地做起来,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团,学着样儿把大拇指钻进去捏成小碗状。就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难看死了。我本是个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着:“什么鬼东西呀!这么难捏。”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奶奶笑着说:“怎么,没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团也像你这样。”是啊,我们老师不也常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这一点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这,我顿时感到心头上充满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团。
虽然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团不是肚子裂开,就是嘴裂开,和奶奶比我的青团简直惨不忍睹。但我试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伟大的工程”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青团,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吃着自己做的青团,那种感觉特别的幸福,不是吗?
清明团子作文 篇26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打算去万竹一个亲戚家去劳动一回,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在竹林中,一群五颜六色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互相媲美,更加衬托了竹子的挺拔……正在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时,万竹到了,我下了车,到了姑姑家。
姑姑先拿来了一堆绿色的青团粉、芝麻和白糖,我这个谗虫一看见好吃的就忍不住,我刚想去拿,妈妈就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说:“傻瓜,谗瘾又犯啦,这个是生的,怎么能吃,我们现在首要任务是做青团!”啊?做青团,以前我只负责吃青团,从来没有做过,我又好奇,又激动,我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想来尝试一下。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掰了一大团面粉,“小慧,你怎么拿这么多,做出来皮就太厚,咬不动了!”我只好乖乖地掰下一半,然后,把它搓成一个圆形,再往中间摁一个洞,接着就把它捏薄,“小慧,你不应该这样,中间不能捏,要不然就漏陷了!”妈妈不耐烦了,一把将面团抢去就让我看着,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经过五分钟的观察,我终于会了,来检验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首先,我拿来一团面粉,把它像做橡皮泥一样捏成一个圆,再从中抠出一个洞,就形成了一个碗形,接着,再放入一勺芝麻,最后搓成一个圆,真是太好玩了,我仿佛被磁铁一样吸住了。做完了芝麻馅的,我们又做起了松花馅的,为了能区别这两种青团,我们把松花的捏成饺子形,这可是我的强项,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包完了,看着这满满的青团,我别提多开心了!
我吃着那滚烫的青团,比吃了蜜还甜。
清明团子作文 篇27
清明节我们没去扫墓,没去户外踏青,但我们做了一道美食青团。
这段时间正是青团最佳的品味时间,也是最佳的制作时间。
青团做起来似乎不难,因为它用不着太多的材料,但其实也很考究。青团的点睛之笔是艾青,它长得一点都不出众,没有太多的辨识度,在我看来就像是杂草,但它却成就了美味的青团。
首先便要将这个点睛之笔洗干净,蒸熟,泡点水。这个步骤并没什么难的,难的是揉面,因为是糯米,所以要十分的谨慎,一出错就会翻车。太软太硬都不行,还要有弹性。超大盆的糯米粉马上就要变成团子了。外婆先在中间挖了个坑,然后往里填满热水,果然水量真的很重要。
接下来就是力量活了。要使劲使劲地揉,要揉无数次,水也要倒无数次,想想青青的小团子就要出生了,不禁流了流口水。我就坐在旁边给外婆倒水,外婆就使劲地揉面。我左看右看,看得出揉面既要有耐心,也要有耐力,揉久了会很累的。我也看出揉面好像很难也很麻烦,电视里不就一放水就变成团子了,可自家做起来怎么这么麻烦,慢慢的,糯米粉就被揉成了粗糙的大面团,然后再加些水,加些粉,继续揉,光滑的团子出现出现之前,别忘了放入艾青汁。
大人们剁肉拌馅很快也就好了。接下来就是捏团子,放馅之前就是捏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往里放馅,最后捏成团,就这样一个一个捏完,锅上蒸。很快,可爱的绿团团就出生啦!
清明节真是一个有实践意义的节日。
清明团子作文 篇28
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到了四月,水乡田间,绿野青山,多了一队队踏青扫墓的身影,菲菲细雨中撑着阳伞,或缅怀,或赏景。返程时,手里多少都拎着几个绿色面团一样的食物,江南人告诉你,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团。
这年的清明节,我有幸参与到制作青团的全过程。那是临街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糕团店,每年这个时候,店门口总会排起长龙,等着买三五个青团,或自己品尝,或送亲朋好友。我吃过这家店的青团,鲜香四溢不粘牙,馅料十足易饱腹。但是这青团是怎么做的?这面团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呢?趁着下午没什么人买的档口,我向店里师傅请求学做青团,师傅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在装满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断搅和,让面粉与水充分糅合,只是搅和来搅和去,搅和成了“浆糊”,愣是搅和不出团团来。“你这手法不对。”师傅见了,立马用他自己的独特手法,不一会儿就成了面团。我惊讶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个是靠手法,要勤学苦练才成。妈呀,做个团子都这么费劲,干哪行都不容易啊。接着,放发酵粉,醒面1小时。这时,师傅拿出了新鲜的艾叶,用榨汁机榨成了艾草汁,绿汪汪的,我把这艾草汁倒入盆里,与面团充分搅和……这面团绿了!原来青团之青的奥秘在这里!师傅拿起一个锅,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钟,取出备用。又拿来红豆,捣成豆沙,倒入刚才煮成的糖汁搅拌均匀。又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翠绿的面团搓成长条状,揪下一段,揉成小团团,压成饼,放上豆沙再包裹,一个豆沙青团就成形了,再往锅里煮五分钟,香气四溢甜上心头的青团就出锅了!
我这垂涎的舌尖早已忍不住了,拿起自己做的青团,迫不及待咬一口,啊,好烫啊!“你冷冷再吃!”我妈一脸无奈地说我。烫过之后,感觉味道不错,既有豆沙的软糯香甜,又有沁心的草香回甘。青团吃完了,可心里还是,甜甜的。
清明团子作文 篇29
又是一个秋天。一场霁雨打湿了我的记忆,又是食青团的季节,美味萦绕在唇齿间的快乐之外,似乎还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尤如满园的艾草,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迷蒙,却又挥之不去。——题记
我独自一人,徘徊在水乡烟雨迷蒙的小巷,长长的弄堂口,我又一次见到了青团,浓郁的水汽夹杂着淡淡的艾香,把我带回了那久别的故乡。
小时候,我关于青团的记忆,全都来自于我的外婆。外婆烧菜很好吃,做点心的手艺也堪称一流。她点心中做得最好的,就是青团。
新摘下的艾草,只在水里漂一漂,加一点石灰水上锅去蒸,待到锅盖在浓厚的水汽中噗噗跃动,艾草也就蒸好了。一开锅盖,水汽便卷携着清苦微甜的艾香你推我攘地挤出了锅,散了满屋,满屋便都是故乡艾草的清香。
艾草放凉后,便要用纱布过滤。这是年幼的我被允许参加的为数不多的部分。我把软烂的艾草裹在细纱布中轻轻挤压,青绿的汁液便一点点渗了出来,一滴滴滴落在碗中,绽放成一朵朵转瞬即逝的碧玉做的花。
将艾草汁倒入和好的糯米粉中,稍加搅拌,艾草汁便在盆中轻轻地流转起来,它和米粉首尾相接,互相追逐着旋转,待到和好了面,外婆微笑着,熟练地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在剂子上用拇指按出一个小坑,在坑里放进一团豆沙,再用手掌并指轻轻揉捏,面皮温柔地将豆沙菓覆,青团便圆圆地窝在掌心。
青团蒸透了,拈起一个放入口中,牙齿微微用力破开薄而柔韧的表皮,滚烫的豆沙馅便迫不及待地流淌而出,活泼泼地在舌尖上流动。它以豆沙温润的甜,卷携着艾草清苦微甜的香,它以故乡的气息,席卷过饱受化学添加剂折磨的日渐麻木的舌尖,席卷过迷醉于城市灯红酒绿而日渐浮躁的灵魂。
“姑娘,青团要趁热吃,热着吃才好吃。”阿婆的声音把我从故乡的记忆中唤醒,暮然回首,眼前仍是那异乡的烟雨迷蒙。手中捧着的青团已凉了,舌尖上仍残留着异乡青团的滋味,尽管皮厚馅少,內馅也是西化的巧克力馅,于我却有些太过甜腻了,与记忆中故乡的味道更是相去甚远,但我仍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卑微而贪婪地寻求着故乡的味道。在那些青团、年糕、米花糖前踌躇,在那些水车、瓦檐、青石板旁徘徊,于其中寻求那一丝丝故乡的影子,攫取着有关于故乡的一点一滴,一丝丝在心中缭绕成故乡昔日的梦影。
去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我仅希望借食青团缅怀那一处故乡、那一段过往,却仅是聊慰吾心罢了。
人不能忘本。也许,我们也正需要一些像青团一样传统的味道,需要来自乡村纯净质朴的气息,带给我们这些尘世中的人们些许心灵的依托,带给我们被遗忘的故乡的感动。
感动,在这样一个秋天,也会在以后的每一个秋天……
清明团子作文 篇30
又是一年清明,望着桌上刚刚买回来的青团,我不禁愣住了,姥姥亲切的脸庞又浮现在脑海中
儿时,与姥姥、姥爷住在一起,小小的农家小院承载着一家人浓浓的亲情,每逢清明节姥姥便会准备好一切制作青团的食材在厨房忙碌。
我和姐姐可不会错过这种有趣的事情,姥姥刚刚开始上手,我们便一个人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桌子旁,姥姥见了也不赶,只是笑着警告道:不准乱摸哦,衣服脏了可是要挨打的。我和姐姐低头看了看刚刚换上的新衣服,乖乖地点点头。
艾汁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清香顿时袭卷了厨房,我和姐姐深深的嗅了一口。姥姥用那双苍老温暖的手把面和在艾草的汁液里,白色的糯米粉一点一点融入艾汁的绿色里,不一会面团就揉好了。姥姥把面团揪出一小块一小块的,用双手搓成一个圆溜溜的球,随即用大拇指压在圆球中心,放在手掌上不停地转动,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再用勺子舀了一小勺豆沙进去,双手不停地转动把小碗的口子慢慢收拢。一个可爱的、小巧玲珑团子就做好了,一个个青团如同一块块光滑的翠玉。
我和姐姐这时也顾不得什么新衣服了,站到凳子上去拿面,姥姥见了,也不恼,揪出两个小小的面团放到我们的手中,教我们该怎么做。脸上的笑容仿佛融进暖暖的阳光中。
把青青的团子放进蒸笼,盖上盖子,静静等候着。蒸笼上开始冒热气,许是团子太绿了吧,竟连这冒出的热气也是绿绿的了。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在外玩了一天的小花猫也寻着香味回家了,趴在灶台边,不肯离开。
抬头朝窗外一看,已是傍晚,姥爷早已在院子里摆好了桌子,姥姥把青团和菜端出去,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抓起刚出笼的青团,被烫得嗷嗷直叫,赶紧把青团扔到盘子里,姥姥连忙拉我们过来把手放在水里,嗔怪道:怎么这么不小心。眼里的疼惜似乎要从眼眶中溢出。
回到桌边,拿起已经没有那么烫的团子,塞到口中,一股清香在口中肆意游窜。姥爷拿起那个已经不知用过多少年的白瓷杯,啄了一口酒。姥姥在旁笑着,眯起的眼睛里满是幸福。小花猫卧在桌脚,慵懒地伸了个懒腰,趴在那儿,睡着了。
想至此,回过神来,抬手拂面,不知何时泪叮咚地落下。拿起桌子上的青团,轻轻咬了一口,满口清香,却不是熟悉的味道。一滴泪滑到嘴里,咸咸的,涩涩的,叹了一口气,轻轻离开桌边。
原来,当年的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清明团子作文 篇31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灿烂地开放了。这个时候,在乡间的小径旁、河畔、山野里,艾草正长得鲜嫩。用手轻轻一掐,揪下一根来,放在手心里一搓,满手都是绿色的汁液,把双手凑近鼻前,只闻见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这个时候,最适合做一种美食了。这种美食叫青团,是我们宁波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它其形如圆月,手掌般大小,上面印着精美的图案。由于这种美食外面还粘着一层金黄的松花粉,所以又称金团。咬一口,又软又糯。再咬一口,香甜的芝麻黄豆馅儿从青团里流入口中,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就已滑入肚中。松花香、艾香和着甜甜的馅儿,真叫你吃了一口又一口,停不下来呢!你想知道这种美食是怎么做的吗?哈哈,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首先要准备糯米粉、新鲜的松花粉,刚采摘的艾草和自家做的黄豆馅、芝麻馅,等这些食材准备好后,一切就绪,先把艾草煮熟,挤出苦汁后,和糯米粉放在同一个蒸笼里蒸熟。等蒸熟后,一同倒入一个大石臼中,然后两个人配合着,一个人用木杵捶打,另一个不停地翻,到最后艾草和糯木粉完全融为一体,青色的糯米团像黏土一样,就可以开始做青团了。由一个人先捏出一个小圆球一样的糯米团,递给下一位。第二位就把糯米团捏成小碗状,然后把馅儿舀一勺放进“小碗”中,把“小碗”的口封住,再递给下一位。第三位就把这个有馅的糯米团在松花粉中打个滚,掸一掸,让青色的糯米团变成浑身金色的,再递给最后一位。这最后一位呢,拿来木头做的印花板,将糯米团放进去,用手心轻轻地压一压,再倒出来,呀!一个带“喜上眉梢”金团就做好了!
青团的味道就是我家乡的味道!要是你来到我的家乡,我请你来尝一尝这美味,保准你吃了忘不了!
清明团子作文 篇32
清明节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过我们的教室,你一定会听到我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闻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会问我们:“你们在做什么?”我们会回答:“我们在做青团!”
下午一点到了,每个小组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子上,仿佛正开展着一场食品展览会。瞧:有绿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馅儿;还有一个个道具。道具准备好,就盖和面了,这可是制作青团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一个个和面高手——老师请来的家长们陆续登场。她们娴熟地将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许的水,接着,陈冠宇妈妈将手伸入盆中,熟练的揉了起来。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陈冠宇妈妈手中变成了柔软的大面团,然后,再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青汁,继续和。终于,青色的面团揉好了,家长们把面团分成几段,依次分给每一个小组。
开始做青团了。我先取出了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团,在手中来回揉。揉成一个光滑的圆球体时,就差不多了,我接着把面团轻轻压扁,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压扁的面团窝成一个圈,再把豆沙馅挤在里面,注意不要挤太多,小心馅儿会漏。挤好馅儿,用筷子把馅儿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团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鲜膜将青团包好,这样一个完美的青团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驾麟在青团上来回抹上黑芝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团,不知道蒸出来味道怎么样?看看成娅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团一起搓,使青团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其它小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头奋力做着,整个班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第一课下课了,朱老师给我们每个组评了奖。我们这组光荣地获得了“最佳纪律奖”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组制作的青团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陈申一组的青团,他们十分创意,有“长方形”;有“五角星”;有“饺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飞船”;还有“青团一家”……他们这组不愧是“最佳创意奖”。奖评好了,就该把青团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里联想起了青团的味道,一定是软软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美味的青团,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青团,剥开保鲜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说道,这青团带着一股黄瓜的清香,吃进嘴,软软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一直浮现着下午活动的场景,真是春暖清明,青团飘香。
清明团子作文 篇33
又是一阵淡淡的艾叶气息萦绕在我的身边,一个个绿绿胖胖的小团子展现在我的面前。咬一口糯唧唧的,丝丝香味沁人心脾。
没错,这就是青团。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食品。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每当清明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们家也不例外!在我的记忆里,外婆是无所不能的。每当清明清晨,外婆就会去菜市场买来新鲜的艾叶,用来给糯米“上色”。
艾叶在我的印象里用途可广了,它是我童年时夏天里的解暑神器。记得每当酷暑来临,外婆就会骑着她那早已生锈的自行车去买艾叶。回家后把艾叶洗干净,烧一锅水,水开后把艾叶放进去。煮好后的艾叶水掺和着洗澡水一同倒进我专属的洗澡盆里。你可别小瞧那艾叶,在外玩得大汗淋漓的我一头扎进盆里,那滋味凉丝丝,又飘着艾叶独特的清香,令我抛去了一切的暑热。
我的妈妈一直被我称之为“甜点达人”,这次她将和外婆强强联手,制作出我认为世界上最美味的青团——没有之一。只见妈妈先把艾叶榨成汁,当然外婆也没停歇,把粥放在糯米粉里一搅和,就成了一个大白胖子。妈妈把艾叶汁倒进并没有完全和好的糯米团里,并加上一点最重要的调料——抹茶粉。加入抹茶粉是为了让青团的颜色更鲜绿。
接下来的一步——调馅。妈妈先把黄油放入锅内,再把肉松和咸蛋黄一同放入锅内翻炒,炒好后把它们分成一个个小方形,馅料就调好了。
我认为的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把它包在一起。妈妈负责来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外婆负责把馅包进去,我呢,只能在旁边看着,几次想帮着一起包,都被外婆给拒绝了,因为我包的不是太厚就是太薄,唉……只见心灵手巧的外婆把小剂子托在手上,像做陶瓷碗那样,那大拇指犹如电钻,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薄厚适中的“小碗”。
上锅蒸完,我们家的门似乎快成了扇“假门”,街坊邻里都知道我们家做青团了。隔壁王阿姨说:“哟,顾姐,又在做青团呀,人老了手艺未老嘛!”我外婆得意地笑了笑,拿了几个青团分给邻居们。
我爱我家乡的青团,我爱我家乡的风俗,但我更爱我的家人们!
清明团子作文 篇34
在时间的长河里,华夏悠悠五千年文明,沉淀出了许多宝贵文化遗产。勤奋智慧的炎黄子孙,创造出了许多奇迹。
立夏快到了,在我的记忆里,立夏总是飘着一股清新悠远、挥之不去的艾草香。每逢这夏日伊始,春季接近尾声的美好节日,一大家子人总是齐聚一处,一起做“米鸭蛋”。立夏做“米鸭蛋”,是家乡的风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传不衰了。
做米鸭蛋的第一步自然是取材,当雨季来临,春天拉开帷幕,就可以去田间采摘新鲜的艾草。我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剪足满满一盆的艾草。这可能需要在田埂上蹲上好久,可是却别有一番趣味。剪艾草也是有讲究的,手法要恰到好处,不然就会影响米鸭蛋的质量。拿着一把大剪刀,经历了一次次地实战,我才学会熟练快速地剪艾草。无论艾草隐蔽的有多深,都无法逃出我的眼睛,摘着摘着,看着盆里的艾草越来越多,最后满载而归。接着需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把这些艾草清洗,烧熟,冷却,再切得细碎,和和好的面团揉在一起。开始艾草和面团还很分明,用力搓揉一阵后,就逐渐变色,淡绿色溢着清香气味的汁液融入了面团中,直至两者合一。这看似简单机械,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外行的我只搓了一会儿,就觉得双手发软发酸,面团似乎没什么变化,而我再也没有力气了,只好甘拜下风。
面粉和好了,一旁的妈妈也将馅料拌好了。最常见的馅料莫过于咸菜笋馅和黑芝麻白糖馅,配置的过程都很简单。而包米鸭蛋的过程更是全家一起动手: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我,甚至是六岁的小妹妹都吵着要一起包。我用双手轻轻拈下一块面团,把它揉成扁平状,再往中间倒上一勺馅料,最后小心翼翼地搓成椭圆形,一个米鸭蛋就初具雏形了!刚开始,我包的米鸭蛋总是“露馅”,而且相貌奇丑,奇形怪状。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再加上我的小心谨慎,终于能包出像模像样的米鸭蛋了,馅料也终于听话地藏在里面不再流出来。把一个个带有我们汗水和笑声的米鸭蛋放进锅里蒸一会,待到出炉时,满屋都是艾草独具的清甜而悠远的香。
至今回想起那一锅大小、形状不一的米鸭蛋,也像回想起了那段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又糯又香,甜而不腻,余香袅袅,经久不忘。
米鸭蛋以及它的制作过程,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它象征着浓浓的亲情、乡情,是家的味道。愿这份艾草香在我的心里,在奉化这块土地上经久不散!也愿这份亲情、乡情镌刻在每一个奉化子民的心中。
清明团子作文 篇35
迂回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墨绿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皱就像老树身上脱落的树皮,长在岁月的光辉里,却注定要在岁月里失去光华,在喧嚣中被掩盖真容。
多年之后的今天的清明,再次来到这乡间小巷采艾草,想起几年前春日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青石板上,在草丛中,在青团的蜜汁中流过,此处的清明不是“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凄凉悲哀伤,而是活泼的,我与父母边采艾草边踏青,乐在其中。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我走着。
“这里的艾草不能乱摘的,这是我自家的。”一声粗犷的乡音,带着厚重的乡调传入耳中,我正兴致的采着,父亲犹豫了一下,又答:“那阿姨,我来买点吧。”细一看,那原来是为老妇,身着朴素,脸上的皱纹显露出岁月的沧桑。原来这快是老妇的田,我们便随着老付进了他家要付钱。
那老妇与他的老爷子的小屋十分简陋,大概也就20来平方,并且那老妇是没有手机的,还是借的手机让我们付的钱。我摘了如许的艾草老妇却只是淡淡一笑,说:“10块钱给你了吧。”我有点惊讶。
老妇和那老爷子都十分淳朴,穿的很简陋,但又不失那一份整洁,原来他们也正做青团子呢,他俩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做青团方法,煮熟的糯米粉要先和艾草榨成汁混在一起,烧着的柴火散发出糯米香,这种香只有在乡间才能感受到的,老头子拿着一把木锤匀锤,在老妇翻动的糯米团中,每一锤都是那么有力均匀。我看着有点怕,怕老爷子的锤没握好就砸在老妇手上了,可他们配合是如此默契,恰如其分。
我们在一旁看着,惊讶于他们的配合之默契,又感动于他们那份淳朴。“吃几个吧。”老妇平淡的说到,我们品尝这裹上松花粉的一团团的青团,软糯香甜,相比市场上那些黑心商家,这不知好多少。她抬起那双柔和而宁静的眼,又带着厚重的香音微笑着说:“小伙子吃一个吧!”
我们又买了几个青团,不禁要挥手告别了,“下次见!”,可我不禁难过起来,这一次见面也许是永别,下次可能就见不到了,我凝然的双眼闪出愁怨:世间像这样的人,还有几个呢?
小巷依然是那么悠长,墨绿的叶子,落下几点细碎的阳光,那座小屋披着午后的光韵,默默守候着,将这美好品质传承下去。
清明团子作文 篇3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日,除了扫墓,令我无法忘怀的,还是奶奶做的青团……
我们家每年都少不了吃青团的环节,临近清明,厨房里就会多上一盆青团馅。奶奶先是剁好馅,再和些面粉,艾草碾碎后掺进面粉里,原本洁白无瑕的面粉变成了鲜绿色,用勺子上馅,就可以放进锅里蒸上一会儿了。
奶奶知道我喜欢吃煎过的东西,特意把青团放到煎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再让我慢慢品尝,咬一口,外香里软,一股艾草的清香在嘴里扩散开来,再往里咬一点,就能品出五香的气味了。
青团不仅可以充当主食,还可以当点心呢!学业繁重的六年级自然会有数量惊人的作业。每当我结束白天的学习,一脸倦意地回到奶奶家吃完了饭,奶奶总会拿着两个热好了的青团走过来,对我说:“回家作业写累了,别忘了吃点心哦!”这时的我,手里捏着热腾腾的青团,心头也会突然一热,啊,奶奶!您为我无私地付出,该让我如何报答啊?夜里,我做完作业,顺手拿起那两个还有余温的青团,忍不住大口吞下去,要知道,这可是奶奶对我的爱呀!
贴心的奶奶知道,我不喜欢长时间吃同样的一种食物,就不断地变着法儿更换花样,有时是蚕豆青团,有时是红豆青团,甚至还有虾仁青团……奶奶不愧是我的“知已”在各种方面上都尽可能地使我满意,不愧是我的“私人厨师”啊!
奶奶做的青团,在亲戚好友之间也是出了名的一道美味,每当扫墓时亲戚们对青团赞不绝口时,最高兴的还是我,原来奶奶做的青团这么好啊!我真幸福!
这就是牵动我情思的青团,奶奶的青团,让我终生难忘……
清明团子作文 篇3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大家都很熟悉吧。没错,他选自《清明》这首诗。在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吃青团,我只吃过青团,但没做过青团,今天我就要做一回青团。
我和妈妈准备好了做青团的材料,有绿油油的艾草,有雪白的糯米粉和面粉,还有做馅料的豆沙等。说干就干!我们先一起择艾草。择艾草可是要有耐心的哦!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艾草的根部全部摘掉,只留下嫩嫩的叶子。接着我开始洗艾草、洗好后放到锅里煮一煮,最后把艾草切碎,再放到碗里捣成艾草泥。艾草是要和面用的,它就像个魔术师,可以让面团变绿。
妈妈拿出了昨晚我们花了一晚上时间煮烂的豆沙馅料。进入做青团的关键时刻啦,我特别紧张,生怕做错了一步。妈妈一边教我和面一边说:“要做青团,最重要的是和好面。面和得有劲道,青团吃起来才有嚼劲,否则就会粘牙齿。“我们把艾草泥倒进糯米粉和面粉里,用手将它们混合起来。我撸起了袖子,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一个青色的大面团就完成了。接着我用手掰了一小团的粉团,揉成像乒乓球大小的小圆球,用大拇指在粉团中间压出一个深深的洞,接着往两边捏,把洞变大,捏成一个碗状。再用勺子把豆沙馅舀进粉团的大洞中,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封口封好,再搓圆,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终于松了口气。然后我继续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好几个青团,做完豆沙馅,我灵机一动,把豆沙、红糖和红枣全部放进了馅里,做成了”黑暗料理“。青团一个个包好以后,我立马要蒸几个尝一尝。15分钟后,锅子里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青团换上了碧绿碧绿的外套。我仿佛看到调皮可爱的小青团在向我招手。我连忙拿起一个先咬一口,哇,馅甘甜爽口,整个团子香甜软糯还香气四溢!
第一次做青团竟然成功啦!没想到做青团也那么不容易啊。我既体验到了做青团的乐趣,又知道了清明节的习俗,真是一举两得呀!
清明团子作文 篇38
饮料给你!桌布拉一下。水放好了吗?班队活动在同学们的沸腾声中开始了。
当揉好的面团放到桌上时,大家一涌而上,伸手去抢。几番拉扯,原本蛮有型的面团变成了超级大窝窝头。
我静静地看着,等各方平息之后,才上前去扯了一把面团。随意地掏出一个小洞,把橡皮般大小的豆沙泥和一勺芝麻放了进去。封口的时候,我发现馅多得太多了,根本就粘不起来。怎么办呢?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粘好的边,取出一点儿馅,再一次粘合。我将做好的团子放进模型里一压,自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取出来时,因为用力过猛,团子掉到了地上,摔得没有了样子。看着地上的青团,我的心里挺难过的。不过,我可没有气馁,一个接一个地做着。
桌上的青团越来越多,妈妈们忙着摆放,忙着去蒸。不久,青团的香味从蒸笼里飘出来,弥漫了整个教室。我们不住地张望着,张望着,期待那诱人的青团早一点出锅。
清明团子作文 篇39
青团,是汉族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之一。为了加深对这个传统节日的认识,在老师和家长们的精心策划下,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包青团的活动。要说吃,长这么大我已吃过多次青团了;可要说到包,我可是初次尝试,面对桌上那一大团揉好的青面团,我跃跃欲试。
看来心急的不止我一人,老师才宣布活动开始,只见六、七只小手纷纷伸向面团,转眼间,面团就变了型,这边一处高山,那边一片洼地——面目全非。我也揪起了一小团面团,软软的,还带着点余温,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扑鼻而来。我先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放在桌上用力压扁,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饼,接着往面饼中间放了两勺豆沙馅儿,揭起一端的皮向另一边合拢,把边缘压牢并按出花边,我的第一个清明饺就这样出炉了,看着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就做成功,心头涌出喜悦和成就感。
趁热打铁,接下来做个什么呢?瞧了瞧身边的同学们,对,清明团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又揪了一团面团,把它揉圆,然后在中间用力按下去,使它呈现出一个碗状的坑,为了让我的清明团能多装些馅儿,我要把坑按得大一些、深一些,哎呀,一不小心,底戳破了,“失败怕什么,重新揉过,何况这还是我第一次做清明团呢!”我不禁想到。这回,我小心翼翼地按压,中间的坑逐渐变大变深,耶,我成功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次包个芝麻馅儿的,放好馅儿后,我一手拿着团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把洞口一点点捏拢,直到封住为止,为了美观,我特地把它放到了做青团的模具上按一下,一个漂亮的花形清明团就呈现在了我眼前。
我越做越带劲儿,越做越有信心,又连续做了好几个动物形状的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一个比一个有特色。望着桌上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青团,它们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带着我走进了艾的童话世界!
清明团子作文 篇40
“包青团喽!”一阵充满喜悦的呐喊冲出了我的喉咙。
只听,从厨房间里面传出哗啦啦的响声。原来,我正和妈妈在里头包青团,忙得不可开交。
从小到大,每逢清明节前夕,妈妈都会给我买香喷喷的青团吃。吃,必然是简单的,不用教我也会,可是,要说包的话,那对于我来说,也许比登天还难上加难。不过,凡是都得善于尝试嘛,不尝试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说干就干!
首先,我们把绿油油的青叶浸在水中清洗。在拿出米粉倒入盆中,掺一点儿水,一边用手搅拌。哎呀,不好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无法自拔。我用力地把手往上抬,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但每次抬起手来都是连米粉一同上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米粉太喜欢我的手呢,还是怎么的,我怎么也甩不掉它。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轻轻地从黏黏的“白色海洋”中挣脱了出来。啊,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接着,我又把刚才洗净的那些青叶也放入盆子中,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再一直慢慢地揉,直到青叶和米粉完全融为一体后就大致可以包了。
我和妈妈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掏一个小东。哎呦,又不好了,洞掏得太深,皮破了。于是,我又揉圆,又掏了个洞。哦!这下总算没破,我掏成功了。我不禁为我这小小的一点儿成就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馅放入里头,再把洞一点点捏拢,封住,继而,又把它揉圆。这会儿,豆沙又从面团的四面八方露了出来,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好奇外面的事物和景象,禁不住探出了脑袋张望。我见此情形,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随便从大面团中捞了一小块面团,像不破衣服上的洞似的,在馅漏的一塌糊涂的青团上东贴一块,西贴一块。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青团包完了。
之后,我吸取这一个青团的教训与经验,又包了许多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我看着它们会心地笑了……
经过这次自己亲手包青团,我才从中领悟到: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是,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心全力地去做。即使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你也会做到最完美!
清明团子作文 篇4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妈妈又开始忙着包青团了。
看着妈妈那熟悉的动作,我真想学会这一招呀!于是我就问妈妈怎么包青团。妈妈满口答应,还给我做了示范动作。我高兴极了。妈妈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包青团的方法,我都听得不耐烦了,就大声说:“我会了,让我亲自来包一个吧。”
我先拿一小团粉,再把它不断地揉,揉得很柔了,再用拇指在粉团的中央打一个洞,然后向四周捏开,口子不断扩大,四周的粉也越来越薄,再把馅放进去,然后封口,但是由于馅放得太多了,口虽封好了,但还有不少馅露在外面。我心里想,包青团这么难,不干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说:“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知道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还手把手地又教了我几遍。于是我又包了一个,这一次可比上次好多了,妈妈夸奖了我呢。
就这样,我一连包了四五个,有好几个还和妈妈包的一样好。
清明团子作文 篇42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平时一到清明节,爸爸妈妈都会到商店里去买现成的青团,一个个青团圆圆胖胖的,惹人喜爱,下午,老师带我们亲手做青团,亲自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前一天晚上,我和妈妈买了几根黄瓜,把它们一起放在榨汁机里,那嫩嫩的黄瓜被榨汁机慢慢地”吞”了下去。
今天我们组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原料,你瞧,王枣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馅儿,张泽龙带来了碧绿的青汁,尹株文带来了做得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大家一边忙着摆放用具,一边交头接耳地交谈着该怎样做,一个个兴奋不已。
开始和面粉了,老师向盆里倒了点水,然后把面粉倒进了里面,还请了几位和面高手—-几位同学的妈妈,奶奶来和面。陈冠宇的妈妈拉起袖管儿,把自己纤细的手放进了面粉中,顿时,面粉象散了队的队员各向自己的外面逃去,阿姨用手来回搓着,面团象一个个孩子乖乖就范,任凭她的揉搓,随着搓的节拍上下翻飞,老师把青汁倒入面团中,不一会儿,面团娃娃就换上了节日的盛装,一身碧绿的燕尾服加上胖胖的身体,更显得可爱。
老师把面团一点一点地分给我们,说了做时的注意点,不一会儿老师就开始宣布做了。我先请教了陈冠宇的妈妈,然后拿起一些面粉,搓成”小圆子”再把中间部分捏凹下去,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圆的底部,把左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圆的顶部,用力捏凹下去,一下子,面团被捏变了形,我拿起一点芝麻放进了里面,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可是这调皮的芝麻一下子从里面逃了出来,呀,这下子青团了”大花脸”,外面一黑一白,可真有创意!我不灰心,继续搓着,我把捏好的青团往芝麻里一放,顿时,青团一身黑,成了”黑团”,我一边看一边笑,把它放进了盆里,…我环顾四周,只见旁边的同学都做的热火朝天,有的同学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同学老是做不起来,愁眉苦脸,还有的同学跑前跑后,着急得直跺脚……看着青团被送进食堂,我心里痒痒的,非常想吃。
在等的这段时间里,我心里万分焦急,想着想着,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青团的美味。
过了一会儿,青团上来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赶忙咬了一口,滚烫的青团在我的舌尖上上下翻飞,再咬一口,美味的芝麻一口流入我的嘴,哇,真是好吃呀!
通过这次活动,既让我们增强了动手能力,又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清明的习俗,真是一举多得啊!
清明团子作文 篇43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在这个清明节里,我们四年级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清明时节、青团飘香。
下午一点钟到了,我们班同学迫不及待地将教室里的桌子以四个为一份,搬到了一起。我们组八个人小心翼翼地把各自带来的材料放在桌上。我们组同学带来的材料可真不少:有一次性手套,有一次性围裙,有塑料盆,还有芝麻和豆沙馅儿。
一些和面的高手---请来的家长,陆陆续续地走进了教室。只见他们麻利地把面粉、生粉和青团汁放在起,使劲和了起来。不一会儿,面团和好了。随着老师把注意点简单地说了一下后,同学们就有条不紊地做了起来。
开始做青团了,我先从青团上用力扯下一小块,把它轻轻揉成圆形,再把它使劲压成扁圆,仔细地把一小勺芝麻倒在了上面。可是,刚倒上去的芝麻却一骨碌从上面滑落下来。我想:只要把面团的四周做成凸起来的样子,馅儿就不会滑落下来了。说干就干,我急忙把面团四周捏成凸起来的样子。果然,芝麻滑不下来了。接着我轻轻地把面团四周凸起来的部分往上捏,搓成圆形,这样,我做的第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最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又做了许多大小各不样的青团。班上同学们做青团的场面好不热闹,同学们有的在使劲压面团,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往面团里增馅儿,有的在用力搓面团,还有的同学在捏面团……场面热闹非凡。第一课下课了,我们把做好的青团放在托盘里。瞧!我们做的青团的样子可真不少,有北极熊,有火腿肠,有水枪,还有火箭……随着我们啧啧的赞叹声,老师和家长开始颁奖了,我们组得到了心灵手巧奖。
老师让几个同学把托盘送到食堂里去煮。我们在教师里等待着,在这四十分钟里,我们班同学个个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同学急的上蹦下跳,有的同学急的坐立不安,还有的同学甚至把没用完的馅儿放在嘴里了。突然,听见“砰”地一声,门被人打开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抢青团。我拿了两个青团去送给英语老师,又拿了一个自己吃,这青团香喷喷,热乎乎地,在甜味中还包含着蔬菜的清香,真是美味极了。
通过了这次亲手做、吃青团的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清明的喜爱之情。
清明团子作文 篇44
一到清明节,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青团,这次,我就要亲自包一回青团。
材料都准备好后,我们就开动了,先把艾草洗净,煮熟,加上米粉使劲揉,等到粉团变成绿色之后,就开始包了。
我撕下一团,压平,放上豆沙,只差最后一步揉成圆形。我开始揉,可是,我一不小心揉成了正方形,真好玩!于是我第二个就做了一块甜甜圈,第三个做了个……,越做越好玩,不一会儿,形形色色的青团就出来了,不过,有几个我包着包着,一个不小心,一用力,“啪”一声就爆了,里边的豆沙喷得满桌都是。
我包完了,就想去看弟弟包得怎样了,于是,我伸长了头颈去看,他包的是一些什么呀?爆馅的爆馅,漏馅的漏馅,有的居然还被挖了个洞,馅全流了出来,还有一个竞是实心的,没馅!
再看看外公包的,个个都很圆,几乎都一样,在桌子上一放,还会滚动,不像我一样五花八门,也不像弟弟一样溃不成形,这才是最最朴实无华的青团呀!
这个清明节,我过得很快乐。
清明团子作文 篇45
星期六是清明节,一大早爸爸就去菜场买了做青团要用的材料,中午我们一起提着东西去阿姨家一起做青团。
妈妈和阿姨先把馅切好炒好,宁波的青团是甜馅的,我们做的青团是咸的。里面包着肉、豆腐干、笋、还有大蒜。我觉得比这里的好吃多了。爸爸去把粉和成一大团。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去洗好手开始做青团了。我看妈妈拿一小团捏成碗一样的形状,然后包馅放进去再捏好成圆形,我和天天两个人跟着做,可是觉得有点难。阿姨叫我们可以随自己的想象,想捏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这下我们可高兴了,就跟捏橡皮泥一样玩开了。不一会儿,桌子上面摆了我们两个人的作品。有我做的苹果、小包包、花篮、足球,还有天天做的太阳、啤酒瓶、花儿、茶壶,可好玩了。
做好了,我们把青团放在锅里蒸,蒸好了我们一起抢着吃自己做的青团,感觉这次的比以前的好吃多了,因为是我们亲手做的。
【清明团子作文范文(精选45篇)】相关文章:
学做清明团子作文08-14
清明团子作文(通用10篇)05-28
清明节-做青团子作文03-06
清明作文范文(精选15篇)01-08
清明节作文范文(精选35篇)03-30
最新清明祭祀作文范文(精选5篇)04-16
清明记事作文范文01-22
清明祭奠作文范文12-18
清明追思作文范文11-27
回忆清明作文范文09-03